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 卷 第 期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 月Vol No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Sept,倡中世纪晚期英国交通运输的发展及其对社会变化的影响郭 华(山东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山东 济南)摘 要:中世纪晚期英国的交通运输条件不断改善,基本形成了全国性的水陆结合的较为完善的交通运输体系。陆路交通在罗马古干道的基础上修建了许多新道路,形成了以伦敦为中心辐射全国的城乡道路系统;水上运输依托优越的自然条件,内河航运与沿海运输相结合,构成了相互交错、四面通达的水路交通网络。交通运输能力的提高促进了英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英国社会的深刻变革。关键词:中世纪晚期;英国;交通运输;社会转型中图分类号:K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交通运输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保证社会经济和文化活动得以正常运行和不断发展的前提。中世纪晚期英国的交通运输条件不断改善,基本形成了全国性的水陆结合的较为完善的运输网络;交通运输能力的提高促进了英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英国社会的深刻变革。本文拟对此内容进行探讨,希望从这个角度更深入地认识英国由中世纪向近代社会的转变。一、陆路交通网的形成与交通设施的改善关于中世纪英国交通状况,过去的研究一直较为薄弱,即使英国本土的学者,其研究也多散见于历史通论与经济史著述,或与罗马时期道路及其税收有关的研究中,专门而系统的研究较少。相关的研究者多数认为,中世纪晚期英国的陆路交通状况相当落后,所使用的道路仍为罗马帝国时期的遗留物;世纪时的主干道与 个世纪前没有多大差别,在其后 个世纪内(即在 世纪以前)也无大差别,都是罗马时期的道路系统。然而,近几年的研究资料表明,中世纪晚期英国的道路修建和交通设施改善较以前有了明显的进步。现代历史地理学家亨德尔(B P Hindle)根据绘制于 年的著名的“高夫地图”,结合 世纪王室巡游的路线,重构了 、世纪英国的交通地理情况。他的研究表明,中世纪晚期英国在继承了罗马古干道的基础上,修建了一些新的道路,已经形成了以伦敦为中心辐射全国的道路体系。以当时的交通状况,从国内的任何一个地方出发,骑马两周内都可以到达伦敦;北方形成了以“北方大道”(the Great North Road)为主体的交通网络,连接北方各郡;东南部道路分布稠密,西南和西部相对偏少。“高夫地图”显示,这一时期的英国道路网络,大约 源自罗马古干道,其余大部分为新修建的道路。这些新修建的道路多数是用碎石铺设路面,不仅仅局限于大城市或重要城镇周围繁忙的道路,而且也包括小集镇周边的道路。如,从德文郡的奥克汉普顿到康沃尔郡的劳恩斯顿道路的铺设,其标准可与罗马时期的道路相媲美。同时,在道路比较集中,相距几英里的城镇之间通常倡收稿日期:作者简介:郭华(),女,山东东平人,历史学博士,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泰山学院历史系,教授,主要研究世界史。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社会转型时期英国农民阶层社会生活研究”(YJA),项目负责人:郭华;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计划项目“社会转型时期西欧民众生活水准考察”(JWG),项目负责人:郭华。都有新道路连接,例如,在亨廷顿郡北部阿尔考伯里和旺斯福德之间 英里距离的主要道路上,延伸出三条相互交错的道路。这一时期有关道路修建费用的较为丰富的史料,可以说明交通建设的进展情况。年修建从南沃克到罗切斯特的道路,材料费用每英里 便士,从罗切斯特到坎特伯雷每英里 便士,从坎特伯雷到多佛每英里 便士,城镇之间每英里 便士。一些城镇留存有大量用于修建道路的个人捐赠和遗赠的记录。萨福克的勒温汉姆,在 世纪和 世纪早期,许多遗嘱中都包括了道路改善的遗赠条款。年间的 份遗嘱中,用于道路改善的资金平均每年 英镑。这些用于道路建设的捐赠,大部分属于个人自愿募捐,反映了人们对发展本地交通的强烈愿望。在跨越河流的交通要道上,世纪早期桥梁建设就已展开。其中多数属于重建,用石桥代替木桥,或用堤道(caustways)改进桥梁两端的道路,提高桥梁的通行质量。文献资料和现存建筑表明,英格兰北部各郡到 年至少已建起 座道路桥梁,随后的两个世纪,几条河流的交叉口全部建起了新的桥梁。年档案记录显示,约克郡东部的凯克斯比还是渡口,但在 年已建起桥梁。年间,这一地区重建或维修了至少 座石制结构的桥梁。在塞文河上,蒙特福德和格罗斯特之间,至 年已架设 座桥梁,年增至 座。这一时期修建的桥梁,多为路面较宽的石质建筑,更适宜于当时的车辆通行,桥梁两端的路面也是由石子铺就的堤道,较之从前的桥梁更方便、更安全。中世纪晚期英国已经开始重视道路的维护和管理。年 月 日的王室特许状,授权阿伯特(R Abbot)等 人,允许他们在柴戎征收 年的“过路税”,用于维修从伦敦到达威斯敏斯特王宫大门之间的通路,以保证该地区所有货物的销售和通行。年的一份文件记载了罗切斯特桥梁管理权案件:这里的桥梁管理权由肯特郡的几个行会分别承担。年和 年,国家确立了由教区劳动力维护道路的法案。教区作为道路修建的责任者和养护者,将收取的地方税务的部分资金用来养护道路。作为全国道路系统组成部分的乡村道路,此时已不全是“勉强通行”的乡间小道,文献记载显示其道路状况已经有了明显改善。首先,从货物运输量来看,质量良好的乡村道路已经存在,已经能够保证城镇之间以及城乡之间人口和货物的流动,包括庞大的马车和大宗相对便宜的货物。柴郡的文献资料记载,世纪威尔的王家西妥派修道院进行建筑施工时,曾征用农民马车从 英里外的埃迪斯伯里码头运输石头,一天内往返两趟,运程约 英里,工程为期两个月,冬季寒冷潮湿的天气都没有停歇。如果没有良好的道路,这样的运输是不可能进行的。其次,频繁的运输往来显示乡村道路的通行已经较为便捷。圣保罗修士团和巴特尔修士所属的庄园,流行着每个庄园的农奴有义务将其产品不时地送到领主住地的旧制。这一运输义务由农民按照持有地的多少履行,一年之中要用车,有时用船,几次往伦敦运送食品。即使那些持有小份地的人也不能蠲免运输的义务,他们必须帮着装船,或把猪赶到伦敦去。在巴特尔修士所属庄园、达勒姆主教所属庄园及其他一些地方,也存在着类似的情况,那里的农民总是来来回回不停的运送食品或谷物。第三,道路沿线建设有交通服务设施,为通行者提供了方便。例如,在通往阿尔顿这个繁华小镇的道路上,一个清洁的客栈为旅行者提供食物和住宿,住处清洁,费用便宜,一天仅收半个便士。除了客栈以外,还有为通行者提供酒水和食物的酒屋。这种酒屋在道路交叉点上很多,几乎每隔半英里就有一处。这些设施有一些是由公共团体投资修建,更多的是个人投资。道路状况改善的同时,马车取代了传统的牛车成为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世纪中叶,马拉运输已经在英国农田运输中居于重要地位。如,年萨默塞特地方的皮尔顿修道院的罗伯特被责令在为时六天的时间里用自己的马车运送领主的干草和谷物。到 世纪,马车成为陆路运输的主要交通工具,马车有多种类型:短马车一般由一、二匹马牵引,长马车由六匹甚至八匹马牵引,如果是载运重货的跨郡长途运输,可能还会用铁皮包住木制的车轮。世纪跨郡的长途运输已不少见,这样的马车大多由三匹马牵引。又据 年的一份资料记载,两轮马车一次可运载 匹布料,四轮马车的载运量是双轮马车的 倍。世纪,交通运输进一步发展,专营运输的人员定期往返于米德兰、伦敦、牛津、布里斯托尔、索尔兹伯里、南安普敦等地。据估计,每年进出南安普敦城门有 辆马车,大多数运送的是纺织品,还有麦芽、猪或其他产品。中世纪晚期英国的城乡道路经过改造和新建,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形成了相对完整的陆路交通运输体系;良好的路况足以承载大型商品货物的运输,即使在条件恶劣的冬季,也能够较充分地满足全国交通运输量的需要。二、水路运输与水运设施的改善英国作为一个岛国,四面环海。在东边和西边,北海沿岸和爱尔兰沿岸,深入内陆的海湾和港口,彼此相连。内陆河流密布,布里斯托尔海峡和泰晤士河口、亨伯河口和默西河、泰恩河与索尔威湾、克莱德河河口与福斯河河口,彼此相对,中间只留下一些越来越窄的地方。这样的河流分布情况对于水路运输来说具有独特的优势。在英国没有一个地方离海超过 英里,离通航的水域几乎不超过 英里。世纪英国的水路运输网也发展起来。“高夫地图”和 世纪 年代由萨克逊(C Saxton)绘制的国家地图中对英国的大部分河流都有标注。据英国学者研究,中世纪时期英国大约有 条河流可以通航,可通航的里程总计约 英里。众多交叉分布的河流为水路运输网络的形成提供了天然的优势。英格兰适于通航的主干河流有奥斯河、特伦特河、大奥斯河、泰晤士河和塞文河,这些河流及其支流是主要的适航河流。特伦特河是英国最大的河流之一,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世纪,威斯沃斯大量的煤炭经过这条河流运往诺丁汉姆。泰晤士河和奥斯河的河流系统使一些主要农业地区的产品有了出路。另外还有三条重要的河流,在大雅茅斯会合的乌尔河、威文尼河和波尔河,这三条河流都可以航行,但最重要的是乌尔河,可以从大雅茅斯航行到诺里奇。同时,丰富的湾口为水运航行提供了有利条件。以亨伯湾为例,这是英国最大的河口,此处汇集的河流有奥斯河、乌尔河与特伦特河。河口北部流向托普克里夫的支流斯韦尔河,长期承担了木材的运送。据记载,年,斯韦尔河流域瑞奇蒙德的人们缴纳了通行税后,可以驾船到各处航行。河口南部的重要河流是乌尔河,这条河流上的船运贸易可以远及伯鲁布里奇。如,年,耶沃莱克斯的教士获得了特许状,允许他们在伯鲁布里奇到约克的水域自由航行,并用船购进和运出所有的物品。在距伯鲁布里奇 英里处,乌尔河与斯韦尔河汇合为奥斯河,约克是两河汇合处的重要城镇。奥斯河的支流有尼德河、弗斯河、沃福河、德文特河与埃尔河。从船只通关税的记录中显示,年间,人们通过水路把石头从泰德喀斯特运到约克,年把羊毛从约克运到胡尔。从航行税收记录中可以确定,从特伦特河航行可以到达斯坦福德布里奇;从埃尔河可航行至诺汀利,并能到达利兹。英格兰东部地区贸易可以通过斯韦尔河与北部相联系;奥斯河、特伦特河、福斯迪克河与威萨姆河又可与南部的大奥斯河和卡姆河相通,往返极为便利。此外,林肯郡、约克郡、汉姆郡和诺福克郡等一些拥有相对较好通航河流的地区,非常依赖于水路运输,大都采用水运的方式运送货物。一般情况下,产品(主要是谷物)通过马车被带到最近的通航河道,并由此向另一个港口运送。为了发展地方经济,人们对内河航路设施的建设具有浓厚的兴趣。世纪晚期和 世纪早期,由个体投资对一些水域的木制码头进行了改造,将其替换为石制建筑,在码头两旁修建了石头堤岸,保证了船舶停靠的安全。根据不完全统计,在涉及中世纪航运的档案中,关于修建船闸的文献资料的数量,年间达到顶峰。世纪初,居住在可通航河流上游的地方商人委员会提议,要求对重要的河流进行改造,建立水闸和人工开凿河流的迂回弯道,提高通航的能力。这一时期英国的水路运输工具同样得到了改善。大量资料显示,中世纪的河流上,远古时期平底的独木舟(logboat)仍然在较浅的水域使用,但在深水区,已广泛使用安装有船桨和船帆的大型运货的龙骨船(keel)、驳船(barge)和趸船(trow)。运输船只造价昂贵,据记载一艘驳船的造价包括材料和加工共计 英镑,这种船只运载能力可达 夸脱。装配有齿轮的船和大型货船都吃水较深,可在宽阔的水面上进行长距离的航行。由于水运设施的改善和河流的疏浚,大量体积大、数量多的货物一般是通过水路运输,如,世纪,约克大教堂使用的木材,由诺泽汉姆经水路运抵约克;年,修建威斯敏斯特宫殿的石头也是走水路从多卡斯特运送的。由于水路运输的费用相对于陆路运输来说较为低廉(年陆路运输的费用为每吨货物 便士英里),在亨伯湾、泰晤士河和塞文河等流域的水上运输,平均价格大约为每英里 便士,相当于陆路运输的一半,所以建筑材料、谷物、燃料、干草等货物通过水路运输的数量较多。在中世纪晚期的英国“国家档案目录”(the Calendars of State Rolls)中关于通航的文献大约 多份,其中 以上的文献涉及水路运输的货物,包括谷物、酒、羊毛和石头等等。尤其是 年以后,记载航运货物文献的数目明显增加,甚至在黑死病期间也下降不多。这一切说明中世纪晚期英国的水路航运变得日益繁忙,作用更加突出。海上运输也是英国交通运输网络的有机组成部分,占有重要地位。英国拥有许多的天然良港,自然条件优越。在英国沿海岸周围分布着众多与可通航的内河相连或相邻的港口,其中船只往来频繁的著名码头有伦敦、赫尔、金斯林、大雅茅斯、布里斯托尔、利物浦、普利茅斯、达特茅斯、康沃尔和德文等等。如,普利茅斯是当时南部海岸最繁华的港口之一,许多朝圣人员和货物是从这里出发,港口足以容纳上百艘船。达特茅斯也是重要港口之一,从法国过来的船只一般是先到达这里,可以停泊各种类型的商船。星罗棋布的沿海港口,构成了一个发达的沿海交通网。新航路开辟之前,英国与欧洲大陆的法国、安特卫普、汉萨同盟的商人、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有着密切的海上贸易往来。萨姆塞特郡的米赫德港口连着爱尔兰的贸易;英国的船只经过冰岛进入大西洋,到达直布罗陀海峡,与伊比利亚的联系比较稳定;从德文和康沃尔出发的商船可以航行到里斯本、安达鲁萨和鲍蒂克斯。世纪中叶之前,英国到西班牙的航线十分繁忙。沿海港口都有水路通向富裕的农业和工业区域,随时可以用来装卸货物。英格兰一半的煤是由海岸和河流运送至市场出售。诺森伯兰郡和达勒姆的最大煤场就在海边;兰开夏郡的煤场离河流最近的地方不足 英里。伦敦是当时最大的贸易港口,运输的物品主要是羊毛、奶酪、谷物、铅、煤、木材等等。萨姆塞特郡的丹斯特曾是进口煤和谷物的通道,又是从当地石灰窑运出石灰石和石灰的码头。海上运输的发展推动了海外贸易的繁荣。据统计,年,英国有大约 只船到里斯本进行酒的贸易。西南部的港口在 年的 年间,有 艘船只去往伊比利亚,艘到达波尔多;年去伊比利亚船只达 艘之多,艘去波尔多。水、陆交通状况的改善,使人员流动和货物运输变得较为便利,水、陆交通的互补性表现得日益突出。例如,年,爱德华二世邀请剑桥的一批学者到约克过圣诞节,他们选择的路线是经过沼泽地的六条河流到斯拜汀,经陆路到波士顿,再乘船到林肯,经托克西到达约克。交通的便利,商品贸易的繁荣,经水、陆两路的货物往来越来越频繁。年期间,达勒姆的波尔萨多次在波士顿的商品交易会上购买大量的衣服和食品,人们用船把货物运到林肯,又用车运到托克西,再乘船到乌尔的布诺布里奇,从这里再经陆路运送。年,人们使用类似的方式把大批的货物从波士顿经海路运到纽斯卡尔,再经陆路运抵达勒姆。可见,中世纪晚期的英国,水路运输弥补了陆路交通的局限,初步形成了一个互为补充且相对完整的全国性的运输网络。三、交通运输的发展与中世纪晚期英国社会的变迁 交通运输的发展,既是中世纪晚期英国传统农业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明显标志,也是变革的重要条件和基础。交通运输的发展架起了城乡之间沟通的桥梁,促进了城乡商品贸易往来。农村居民不仅需要到市场上出售谷物或其他农产品以换取现金缴纳货币租,而且也需要到市场上购买所需的商品。中世纪的市场密度较高,农民一般可以在两个以上的市场之间选择。各级各类的城市之间都有半径达 英里的乡村,农民容易也习惯于到城镇市场交易。与此同时,城镇里的商人也经常光顾乡村,法庭档案中记载了一些案例,说明面包商人和屠夫为了赚取更多利润到村庄中推销产品,因而违反食品销售法令的情况。根据乡村遗址考古中发现的一些铜合金的胸针、纽扣和小装饰品来推断,村庄中常有小商贩光顾,四处叫卖。交通环境的变化,使中世纪晚期英国市场经济和商品交换的水平得到较大程度地提高。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使城乡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农民从事商业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大,既有周围村庄之间的交易往来,也有附近城镇的贸易活动,甚至在繁华的城市也留下了他们进行商品买卖的身影。据庄园法庭档案记载,格罗斯特郡布劳克雷的村民吉贝斯(W Gibbes)的遗嘱显示,有人因购买他的羊而留下欠款,其中有两位欠债人居住在距离 英里以内考茨伍德山谷中的村庄里;还有两位城镇居民,分别生活在奇平开普敦和希普斯顿,这些地方都是有一定规模的地方贸易中心。参与大城市商业生活的农民也不乏其例,沃里克郡斯通里夫的债务案例记载,年考文垂的库珀(J Couper)起诉阿绍的勒维斯(R Lewys),因为后者从他那里购买了 个桶箍而欠下 先令 便士的债务。世纪萨福克郡西部的 份遗嘱所涉及的贸易地点,处在半径 英里以内的村、镇中,其中城镇占 ,还有一些涉及该郡较大的城市,如艾德蒙德和伊普斯维奇。交通条件的改善,推动了城镇周围乡村的发展,处于交通沿线的村庄渐渐与城镇融合,村庄中的农奴通过这一途径获得了自由,改善了身份和地位。年以前,特伦特河畔伯顿修道院院长在伯顿建立了自治市,于是沿着伯顿大桥一直延伸到赫宁克劳新街上的所有持有地,都被给予了市民土地保有权;年,他又两次扩大了该城享有特权的面积范围。年,纽卡斯尔城扩建,市民向国王缴纳一笔钱购得特许权,与该城比邻的位于贝克的潘帕丁的全部土地并入纽卡斯尔城,村庄的农奴转化成市民,所有佃户享有市民全部的自由和习惯。不仅如此,城镇里的“自由空气”也吸引着乡下众多“外来者”一批又一批地不断涌入。赫德森(W Hudson)通过检查 世纪末的市民名单,发现这些市民来自诺福克和萨福克不下 个地区。城镇与乡村的互动,表明了普通劳动者自由度的增强,从 年至黑死病的一段时期的统计调查表明,“在英格兰北部、西北部、中部和西部等 处庄园的任何一处中,除了某些犁田和季节性工作以外,由农民服劳役的情况极少”。这一切说明农村的社会关系正在发生着变化,“将人们孤立和隔绝起来的种种界限正在逐渐消失,领主的超经济统治逐渐削弱;另一方面,在新的经济生活的孕育下,个人权利意识和要求越来越强烈”。交通运输的便利,农民生产活动能力的增强,自主支配劳动能力的提高,使他们的职业结构发生变化,传统的单一土地耕种逐渐发展为多种技能、多种职业的劳动。黑死病以后,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为农民广泛地参与社会交往提供了契机。“男人和女人都离开村庄去从事农业或工业以获得较高工资”。世纪末,长期受雇于庄园的长工多数离开庄园,有的去做割草打谷之类的短期农活,还有的从事各种不同的职业,成为乡村木匠、织工、屠夫等。职业的更替,蕴含着利益的增长。有学者对长期雇工和临时雇工的收入进行了比较:年代早期,诺福克郡一名做农活的长工全年的工资不足 先令及 夸脱谷物,正常年景下,大约合 英镑左右,加上 先令的额外津贴,其收入一年中也不足 英镑。而收割雇工仅秋收一季就可能挣到 先令至 先令;一名干草工一年干 天的活,其收入是 英镑 先令 便士,外加至少 先令的实物津贴。显然,农民职业的频繁变化受利益的驱动,而劳动者职业的流动必然伴随着地域的流动。源自迁徙地区的姓名记录也显示了乡村人口流动逐渐增强的趋势。世纪早期,埃塞克斯郡的一些村庄,年龄在 岁以上的男性,每年有 离开,同时又有 的人进入。黑死病后,农奴无视强制执行的劳工法的限制,迁徙人口的比例上升,记录中姓名的更替说明每半个世纪中就有 的家庭流动,到 年,多数村庄和小城镇只有少数家庭是从 世纪晚期继续居住下来的。可见,世纪末,乡村人口流动已经非常频繁。一般情况下,农民流动的趋势必须与乡村的生产和城镇需求相适合。较为突出的流动群体是从事收割的雇工,他们活动的足迹按照谷物成熟期的变化沿着道路交通网络跨越整个英格兰。威尔士的收割雇工曾大量进入到米德兰收割谷物,法庭案卷中记载伍斯特郡和格罗斯特郡结合处的一个雇主于 年雇佣了 名农工收割成熟的庄稼。一些农民也被吸引到大城镇,比如,一定时期内,诺福克郡乡村的一些农民大多数进入到金林恩寻找活计。可以说,农民在走出封闭的乡村四处寻求就业机会的同时,也领略了包括城镇在内各个地区丰富多彩的生活;他们以辛苦劳动增加了个人收入,同时也扩大了个人生活的视野。在频繁迁徙流动的过程中,农民的社会活动能力得到了相应提高。这是英国社会变动中最不起眼,但意义却非常巨大的一个方面。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崛起,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交通无疑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之一。交通运输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保证社会、经济和文化活动得以正常运行和不断发展的前提。中世纪晚期,英国的交通运输经过不断改造,发生了明显变化,基本形成了水陆相结合的较为完善的国家运输网络。交通运输的发展,沟通了有无,平衡了供需,为商品经济的繁荣,社会交往的开放,提供了重要条件,推动了英国社会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变。参考文献:B P Hindle,The Road Network of Medieval England andWalesJ Journal of Historical Geography,()M M Postan,The Cambridge Economic History of EuropeM Vol II Th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 Dyer,An Age of Transition?Economy and Society inEngland in the Later Middle Ages M Oxford UniversityPress,H S Ward,the Canterbury pilgrimages M London,H Rothwell ed,English Historical Documents M London,B R Duckham,The Transport Revolution M London,(英)亨利 斯坦利 贝内特 畅 英国庄园生活M 畅 龙秀清,孙立田,等译畅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畅 D Webb,Pilgrims and Pilgrimage in the Medieval WestM London,T H Aston,Landlord,Peasants and Politics in MedievalEnglandM Cambridge,J F Willard,Inland Transportation in England during theth CenturyJ Speculum,Vol ,No ()E Miller,The Agrarian History of England and WalesM Vol,:,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Mathias,The First Industrial Nation:An Economic History of Britain M London,J F Edwards;B P Hindle,The Transportation Systemof Medieval England and Wales J Journal of HistoricalGeography,()J Masschaele,Transport Costs in Medieval EnglandJ The Economic History Review,Vol ()T S Willan,The Inland TradeM Manchester,C Dyer,Lords and Peasants in a Changing Society:the Estates of the Bishopric of Worcester,M Cambridge,C Dyer,The Consumer and the Market in the Later Middle AgesJ The Economic History Review,New Series,Vol ,No (Aug,)(英)克拉潘畅 简明不列颠经济史M畅 范定九,王祖廉,译畅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畅 侯建新畅 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M 畅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畅 R H Hilton,The Decline of Serfdom in Medieval EnglandM The Macmillan Press,S A C Penn;C Dyer,Wages and Earnings in Late Medieval England:Evidence from the Enforcement of the Labour lawsJ The Economic History Review,New Series,Vol ,No (Aug,)C Dyer,Everyday Life in Medieval EnglandM London,责任编辑 张颖超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in the Late Medieval England and Its Role in Social TransitionGUO Hua(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China)Abstract:In the late Medieval England,the conditions of transport were improved constantly and a relatively comprehensive national transportation system with land and water was formed Based on the ancient Rome roads,many new oneswere built and a national road system with London as the hub took shape Relying on the advantageous natural conditions,river transport and coastal shipping together constituted a relatively welldeveloped water transportation network Theimprovement of transport capacity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English economy As a consequence,profound changestook place in English society Key words:the late Middle Ages;England;transportation;social transition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