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XX年李兰娟事迹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6149044 上传时间:2024-11-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XX年李兰娟事迹心得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XX年李兰娟事迹心得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XX年李兰娟事迹心得体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XX年李兰娟事迹心得体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XX年李兰娟事迹心得体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XX年李兰娟事迹心得体会 2020李兰娟事迹心得体会1 从赤脚医生到院士。 李兰娟是浙江绍兴人,浙江绍兴是个出名人的地方,她和蔡元培、鲁迅都是同乡。 与钟南山不同,钟南山出生于医学世家。而李兰娟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因为家庭贫困,她差点辍学。她靠着助学金坚持读完了初中。因为成绩优秀,后来又被杭州高中录取。 读完高中之后,她回家乡做了一名中学代课老师,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医学。她用针灸为乡亲们治疗疾病。看到乡亲们为治病而感到着急时,她当上了一名赤脚医生。尽心尽力地帮助村民看病。 后来,她被推荐到浙江医科大学读书。这位贫困的女孩终于走进了大学,她非常珍惜这个读书的机会,如饥似渴地学习知识。毕业

2、之后被分配到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工作。 上个世纪的80年代,重型肝炎肆虐,死亡高率达80%。李兰娟一直想治病救人,但是治疗的方法非常有限。看到许多重症病人得不到救治。不甘心的李兰娟,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攻克肝炎治疗的这一难题中。 经过十几年的反复研究、实验。李兰娟终于成功创建了李氏人工肝支持系统。1998年,她的这个项目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她还把这一技术应用于肝移植手术,成为我国人工肝技术的开拓者,名震全国。 李兰娟还在肝病微生态和感染微生态领域中取得了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并先后获得了XX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她还把自己首创的四抗二平衡的疗法用于救治h7n9患者中,

3、大大地降低了死亡率。 2005年,李兰娟以中国传染病学第一人的身份,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但是对李兰娟而言,创新的脚步永远也没有停息。 这一场疫情来得太凶猛了,国难当头,无数人倾尽全力去支援武汉。 84岁的钟南山院士、73岁的李兰娟院士临危受命,又一次挂帅出征。 他们既有国士的担当,又有战将的勇猛,真是令人肃然起敬。 2020李兰娟事迹心得体会2 眼下,武汉的医院里,危重症患者比较多,需要人工肝等支持治疗。 1986年,李兰娟开始带领团队进行人工肝研究。历经10余年的辛勤钻研,李兰娟及其团队终于创建了一套独特有效的李氏人工肝系统,开辟了重型肝炎治疗的新途径,并于1998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

4、奖。 人工肝系统是一台体外仪器。借助这台仪器把患者的血液引流出来,在体外进行血浆置换、血浆吸附、血液滤过等步骤,清除血液中的黄疸毒素等有害物质,补充蛋白质和凝血因子,通过暂时替代肝脏的解毒、蛋白质合成和部分代谢功能,使肝细胞得到再生的机会,肝功能得以恢复。 树兰医疗集团品宣部总监邹芸介绍,由李兰娟院士带领的浙江紧急医疗队经过前期的方案讨论和制订,目前人工肝治疗和调节肠道微生态治疗已在进行中,人工肝团队已经进入重症监护室开展工作;同时采用抗病毒+肠道微生态调节的方案治疗病人,减少使用抗生素,微生态制剂主要是给重症病人和危重症病人服用,用以调节肠道微生态。 希望把危重症病人救回来,让危重症病人的病

5、死率下降,这也是我这次申请去的重要原因。李兰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朱梦飞是树兰(杭州)医院感染科副主任。根据他从武汉传回的消息,李兰娟院士每天都与紧急医疗队的队员们一起讨论病情,指导工作,调整治疗方案。 四抗二平衡是李兰娟院士倡导的救治策略。这个从h7n9禽流感治疗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又被应用到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中。所谓四抗,第一个就是早期抗病毒治疗;第二是进行危重病人的抗休克治疗;第三是抗低氧血症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第四是抗继发感染。二平衡中第一个平衡是水电解质酸碱的平衡,第二个就是微生态平衡。 来自朱梦飞的消息是,2月4日,李兰娟院士带领的救护团队开始进驻医院icu,应用包括李氏人工肝

6、在内的方案进行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治疗。在李兰娟院士的指导下,危重症病人经李氏人工肝治疗后,病情有所好转。 一个好消息传来,李兰娟团队这次带去了先进的仪器设备,希望人工肝这一套技术能在抢救呼吸衰竭、肺部炎症明显增加、有细胞因子风暴的危重症病人中得到应用。同时用微生态制剂来调节患者肠道的细菌,让肠道的细菌保持平衡,抗继发感染。 2020李兰娟事迹心得体会3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持续登上微博热搜榜,引发舆论和热议,当大家看到她的事迹后,无不感动和敬佩。 当你在没日没夜的睡觉时,年过七旬的李兰娟院士正奋斗在武汉一线,每天只睡三个小时。 2月2日,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来到武汉

7、。 年过70的她凌晨4点下火车,吃过早餐就接着开会。在收治危重患者的定点医院不分昼夜的忘我工作,普及对病毒的认识、与医护人员共同商讨诊疗方案,甚至每天就睡3小时hellip;hellip; 年轻人一日只睡3个小时,还有些吃不消,更何况年纪这么大的老太太,而且还是连续3天。 当记者采访李兰娟院士时,其回答更是让人心疼与敬佩。 记者问。您太逞强了,您比我们大几十岁呢。 李兰娟院士回答。没问题。 记者又问。您就睡3小时太少了,多睡一点。 李兰娟院回答。现在要尽快跟国家联系,怎样提高检测试剂的敏感性问题。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江应安这样说李兰娟院士: 70多岁的老人了,真的是不分昼夜,她凌晨4点下火

8、车,吃过早餐就接着开会。各个医院的专家、基层的管理者都要见面,把她对疾病的认识告诉我们。我感觉,这个老太太,真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 这突然让我想到了基辛格论中国中的一句话。中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 李兰娟院士的忘我无私及科研攻关的精神,带领团队终于在近日取得了关于新冠病毒的重大研究成果。 根据报道,李兰娟团队最新研究成果显示,两款能有效抑制冠状病毒的药分别为阿比朵尔、达芦那韦。它们分别抑制病毒对细胞的病变效应、病毒复制。 平常时我们不曾将他们记起,危难时他们却挺身而出,常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 李兰娟院士以治病救人为自己的天职,无论非典还是禽流感,还是现在

9、的新冠病毒,她始终坚守在抢救危重病人的一线。 她潜心国际前沿课题,从人工肝到微生态平衡、到h7n9等重大传染病疫情研究,再到现在带领团队对新冠病毒取得了重大科研成果,开拓了一片又一片的未知领域hellip;hellip; 她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人工肝的开拓者、感染微生态学领域的开辟者、传染病学的领军人物李兰娟。 有网友作诗赞美她: 赞李兰娟 秀发飘逸露笑脸,语言精准意绵绵。 中华院士女魁首,新冠袭来战武汉。 一腔热血战疆场,精巧使医撞神鞭。 昼夜深研寻良药,新药两种见晴天。 疫情紧急我更急,身置潮头挽狂澜。 战胜新冠忠坚定,誓保中华谱新篇。 古有木兰从军行,今有兰娟斩敌顽。 医德崇高人人敬,山河万里美名传。 正是因为有了李兰娟这样的一线医务工作者,我们对这场战役充满信心。 加油,中国。 人物简介 李兰娟(1947年9月1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感染病(传染病)学家,出生于浙江绍兴,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现任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她主要从事传染病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擅长各类肝炎、感染性疾病、新发突发传染病诊治。其是中国人工肝开拓者,创建独特有效的李氏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获重大突破。在2003年非典型肺炎(sars)肆虐时期,她提出系列的防治措施,为浙江取得抗击非典胜利发挥了关键性作用。第7页 共7页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心得体会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