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2《五柳先生传》同步练习04
一.基础知识:课文阅读。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制酒而招之;造次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惜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宴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已志。忘怀得识,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有言:“不成威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传乎?衔筋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铁?葛天氏之民欣?
1.给加点字注音。
①性嗜酒( ) ②造饮辄醉( ) ③曾不吝情去留( ) ④短褐穿结( )
⑤箪瓢屡空( )⑥汲汲于富贵( )⑦若人之俦( ) ⑧衔觞赋诗(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每会意,便欣然忘食。( ) ②造次辄醉,期在必醉。( )
③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 ④短褐穿结,草瓢屡空,晏如也。( )
⑤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 ) ⑥期在必醉。( )
⑦箪瓢屡空。( ) ⑧以此自终。( ).....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译:
②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译:
③无怀氏之民救?葛天氏之民铁?
译:
4.填空。
①本文作者 , 时期人。本文选自__ _。我们所学过的另一篇散文___________也选自本集。
②从全文内容看,五柳先生就是指 ,这篇文章属于 散文。
5.分别找出文章中表现五柳先生性格、生活、志趣的语句。
(1)性格:
(2)生活:
(3)志趣:
6.从表达方法看,本文既有叙述,又有议论。想想,全文哪些段落属于叙述?哪些段落属于议论?
7.“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
8.说说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
9.找出文中的两个成语,并分别解释它们的意思。
二.能力提高:课外文段阅读。
童子治县
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阿县)。既而,君悔之,遣使追,适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共载(同车者)皆白首也。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治阿矣!”子奇治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以赈(救济)贫穷、阿县大治,魏闻童子治邑,库无兵,仓无粟,乃起兵击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A.既而: B.反:
C.白首: D.乃:
2.辨析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及词性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A.齐君使治阿( )
遣使追( )
B.夫以老者之智( )
出仓廪以赈贫穷( )
C.库无兵( )
乃起兵击之( )
3.“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库以赈贫穷”,下文中和此句相呼应的句子是
4.用现代汉语翻译加横线的句子。
以私兵战,遂败魏师。
译文:__ ______。
5.阿县败魏师的根本原因是:( )
A.老年人出主意,青年人作决定,二者同心协力。
B.把武器和粮食藏于民间,迷惑敌人。
C.魏国骄傲自大,轻视童子治县,判断失误。
D.子奇重视发展生产,关心人民生活,得到人民拥护。
参考答案:
一.
1.shì zhé lìn hè dān jí chóu shāng
2.①领会(书中)意旨 ②总 ③冷冷清清的样子 ④安然自若的样子 ⑤忧伤的样子 心情急切的样子 ⑥希望、愿望 ⑦经常 ⑧过完自己的一生
3.①先生不知是什么地方人,也不知道他姓甚字甚。②亲戚朋友知道他这样,有时就准备了酒菜款待他。③(他是)无怀氏的子民呢?还是葛天氏的子民呢?
4①陶渊明 东晋 《陶渊明集》 《桃花源记》 ②陶渊明 自传体
5.(l)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往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惜去留。(2)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3)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已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6.本文共两段,第一段是叙述,第二段是议论。
7.不戚戚于名利,不汲汲于富贵。
8.言之有理便可。示例:繁杂的人世找不到可以栖息灵魂的地方,于是就厌倦了官场了尔虞我诈,厌倦了俗世的追逐。
9.(1)不求甚解:本文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下功夫。(2)环堵萧然:简陋的屋子冷冷清清。
二
l.A.不久B.同“返”,返回C.老年人D.于是,就
2.A.派遣 动词;使者 名词B.用,凭借 介词;来 连词C.武器 名词;士兵,军队 名词
3.库无兵,仓无粟。
4.利用私人的武器同敌人战斗,终于打败了魏国军队
5.D
3
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