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大单元教学模式下的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16470 上传时间:2024-01-1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单元教学模式下的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大单元教学模式下的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大单元教学模式下的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新课标要求课堂在进行知识教学的基础上,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此,教师的教学思想、方法及具体手段应该进行革新。大单元教学模式有助于对统编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有助于对学科思想进行传达,有助于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培养。基于此,本文在对高中语文教学现状总结的基础上,对语文核心素养的科学内涵进行探讨,并就大单元教学的原则及优势进行分析。同时,以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在大单元教学背景下探讨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策略。关键词:大单元;核心素养;高中语文;培养策略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132(2023)28-0088-03DOI:10.16657/ki.issn1673-9132

2、.2023.28.029新课标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进一步要求,因此,学校及任课教师应该对现有的教学体系进行系统分析,以期能够进一步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水平,加强对学生语文基础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充分的结合新课标要求,将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纳入教学工作之中,努力寻求一条全新的途径,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质量。一尧高中语文教学现状目前,经过了多次广泛的教学改革,我国高中语文课堂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持续改进及不断优化。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学生在课堂中学习效率不高,课下负担较重。一方面,在课堂中,教育观念、教育方式陈旧等问题依旧较为突出。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往往把自己当成了教育

3、的主体,而让学生被动地去接受语文知识,从而限制了他们独立思考水平。如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把“语文知识”放在首位,倾向于总结规律、划定范围等,而忽略了对学生核心素质的培育,部分学生能够领会相关的语文知识,但是对于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相对匮乏,尤其是将语文知识从具体题目转移到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缺失。如传统教学理念较为重视知识总结的“全面性”而忽视“实用性”,在教学方法层面上依旧存在依赖“死记硬背”“题海”等过时方法,对于更深层次的作者思想、真情实感表达等要求还明显不足咱1暂。另一方面,教师对于语文教材章节内涵的“深挖”程度及学生差异的应对有效性明显不足。语文教材按章节安排课文内容,相同章节

4、在思想内涵、教学目标上存在一定的一致性,即每个章节安排的课程内容核心思想大体相同或近似,这便增加了内容与教学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教师要充分利用章节内课文的内在联系,形成更为宏观的教学安排。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于大单元教学理念的理解还相对薄弱,对于教材内容的“深加工”明显不足,仅靠机械的教材顺序开展教学很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于课文的深层思想缺少贡献。除此之外,在高中语文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部分教师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性,对于按照学生特点进行有差异引导及分阶段教学的安排相对较少,进而使得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无法紧跟教学进度。如语文的写作能力需要建立在大量的阅读与练习累积的基础之上,而

5、当前的教学多以建议或引导的方式鼓励学生进行日常阅读与积累,针对不同学生的阅读与积累效果之间的不同缺少差异化应对咱2暂。如统编教材必修上的第六单元 劝学 师说 拿来主义,分别探讨了对学习的意义和态度、从师的意义和态度、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意义和态度,这个章节的核心安排在于引导学生思想上的成熟,学会学习,对待文化遗产有挑选有辨别。而如果独立来看,教学研究88-学周刊LEARNING WEEKLYOct.2023Vol.282023 年 10 月第 28 期则缺少了章节逻辑的有效教授,教学效果尤其是在核心素养培养上的贡献有限。二尧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大单元教学原则(一)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在高中

6、语文课程新课标中,所谓的“语文素养”主要包括了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品质、文化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四个维度。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语言构建与运用以及审美鉴赏与创造属于语文学科素养中的第一个层级;而思维与品质及文化传承与理解则属于第二个层级。两个层级之间存在明显的递进关系。从当前的教学内容来看,教师更重视第一层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要求学生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建立有效的文字欣赏水平、提高语言书面表达能力、能够灵活运用各类技巧进行有目的的文学创作等。实质上,第一个层次的课程要求更贴近语文学科的高考考查重点,第二个层次则更倾向于语文知识的日常应用。这也是造成教师教学重点“倾斜”的根本原因咱3暂

7、。如在语文课堂中应该对于我国文化进行有效传承,这就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课内外阅读的方式深入分析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内涵以及当代应用。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推荐的阅读载体更多倾向于语文知识点的传授与强化联系,对阅读文本及体会深层情感,感悟传统文化则相对较弱。如在学生写作练习中,写作要求“思想表达要积极向上”,但对于积极向上的定义与具体内涵却相对模糊。尤其是在当下互联网成为信息传播主流途径,部分学生对于思想品质的界定更显模糊。这就容易导致学生仅能够“机械”地进行写作,却无法理解其中“思想积极向上”的核心要求。总而言之,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就是需要在总结与拓展的过程中对更多的文化现象与知识进行提炼

8、,逐步发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全面技能;就是需要在不断提升学生“双基”水平的同时,进一步在“学生语文能力”上有所建树。(二)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原则所谓的大单元教学主要是指教师以教材单元为基本单位,在系统分析单元内文章及课后阅读材料的内涵逻辑联系基础上,对单元文章进行重新安排,以单元为教学单位进行总体教学规划。从本质而言,其是将单元内不同的文章内涵进行升华,并形成统一,进而在课文学习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情感、思想与道德等更高层次的内核,达到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根本目的咱4暂。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大单元”教学也可以突破单元的限制,以多个章节为统一的整体,进而重构成为更大的“单元”。从

9、这一角度来看,高中语文阶段的大单元教学原则包括如下三个方面:第一,内联性原则。要充分把握单元下不同课文文本的内在思想联系,以升华思想、提炼主旨的形式对大单元框架下的教材内容进行统揽。同时,也需要考虑具体课文之间的知识点联系,以大单元的总体思想对教学内容、课程安排、课堂安排等进行统筹布局。第二,扩展性原则。“大单元”的教学材料不应仅局限于语文教材,也可以包括配套的课后阅读内容以及教师补充的其他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如果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采用课下收集或讨论的方式获得更多的教学材料,则能够更进一步提高教学内容的丰富程度,提高大单元的教学效果。第三,灵活性原则。教学中的“大单元”设置要以中心思想及人文为纽

10、带,既可以突破文章的限制,也可以突破单元的限制,甚至在部分情况下可以突破来源的限制,进而使得教学内容能够更为灵活。教师可以按照具体的教学习惯对大单元的范围进行较为灵活的安排,在内容上不仅可以依靠教材,也可以脱离教材的限制,甚至可以将不同年级的教材进行重构。三尧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策略(一)育人为本,进行大单元教学构建以语文教学为中心,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形成“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以达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的。在“育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下,高中语文教学应突破现有的“教材观”,不仅要从课本的角度出发,还要从语文能力的本质出发,把育人的内涵和语文学科的内涵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在充实知识的

11、基础上,逐步积淀出一种文化素养咱5暂。具体到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大单元的教学思想对不同课文进行组合,突出以单元为基础的核心思想,结合学生的基本特征,利用他们对课外知识的广泛好奇,将具有人文教育意义的小故事引入课堂之中,让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更多的教育和启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的第二单元,包括 论语 老子 在内的系列课文,以中国的教学理念、学习风气为主线。教学中,教师在对课文讲解的基础上,可以引入更多关于“儒家思想”教学理念及我国近现代教育家教学理念的小故事,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引导学生思考“现代教育理念如何而来”,介绍“学习的重要意义”

12、等。如此,将具有人本主义思想的课文融入教学体系之中,形成具有人文精神的课堂建设,能够达到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质的目的,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充分地感受到文本中蕴涵的人文精神。(二)开放引导,升级大单元教学过程在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下,教师要打破传统课堂对学生思维的局限,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成绩不仅是对当前学习的检验,更是为后续的学习、生活、工作进行的能力储备”。在大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开放的态度对教学内89-参考文献:1 张世明.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刍议 J.试题与研究,2022(29):85.2 王跟成.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 J.学周刊,2022(30):

13、34.3 许同兵.基于学生审辩式思维培养的高中古代散文教学策略 J.学周刊,2022(30):94.4 曹珂.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小”“大”之辩以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为例 J.学语文,2022(5):10.5 冯梦雪,刘杰.试论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实施路径以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为例 J.教师教育论坛,2022(8):46.容进行规划。具体而言,可以采用更为开放的课堂态度,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分析与探索。也可以采用开放性问题的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而改变传统教师讲授的单一模式,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并使得学生在思考过程中达成更为有效的学习效果。如在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第二单元中,课文

14、内容包括了 窦娥冤 雷雨 以及 哈姆雷特 三部国内外小说。该单元内课文的核心思想围绕在社会矛盾、家庭矛盾以及阶级矛盾中。在“大单元”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关于“雷雨的时代背景”等相关问题,以达到引导学生体会文学作品中深层内涵的目的,并引入多种形式的课外资料,如 满城尽带黄金甲(雷雨改编的影视作品)让学生思考二者的精神内涵。教师也可以将学生语文能力的生活化运用作为开放性教学的一种方式,如当前学生具有广泛兴趣的网络文学、漫画、对话体小说等均可以作为学生拓展阅读的材料源泉,在教师进行内容审核后向学生推荐,并讨论在文学类型、文字表达中的差异或形式与方法,实现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的目的。(三

15、)多元拓展,补充大单元教学内容高中语文的核心素养培养强调学生的探索精神建设,不仅要帮助学生构建相关的知识体系,更要“授人以渔”,让学生掌握探索的方法与能力。教师可以广泛利用网络教育平台资源达到对学生探索精神培育的目的。与此同时,以大单元为核心的语文教学需要在总结课文核心主旨内容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升华,而升华后构建的有效性知识框架需要更多的课程内容来予以填充,教师能够在网络平台、数据库或教育网络上获得大量的可利用资源,为构建多元化教学内容提供必要基础。教师在课堂中要有意识地应用网络教育平台的微课、文本、视频等内容,更要教会学生高效使用网络教育平台。如统编教材必修上第一单元中包括了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

16、代品质喜看稻菽千重浪 等课文,其核心主旨在于新时代的工匠精神。教师在课堂中以“和教育”平台中的“工匠精神,时代楷模”纪录片为数字资料的来源,进一步向学生阐述工匠精神的具体表现与时代内涵。同时,也可以布置诸如小组讨论、汇报会、调研报告等开放性作业,让学生围绕“工匠精神”主题在“和教育”平台中自主探索和汇总,最终通过课堂共享的方式展示教学成果。(四)提升能力,更新大单元教学方法语文教师要想在日常教学中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不仅要在原有课堂基础上灵活运用各教学模式,还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提升自身综合素质。首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习方式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而教师需要充当引导者促进学生发展

17、。因此,如何更好地利用大单元教学法来提高教学质量,在实践中提升教师能力便是重中之重。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将大单元讲授课转换为传统教学法中的“讲、听、练”三步教学模式进行训练,并通过有效途径来提高自己对于大单元讲授课上知识及方法的掌握程度;其次在日常生活之中要注重练习,注重提升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兴趣和自学能力,加强课堂上与学生一起交流学习心得;最后要注重多与学生合作探究、开展互动,以提高学生对于语文知识学习和运用的深度理解与掌握度,重视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目标达成情况以及教师和学生之间关系的处理方式等。四尧结语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打破语文教材以课文为基础的构成规律,按照大单元核心思想为教学主体,通过补充材料、统筹教学等方式形成大单元教学体系是有效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方式与手段。因此,本文首先对高中语文教育现状及存在的主要不足进行了总结,随后对高中语文的核心素养及大单元教学原则进行了探讨,最后从教学体系、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以及教师能力四个方面对具体的教学策略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后续的相关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效果奠定坚实基础。责任编辑胡雅君9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