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读《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的心得体会[全文5篇].docx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6159180 上传时间:2024-11-2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0.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的心得体会[全文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读《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的心得体会[全文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读《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的心得体会[全文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读《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的心得体会[全文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读《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的心得体会[全文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读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的心得体会全文5篇 读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的心得体会 摘要: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着重阐述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关系。揭示了政治经济学基本的研究方法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在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在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肤浅的三段论认识的基础上,使我们清晰透彻的看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同时,他的一些方法论的研究也为我们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参考。关键词: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具体、抽象 一、马克思对生产的理解和认识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开篇就指明了物质生产的重要性。然而,当时的人们还没有很清晰地认识到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在一定社会生产关系总体中活

2、动着的物质生产。没有认识到生产是历史的、具体的生产。人们紧紧把生产局限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去进行研究和分析。他们也看重在生产过程中作为生产主体的人的重要性,却没有正确的认识到在这些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孤立的个人生产观点在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存在。在把握物质生产这一首要对象时不能够把人类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的生产的共同点抽象出来。仅仅把眼光局限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伟大上,而忽视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之所以创造了其它生产方式所不可比拟的物质基础,是建立在过去的已经成为历史的生产方式的不断地积淀的前提之下的。没有过去生产方式的发挥作用也就不会有眼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先进。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之所以要

3、否定历史上已有的生产方式为人类社会所做的贡献就是旨在说明资产阶级生产方式的唯一伟大之处,就是在极力的维护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 马克思针对当时存在这样一种不够客观实际的观点就指出了在研究一个时期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形式时应该客观地去加以分析。应该把生产的发展看成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过程。他在这里批判了那种孤立个人观点的肤浅性,同时也指出了奴隶社会的生产方式被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所取代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被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所取代从而取得了资本主义社会之前的所有社会生产总和还要多得多的经济总量,所以就不可避免的随着生产力的继续向前发展,资本主义的这种生产方式也不是凝固不变的,它必然

4、的会表现出一些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消极方面来。因此资本主义的这种生产方式也不是万能和唯一的。随着历史的发展它也最终会被更为先进的社会形态所取代而同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一样成为历史的这样一种必然的发展规律和趋势。 二、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一般关系 在这一部分里面,马克思首先是批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认为的“生产是一般,分配和交换是特殊,消费是个别”这种三段论法的肤浅性。随后就具体的分别地分析了生产和消费、生产和分配、交换和流通之间的复杂关系从而去更加深入的阐明三段论法的错误之处,使马克思对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理解更加科学、更具说服力。 (一)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在生产和消费的关系这一节中,马克思主要

5、阐明了生产和消费的同一性的观点。即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 (1)在阐述生产直接是消费时,他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解释。第一,个人在生产过程中发展自己的能力,也在生产行为中支出、消耗这种能力,这同自然地生殖是生命力的一种消费完全一样。也就是说人们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也在消费着自己的精力和体力。第二,生产资料的消费,生产资料被使用、被消耗、一部分(如在燃烧中)重新分解为一般元素。原料的消费也是这样,原料不再保持自己的自然形状和自然特性,而是丧失了这种形状和特性。因此,生产行为本身就它的一切要素来说也是消费行为。也就是说人们在利用生产资料生产产品的过程中也是在消费着这些生产资料。通过燃烧或其他的

6、方式把生产资料的形状和性质加以改变。 (2)在阐述消费直接是生产时,他也是从两个方面进行解释。第一,生产者通过劳动将其劳动行为主要是指其在劳动过程中消耗掉的体力和脑力物化为劳动成果,即产品。这一点就体现了在消耗自己体力、脑力的同时生产出了我们所需要的物质产品。第二,生产者所创造的物人化。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创造出产品,然后这些产品又为人们消费掉来维持消费者最基本的生活和再生产的需要。也就是说人们在消费这些产品的时候也生产出了人们的经理和体力。这也充分体现了消费直接是生产的这一个观点。除此之外,他还进一步深刻的解释了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关系。概括起来有下面几种具体的解释: 生产决定消费,生产什么才能消费

7、什么; 消费同时也反作用于生产,如果没有消费,没有消费对象,那么也就不会有生产这种消费对象的生产了。 只有用于主体消费的产品才能发挥其固有的价值,才能在真正意义上称其为商品。 消费是生产的动力和目的;同时生产又为消费提供了对象,没有生产就无所谓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同时决定消费的性质、方式。生产对消费产生了限制。人必须在生产的范围之内进行消费,脱离生产的消费就是一种空想。 生产创造出了消费者所需要的产品;同时生产创造出来的产品也选择了消费该产品的消费者。 (二)生产和分配的关系 在生产和分配这一节中,马克思也是首先批判了那种把分配作为独立领域,从而把二者并列起来的错误观点。他在这一节中着重阐明

8、了生产时先于分配而出现的,分配不能独立于生产而孤立的存在。他指出生产的前提不是分配,而是生产要素本身这样一个观点。我们不能把分配当做是和生产并列的两个孤立的领域。分配应该是生产的附属物才对。分配存在于生产的过程之中,存在于生产过程的始终。过程中的分配表现为(1)生产工具的分配(2)社会成员在各类生产之间的分配。生产终结的分配即我们通常意义上认为的分配。人们在认识生产和分配的关系时往往看到的只是生产终结的分配,而忽略了生产过程中的分配,因此看似生产和分配时可以孤立存在的。事实上,生产过程中的分配则可以更好的说明生产决定分配,没有生产就无所谓分配这样一个正确的观点。 “有人会说,既然生产必须从生产

9、工具的一定的分配出发,至少在这个意义上分配先于生产,成为生产的前提,那么就应该答复他说,生产实际上有它的条件和前提,这些条件和前提构成生产的要素。这些要素最初可能表现为自然发生的东西。通过生产过程本身,它们就从自然发生的东西变成历史的东西,并且对于这一个时期表现为生产的自然前提,对于前一个时期就是生产的历史结果。它们在生产本身内部被不断地改变。例如,机器的应用既改变了生产工具的分配,也改变了产品的分配。现代大地产本身既是现代商业和现代工业的结果,也是现代工业在农业上应用的结果。”从马克思的这一段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分配其实是受生产制约的。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可以决定分配的状况。在这里他用了机器的应

10、用这个例子来说明问题。因此,我们不能把分配与生产割裂开来看,这样我们就不能够公正客观的去看待生产在分配当中的作用。实际上是把生产的作用看轻了。这样是不正确的。 (三)交换和流通的关系 在交换和流通这一节中,马克思开篇就阐述了交换和生产的关系。他在第二段中这样写道:“既然交换只是生产和由生产决定的分配一方同消费一方之间的中介要素,而消费本身又表现为生产的一个要素,交换显然也就作为生产的要素包含在生产之内。”从中可以很容易的看出,马克思认为交换作为生产要素包含在生产之内。在这里我就把它理解成交换也是生产的附属物,它是依赖生产而存在的,生产决定交换。马克思在这里列举了三种情况来阐明生产决定交换的合理

11、性和正确性。在生产本身中发生的各种活动和各种能力的交换,这种交换直接就构成了生产。产品的交换,只要产品交换是用来制造供直接消费的成品的手段。这稍微有点费解。我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加以解释。比如说生产飞机的厂家从生产螺丝钉的厂家那里买来了成品螺丝钉,他买来螺丝钉之后并不是把它们搁臵在那里而是把它们组合后做成飞机工人们消费。那么在这一过程中飞机厂商和螺丝钉厂商进行了交换但是其交换的目的还是为了进一步的生产。所以说,这样的交换也是由生产决定的。实业家之间的交换,不仅从它的组织方面看完全决定于生产,而且本身也是生产活动,只有在最后阶段上,当产品直接为了消费而交换的时候,交换才表现为独立于生产之旁,与生

12、产漠不相干。在这一节的最后一段马克思总结了出:“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间的一定关系。”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生产、交换、分配、消费是一个统一的、有机联系的整体,而不能够单独、割裂去看待。 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从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上升到具体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这一个过程可以这样去理解。我们在认识世界、认识客观规律的时候先是从丰富生动的感性具体出发,因为这是我们认识事物的起点,通过我们的感觉器官很容易被我们感知到。可以说这个阶段我们获得的认识是我们的感性认识。接着我们就会把我们所获得的感性具体经过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演绎这样一系列的思维的加工之后我们就会对这

13、些感性具体上升为比较深刻的抽象规定。到达了这一阶段后,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就从表面现象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就可以把握住若干个表面现象之后的规律性的东西。然而,到达这个阶段之后,我们的认识过程还没有彻底的完成。我们认识世界、认识规律的目的就是运用规律去指导我们的实践。我们会把我们通过思维活动发现的规律性的东西运用到现实的具体中。而这个具体和先前的感性具体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这个具体具有理性的性质,是更高层次的具体。是我们经过思维、思考以后合规律性的具体,这个具体在整体上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我认为只有达到了这个层次之后我们才可以更加深刻的去把握事物,去认识世界。 除此之外,马克思在论文中还列

14、举了大量的例子来说明从抽象到具体的逻辑思维进程与现实的历史过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虽然在研究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复杂现象,但从整体的发展过程来看还是与历史过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他提出,在研究经济范畴时应该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原则,必须唯物地把握好对象的客观性。无论在现实中或在头脑中主体是“现代资产阶级社会”这些都是既定的,客观的。因此我们研究一切现象都必须从客观的经济关系出发而不能主观臆造。 马克思在这篇文章中除了研究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发展规律之外,还揭示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那就是:物质生产的发展与艺术发展的不平衡关系。其中他在文中这样写道:阿基里斯能够同火药和铅弹并存吗。或者,伊利亚特能

15、够同活字盘甚至印刷机并存吗。随着印刷机的出现,歌谣、传说和诗神缪斯岂不是必然要绝迹,因而史诗的必要条件岂不是要消失吗。但是,困难不在于理解艺术和史诗同一定社会发展形式结合在一起。困难的是,它们何以仍然能够给我们以艺术享受,而且就某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就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一些人们先前不能够认识和理解的现象,或许在当时已经被人们神圣化了的现象逐渐认识和可以掌控以后,那么这些被人们以前奉为神话的东西就失去了其原有的神秘色彩。然而,人们并没有因为它们的神秘色彩消失了就去否定它,反而把它视为人类文化史发展中的精华,把它视为一种艺术享受和高不可及的东西。这就说明了

16、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文化发展滞后之间的一种不平衡。然而,人们却往往愿意去陶醉到艺术的高雅、神话般的意境之中。而不愿意去破坏心中那份对艺术存有的那种虔诚的信仰。他这个理论的提出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古今中外的一些文化现象,有利于我们更好的进行精神文明建设。最大限度的使我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更加协调,从而更好的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读哥达纲领批判的心得体会 摘要。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这篇文章中,通过对劳动、个人劳动所得以及社会总产品的分配的深入分析,尖锐的批评了拉萨尔的机会主义路线和铁的工资规律,批判了拉萨尔妄图通过“国家帮助”来解决社会问题的荒谬论断,提出了共产主义两个阶段的学说,深刻地阐明了无产阶级

17、的革命路线和科学的共产主义原理。 关键词。劳动所得社会总产品无产阶级革命专政机会主义哥达纲领批判的原题为对德国工人党纲领的几点意见它主要是先把德国工人党纲领的一些纲领性的文件罗列出来,然后再对其进行一一分析。对其不恰当的地方做了一系列尖锐的批评,对纲领中的很多不可操作的东西进行了纰漏。 马克思指出:“劳动是一切财富和文化的源泉,而因为有益的劳动只有在社会中和通过社会才是可能的,所以劳动所得应当不折不扣和按照平等的权利属于社会一切成员。”是存在着极大的漏洞的,是根本无法实现的。而对于“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这种说法马克思指出: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的源泉。

18、如果,一个劳动者拥有了他要劳动所必须的对象和资料的时候,那么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也就是说只有一个人一开始就以所有者的身份来对待自然界这个一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第一源泉,把自然界当作属于他的东西来处臵的时候,他的劳动才成为使用价值的源泉。因而才能成为财富的源泉。而德国工人党纲领中直接就说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就肯定了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是占有并掌握在了无产阶级工人的手中。然而,在当时的资本主义时代,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是掌握在资本家的手中的。劳动者根本就不占有这二者,因此即使工人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出财富和文化来,创造出来的财富也不是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中而是被占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所无偿占

19、有。因此,在资本主义社会,除了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之外,包含着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自然界也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从一定意义上说,自然界是人们进行劳动的物质前提,没有自然界人们进行的劳动就没有依托。马克思在这里的意思主要是在说明德国工人党纲领在对资产阶级的批判上不够彻底,有很大的妥协性在里面,它忽视了自然界创造财富的前提,也就是默认了在资产阶级社会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合理性。 马克思对“劳动所得应该不折不扣和按照平等的权利属于社会一切成员”也作了尖锐的批判。在马克思看来,劳动所得是不可能不折不扣的和按照平等的权利属于社会一切成员的。首先,劳动所得不可能是不折不扣的。如果

20、我们把“劳动所得”这个用语首先理解为劳动的产品,那么集体的劳动所得就是社会总产品了,而从这个社会总产品里面应该扣除以下几个部分:(1)用来补偿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部分。(2)用来扩大生产的追加部分。(3)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而在剩下的总产品中的另一部分是用来作为消费资料的,在把这部分进行个人分配之前,还得从里面扣除:(1)同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一般管理费用。(2)用来满足共同需要的部分,如学校、保健设施等。(3)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等等设立基金,也就是现在属于所谓官办济贫事业的部分。因此,“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已经不知不觉地变成“有折有扣的”了。也就是说人类要想生存就必

21、须进行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如果把“劳动所得”不折不扣的分光吃净,社会再生产便要中断,人类便无法继续生存。所以说“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是十分荒谬的。其次,劳动所得也不可能按照平等的权利属于社会一切成员。在马克思看来,所谓的“平等”和“公平”都是有阶级性的,在阶级社会里不存在各阶级都能同样接受的“公平的”分配。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产者断定是“公平的”分配,对无产者来说就是不公平的分配。离开阶级观点谈“公平”完全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是不能够实现的空谈。要想公平就必须消灭资本主义制度。 “为了替社会问题的解决开辟道路,德国工人党要求在劳动人民的民主监督下,依靠国家帮助建立生产合作社。”这是德国工人党

22、领袖拉萨尔为解决社会问题而提出的“救世良方”,他不把精力放在如何完美的解决社会问题上,而是去求得普鲁士国家的帮助。但是,我们要知道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独立自主,拉萨尔的方法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可以解决一点社会问题的。但是,把希望寄托在别的国家的身上则完全是一种空想。就像是二战初期美国扶植西欧一些国家一样是有它的目的的。它是不会希望西欧国家真正富强起来的。同样的,拉萨尔寻求国家帮助来解决社会问题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反而会使国家陷入不独立的深渊之中。即使加上了“民主监督”这样的字眼,但是我们很明白:国家是阶级对抗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无论在国家面前加上什么冠冕堂皇的修饰语,其本质是不变

23、的,仍然是承认阶级对抗和压迫。所以这仅仅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最终还是会导致失败的。 德国工人党纲领中提出国家实行普遍的和平等的国民教育。实行普遍的义务教育。实行免费教育。这种提法也是根本不能够实现。在阶级没有消灭的情况下谈公平只是一种想象。同样的,教育是不可能平等的对待一切阶级的。上层阶级无疑的接受好的教育,而雇佣工人甚至农民所受到的教育是无法和上层阶级相提并论的。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两个阶段的原理,论证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和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 马克思明确地提出共产主义社会有两个发展阶段。一个是“在它自身基础上已经发展了的”阶段;一个是“刚刚从资

24、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阶段。后来人们把前者称为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或直接称为共产主义社会;把后者称为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或直接称为社会主义社会。 马克思指出这里所说的正是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低级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这是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最高的概括。这些方面就是通过人们所说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以及意识形态等。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实质就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劳动者成了社会生产的主人,他们的劳动直接是社会总劳动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和互助合作的。但是,由于社会主义社会还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所以和共产主

25、义高级阶段相比,它的公有制程度还不很高,劳动者的才能还没有得到全面发展,人们的共产主义觉悟还没有得到充分提高,社会总产品也没有达到极大地丰富等等。 这样的生产方式就决定了社会主义的分配方式必然是按劳分配,即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量在做了各项扣除之后,又全部分配给他。他提供给社会的是各种形式的活劳动,从社会分得的是各种生活资料。分配以劳动证明书为凭,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对马克思提出的按劳分配原则。首先,应当充分肯定起伟大进步性,它是分配制度划时代的革命。因为它彻底否定了一切形式的不劳而获,只承认劳动者才能参加分配的权利。有史以来劳动者第一次成了社会生产的主人,能够按照平等的权利享有自己的劳动成

26、果。它的优越性是以往任何一种分配制度都无法比拟的。但在另一方面,马克思又指出按劳分配还存在着历史的局限性和不可避免的弊病。这就是平等的权利“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法权”,“仍然被限制在一个资产阶级的框框里”。这里所说的资产阶级法权指的是平等的权利是以不平等为前提的,并且只是形式上的平等,实质上却是不平等。这是一种弊病,但它的存在是和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及社会经济结构的特点等等相联系的,总之是由共产主义低级阶段的特征决定的,因而是历史必然的和不可避免的。“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学年课程论文 姓名:孟雪静学号:120102

27、704 班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任课教师:徐长山 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研究 学年课程论文 姓名:孟雪静学号:120102704班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任课教师:徐长山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研究 学年课程论文 姓名:孟雪静学号:120102704班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任课教师:杨继学 对唯物辩证法五大范畴的再认识 摘要:唯物辩证法学说是由一系列科学的哲学范畴所构成的理论体系。在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中,除了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质量互变规律这三大规律之外,还存在着哲学的五大范畴。它们分别是(1)现象和本质(2)内容和形式(3)原因和结果(4)必然性和偶然性(5)可能性和现实性。关键词:范畴认

28、识规律 我们都知道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遵守一定的客观规律,只有在遵守规律的前提下我们才能得出对客观世界的正确的认识。那么,我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就必须遵守三大规律。它们分别是: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在这三大规律中,对立统一规律是核心,它贯穿在其它两个规律的始终。是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最为重要的一个规律。然而,仅仅凭借这三大规律去理解这个纷繁复杂、形式多样的客观世界完全是不够的。哲学中的五大范畴可以很好的去辅助三大规律从而让我们形成一个对客观世界比较精确和深刻的认识。因此,唯物辩证法的五大范畴对我们更见清晰地认识客观世界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我们有必

29、要对五大范畴进行探讨和分析。在研究和分析五大范畴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范畴。人们对范畴的定义就是反应事物本质属性和普遍联系的基本概念,是理论思维的逻辑形式。各门科学都有自己的一系列范畴,各门科学正是通过一系列范畴及其相互联系才构造起了学科体系,才能够正确地反映世界的本质联系,反映事物的运动变化规律。唯物辩证法哲学范畴就是对事物之间最普遍的辩证关系的概括和反映。 从认识客观世界的客观顺序上我把这五大范畴做了这样的排序即:现象和本质、内容和形式、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原因在于我们在认识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先认识比较表象的东西,然后才能通过自己的思维加工认

30、识其本质。现象和本质以及内容和形式都是我们认识事物最基本最直观的,就像你去认识了解一个人时你最先接触到的是他的外貌一样,最先看到的是这个人的长相,然后会去观察这个人的穿着打扮,他是以什么样的着装、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在你的面前的,而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则是在熟悉了这个人的外貌之后通过他的一些行为表现对其的再认识,所以把它们放在后面论述。首先,我先对“现象和本质”这一范畴进行分析。现象和本质主要是揭示客观事物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的相互关系的范畴。这个我们可以举很多例子来加以说明。比如说我们小时候就熟知的“苹果落地”这个例子。牛顿看到了成熟的苹果从树上落下来,这是个我们都见到过的客

31、观现象,然而,牛顿从中受到启发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该现象发生的本质规律,为自然科学的发展做除了巨大贡献。再如,“日全食”。人们在不了解其本质规律的时候仅仅看到的是天色变黑的现象,在科学不发达的时候人们甚至会认为是神灵的作用等等。可见这就是现象和本质的不同表现。从上面的两个例子中我们可以很容易的看出,现象往往很容易被人们发现,现象是外在的东西。它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人们可以通过感官感知;本质则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只有靠人的理性思维才能把握。我们有的时候即使认识了事物的现象但由于受到一定认识水平或者是自身能力的限制也不可能科学的认识其本质。另外,现象一般都是个别的,片面的和表

32、面的东西,而本质则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可靠地东西。比如说一个人的品质,它是相对稳定的,本质的东西。这个人平时就脾气好,说话什么时候都面带笑容,面带笑容可以说是现象,但不乏他遇到困难或伤心地时候,他不可能还是面带微笑的,或许他会沉思起来,但我们不能因为他一时的这种表现而否定了他这个人的人品。所以说,现象是多变易逝的,是生动丰富的,而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 本质和现象之间也是存在着联系的。因此,人们可以通过现象来认识到本质。它们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1)本质是现象的根据,现象是本质的表象形态。(2)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没有不表现本质的纯粹现象。(3)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没有不表现

33、本质的现象,即使是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 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对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这重要的方法论意义。首先,本质和现象的对立,说明了我们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我们只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科学研究才能通过纷繁复杂的现象,去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律,才能够透过现象揭示本质。其次,本质和现象的统一,说明了我们进行科学研究的可能性。我们是能够通过缜密的科学研究,通过对现象的无数次的考察研究来揭示认识的本质的。 其次,我对“内容和形式”这一范畴进行分析。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事物内在要素同这些要素的结构和表现方式的范畴。其中,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指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和表现

34、形式。二者是现实事物的内在要素和结构方式两个不同概念。拿做菜为例,同样是茄子,刘姥姥吃的和贾府里的就不一样。也就是说内容是一样的都是茄子,但做菜的方式方法不一样了口味就变了。这是我对内容和形式的粗浅理解。另外,内容和形式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之间的统一表现在:(1)二者相互依赖、不可分割:没有无内容的空洞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空洞内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天天吃油炒茄子也会让人反胃。(2)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当形式适合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着积极地推动作用;当形式不适合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3)二者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在某一种

35、联系中是形式的东西,在另一种联系中可以成为内容。反之亦然。例如:思想是人们反映客观世界的主观形式,同时又是语言学的内容。 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我们正确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有着重要的方法论意义:首先,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一定要重视内容,根据内容的需要来决定形式的取舍、改造和创新。其次,我们要善于运用形式,发挥其积极作用,利用和创造必要的形式,适时地抛弃与内容不相适应的形式,使内容和形式很好的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客观事物的健康发展。 再次,“原因和结果”,也是唯物辩证法五大范畴之一。它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关系的范畴,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是原因,由原因所引起的现象是结果。举一例子,“天凉了,

36、我没有及时加衣生病了”,其中,天冷我没有及时加衣是原因,结果就是我生病了。原因导致结果,结果由原因引起。二者之间是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原因和结果这一范畴有很复杂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同因异果、同果异因等多种现象。这里不多做解释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类现象。 原因和结果之间存在对立统一关系,表现在以下方面:(1)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即在某一具体的因果联系中,两者的区别是确定的,但是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中,原因和结果又是不确定的。或许在这一个事件中它是结果,而在另一个事件中它就变成了原因。比如说:“我不及时加衣生病了,妈妈特意来看我”在前面分析

37、中我生病了是结果,而在这个句子中就变成了原因了。这也充分说明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我们不能用孤立的眼光去看待事物的因果联系。(2)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原因产生结果,结果反作用于原因、互为因果。比如,一个社会调查的反馈调控作用。(3)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因果双方失去一方,另一方就不能存在。 因果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它的客观性是指因果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普遍性就是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无不处在一定的因果联系之中。因果联系的具体表现是复杂多样的,在前面已经略作解释这里就不在多说了。 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原理就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1)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38、是自觉的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时不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找其原因,只要找到了原因,那么困难自然就会迎刃而解。(2)辩证地分析事物的因果联系,可以增强人们生活的自觉性、预测性和调控性。人们就会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做了之后会有什么后果,从而增强了人们处理问题的预测性、使人们的行为更加地科学、更聪敏。 第四,关于“必然性和偶然性”这一对哲学范畴,我还是先从它的概念来阐明。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范畴。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则是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趋向。比如说,“人必定要走向死亡,这是一

39、个必然,但是一个人何时死亡,这就是一个偶然”“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一个必然,但是,一个瓜秧上街几个瓜,几颗豆这就是一种偶然了”。 必然性和偶然性存在着对立统一关系,其对立性主要表现在:(1)必然性是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而偶然性产生于非根本矛盾或外部条件。必然性反映事物的发展规律是本质的东西。(2)必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而偶然性居于从属地位,对发展的必然性过程起促进或延缓作用,使发展的确定趋势带有一定的特点和偏差。其同一性主要表现在:(1)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未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偶然性背后隐藏

40、着必然性并受其支配。大家都知道“天道酬勤”努力必定有回报,但这种必然是在很多的偶然事件中才能表现并证明的。考试成绩的好、坏就是一偶然因素。因为它受很多因素影响。比如环境、个人心理素质等。但就有一些同学在无数次的这种偶然性考试中次次都优秀就说明了这个道理。(2)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由于事物的范围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区别是相对的。比如“在自然经济社会中,商品交换是偶然的,但发展到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以后,商品交换则成为必然的了。”“远古人长体毛是必然,现代人长体毛则变成了偶然的现象了”。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1)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

41、,必须重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2)决不能忽视偶然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善于把握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有利时机。 第五,“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范畴。可能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东西,是包含在现实事务中并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现实性指一切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可能性和现实性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很明显,从概念表述上我们就已经可以看出来。统一主要表现在一下两个方面:(1)可能性和现实性二者之间相互依赖。现实性是由可能性转化而来的,可能性的内在根据存在于现实性当中。(2)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现实性是由可能性发展和转化而来的,同时它又包含着新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又将转化为新的现实。客观事物的发展就是在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相互转化过程中实现的。 可能性和现实性辩证关系原理也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1)可能性不等于现实性,一切工作都要从现实出发、而不要从可能出发。(2)为了使好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我们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自觉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唯物辩证法的五大范畴在我们正确认识客观世界过程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我们在认识客观世界的时候一定要重视五大范畴的作用,争取能够更加精确和深刻的理解客观世界和人类发展规律。第24页 共24页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心得体会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