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文学类文本阅读(三)(黑龙江)一、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汗血马魏继新 夕阳正在西下,苍茫的暮色给无垠的沙丘涂上了一层忧郁、凝重的昏黄,晚霞正在渐渐暗淡下去,几缕破碎的云丝被烧得通红后,又仿佛随着沙漠粗糙而夹着尘沙的戈壁风吹得骤冷,云丝便变得像一块块冷却后的生铁在青黑中镶上了一层红边,使干燥的沙漠更显得荒凉而凄惨,呈现一派壮观的悲怆。但尽管如此,空气仍然十分干燥,使人嗓子眼儿里仿佛冒得出火来,所以,在汉子的眼里,那落日依然在使人炫目地燃烧着,使他觉得连呼吸也刺激得嗓子一阵阵针扎般地疼痛。 汉子的头发已经有些灰白了,但短而粗糙的胡
2、须却显示出他并未衰老,而恰恰是正值壮年,只不过岁月的沧桑与坎坷过早地给他的须发涂上了一层白霜。汉子留平头,额头像石块一般坚硬,有几条刀砍斧凿般的皱纹横在其间。他面部轮廓分明,线条执拗粗犷,眼睛凹陷,带点儿凶狠、阴沉,与他做伴的,是一匹身架不高,但却并不因风沙、干渴折磨而失去其矫捷神韵的枣红马。那马与他一起出生入死,相依为命,好几次在他昏迷时背负着他脱离险境。这一次,又是它,带着负伤的他日夜兼程地奔走了三天三夜,直到闯入茫茫戈壁,才摆脱了仇家的追杀。 马喷着响鼻,艰难地把腿一次次从深陷的黄沙中拔出,但尽管如此,它还是不时用劲拽着缰绳。助不愿再骑它的主人一臂之力,但它终归还是太累了。汉子心疼地拍了
3、拍马背,终于找了一处背风的沙口,躺了下来,那马,便偎在他头前,用身躯替他挡风。汉子见了,艰难地一笑,对它报以感激。 月亮升起来了,荒原变得苍白而神秘,一层忧郁的月光,镀在汉子和马身上,使他们看上去,犹如一尊正在渐渐风化的黝黑的泥塑。 汉子醒来时,如炽的烈日已高高地悬挂在荒漠之上。他已记不得闯进戈壁有几天了,只昏昏沉沉地被同样疲乏的马艰难地拽着走。偶尔看见被风沙掀露出的人兽的白骨。汉子嘴唇喃喃地动着,眼前不断出现许多幻象。他仿佛看见自己杀了杀害他全家的仇人,与弟兄们拉竿子杀富济贫的情景,也仿佛看见官家围杀了全部弟兄,还有他的媳妇玉茹,他要与官家拼命,玉茹却叫他一定要冲出去。他冲出去了,进了戈壁,
4、却终于因饥渴难耐晕倒了。 醒来时马正嘶鸣着,用蹄把刀踢到他面前,又躺下来,把脖子对准他的脸。汉子一下明白了,马要他拿自己的血解渴。汉子眼里涌出了泪水,他抱住马脖子,缓缓拿起刀,但他没有割马,而是割了自己手腕,血汩汩涌出,他把手腕对准马嘴。马似乎也明白了,吸吮了几口,便扭过了头,汉子看见马眼里也有泪水。他撕了条布巾,包住伤口,缓缓爬上马背,马站起来,艰难地向前走去,汉子却昏过去了。 不知过了多久,过了多少个白天和黑夜,马一阵长长的嘶鸣把他惊醒了,汉子迷迷糊糊地看见了一片绿地,而马也竭尽余力,艰难地奔跑起来,还出了汗。汉子用手一摸,闻到异味,拿到眼前一看,那汗中,竟带着血丝 后来,汉子便在这沙漠中
5、的绿地安了家,放牧着马匹牛羊。渐渐地,这儿变成了一块小小的绿洲,不少牧民也在这儿落了户。汉子的马不仅与他终身为伴,而且也渐渐繁衍成一群。只是,此马虽日行千里,夜行八百,但每汗必血,实非一般良驹矣。 于是,人们便呼那马为汗血马,尽心恤之,轻易不使其驰骋也。(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小说运用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超乎人的想象又在情理之中,极具艺术魅力。 B第二自然段,对汉子外貌、神态、动作的描写表明了汉子有过沧桑与坎坷的经历,性格粗犷。 C小说采用补叙的方式介绍了汉子和汗血马进入沙漠的原因,叙述的故事曲折而又引人入胜。 D本文中有许多细腻感人
6、之处,如“汉子眼里涌出了泪水,他抱住马脖子,缓缓拿起刀汉子看见马眼里也有泪水”,写出了汉子对马的感激之情。 E小说结尾表明马终于带领主人冲出困境,有了一个美满的结局,小说的主题也得到了升华。(2)小说开篇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3)小说中“汗血马”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4)这篇小说讲述了“汗血马”和汉子的故事,表达了丰富的意蕴。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见解。(8分)(1) 解析:E(3分) A (2分) D(1分)。D应是表现了汉子与马之间的感情。B没有动作描写 C是插叙(2)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极写戈壁环境的恶劣。渲染悲壮的气氛,奠定全文的感情
7、基调为下文的情节展开做环境铺垫。将汗血马放在艰险的环境中,为后文突显汗血马的精神蓄势。(答出3点即可得满分)(3)对主人赤诚、忠心。坚韧刚毅,不畏艰险。(每点概括1分,结合文本分析2分)(4)通过对汗血马忍受着干渴将主人带出沙漠的故事,歌颂了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精神,写马就是写人。(歌颂人的精神)从汉子与汗血马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在战胜困难的过程中,只有相互扶持,无私奉献,才能产生战胜困难的强大力量。而唯有“爱”才是这强大力量的动力和源泉。(歌颂人与人的互助与爱)汗血马与汉子出生入死,相依为命战胜各种困难,表现了人与动物征服自然的强大力量。(歌颂人征服自然的力量)写出了人和马,跨越种类的感情
8、,这需要更多的接纳和爱。(歌颂超越物种的爱)二、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青龙偃月刀 韩少功 何爹剃头几十年,是个远近有名的剃匠师傅。无奈村里的脑袋越来越少,包括好多脑袋打工去了,好多脑袋移居山外了,好多脑袋入土了,算一下,生计越来越难以维持他说起码要九百个脑袋,才够保证他基本的收入。这还没有算那些一头红发或一头绿发的脑袋。何爹不愿趋时,说年青人要染头发,五颜六色地染下来,狗不像狗,猫不像猫,还算是个人?他不是不会染,是不愿意染。师傅没教给他的,他绝对不做。结果,好些年青人来店里看一眼,发现这里不能焗油和染发,更不能做负离子和爆炸式,就打道去了镇上。 何
9、爹的生意一天天更见冷清。我去找他剪头的时候,在几间房里寻了个遍,才发现他在竹床上睡觉。 “今天是初八,估算着你是该来了。”他高兴地打开炉门,乐滋滋地倒一盆热水,大张旗鼓进入第一道程序:洗脸清头。 “我这个头是要带到国外去的,你留心一点剃。”我提醒他。 “放心,放心!建伢子要到阿联酋去煮饭,不也是要出国?他也是我剃的。” 洗完脸,发现停了电。不过不要紧,他的老式推剪和剃刀都不用电这又勾起了他对新式美发的不满和不屑:你说,他们到底是人剃头呢,还是电剃头呢?只晓得操一把电剪,一个吹筒,两个月就出了师,就开得店,那也算剃头?更好笑的是,眼下婆娘们也当剃匠,把男人的脑壳盘来拨去,耍球不是耍球,和面不是和
10、面,成何体统?男人的头,女子的腰,只能看,不能挠。这句老话都不记得了么? 我笑他太老腔老板,劝他不必过于固守男女之防。 “好吧好吧,就算男人的脑壳不金贵了,可以由婆娘们随便来挠,但理发不用剃刀,像什么话呢?”他振振有词地说,剃匠剃匠,关键是剃,是一把刀。剃匠们以前为什么都敬奉关帝爷?就因为关大将军的工夫也是在一把刀上,过五关,斩六将,杀颜良,诛文丑,于万军之阵取上将军头颅如探囊取物。要是剃匠手里没有这把刀,起码一条,光头就是刨不出来的,三十六种刀法也派不上用场。 我领教过他的微型青龙偃月。其一是“关公拖刀”:刀背在顾客后颈处长长地一刮,刮出顾客麻稣稣的一阵惊悚,让人十分享受。其二是“张飞打鼓”
11、:刀口在顾客后颈上弹出一串花,同样让顾客特别舒服。“双龙出水”也是刀法之一,意味着刀片在顾客鼻梁两边轻捷地铲削。“月中偷桃”当然是另一刀法,意味着刀片在顾客眼皮上轻巧地刨刮。至于“哪叱探海”更是不可错过的一绝:刀尖在顾客耳朵窝子里细剔,似有似无,若即若离,不仅净毛除垢,而且让人痒中透爽,整个耳朵顿时清新和开阔,整个面部和身体为之牵动,招来嗖嗖嗖八面来风。气脉贯通和精血涌跃之际,待剃匠从容收刀,受用者一个喷嚏天昏地暗,尽吐五腑六脏之浊气。 何师傅操一杆青龙偃月,阅人间头颅无数,开刀,合刀,清刀,弹刀,均由手腕与两三指头相配合,玩出了一朵令人眼花缭乱的花。一把刀可以旋出任何一个角度,可以对付任何复
12、杂的部位,上下左右无敌不克,横竖内外无坚不摧,有时甚至可以闭着眼睛上阵,无需眼角余光的照看。一套古典绝活玩下来,他只收三块钱。 尽管廉价,尽管古典,他的顾客还是越来越少。有时候,他成天只能睡觉,一天下来也等不到一个脑袋,只好招手把笑花子那流浪崽叫进门,同他说说话,或者在他头上活活手,提供免费服务。但他还是决不焗油和染发,宁可败走麦城也决不背汉降魏。大概是白天睡多了,他晚上反而睡不着,常常带着笑花子去邻居家看看电视,或者去老朋友那里串门坐人家。从李白的“床前明月光”,到白居易的“此恨绵绵无绝期”,他诗兴大发时,能背出很多古人诗作。 三明爹一辈子只有一个发型,就是刨光头,每次都被何师傅刨得灰里透白
13、,白里透青,滑溜溜地毫光四射,因此多年来是何爹刀下最熟悉、最亲切、最忠实的脑袋。虽然不识几个字,三明爹也是他背诗的最好听众。有一段,三明爹好久没送脑袋来了,让何爹算着算着日子,不免起了了疑心。他翻过两个岭去看望老朋友,发现对方久病在床,已经脱了形,奄奄一息。 他含着泪回家,取来了行头,再给对方的脑袋上刨一次,包括使完了他全部的绝活。三明爹半躺着,舒服得长长吁出一口气:“贼娘养的好过呀。兄弟,我这一辈子抓泥捧土,脚吃了亏,手吃了亏,肚子也吃了亏呵。搭伴你,就是脑壳没有吃亏。我这个脑壳,来世还是你的。” 何爹含着泪说:“你放心,放心。” 光头脸上带着笑,慢慢合上了眼皮,像睡过去了。 何爹再一次张飞
14、打鼓:刀口在光亮亮的头皮上一弹,弹出了一串花,由强渐弱,余音袅袅,算是最后一道工序完成。他看见三明爹眼皮轻轻跳了一下。那一定是人生最后的极乐。(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第一段中说“无奈村里的脑袋越来越少,包括好多脑袋打工去了,好多脑袋移居山外了,好多脑袋入土了,算一下,生计越来越难以维持他说起码要九百个脑袋,才够保证他基本的收入。” 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诙谐生动地表达了村里人口的减少使何爹的生计越来越难以维持的情况。B文章中间部分极力描写何爹的青龙偃月刀和他神乎其技的青龙偃月刀法。作者用了刮、弹、铲、削、剔等一系列的动词,表现了何爹剃头技艺的精湛,一把
15、剃刀用得跟关羽耍大刀一样出神入化。C“更好笑的是,眼下婆娘们也当剃匠,把男人的脑壳盘来拨去,耍球不是耍球,和面不是和面,成何体统?男人的头,女子的腰,只能看,不能挠。这句老话都不记得了么?”以嘲笑的口吻,指责婆娘们当剃匠不成体统,在表达对新式美发不满和不屑的同时,也流露出对传统技艺的钟爱。D在小说最后一部分里,作者通过描写病笃的三明爹在何爹给他剃头时的动作、神态和语言,目的在于从侧面表现出何爹乐于助人的崇高品质。E文章以自然朴实的语言,真诚地礼赞了传统文化中值得发扬的优秀面,并且表现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所处的尴尬地位及日后走向的深切忧虑。(2)何爹这一人物形象具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章
16、简要概括。(6分)(3)文章最后详写何爹最后一次给三明爹剃头的情节有何作用?(6分)(4)面对传统的技艺在社会发展中逐渐衰微,何爹选择了“宁可败走麦城也绝不背汉降魏”,你对此有何看法?请具体陈述。(8分)(1)BD(2)手艺高超;重感情;固守传统、与时代有距离。(每点2分,概括1分,结合文章内容分析1分)(3)推动情节进入全文的高潮进一步表明了何爹的技艺高超和重情重义暗示传统绝活行将退出生活而成为历史,表达了不舍与惋惜之情。(每点2分)(4)答案示例:我认为这不可取。何爹剃头技艺虽然高超,但是墨守成规(守旧),不懂与时俱进,不将传统与新潮结合,不能够适应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因而生意一天天冷清,
17、面临被淘汰也是自然的。我认为这应该肯定。何爹热爱传统的剃头技艺,它不仅是何爹几十年的生活所系,也是何爹情感的寄托。正因为如此,何爹才不愿趋时随变,不肯敷衍应付,坚守自己的信念,这种精神是十分可贵的。我认为应该辨证地看待这个问题。(综合以上两方面看法加以分析)(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观点中的任何一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酌情给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界 河 【希腊】安东尼斯 萨马拉基斯命令很明确:禁止下河洗澡!同时规定沿岸200公尺内任何人不得擅入。大约3周之前,他们来到河岸这边就停顿下来,对岸就是敌军通常被称之为“那边的人”。
18、河两岸的纵深处尽是茂密的丛林,林子里驻扎着敌对双方的部队。据情报,那边有两个营,但他们并未发动攻势。谁知道眼下他们正打着什么鬼算盘。与此同时,双方都派出哨兵隐蔽在两岸的密林里,戒备着随时可能出现的情况。记得他们初抵此地时,还是春寒料峭。然而几天前却突然放晴,现在竟是明媚和煦的春天了!第一个潜下界河的是位中士。一天早晨他偷偷溜了出去,跳入水中。不久当他爬回此岸时,肋下已中了两弹,后来只活了几个小时。翌日,又是两个士兵下去了。没有再能见到他们,只听到几阵机枪的扫射,然后,便是一片沉寂。此后,司令部就下了那道禁令。然而,那条河依然具有不可抗拒的诱惑力。听到潺潺的水声。渴望便从他们心底油然而生。两年半
19、的野战生活已使他们变得蓬头垢面,邋里邋遢。在这两年半里他们享受不到一丝的快乐。而此时他们却邂逅了这条河“这该死的命令!”那天夜里他忿忿地诅咒道。这一夜,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远处,滔滔河水依稀可闻,令他难以安适。对,明天要去,他一定要去让那禁令见鬼去吧!士兵们都在酣睡,最后,他也渐入梦乡。梦中,他似乎看到了它- 一条河。那河就在他的面前,期待着他。他站在岸边,脱光了衣服,正欲跃入水中。就在此刻,那条河竟然变成了他的恋人一一个胴体黝黑、年轻健美的姑娘。他裸露在她面前,她正待他奔来突然,一只无形的手却紧紧攫住了他的后颈!这是一场噩梦。醒来时已精疲力竭,幸好天还未放亮他终于站到河边。他注视这条河,它
20、的确存在着!一连几个小时他都在担心这只是一种想象,抑或只是大兵们的一种普遍的幻觉。天气多好啊!他把衣服和枪靠放在树干旁,纵身跳入水中,承受了两年半的折磨,他那迄今还留有两道弹痕的躯体,顿时化作了另一个人。无形中,仿佛有一只拿着海绵的手抚过他的全身,为他抹去这两年半中留下的一切印迹。他时而仰泳,时而匐泳。他顺流漂浮,又长时间地潜入水中当兵的他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孩子他毕竟只有23岁。左右两岸,鸟群在自由飞翔,有时它们盘旋在他的头顶,和他亲昵地打招呼。少顷,顺流漂下的一根树干出现在他的前方。他一个长潜试图抓住树干。他真的抓住了!就在他浮出水面的刹那间,他发现约在30公尺开外的前方有一个脑袋。他停下来,
21、想看得清楚些。那另一个游泳者也停了下来。他们彼此默默注视着。他立刻回过神来,恢复到原来的自己一个经历过两年半炮火洗礼、荣获过十字勋章的士兵。他不知道对面的家伙是自己人还是那边的人。他怎么认得出来呢?只凭一个脑袋? 几分钟的时间两人在水中一动不动。一个响亮的喷嚏打破了死一样的寂静,是他打的,而且像往常一样大声咒骂了一句。那个人掉转身去很快游向对岸。他亦飞速向岸边游回。他先行出水,狂奔到那棵树下,一把抓起枪。还好,那边的人刚刚爬出水面。他举起枪,瞄准。要击中对面那人的脑袋实在太简单了。20米开外奔跑着的一丝不挂的人体,是一个很容易击中的靶子。突然,他觉得自己无法扣动扳机。对方那人在彼岸,赤条条的像
22、刚从娘胎里出来时一般。而自己端枪在岸的这边,同样也赤条条的。他无论如何开不了枪。两个人都赤裸着!两个赤裸的人,脱掉了国籍,脱掉了姓名,脱掉了卡其布的军装。他实在无法扣动扳机,他觉得此刻这条恋人般的河未能把他们隔开;相反,却把他们联合在一起了随着彼岸的一声枪响,他只是瞥见鸟群被惊起。他应声倒下,先是膝盖跪下,后是平扑在地。10.下列对这篇小说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界河曾夺去了三个人的生命,以“他”为代表的士兵们,甚至怀疑这条河是否真的存在,作品通过大兵们的想象与普遍的幻觉,表现出界河带给将士们的痛苦 。B.这篇反映战争的作品没有写枪林弹雨和硝烟弥漫的场面,而是写双方的对峙与两
23、个人的交锋,读了却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在同类题材的作品中可谓别出心裁。 C.年仅23岁的“他”,将“河”想象成恋人,这不仅仅是一条洗去污秽的河了,更蕴含了对爱的渴望,作品流露出士兵在特定环境中真实的心理。 D.作品善于将人物置于复杂的矛盾中去塑造,以“他”为代表的士兵,徘徊在军纪与人愿之间,既有普通人的情感,又须履行军人的职责,人物形象丰满,富于感染力。 E.这篇作品最大的悲剧性在于,一个战士的心中若是人性占了上风,给了对手以喘息之机,必会为自身酿成灾难。在对敌斗争中,这是一个我们应当记取的教训,也是文章的主旨所在。11.“突然,一只无形的手却紧紧攫住了他的后颈!” 这句话在小说情节发展中有何作
24、用?(6分)答: 12.文章的结尾反复强调“赤裸”一词,结合全文你认为有什么深意吗?(6分)答: 13.第四段中,划线句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8分)答: 10.A E 11 (1)与前文照应(1分),强调禁令对士兵的钳制,使他们失去自由(2分)。(2)成为后文的引线、为后文铺垫、埋下伏笔(1分),预示着在战争这场噩梦中,士兵将失去生命(2分)。12. “赤裸”表现了人们摆脱了种种外在束缚之后回归自然(2分)终将平等的关系(2分)。(如果只摘抄“他们脱掉了国籍,脱掉了姓名,脱掉了卡其布的军装”一句酌情给1分)作者认为自然、平等的人是不该相互残杀,从而表现了作者反对战争的主题(2分)。13.
25、、点明初春由冷转暖的时令特征(1分),烘托渲染出温暖和煦的意境氛围(1分)、推动情节发展,引出下文战士下水游泳等情节(2分)、通过春天的勃勃生机衬托年轻战士的生命力(2分),反衬战争摧残人性、毁灭生命的主题,表现了对生的渴望,对美的讴歌,对爱的珍视,(2分)四、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1935年的羊徐建宏找到学校,老旺看见曹老师正在巴掌大的操场上给学生们布置下午上山打柴的事。冬天的太阳光把曹老师的话照得暖洋洋的。山里太穷,孩子们读不起书,只能隔三差五地到山上打些柴然后挑到镇上卖了弄点钱。老旺看到自己的孩子狗娃一狗娃二也在中间,细长的脖子抻得像两条
26、羊腿。等学生们散了,老旺急忙把曹老师拉到一边,抖抖索索地从破棉袄里掏出一个旧布包。大概是午后的太阳光显出了力量,曹老师注意到老旺的额上微微出了点汗。老旺说:“曹老师,你看看这里面写的啥?”曹老师疑惑地打开布包,从里面露出一张缺角的纸条。由于年深日久的缘故,纸条已经渍黄不堪,上面不规则地分布着一些细洞。曹老师展开纸条,只见上面写着: 借 条兹借到瓦村邢元富家羊20只,俟革命成功后以两倍奉还。此据 红军指挥员叶 1935.10.25曹老师抬头看看老旺,此刻老旺的眼睛像两把钳子钳住了他。曹老师说:“老旺,这东西你从哪儿找到的?”“俺家的一个破墙洞里。”老旺急切地说,“上面写了些啥?”曹老师莞尔一笑说
27、:“邢元富是你家什么人?”“俺爷爷呀。”老旺说,额上的细汗已经变成了颗粒。“老旺,恭喜你啊。”曹老师一巴掌拍在老旺的肩上说,“你家发财了。”消息是从这天午后开始像花朵一样开遍了整个瓦村的。到黄昏时老旺家的院子里已挤满了人。没有谁对老旺怀里的那40只羊持怀疑态度。整个瓦村似乎隐隐听到了从1935年传来的羊叫声。瓦村虽然偏僻,但历史上也是个弹痕累累的地方。离村不到一里,马蜂窝似的弹坑足以印证瓦村昔日的荣光。应该说这张借条对老旺的确太重要了,它的重要性甚至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老旺一家六口人,妻子长年捧着一只酱黑的药罐,加上自己腿脚不灵便,儿子狗娃一狗娃二还是因为曹老师才读上书的,靠着几只咩咩而叫的羊儿
28、养家糊口,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 这天夜里,瓦村的所有家庭都在斑驳的泥墙上寻找历史的破洞。1935年的羊叫声弥漫了整个瓦村。根据曹老师的指点,老旺第二天一大早就翻山越岭到镇上去了。曹老师关于纸条的一些看法在镇政府的办公室里得到了证实。一个干部模样的人打着夸张的手势对老旺说:这张借条非同一般,我们一定要认真核查。尤其是首长的签字,需经专家鉴定。老旺听了这番话,心里紧一阵慢一阵打起了鼓。这时候恰巧镇长进来,镇长把老旺请到自己的办公室,还给老旺泡了杯茉莉花茶,这使老旺在茉莉花的清香中毫不犹豫地把那张借条留在了镇长那儿。冬去春来,日子的流云在漫长而煎熬的等待中随风而逝。老旺日复一日地把羊群赶到山坡上,看
29、远处山梁上腾起的黄尘,也看曹老师带着狗娃他们上山打柴的情景。老旺的心里酸了又涩,涩了又酸。据村里人说,曹老师的父亲是个烈士遗孤,战争年代被寄养在瓦村。后来曹老师是从遥远的大城市来到瓦村教书的,几十年的青春在黄尘古道中悄无声息地献给了瓦村。老旺记得,几十年间曹老师才回过五次家。后来的消息是曹老师从镇上带回来的。那天曹老师和几个学生挑着柴火到镇上去卖,归路上顺便去了趟镇长办公室。镇长答复说,经多方鉴定,现已确认了那张借条,首长的签字也真实无讹。再过几天县里就会派人把折合的一万块钱送到瓦村去。镇长的叙述让曹老师喜出望外,以至在走出办公室时曹老师一脚踩空把脚崴了。县里派人在镇长的陪同下来到瓦村是几天以
30、后。那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整个瓦村到处尘土飞扬。人们看到瘸腿又老实巴交的羊倌老旺从县里来的同志手里接过一个大红纸包,那鲜艳的色彩在灿烂的阳光下让人热血沸腾。这个中午,我们的农民兄弟老旺像一颗挂在秋天树上的红柿子般的引人注目。1935年的羊叫声又一次回荡在瓦村的天空。 老旺找到学校时天刚蒙蒙亮。曹老师扶着墙壁出来开门,看到一脸土色的老旺,开玩笑说:“老旺,你的脸是不是被钱烧了?”老旺站在门口,从门外透进来的光线照出曹老师房间里的摆设简陋又寒碜,灶上的白烟袅袅散开。老旺迟疑了一下,从怀里掏出一个纸包塞到曹老师手上说:“俺想了整整一宿,这两千块钱就送给学校吧。往后你和孩子们不要再上山打柴了。”曹老师
31、空洞地张了张嘴,一时无从说起。老旺粲然一笑说:“狗娃们这几年全靠了你才念上书的,还有俺们家。你的恩情俺们忘不了。留下的那几千块钱,够俺们还债和添些羊啥的了。”老旺憨厚的笑脸在逆光中灿烂而令人心动。曹老师凝视着老旺一瘸一拐地走入晚春的早上,眼前一片模糊他仿佛看到了有许多可爱的羊簇拥在老旺身后,老旺就像站在洁白的云彩上。在他耳边,1935年的羊叫声如水而来。(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开篇对环境的描写意在渲染小山村虽贫穷却充满温情的氛围,对狗娃肖像的描写意在表现孩子对知识的热切期盼。B老旺看到曹老师带着狗娃他们上山打柴的情景,心里酸了又涩,涩了又酸。这一细节写出了
32、贫穷给老旺带来的痛苦。C老旺在墙洞里发现纸条的事情鼓舞了全村人,瓦村的所有家庭都有所行动,这表现村民们都希望通过这种途径来摆脱贫困的心理。D面对老旺送来的两千元钱,曹老师空洞地张了张嘴,一时无从说起,这一细节表现了他此时矛盾的心情。E作者以曹老师的视角来表现老旺,又通过老旺的视角来描写曹老师。这种巧妙的构思使两个人物形象刻画得同样丰满而感人。(2)简要分析小说中老旺的主要性格特点?(6分)(3)文中画线部分交代了曹老师的身世经历,请结合全文分析其作用?(6分)(4)本文三次出现“1935年的羊叫声在瓦村回荡”的描写,这出于作者多方面的考虑,请结合文本对其作用进行探究。(8分)(1)E3分、B
33、2分、C1分。(A错在“表现孩子对知识的热切期盼”; C错在“来摆脱贫困的心理”;D错在“矛盾的心情”。)(2)老旺是中国农民的典型代表。生活困窘,质朴善良。他虽饱受贫穷的困苦却依旧保持着质朴善良的本性;(2分)知恩图报,慷慨大方。对曹老师帮助孩子读书深怀感恩之心,并在欠条兑现后慷慨地拿出两千元钱捐赠给学校;(2分)胆小拘谨,憨厚老实。乡里干部对纸条的高度重视,让他非常紧张;乡长的热情招待,让他毫无戒备;(2分)(以上3点,每点2分,概括和分析各1分)(3)从凸显主题角度看,深化了小说主题,表达对曹老师献身乡村教育的敬佩之情;从刻画人物角度看,凸显了曹老师执着热心、无私奉献的精神,使人物形象更
34、为丰满,更加真实可信;(2分)从情节发展角度看,交代了曹老师来此从教的背景,为情节发展做了必要的铺垫。(以上三点,每点各2分)(4)象征着革命时期军民鱼水情在新时代的深化,使抽象的主题更具体可感,易于理解。烘托了老旺淳朴善良、无私慷慨的高尚品德,使人物形象更为丰满。起到了串连故事情节的作用,使全文结构圆和,浑然一体。作为典型意象,渲染了悠远的氛围,使小说更具历史的厚重感。(以上4点,每点2分)六、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梦中的街【新加坡】张挥小倩又在房里幽幽地哭了。我赶忙跑进房里看她。“别哭,别哭。我们这就逛街去。”自从去年得了个忧郁症之后,小
35、倩经常在半夜里从睡梦中突然间醒来,说她又梦见那条失落的街了,并要我陪她一道去逛逛那条梦中的街。我怎忍心拂她的意呢?如果这么做能治好她的病,能减轻她内心的忧郁,我是一点都不以为苦的。然而,苦的是她所说过的梦中的街不知道在哪里?我陪她在夜里走过许多条街,但没有一条是她所说的梦中的街。每次陪她走在街上的时候,她总会这样对我说:“是一条铺着碎石块的街,街的两旁都是卖历史书的铺子。铺子的门口张挂着书旗,每条书旗上用各体书法写着该书店所专卖各个朝代的历史书。如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等。我在小时候曾经在这条街买过一本五千零一年的兴兴衰衰浮浮沉沉分分合合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扰扰攘攘忧忧患
36、患苦苦难难编年沧桑史。”这么长的书名也真难为她想得起来。当年她在大学里修的正是历史这门学科。她是从历史的书页中走过来的。然而,大学毕业之后却一直没有机会传授这门功课。她甚至在路边摆了个小摊位免费传授这门学问,摆了整整一个星期,竟没有一个人来问津,还被“地牛”捉去控上法庭。因为她没有领取“贩卖历史”的小贩执照。我知道她深爱历史,但却没想到她会爱得这么痴迷。这么多年来她跟历史磨磨蹭蹭地纠缠不清,已有一点神志不清了。去年十二月忽然说要出来参加竞选搞政治,被我狠狠地骂了一顿。她没跟我争辩或抗议,只是任让我数落、抢白、责骂。事情过后,我深深地感到难过和内疚,然而,她已忧郁成疾,开始在寻找她梦中的那条街来
37、过日子了。今夜,我又陪着她走在一条灯火辉煌的街道上。她又对我重复那个街的故事。“你在这里等我,我去买一本书就回来。”突然,她挣脱我的手,快步地往前走去。我当然没阻挡她,因为,我知道她必定买不到那本书,然后就会在走了一段路之后折回头来。我靠在一根灯柱上抽着烟等她。当我呼出一口烟雾来时,竟不见了她的身影。路是一条笔直的路,没有行人没有车辆也没有可以藏身的地方而且灯火辉煌,她竟不见了!难道她已走进那条梦中的街不成?我在灯柱下焦虑万分,不知怎么办才好。“你看,我终于找到这本书了。就在最后的那间书铺买到的。只花了五块三毛钱。”我不知道她是怎样出现在我面前的。我顺着她手指所指的方向望过去,哪有什么铺子?低
38、下头一看她手里的那本书,不正是那本五千零一年的兴兴衰衰浮浮沉沉分分合合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扰扰攘攘忧忧患患苦苦难难编年沧桑史?(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小倩经常梦见那条失落的街,以致半夜里突然醒来,并要我陪她去寻找那条街。我也经常陪她一次次外出,并不以为苦。这说明我对她的理解和支持。B五千零一年的兴兴衰衰浮浮沉沉分分合合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扰扰攘攘忧忧患患苦苦难难编年沧桑史概括了中国和中华民族浩浩五千年的历史和多灾多难。C小倩要出来搞政治,虽只是偶尔萌发的一个念头,但还是被我狠狠地骂了一顿。因为我知道,像她这样一个“精神分裂者”并不适合搞政治。D小倩是个悲剧性的人物
39、,但作者并不直接描写她“赚人热泪”的悲剧色彩,而是以一个观察者的眼光来审视这个人物,用梦来诠释她的“悲剧”,使悲剧的况味尤其浓郁、深沉。E这篇小说的情节生动曲折,作者通过一个个细致入微的情景精心刻画了一个内心无比执著的寻梦者的形象,在哀婉疏淡的笔调中,给人以无限思考。(2)小倩“梦中的街”是一条怎样的街?有何深意?小倩为何执著地寻找这条街?(6分)(3)小说在创作上有何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6分)(4)小倩是修历史的,照理说是个冷静的人,为何会患上“忧郁症”呢?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8分)(1)AE(A错在不是理解和支持,如第三段所说,是为了治好她的病,减轻她的内心的忧郁
40、,是一种关心呵护。)(E错在情节生动曲折和哀婉疏淡的说法。小说采用的是散文式的笔法,情节并不追求生动曲折;小说反映的是一种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层次思考,所以笔调较深沉。)(2)小倩“梦中的街”,是一条铺着碎石块的街,街的两旁都是卖历史的铺子。铺子的门口张挂着书旗,每条书旗上用各体书法写着该书店所专卖各个朝代的历史书。(2分)这其实是一条虚拟的街,在现实世界里只是一个名词;但是它是一条象征历史的街,象征了悠悠五千年的中国和中国文化。(2分)小倩之所以执著地寻找这条街,是因为这条梦中的街是她的精神支柱,所以即使精神分裂,它在小倩的内心深处,仍然荡漾着一丝历史的涟漪,如梦追随,割舍不断。(2分)(3)这
41、篇小说也带有一定程度的“意识流”的写法,小说借梦述志,借幻言情,但又奇境独辟。小说写主人公小倩一直在寻找自己梦中的街,以至忧郁成疾,每天靠寻觅那条虚幻的街来过日子。小倩失落的那条铺着碎石块、两旁都是卖华族史书的店铺的梦中的街,显然是现实中不存在的,只是一种幻觉出来的映象,一种病态的反应。但由于作者采用了梦幻化的手法,打破了虚幻与现实的界限,使小说形成一种似真似幻、似幻犹真,真幻莫辩的奇妙的艺术境界,这种恍惚离奇的意境,不是通过个别偶然的细节来显现的,而是纳于整个作品的总体结构之中,而指向一种朦胧的象征关于华族历史文化断裂的透示。(3分)小说还有个特点,与一般传统的小说技法不同的是,它即有小说的
42、骨架,却以散文的笔调来完成,可以称之为散文式的小说,利于人物的单线发展和情境描写。小说没有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更不是靠情节取胜,只是粗线条的勾勒了一条寻梦的故事主线。作品中的“我”只是一个观察者,通过我的眼睛和思考来审视这一切。(3分)(4)小倩自从“大学毕业之后一直没有机会传授这门功课”,致使她内心失落苦恼烦闷;这门功课便是作者所说“五千零一年的兴兴衰衰浮浮沉沉分分合合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扰扰嚷嚷忧忧患患苦苦难难编年沧桑史”,这其实是涵盖了中国五千年历史和中华民族泱泱的族魂,这一切已经失落太久了,无人在意,更无人经心;小倩“她甚至在路边摆了个小摊位免费传授这门学问,摆了整整一个星期,竟没有一个人类问津,还被地牛捉去控上法庭。因为她没有领取贩卖历史的小贩执照。”这是一种反笔。小倩未必真的在街边摆摊,何况她所贩卖的是虚幻的“历史”。历史能贩卖吗?它是什么具象的“物品”?甚至因此而被控上法庭,显然,这是一种自嘲似的反讽,一个学历史的因“贩卖历史”而被捉,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由此看来,小倩的“历史情结”太深了,以致于无法自拔;小倩“梦中的街”其实是小倩的精神支柱。这个支柱来源于历史的忧患意识,当这忧患意识无法获得圆满的诠释,或消除心中的重轭时,它就会演变成“历史忧郁症”。(答出三点即可给满分)(以上三道问答题不必拘泥于答案,言之成理即可酌情赋分。)12用心 爱心 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