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教师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师
学科
语文
班级
一(6)
地点
教室
内容
蚂蚁和蝈蝈
时间
5.26
节次
第三节
教 学 设 计
教
材
简
析
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通过蚂蚁和蝈蝈夏天的不同表现和冬天的不同结果,告诉我们,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
设
计
理
念
本文的教学设计了很多拓展及演一演。通过学生的表演和想象,深刻体会体会文中小动物的行为,明辨是非。把要求理解转换为我理解了。
三
维
目
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3个生字。
3.知道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
养 成
教 育
训练点
养成爱动脑的好习惯
重点
1.学会本课3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难点
理解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
教具
学具
多媒体课件、蚂蚁和蝈蝈头饰
学习流程
教师导学
学生探究
设计意图
一、直接导入
二、蝈蝈简介
三、复习词语
四、夏季:品蚂蚁的勤劳
1.品读搬粮感悟勤
1.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蚂蚁和蝈蝈的故事。
2、当蚂蚁和蝈蝈碰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呢?
师:蚂蚁和蝈蝈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还要从一年前的夏天说起。
师:说到夏天,你觉得夏天的太阳和其他季节有区别吗?(出示:夏天真热。)
师:是啊,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太热了!你能把这种热读出来吗?(生读,师评价。)
师:那么炎热的天,小朋友们可能在家里边吃冰激凌边吹着空调,可我们的小蚂蚁却在干什么?(出示:一群蚂蚁在搬粮食)
师:理解各种搬粮食的方式
师:看图有几只蚂蚁搬粮食?明确是“一群”。
板书、齐读课题
开火车读词语
探讨回答
读出夏天的热
自学生字“粮”,老师补充指导
体会小蚂蚁的聪明
体会蚂蚁的团结
检验每个孩子对词语的掌握情况
体会重读词语对表达句子情感的作用
逐层引导为夸夸小蚂蚁做准备
学习流程
教师导学
学生探究
设计意图
五、品读乘凉,感受蝈蝈的懒惰
师:什么叫满头大汗?你
什么时候会满头大汗?
师:你们喜欢蚂蚁吗?谁来夸夸它们?
师:这群勤劳的小蚂蚁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朋友们看到了,蝈蝈也看到了。瞧!
(出示句子):几只蝈蝈看到了,都笑蚂蚁是傻瓜。
师:你突出了一个“笑”字,这里的笑是什么笑啊?
师:那你能把这种意思读出来吗?
师:夏天,蝈蝈们在干什么?你找到了吗?
)(出示句子):他们躲到大树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
师:什么叫“自由自在”? 你什么时候
结合实际理解满头大汗,体会蚂蚁的勤劳
夸夸小蚂蚁
指名读、齐读。
探讨:蝈蝈它们会说什么呢?
指名读。
读出蝈蝈的自以为是
朗读句子
培养孩子说话和想象能力
学习流程
教师导学
学生探究
设计意图
六、品读冬天,对比中感受幸福与痛苦。
会自由自在呢?
师:与勤劳的蚂蚁相比,你觉得这是一群什么样的蝈蝈?
(出示句子):
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
他们躲到大树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
师:其实作者只用了同样一个连接词就把蚂蚁、蝈蝈写得活灵活现,是什么呀?你能用“有的......有的......个个......”说句子吗?
师:转眼间,夏天走了,秋天也走了,听,你听到了什么?(播放北风的声音)
师:它向梧桐树吹一吹,梧桐树-----------
它向草地吹一
联系你的感受来理解。
明确:懒惰的蝈蝈
指名读、齐读第二段,读出“自由自在”。
用有的………有的……说话
锻炼孩子学以致用的能力。通过生活体验理解文中词语
学习流程
教师导学
学生探究
设计意图
吹,草地---------
它向小鸟吹一吹,小鸟---------
师:冬天这么冷,此时的蚂蚁和蝈蝈又是怎么过冬的呢?
师:让我们一起去它们的家看看。瞧瞧,蚂蚁在洞里做些什么呢?
师:从“躺”和“装满”你感受到现在的蚂蚁怎么样?(师板书:幸福)
看蝈蝈图:
师:可是蝈蝈怎样了?
(2)师:谁来当蝈蝈,读读这句话。
师评价:从他的朗读中,我们感受到蝈蝈现在的生活怎样?(师板书:痛苦)
看图,用上“有的----有的-----个个”说句子
理解:蚂蚁现在很幸福。
现在你就是那只幸福的蚂蚁,谁来读一读。
指名读。
看图,用上“有的----有的-----个个”说句子。
理解:痛苦
回顾以前学过的句子。做到学以致用
练习用已学过的词语说话
学习流程
教师导学
学生探究
设计意图
七、总结全文
八、演一演
师:指板书总结:是啊冬天的蚂蚁很幸福是因为——
冬天的蝈蝈很痛苦是因为——
出示句子)师:的确啊,因为只有辛勤劳动,才会有幸福生活。希望小朋友们学做勤劳的小蚂蚁,去创造更甜蜜的生活。让我们齐读这句话,记住这句话。
夏天很勤劳。
夏天很懒惰
只有辛勤劳动才有幸福的生活。
分角色演一演蚂蚁和蝈蝈的故事。
通过表演深化学生对角色的理解
【板书设计】
20. 蚂蚁 和 蝈蝈
勤劳 懒惰
↓ ↓
幸福 痛苦
【教学反思】
《蚂蚁和蝈蝈》是一篇富有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讲的是蚂蚁由于辛勤劳动而得以安然过冬,蝈蝈由于懒惰而又冷又饿的故事。课文中既有蚂蚁和蝈蝈之间的对比,也有蝈蝈本身前后情况的对比,使学生懂得只有勤劳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
课堂上,我运用了多种形式引出段落和词语,如“夏天”是通过看夏日图引出,“冬天”是看图听北风的声音引出,“个个”是通过评价学生的朗读引出,“自由自在、幸福、痛苦”是通过总结性谈话引出。第一小节和第二小节是通过谈话引出,第三小节通过看图引出。
想象是智慧的翅膀。在教学中,我利用教材中的想象点,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如课文中“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只是一语带过,没有具体描述,我启发学生通过想象,适度拓展,说说蚂蚁们有的( ),有的(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教育教育蝈蝈等,这样做,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又大大调动了学生表达的欲望。
在最后设计的学生表演环节中,学生个个踊跃参与,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充分渗入文本,深入浅出。
不足之处在于讲的过程中一心只想的把课文按照自己的设计顺序顺下来,结果把个别板书给忘了。其次,在时间的灵活把握上还有些许欠缺,在最后剩余的三到五分钟如果把写字变成不同形式的朗读感觉会更符合本节以朗读为重点的教学目标。另外再教学细节上比如语言的凝练等方面还存在很多欠缺,需要不断学习改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