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从劳动教育视角看高职院校勤工助学育人成效与存在的问题.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15633 上传时间:2024-01-1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4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劳动教育视角看高职院校勤工助学育人成效与存在的问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从劳动教育视角看高职院校勤工助学育人成效与存在的问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从劳动教育视角看高职院校勤工助学育人成效与存在的问题.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职院校勤工助学工作,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开设服务性劳动岗位,让学生亲身参与和体验劳动过程,蕴含了劳动创造价值、创造美的育人属性,有利于学生体认“崇尚劳动”的劳动价值观、“实干兴邦”的劳动实践观,是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抓手。为客观调研高职学生校内外勤工助学现状、存在问题及相关劳动教育功能的发挥情况,笔者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编写了 学生兼职与消费情况调查问卷,在安徽省某高职院校学生群体中进行发放、调研,并访谈了63名师生。通过整理分析问卷和访谈内容,挖掘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在不同学生群体中的效能发挥程度。1 调研基本情况1.1 调研人数与分类本次调研于2022年11月进行,通

2、过线上问答、学生自愿填写后,回收问卷2600份,经数据比对核查,有效问卷2256份,有效率86.77%。其中,大一743份,大二、大三1513份。因大一新生来校时间短,参与校内外兼职与获得奖助学金比例低,参考度有限,因此本文在做数据分析时,主要以大二、大三学生反馈数据为主进行横向比较,大一新生数据主要用于纵向参考比对。我们将大二、大三作答学生分为4类(见表1):表1 问卷调研的对象:4类不同的学生群体类型群体1群体2群体3群体4总计说明未体验有偿劳动、未享受过各类奖助金未体验有偿劳动、有享受过各类奖助金体验过有偿劳动、未享受过各类奖助金(校外兼职为主,不含校内勤工助学)体验过有偿劳动、有享受过

3、各类奖助金填写人数2982614225321513占比19.70%17.25%27.89%35.16%100.00%注:体验有偿劳动,指参与校内外有合理报酬的兼职活动。该校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均为有偿付费,因此均属于有偿劳动。享受各类奖助金,这里不仅仅包含从劳动教育视角看高职院校勤工助学育人成效与存在的问题尤 佳 吕雯华(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 安徽 芜湖 241002)摘要:高职院校勤工助学通过情境创设、动手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崇尚劳动”的劳动价值观、“实干兴邦”的劳动实践观,是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抓手。通过对学生群体校内外勤工助学及日常消费的观察分析,建议高职院校通过加强以节俭为荣的价值观

4、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强化学生的劳动获得感、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4个途径,把劳动教育对不同学生群体的效能作用发挥到最大。关键词:劳动教育;勤工助学;校园兼职;资助育人;消费观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871/ki.kjwh.2023.16.015基金项目:安徽省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62018年)之“促进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养成相融合”项目(RW-65);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思政元素在就业创业课堂与校园生活各阵地间流动的实证研究”(2020kcszyjxm052)。作者简介:尤佳(1984),女,硕士,讲师,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生

5、资助管理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吕雯华(1988),女,硕士,讲师,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科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58思政教育国家奖助学金,也包括领取校内各种奖励金,同时也包含了成功办理过生源地助学贷款,即享受过国家或学校各类资助政策的优待。1.2 调研内容与方法问卷共设计22个提问项,含3个模块:学生日常的消费情况(选择题)、学生及其家长对兼职的态度和看法(选择题),学生对劳动教育工作的诉求和建议(简答题)。采用单独访谈、一对多面谈等方式了解学校资助工作的开展情况。访谈对象包括受助学生、非受助学生、二级学院辅导员、参与勤工助学

6、日常管理的用工指导老师等。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存在的普遍思想状况,利用信息化平台,通过多维度比较,发现当前劳动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建议。2 调研内容与数据分析2.1 当前高职学生的基本消费情况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包含收入、物价、家庭结构、社会保障制度、消费心理和商品因素等,总体上受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制约,但具体到个人时,主要考虑学生所在家庭结构,主要是家庭人口数量和结构比例因素,以及个人收入情况。表2 学生在校期间的月平均消费金额类型群体1群体2群体3群体4平均人数占比01000元36.24%37.16%33.65%46.43%38.37%10002000元60.07%59.39%57.58%4

7、8.87%56.48%20003000元3.36%3.07%6.40%2.44%3.82%3000元0.34%0.38%2.37%2.26%1.34%调查显示(见表2),群体4在日常经济活动上更加谨慎,1000元以内的月均消费人数占比明显高于其他群体,很多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学生,在有还贷压力的情况下,愿意通过积极参与兼职获得合理报酬,缓解经济压力。同时,这个群体里面,产生的学生干部人数也相对较多,他们一方面通过努力学习获得国家或校内奖助学金,一方面在消费上较为克制,内心秉承节俭的消费观,很多人可以实现学费、住宿费、书本费靠国家助学贷款支持,在校期间生活开销完全靠自己挣,不拿家里一分钱。这正是

8、国家希望形成的“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表3 对于生活费是否够用的主观感受类型群体1群体2群体3群体4平均人数占比不够用6.71%7.28%9.72%10.90%8.65%刚刚好65.77%67.43%67.77%65.98%66.74%有富余27.52%25.29%22.51%23.12%24.61%对于“生活费是否够用”这样的问题,不同群体的区分度不大(见表3)。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做到量力而为,甚至有所结余。但聚焦到“不够用”的少数学生,我们发现群体1和群体2的“不够用”,多和“花钱方式”相关,家人给生活费的时间轴经磨合后,总体上可控可预测,但还是容易出现“月头享受月末缺钱花”,主观因

9、素居多,群体3和群体4的“不够用”则是不同来源的钱在时间线的衔接上出了问题,客观因素更多一点,比如奖助学金实际发放时间与自己的心理预期和支出安排存在时间差,从而成为某一阶段的“月光族”。我们希望还没有行动起来的少量群体1和群体2学生,在未来劳动实践过程中能感受劳动带来的成就感和由此产生的对劳动的激情和热情。正如马克思所说,“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1,不论是有偿兼职,还是无偿的公益劳动,一旦能迸发出劳动热情和劳动激情,就会体验到由探求欲、认识能力和成就感的统一所带来的愉悦感,树立起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劳动价值观。自控力对每个人而言,都是极其缺乏的,不易提升。

10、帮助我们不断完成突破的,往往不是自控力,而是更自然的习惯本身。调查显示(见表4),不同群体的消费习惯区分度并不明显,广大学生群体的理财能力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群体1和群体3虽然都属于经济不困难学生,经济压力相对较小,但对家庭经济的依赖程度高,在经济总量受限的情况下,花钱的行为方式与群体2和群体4并无59太大区别,群体属性不明显。表4 学生习惯的花钱方式类型群体1群体2群体3群体4平均人数占比事先规划35.91%29.89%32.94%36.84%33.89%能省则省22.15%24.52%22.51%27.44%24.16%想花就花8.05%4.98%5.45%4.14%5.66%边花边算33

11、.89%40.61%39.10%31.58%36.30%学生群体在经济上相对拮据。因为他们尚未正式踏入社会,个人资产与信用额度不足,难以获批银行信用卡,所以即便使用过信用卡,也是借用家人的信用卡。随处可见的网络贷款广告,几乎没有门槛,宣称只要年满18周岁,有手机号和身份证就能轻松贷到钱。类似的广告语,容易蒙骗金融知识少、没有稳定收入来源的学生群体,但好在国家重拳出击,在校生“国家反诈骗APP”安装覆盖率接近100%,学生大多通过金融主题班会及相关宣传活动建立了心理防骗警戒线。因此,在面对“你愿意使用或曾经使用过哪种预支方式”这道题时,学生普遍都较为理性(见表5),3/4学生表示“从来都没有主动

12、透支过”,在面谈中,有学生说出了自己心声,“借来的钱终归是要还的,还得付利息。”表5 学生愿意使用或曾经使用过的预支方式类型群体1群体2群体3群体4平 均 人 数占比从不透支73.83%80.84%72.51%77.26%76.11%花呗/借呗等网络平台23.49%17.62%25.36%20.30%21.69%信用卡0.67%1.15%0.47%0.56%0.71%其他2.01%0.38%1.66%1.88%1.48%但还是有极个别学生选择了“其他”选项下设的“网页弹出的某些贷款平台”,这样的学生值得校方单线关注,并与家长保持消息互通。“花呗/借呗/美团/京东白条”等名气较大的网络平台所提供

13、的小额金融服务,在校生中有不少人选择使用。其对学生的授信额度低,不少学生会使用这些小程序里面的金融服务,以度过每个月经济较为拮据的那几天。经了解,相关学生一般都能在规定的免费还款期内还款。2.2 当前高职学生对兼职的态度情况表6 学生对兼职的态度类型群体1群体2群体3群体4平均人数占比没有必要7.72%11.11%1.65%0.38%5.22%中立84.90%78.55%57.35%54.88%68.92%有必要7.38%10.34%41.00%44.74%25.86%在对待兼职的态度上(见表6),不参与任何校内外有偿劳动的群体1和群体2,与积极参与校内外有偿劳动的群体3和群体4存在明显认知差

14、异。人的意识引导着行动,群体1和群体2中,仅有不到1成的学生觉得有必要兼职,但还只是停留在想法阶段,内生动力不足,保守的观望态度清晰可见。不同群体为什么在这个问题上存在这么大的差异,我们从后面的调查数据中能窥出一二。群体3和群体4绝大部分都认同劳动的价值,认可兼职的意义和必要性。他们从自身的实践经历,不论是正向体验还是负面体验,在开放式问答中,他们都做了较为坦诚的补充说明,认为兼职作为学生接触社会的有效方式,可以通过亲身经历,让自己了解社会的需求是什么,如何发现这些需求,又如何满足这些需求。至于群体3和群体4中为什么很多学生依然选择了“中立”这个选项,主要原因在于很多学生把自己的关注点聚焦在报

15、酬上,容易忽视自身成长中一些隐形的长远的价值增值部分。当他们在兼职中感受到挫折与困难时,心理上就会有所动摇,但内心又很清楚,这也是兼职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个人时间分配上,群体3和群体4中绝大多数人都对劳动本身持认同态度,并身体力行从事兼职活动,时间安排更加紧凑,大多能有效利用课余碎片时间,或抓住校内勤工助学机会,或通过节假日临时兼职机会,或通过寒暑假打工,以辛勤劳动获得相应报酬。反观不太愿意劳动也没有真正有偿劳动过的群体1和群体2,更多的人将兼职和学习对立起来,认为“会影响学业”的人数比例远远超过了亲身实践过的同学(见表7)。思政教育60表7 兼职对个人学业的影响情况类型群体1群体2群体3群

16、体4平均人数占比会影响学业10.07%14.56%4.27%4.89%8.44%中立67.79%64.37%38.39%44.17%53.68%不影响学业22.15%21.07%57.35%50.94%37.88%群体1和群体2形成这样的认知,离不开他们成长的家庭环境。溯源到他们的家庭教育,我们发现,家长对劳动的态度,对劳动内容的理解和劳动时间的预判,会深深影响到子女的认知,进而影响他们的行为选择(见表8)。表8 主要家庭成员对学生兼职的态度情况类型群体1群体2群体3群体4平均人数占比不赞同7.72%16.86%4.27%4.70%8.38%中立65.10%61.68%35.55%38.53%

17、50.22%赞同27.18%21.46%60.18%56.77%41.40%不参与兼职劳动的群体 1和群体 2的学生家长,对子女学习期间的兼职行为,仅有1/4的持明确的赞同态度,而积极参与兼职劳动的群体3和群体4的学生家长,对子女兼职,则有高达3/5的人持鲜明的赞同态度。不论家境是贫寒还是富裕,在安全有保障的情况下,绝大多数家长对子女兼职持适度原则,希望子女能正确处理好兼职与学习的关系。但群体 1和群体 2的家长,更看重子女在“第一课堂”的学业得分,对“第二课堂”的实践学习重视度不够,在子女消费上倾向于“节流”,认为高职学生也还是学生,应当以学业为主,如果为了兼职而荒废学业,就本末倒置、得不偿

18、失了。而群体3和群体4的家长,不论其子女是否享受了国家资助政策或校内外奖助学金,都更加认可子女在“第二课堂”上的实践锻炼,也鼓励子女尽早接触社会,在子女消费上倾向于“开源”和“节流”并行不悖。群体 1和群体 2学生没有参与兼职劳动的理由,调查如下表所示。认为会浪费自己宝贵时间的学生占了3成比例,不认可兼职时间的学生也占了3成比例,还有一部分学生天性胆小,社会经验不足,担心自己上当被骗,从而无法迈出兼职的第一步。薪资待遇水平反而不是令大多数学生“裹足不前”的最主要原因(见表9)。表9 学生不做兼职的主要原因类型群体1群体2平 均 人数占比浪费时间29.53%31.42%30.47%怕受骗28.5

19、2%22.98%25.76%薪资太低11.75%13.03%12.39%时间有冲突30.20%32.57%31.38%在兼职岗位的期待上(见表10),4个群体倾向比例较为相似,除常规的各类小时工,4成多的学生还是期待能够从事与未来就业相关的工作,更早更近距离地接触自身所在的专业、行业、职业,可提前开始进行职业探索和实践。但他们也清晰地认识到,市场目前难以提供这些专业对口的临时岗位,特别是一些有技术含量的学习型、成长型岗位,并未对学生群体开放,因此,他们愿意接受市场上一些初级的、替换性强的流水岗位。而这些岗位,虽然普通又常见,但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劳动精神和脑体结合的工作能力。表1

20、0 学生群体愿意从事的主要兼职岗位类型群体1群体2群体3群体4平 均 人数占比餐饮服务员16.78%13.03%23.70%14.85%17.09%收银员促销员11.07%9.20%11.61%8.83%10.18%家教16.44%21.46%17.77%24.25%19.98%流水线普工13.09%8.43%8.06%6.20%8.94%专业对口的打杂42.62%47.88%38.86%45.87%43.81%问卷中还设置了对当前学生兼职薪资的看法(见表11),我们发现4个群体,不论是否收到过自己的劳动所得,对于兼职日薪的心理预期还是比较接近的,绝大多数学生选择了“100200元/天”这个区

21、间段,这也是比较符合当前市场行价的一个区间段。即便没有做过兼职,群体1和群体2上网做思政教育61个简单查询,或看看校园里张贴的招聘小广告,也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当前市场上招工价格及相应的劳动强度、劳动时长等基本信息。做过兼职的群体3和群体4,对薪水的上限有更高的期待和想法,其中有少量学生已经通过努力,充分利用自己的寒暑假时间,获得过200元以上/天的劳动报酬。表11 学生期待的兼职薪资水平类型群体1群体2群体3群体4平均人数占比200元26.17%23.75%33.18%33.65%29.19%100200元51.01%59.00%54.74%56.20%55.24%50100元20.81%14.

22、18%9.72%8.08%13.19%050元也能接受2.01%3.07%2.36%2.07%2.38%设立勤工助学的初衷是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改善其生活水平,但随着我国资助体系的日益完善,其“资助功能已有所弱化,参与人群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勤工助学正在向成为全体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与提升综合素质的平台转变。”2通过校内外的兼职活动,可以让学生理解并提前验证“劳动能够创造美好的未来”。参与校内外兼职劳动的学生中,超过4成的学生,其兼职岗位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其余近6成学生,虽然他们的兼职劳动和专业素养的培养关联度不大,但通过辛勤劳动,依然收获了其他能力上的增长,最终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而综合素质

23、的增强,也让相关学生群体在劳动力市场上变得更加自信,有助于他们后期获得更高的薪酬回报。关于劳动者权益保护这块,不同的学生群体处理方式占比都比较接近(见表12)。超过9成的学生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或愿意“走法律途径维权”,或选择“向相关部门投诉或举报”和“与当事人进行交涉”。学生的劳动维权意识得到了较好的呈现。有过兼职体验的群体3和群体4中,有更多的人能意识到“走法律途径维权”的难度系数大,时间耗费成本高,因而更加灵活地倾向于“向相关部门进行投诉或举报”这种维权方式,敢于“和当事人进行面对面交涉”的学生比例也相对高一点。每个群体中都存在个别学生,他们的自我主体意识还没有被激活,“可能都意识不到自

24、己已经被骗或者被欺负了”,因此他们需要更多的勇气,来对抗不公正的待遇。虽然学生可能并不清楚“法律途径”究竟包含了哪几种具体路径和维权流程,但是我们依然能看到劳动维权意识的种子已经播在了学生心中。表12 如在兼职过程中遭遇不公正待遇,学生群体的处理方式类型群体1群体2群体3群体4平均人数占比忍气吞声0.34%1.53%0.95%1.88%1.17%和当事人交涉6.38%5.75%10.18%13.72%9.01%向相关部门投诉32.88%30.65%38.63%37.78%34.99%走法律途径维权54.70%53.25%46.45%42.29%49.17%意识不到被骗5.70%8.05%3.5

25、5%3.38%5.17%自行报复0.00%0.77%0.24%0.95%0.49%参与校内外兼职劳动的学生,在选择兼职时,更加信赖“亲友推介”和较为官方的线上招聘网站,对实体中介公司的感受更多的是中介费用收取高,对私人的兼职QQ、微信群,持较为审慎的态度,认为其中很多虚假承诺不易辨别,因此更愿意抱团取暖彼此壮胆,三五人结伴同行参与各类校外劳动。这个特征,更多地体现在不曾享受过任何奖助政策的群体3上。而参加校内勤工助学的学生,因为校内兼职安全指数高,所以非常认可“亲友推介”和官方的信息发布途径。3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功能开发的途径与建议3.1 加强以节俭为荣的价值观教育养成节俭的生活习惯有助于资本

26、的原始积累,是实现扩大再生产和创新创业的基础,也是职业院校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必备素质之一。尤其是“00后”的高职学生,年龄上处于自身人格尚未完全成熟阶段,自控力不强,有的从小生活在生活条件相对优裕的家庭,生活方式上容易受高消思政教育62费和超前消费等社会思潮的影响,有的即便家境不富裕,也容易耳濡目染,受周围人的影响,抹不开所谓的“面子”,造成跟风消费。高职院校应通过价值观教育加强学生节俭品质的教育,学生也应从主观层面上自觉努力养成节俭的生活习惯和朴素的职业道德。我们应将高职院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节俭生活习惯的养成与顶岗实习期间务实认真、敬业负责的职业道德统一起来,使其升华为一种工作精神和

27、职业素养,并以此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力,为其毕业后在工作岗位降低生产成本、促进精细化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打下良好基础。可以说,能否养成节俭的生活习惯是高职学生能否真正实现由社会劳动资源的后备力量转为中坚力量的必要条件。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开展“校园节俭之星”评选等活动,依靠榜样的力量营造良好的校园风气,辅之以食堂“光盘行动”“物品跳蚤市场”等活动,把俭以养德、俭以养性、俭以养身的理念变成广大学生的自觉行动。3.2 培养学生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不论学生是否从事校园兼职,其经济来源总量有限,在日常消费时,稍不注意就可能超出每月额度。因此,学生应当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懂得金钱来之不易,正确认识金钱的作用和

28、地位。早做规划,确定自己不多的每一笔钱都花在了“刀刃”上。要形成良好的财务规划意识,对自己每一笔资金的流向都能有清晰的认识,建议以记帐的方式,观察自己的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并通过核查,优化自己的消费类目。平时有意识地增加对金钱数字的敏感性。高职院校可以就上述内容,开设专门的理财教育课,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嵌入学生理财教育专章专节,让学生得到科学、系统、有效的教育引导。同时还应经常开展理财教育活动,如邀请专家开设相关专题讲座;利用宿舍区宣传栏、广播站、微信公众号等阵地,长期向学生宣传科学理财知识。只有多种途径并行,才能引导学生将合理的消费观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动。3.3 强化学生的劳动获得感虽

29、然学生总体上都比较认同劳动教育的价值,也相信“天道酬勤”,但在实际兼职活动时,其劳动获得感往往无法得到满足。因为自身成长中那些长期的、隐形的增值价值,如某些能力上的变化,无法直接被量化、被呈现,而可以被量化的直观呈现,只有兼职劳动时兑现的工资待遇。根据2023年2月发布的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全省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非全日制小时最低工资根据具体的执行地区,应上调至1821元的区间段。3然而,目前该省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校内勤工助学固定岗位实行的酬金标准还停留在1216元的区间段,远低于省最低工资标准。超过一半的调研对象对校内勤工助学工资设定不太满意,认为该计时工资不能满足生活需要,不能较好

30、地体现劳动价值,希望校方能有所上浮。校外兼职劳动群体,对工资待遇总体比较满意,但付出的代价是劳动强度较大。高职院校对于学生校外个人兼职活动,注重安全教育和职业匹配度的引导,但薪资部分干预程度低、监督能力弱,只能交由市场和企业决定。但在校内勤工助学岗的岗位开发、日常管理、绩效评定上,有绝对的话语权,因此,完全可以在不违背国家政策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实践创新,充分发挥相关岗位对学生的能力培养。笔者所在院校,大力拓展勤工助学劳动岗,设立了 110 多个勤工助学岗位,每月在岗劳动学生达200余人,劳动地点遍布全校各二级学院和职能部门,劳动内容丰富,涉及办公文秘、图书整理、实训设备维护、校园巡查安检、食

31、堂宿舍服务等各个方面。4但还是存在部分这样的岗位:每学期工作内容基本重复,工作难度低,学生在新手期工作积极性高,一旦上手并熟悉指导老师的脾气秉性、磨合到位后,隐性技能提升就终结了,到后期容易产生工作倦怠。指导老师也习惯于招聘有相关工作经验的老生,以减少具体业务指导的时间和精力。针对这种情况,高职院校可以拓展用工单位指导老师的岗位职责,要求相关老师不仅仅指导与该勤工助学岗位相关的工作方法与工作技巧,还要走出助学岗位本身,与学生结对子,做学生的“贴心专属引路人”,及时将学生在该岗位的工作状态和能力告知其辅导员,参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笔者所在院校,有多位用工部门的业务指导老师,多年来一直主动参与辅

32、导勤工助学小助理的学业规划、专业发展、考工考证、生活困惑等,并在小助理离岗毕业实习后,仍保持着良好的师生关系,继续进行就业指导与跟踪服务,大大增强了勤工助学岗位的吸引力和劳动获得感。3.4 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这类人才必须具备吃苦耐思政教育63劳的工匠精神和脑体结合的工作能力,这种自带的劳动教育属性,无法依靠学校的单线引导教育实现,只有充分发挥家庭、社会的力量,才能实现受助、自助、助人的育人实效。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的开端,家长对劳动的态度、对学习的重视程度以及对二者关系的理解,家庭的金钱观、消费观、理财观,都会直接影响到高职学生世界观

33、、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影响他们如何看待和把握自己所处的每个学业阶段,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建立起与学生所在家庭的协同育人机制。高职院校不同于中小学,无法通过组织线下“校园开放日”、家长会等与学生家长取得面对面集体交流的机会,但在网络发达的当下,可以打造家校共育网络平台,提供家长需求调研、读本编写、科学测评、亲子培训、家长会等线上公益服务,有效提升家长素养,更好地实现学生、家长、学校三者间丰富、快速、立体的交流,最终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共育的教育生态系统。4 结语高职院校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担负起职业教育的新使命,大力营造劳动最美的育人氛围,与时俱进地优化勤工助学活动,为学生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34、,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协调发展。对其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更多的爱护和关心,变“无偿显性资助”为“有偿隐形资助”,通过勤工助学岗位招聘培训、用工管理、考核激励等过程化劳动教育,培养他们的劳动技能与自强自立精神,最终实现励志成才、报效祖国的目标。参考文献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中共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69.2 赵宇龙,施仁江.劳动教育视角下的高校勤工助学工作创新研究:以浙江工业大学为例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2(7):22-25.3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全省最低工资标准的 通 知 EB/OL.(2023-02-06)202

35、3-04-06.https:/ 三措并举 四维共育”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构建劳动教育新格局EB/OL.(2022-12-06)2023-04-06.http:/ Effectiveness and Problems of Work-Study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bor EducationYOU Jia,LYU WenhuaAbstract:Through situational creation and hands-on practice,work-study programs i

36、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conducive to cultivating students labor values of“advocating labor”and labor practice views of“rejuvenating the country through hard work”,which is an important starting point for carrying out labor education.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students daily consumption data,t

37、his paper suggests tha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effectiveness of labor education to different student groups by strengthening the education of values that are proud of thrift,cultivating students to establish reasonable consumption concepts,strengthening students sense of labor gain,and promoting the cooperative education mechanism between home and school.Key words:labor education;work-study programs;part-time job on campus;education through financial assistance;consumption view编辑:李金枝思政教育64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