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坚定信仰执着前行读沉浮与枯荣有感 纵观中国法制的进步与发展,取得今天的骄人成果,是一代又一代的法律人勇于创新、实践,攻坚克难,倾尽毕生精力换来的。被誉为“中国法学界的良心”的法学泰斗江平先生就是其中之一。假期有幸拜读由江平老师口述、陈夏红整理的沉浮与枯荣:八十自述一书,被老先生起伏跌宕的人生经历所触动,这位80多岁高龄的老人,仍在为法制呐喊,为中国的发展呐喊,为中国的年轻人呐喊,他几经波折后的淡定与从容令人钦佩,他忠于内心的平和和坦诚令人仰慕,他只向真理低头的执着与坚定令人感叹。 全书记录了江平先生的坎坷、跌宕起伏的一生。全书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了他的幼年,介绍了他的家庭,叙述了他求
2、学之之路。第二部分,讲述了在整风运动、文革期间他遭遇的各种打击,面对的各种逆境。第三部分,讲述了在平反后,他如何参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建,介绍了各项法律出台的背景,指定的理念,颁布过程中克服的困难以及如何顺利的推行。 年轻时的江平先生远走他乡、异国求学,满腔热血回国后却因知青下乡到了农村,而后遭遇政治右派导致新婚又离婚,车祸、文革、免职,江平先生的经历是那个时代的缩影,我无法想象当年是如何的艰辛。而在通读全书,却只看到了江平老先生面对各种考验和困难,仍积极参与新中国的法制建设、构建中国法律体系、潜心教学的从容淡定与豁达。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杨绛先生在一百岁感言中写道:“我们曾经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
3、,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是的,这份从容与豁达正是我们年轻人所缺少的,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压力与日俱增,很多人变得浮躁、抱怨,遇到挫折就会丧失斗志,如此心态,如何积淀又如何成长呢。我们不能改变客观世界,但可以改变对客观世界的看法。所有的经历都是一种蜕变,所有的逆境都会隐含着机遇,所有的成长都是为今后继续力量。作为一名法律人,这种从容与豁达尤为重要,我们才能更好的处理好工作和生活中的繁杂事务,不纷扰不抱怨,怀一颗平和之心,勇敢应对生活中的一切考验和困难。如林语堂在生活的一书中说:“平和的心能顶住最坏”的境遇,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观天外云卷云舒。第2页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