收藏 分销(赏)

打造“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扎实推进新思想入脑入耳入心.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16509 上传时间:2024-01-1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打造“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扎实推进新思想入脑入耳入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打造“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扎实推进新思想入脑入耳入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打造“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扎实推进新思想入脑入耳入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笔谈参考文献1 习近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埋头苦干、勇毅前行.求是,2 0 2 2(1):4-1 5.(陈金龙,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指委总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兼“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分教指委主任委员,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打造“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扎实推进新思想入脑入耳入心孙秀玲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伟大思想用鲜

2、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以深邃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用宽广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这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为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发挥全国重点马院的引领作用,根据教育部党组通知要求,新疆师范大学于2 0 1 9年1 0月在全疆高校率先开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课),并列入人才培养方案。如今,课程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概论课建设开创了成功范式。一、坚持铸

3、魂育人,明确教学目标围绕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目标要求,概论课旨在引导大学生从整体上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提升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讲清楚“两个确立”的深刻意义以及背后所蕴含的道理、哲理,引导学生胸怀国之大者,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远大抱负与脚踏实地,从而坚定“四个自信”、提升“四个意识”,自觉把“两个维护”转化为对“两个确立”的践行,培养爱国爱疆的时代新人。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把开设概论课作为学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4、的重要举措,在开齐开足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上,我校于2 0 1 9年1 0月单独在本科生中开设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课程,总学分为2学分,总学时数3 6学时,其中专题讲授3 2学时,实践教学4学时;2 0 2 0年,在硕博研究生中开设了该课程,其中硕士研究生课程总学分为3学分,总学时数5 3学时,博士研究生课程总学分为1学分,总学时数2 0学时;2 0 2 1年,将本课程作为学院本科生核心专业课进行开设,设置3学分,总学时5 4学时;2 0 2 2年9月起,按照教育部统一要求将该课程在本科设置5 4学时、3学分,在专科设置3 6学时、2学分。为统筹管理该课程,马克思主义

5、学院专门设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并安排教研室52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 0 2 3年第2期主任,召集专兼职教师进行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为了与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必修课区分,并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的思政课程群,在具体授课中,教师团队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对本科生采用专题化讲授方式,对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采用模块化教学、课堂讲授、小班授课、小组研讨、实践教学等教学形式授课,最终实现本硕博一体化分层教学,教学效果受到一致好评。二、创设教学环境,打造育人场域依托全国重点马院整体建设,不断打造教学环境,创设集强化理论武装、思想引领,价

6、值塑造、实践体验为一体的育人场域。一是以该课程建设为核心,形成“1+7”高阶协同育人平台。“1”中心是以教育部首批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教研室为中心;“7”平台包括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研修基地、教育部“一省一策”红色教育实践课堂、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研究中心、自治区思想政治理论课“孙秀玲名师工作室”、新疆意识形态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研究7个教学研究平台。我院运用高阶育人平台,加强与国内知名高校马院合作交流,实施跨区域、跨专业广泛交流合作,打造“概论”课共同体,新疆师范大学马院先后与兰州大学、西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7、陕西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马院建立了合作交流机制,开展理论研讨、集体备课、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学展示、教学改革创新课题研究等多项活动,充分发挥全国马院资源共享优势,注重概论课内涵建设。二是建成隶属学院的新疆首家新时代文明实践党史学习教育基地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基地。该基地作为思想政治理论实践的教学基地,设计了拜谒伟大革命导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展区、真理的力量、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历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辉煌进程、新思想研习室、中国共产党红色精神谱系画展、共产党宣言 珍本馆等多个展区,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增强对“两个确立”的认识。中央宣传部、统战部、教育部多位领导及新疆维吾尔自治

8、区主要领导都曾莅临基地指导并给予高度评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展区“钢铁是怎样炼成”板块,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等地基层工作的丰富内容,自治区主要领导要求将这一展区在全疆高校推广,该内容成为概论课教学的重要资源。三是学校还打造了虚拟仿真思政课实验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基地、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心、国学讲堂等校内教育基地和智库平台,数字化赋能概论课建设,提升综合育人能力,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式中感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思想的理论张力与实践伟力,激发学习新思想的内生动力。目前,这些基地及平台已经陆续推出线上V R展馆,是师生共同教学创新的数字化成果。四是建立实习实

9、训基地,增强“五个认同”。针对新疆意识形态反分裂反渗透斗争特殊区情,在课程建设中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的重要指示、重要批示精神和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融入课程;在实践中,通过到“访惠聚”在驻村工作点开展教育帮扶、开展大学生“同一片蓝天下”“大手拉小手”志愿服务,开设乡村小学“假期小课堂”等,理论教育与实践体验,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学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62“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笔谈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耳入心。三、

10、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围绕课程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的吸引力与感染力。一是坚持问题导向,立足学生实际,着力阐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教会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二是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线上互动,由学生组建的“新思想学习社团”成员进行课程建设资源管理,综合运用课堂讲授、小组研讨、经典研读、实践教学等,引导青年学生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真信笃行。三是专门成立了教研室,并配专职教研室主任,负责教学任务的安排、课程的具体组织、开展集体备课、教学专题的审读等,形成“三集三提”(集中研讨提问题、集中备课提质量

11、、集中培训提素质)的研讨、备课和培训机制。四是采取基于B O P P P S模型比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5+2+X”教学模式,即经典文献阅读、时政热点导入、专家学者讲授、线上互动测验、多元实践活动五环教学法,教师与学生双主体参与,与代表无限可能创意作业的“X”相结合,实现了线上线下资源紧密衔接,学生全程沉浸教学环节中。四、拓展教学载体,形成教学特色以解读和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为核心内容,概论课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知识传授、理论武装、实践锻炼、机制创新四位一体的教学特色。一是强化名师引领,做好知识传授。在课程开设中,以校内知名专家学者为主,邀请包括教育部高校思

12、政课教指委咨询委副主任,新华社原副社长,中宣部理论局原局长、新疆师范大学马院名誉院长路建平等专家担任该课程授课专家,由党委常委、副校长、马院院长领衔组建以教授为主体的授课团队,从不同视角通透解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之道,实践之维,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极大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积极性、主动性和获得感。学生普遍反映该课程既关照了历史,又聚焦了现实,感觉很新也很潮,是新时代的学习大课。二是突出课程内涵,做好理论阐释。从时政新闻、典型案例、基层实践等方面生动解读总书记思想的丰富内涵、严密逻辑及系统理论,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阐释。我院教学团队获批国家社科重大项目1项,

13、完成围绕解读总书记思想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3项,主持国家社科项目3 5项,用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服务于教学,提升了课程的理论厚度与深度。三是拓展课程宽度,注重实践锻炼。推进“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效衔接。举办“行走的思政课”,组织学生赴梁家河、延安、井冈山等革命圣地以及新疆南疆基层开展实践教学,推进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组建学生红课宣讲团,开设了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师红课”特色课程,以每两周一次的形式在全校开展专题讲座,让青年讲给长辈听、青年讲给青年听、青年讲给少年听,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领航计划。形成

14、该课程校园“五个一”快闪品72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 0 2 3年第2期牌:一次习近平总书记金句金段朗诵、一次红色剧本杀体验、一次红色歌舞快闪、一个精神故事演说、一首红色歌曲演唱。四是创新教学手段,完善机制创新。组建信息化校企合作教学团队,使用学习通平台并形成示范教学包;改变评价方式,采取完全积分制,解决了以考试为终结性评价的弊端。以基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展区”为依托,开发特色课程资源,围绕“总书记的思想”“总书记的青年岁月”“总书记的足迹”“总书记的著作”“总书记与新疆”五个专题模块,由教师录制系列翻转课堂、由学生录制的“新师青年说 习总书记的故事”系列视频资源,这些建设

15、成果已经成为慕课资源并成为基地的虚拟学习资源。与新疆主流融媒体建立合作机制,结合数字化技术,将思政小课堂搬上云端,在融媒体网络平台“丝路云听”上展播,提升了课程的影响力,发挥了重点马院引领作用和服务社会功能,促进了学校与社会的联动。同时,作为总牵头单位建立了新疆高校的马克思主义联盟,乌鲁木齐大中小学思政课的教育联盟,推进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整体贯通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进课程、进头脑、进教材,充分发挥全国重点马院的示范带动作用。经过三年多的建设,概论课形成了“理论教育+实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反分裂斗争教育+时政教育”的课程体系;完成了包括课件、大纲、进度、讲稿、视频资源等

16、一整套教学要件;配套形成了包括章节自学设计、测验、问答互动、实践作业等具有个性化的超星学习通资源包,线上互动良好、互动数据丰富。学生参与度高、兴趣浓厚,获得感强,普遍评价概论课教师团队阵容强大、专题内容丰富、教学活动多样、理论教育鲜活。目前,概论课是校级一流课程,作为新疆首开、全国率先开设的课程,我们将总结三年多课程开设的经验,按照国家一流课程目标进行课程建设,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将概论课打造成为金课,融合校内外优势师资力量、调动各类课程资源、运用社会合力,形成全方位创新教学系统,使该课程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为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作出积极贡献。(孙秀玲,新疆师范大学副校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编辑:李戈)8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