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从汉代吉语印看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包头博物馆藏汉代吉语印为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15617 上传时间:2024-01-1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5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汉代吉语印看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包头博物馆藏汉代吉语印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从汉代吉语印看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包头博物馆藏汉代吉语印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从汉代吉语印看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包头博物馆藏汉代吉语印为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包头博物馆共藏有 枚汉代吉语印,分别为汉“日利”柄钮铜印、汉“长年”对坐人物穿带铜印、汉“长年”瓦钮铜印、汉“日内万石”方锥钮陶印,这 枚印章的印文均为汉代常见的吉语。枚印形制规整,端庄质朴。印文文字方劲天然,古朴丰茂,时代特征鲜明。印文内容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对汉代社会思想、用印制度、文字发展脉络等方面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关键词:汉代;吉语印;日利;长年;日内万石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吉祥观念是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和特定心理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向往和追求吉祥、将某些自然事物和文化事物视作吉祥的观念。”吉祥语是吉祥观念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本文通过对包头博物馆藏汉“

2、日利”柄钮铜印、汉“长年”对坐人物穿带铜印、汉“长年”瓦钮铜印、汉“日内万石”方锥钮陶印枚吉语印的考释,探究汉代人们追求吉祥、向往美好生活的心理。一、汉“日利”柄钮铜印汉“日利”柄钮铜印,年包头市征集,青铜铸造,长 、宽 、高 ,印面至钮顶渐收为柄钮,无印台,小巧可爱。铜印铸白文“日利”二字,字体方正规矩、生动活泼(见图 )。该印较为难得。图 包头博物馆藏汉“日利”柄钮铜印印文在孔云白、罗福颐、沙孟海等几位研究玺印专家的著作中,收录了较多汉代“日利”及与之相关的印文、陶文(见图 、图 、图 )。图 孔云白 篆刻入门 收录汉“日利”印文图 罗福颐 古玺印概论 收录汉“日利”印文图 罗福颐 古玺印

3、概论 收录汉鸟虫篆“日利”陶文现在能见到的“日利”印有方印、长方印、穿戴印多种形式。其中,“日利”二字的章法布局有横排的,有竖排的,字体风格端正古拙,极具庙堂之气。白文印较朱文印常见,除了较为常见的白文印外,还有“日利”二字一朱一白的朱白文印,如沙孟海先生收稿日期:作者简介:张岩(),男,辽宁海城人,硕士,包头博物馆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陈列展览设计、历史文物研究。印学史 中收录的“许昌”“日利”穿带印,其中“日利”二字横排,“日”字为朱文,“利”字为白文(见图)。图 沙孟海 印学史 收录汉“许昌”“日利”印文印文有以“日利”二字配动物形象出现的。如沙孟海先生 印学史 中收录的“日利”仙鹤印,“

4、日利”二字竖排,其侧站立一只仰天高鸣的仙鹤,虽寥寥几笔,却意态十足,活灵活现(见图 )。图 沙孟海 印学史 收录汉“日利”仙鹤印文“日利”二字除常见的篆书体外,还有鸟虫篆,如罗福颐先生 古玺印概论 中收录的鸟虫篆“日利”陶文和“日利”印文,其中“日利”印“日”字内铸一只缩颈收翅、鸟喙微启、直冲云霄的鸟形,将其一飞冲天的瞬间表达得淋漓尽致,“利”字似二鸟起舞状,具有飘飘之感,动态十足(见图 )。图 罗福颐 古玺印概论 收录汉鸟虫篆“日利”印文除常见的“日利”印外,还有“今日利行”“常利”“利出入”等印文及“日利千万”等陶文、砖瓦铭文(见图 、图 、图 、图 )。从现在掌握的玺印材料可知,“日利”

5、印为汉代常见的吉语印之一。图 罗福颐 古玺印概论 收录汉“行毋咎”“今日利行”印文图 沙孟海 印学史 收录汉“长光”“常利”印文图 孔云白 篆刻入门 收录汉“利出入”印文图 罗福颐 古玺印概论 收录汉“日利千万”陶文结合各类字书、文献记载和现有玺印资料,对此类印考释如下:日,“实也。太阳之精不亏。”释名 曰:“日,实也,光明盛实也。太阳之精不亏。”可知,日原指太阳,后又引申为白昼、一昼夜,如 诗邶风泉水 所言:“靡日不思”;孟子离娄下 言:“夜以继日。”用于“日利”中,表示时间,指日日,即每一天。利,“也。从刀。和然后利,从和省。”易系辞:“其利断金”。有敏捷之义,如 荀子劝学:“假舆马者,非

6、利足也,而致千里”。又有吉顺之义,如 史记项羽本纪:“时不利兮骓不逝”,史纂左编:“阴阳家以二月六日利行师。”又可为利益之义,如 三国志诸葛亮传:“利尽南海”。又有赢利、利息义,如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逐什一之利”,白居易 琵琶行:“商人重利轻别离。”又有功名利禄义,如陶渊明 五柳先生传:“不慕荣利。”又有钱财义,如桓宽 盐铁论:“毋示以利。”又可指个人安危,如文天祥 指南录:“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又有胜利义,如 孙子:“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其中释“日利”较为适合的有吉顺、功名利禄、钱财、个人安危等。“日利”一词,在古籍中出现频率非常高,有表示特指的一日,亦有每日之义。如

7、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坤舆典卷五煮土行:“肩挑牛运亦日利,龟手茧足只自怜。”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坤舆典卷十四:“相传昔有米出,其中日可食一人,僧日利焉。”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家范典卷八十一:“今行家择日利婚姻,底日不宜用兵,利相战。”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经籍典卷九十六:“贺喜从福,日利蕃息,欢乐有得。”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经籍典卷九十八:“出门东行,日利辰良。”永乐大典卷九百一:“日利源开。千年塞不尽。”综上所述,“日利”这一吉语,有每天都吉祥顺利、财源广进、步步高升之义。此吉语包含了顺、富、贵三重含义:顺指顺利;富指财物丰饶;贵指地位尊贵。实际上,诸事顺利的大多结果即富与贵

8、,此三者往往是共生的。从此吉语印可以看出汉代人们追求、向往美好生活的意愿。二、汉“长年”对坐人物穿带铜印汉“长年”对坐人物穿带铜印为包头市 年征集,青铜材质,长 、宽 、高 。铜印一面铸白文篆书“长年”二字,一面铸二人对坐图案(亦有将图案称为肖形者)。此印小巧生动,印文规矩古拙,趣味盎然。穿带印因中间有孔,可穿于带上,故名。汉穿带印样式多样,有双面均为文字的,有一面为图案一面为文字的,亦有双面均为图案的。(一)汉“长年”印文在孔云白、沙孟海、罗福颐、那志良等几位研究玺印专家的著作中,收录了几枚汉代“长年”印文及与之表达意思相近的印文(见图 、图 、图 )。图 包头博物馆藏汉“长年”对坐人物穿带

9、铜印“长年”印文图 孔云白 篆刻入门 收录汉“长年”印文图 孔云白 篆刻入门 收录汉“常年”印文目前所见汉代“长年”印,以左行横排白文篆书的方印居多。字形多样,但均古拙森茂、端庄厚重。“长”字亦有借用“常”字的,常,恒也,与“长”义同。除“长年”外,还有与之近义的印文“大年”等(见图 、图 )。图 孔云白 篆刻入门 收录汉“臣妾”“大年”穿带印印文图 沙孟海 印学史 收录汉“长乐”“大年”印文“长”,说文解字 释为:“久远也。”康熙字典 又将久远之义一分为二:一为久,如 诗商颂:“?哲维商,长发其祥”;一为远,诗鲁颂:“顺彼长道,屈此群丑”。“年”,说文解字 释为:“谷熟也。从禾千声。春秋传

10、曰:大有年。”又有“岁”之义,尔雅释天 疏:“年者,禾熟之名。每岁一熟,故以为岁名。”“长年”意思为年岁久远,后又引申为长寿,如:文选陆机叹逝赋:“嗟人生之短期,孰长年之能执?”世本:“彭祖长年八百,绵寿永世,而亦有冢者,盖亦元极之化。”政和本草:“忍冬,味甘温,主寒热。身肿,久服轻身,长年益寿。”古籍中,“长年”一词还常伴神仙、道术一类词语而出现。如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坤舆典卷一百十四:“清凉宣温,神仙长年。”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卷四百二十三:“故其始莫不以为神仙,可致长年,可祈至以敝屣。”太平广记:“张果者,隐于恒州条山,常往来汾晋间。时人传有长年秘术,耆老云为儿童时,见之

11、自言数百岁矣。”可见“长年”一词又与登仙成道相关联。道士通过修秘术、服灵药、饮寿酒、养身性等修炼方法,最终羽化登仙。这种希冀登仙的思想在汉代十分流行,到目前为止,出土的帛画、墓葬壁画、画像石砖等大量考古材料都有这种思想的体现。综上所述,蕴涵汉代社会人们成仙思想的“长年”一词,寄予了人们对健康、长寿的向往,是当时最常见的吉语之一。(二)汉双人对坐与双人站立图案汉“长年”对坐人物穿带铜印,年包头市征集,青铜材质,长 、宽 、高 。该印一面铸白文篆书“长年”二字,一面铸二人对坐图案(见图 )。图 包头博物馆藏汉“长年”对坐人物穿带铜印对坐人物图案双人对坐与双人站立亦为汉肖形印中常见题材。此题材图案多

12、用阴刻铸、刻于方印之上,人物只表现轮廓,无眼、耳、口、鼻等细节。图案以印面中间为界,双人一左一右布置,有对称的,有不对称的;有相对而坐的,有相背而坐的;有席地而坐的,亦有坐于台上的;双人手臂有上举的,有下垂的,还有手持物品的(见图 、图 )。造型多样,风格粗犷,意趣十足。图 孔云白 篆刻入门 收录汉双人背坐铜印图案图 孔云白 篆刻入门 收录汉双人背坐、双人站立穿带铜印图案双人站立图案与双人对坐类似,此不赘述。三、汉“长年”瓦钮铜印汉“长年”瓦钮铜印,年包头市九原区哈林格尔乡卜太汉墓出土,青铜铸造,瓦钮,长 、宽 。印面外方内圆,四角铸点,圆内铸白文篆书“长年”二字。该印印文规矩天然,富有趣味,

13、亦为汉代常见吉语印(见图 )。图 包头博物馆藏汉“长年”瓦钮铜印印文此印印面布局较为少见,手头现有资料仅在孔云白先生 篆刻入门 中见汉代“长吉”印文一例(见图 ),字体风格与包头博物馆藏汉“长年”瓦钮铜印极为相似,或为时代相近之物。图 孔云白 篆刻入门 收录汉“长吉”印文四、汉“日内万石”方锥钮陶印汉“日内万石”方锥钮陶印,年包头市九原区麻池镇征集,边长 ,泥质灰陶,方锥钮。印文阳刻篆书“日内万石”四字,古拙森茂,意趣高古。此印制作工艺豪放,因烧制技术问题,略有变形,加之尺寸较大不宜佩戴、陶质易损等,判断该印应是专为陪葬而作(见图 )。图 包头博物馆藏汉“日内万石”方锥钮陶印印文“内”,说文解

14、字 释为:“入也。从口,自外而入也。”“日内”指不日之内,即短时间内。“石”为“”字所借,音“旦”。说文解字:“,百二十斤也。”段玉裁注:“四钧为石,古多?石为。月令 钧衡石是也。”李富孙 辨字正俗:“钧石字当作,盖五权皆以纒黍为率,故字从禾,今通作石而字废矣。”“万石”为汉代三公之俸,汉书百官公卿表颜师古注:“汉制,三公号称万石,其俸月各三百五十斛谷。”“万石”亦可形容数量极多,如 史记司马相如传:“撞千石之钟,立万石之巨。”“日内万石”寓意为短时间内可入如万石之极多财富,另又蕴涵加官晋爵之义,为汉代常见吉祥语,亦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印为古人所持信物,尤其是通过科学考古发掘获得的玺印

15、,更是今天历史研究的重要材料、判断依据。包头博物馆所藏的 枚汉代吉语印形制规整,端庄质朴。印文文字方劲天然,古朴丰茂,时代特征鲜明。印文内容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对我们进一步研究汉代社会思想、用印制度、文字发展脉络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下转第 页)李贺 李贺诗集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白居易 白居易集 北京:中华书局,北京图书馆古籍出版编辑组 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 :集部:碧岩诗集 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责任编辑刘波 (,;):,“”,“”,“”,“,”,“”,:;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 (上接第 页)参考文献 乔继堂 中国吉祥物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许慎 说文解字 北京:中华书局,责任编辑王宇 :(,):,“”,“”,“”,“”,:;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