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连加连减》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内容来源: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
课 时:第十四 课时
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
设计者: 高良瑞 高村一小 楚丽丽 贾峪楚村小学
备课时间:2016年 8月7日 编号:____________
课题
连加连减
课时
1
课型
新授
学习目标
1.通过观看动画演示,思考、交流,会说出连加连减算式的意义、运算顺序。
2.通过看一看、说一说,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连加连减题的计算方法。
3.通过练习,能熟练正确地口算10以内连加连减的式题。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能熟练的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
2.教材分析
连加连减是本单元的难点内容。教材在例题的编排上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在连加、连减计算前各安排了一副生动的插图,用小鸡的动画过程生动地反映出连加、连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二是教材在算式中用线标明计算顺序,并注上第一步算出的得数,以此把第一步计算的结果变成看得见的数,从而让学生克服因记不住第一步计算的结果而无法连续计算的障碍。。
3.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这个知识前已经熟知加、减法的含义,对10以内数的加减口算也比较熟练。而且学生具有“添上、再添上”与“去掉、再去掉”的生活经验,所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并不困难。但是一年级儿童受到年龄特点的限制,注意力易分散,有意注意时间短,思维还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像连加连减这样需要较强注意力的知识点,对他们来说是学习上的难点,表现在由于看不见或忘记第一步计算结果而导致第二步计算受阻的现象。
评价任务
1.借助观看动画演示,用自己的话说出连加连减算式的意义和运算顺序。(目标一)
2.借助观看主题图、小组交流,说出连加连减题的计算方法。(目标二)
3.借助做一做,快速正确的口算10以内连加连减的式题。(目标三)
由于连加连减是本单元的一个难点,根据一年级儿童的特点,本节课充分利用动画演示,直观生动的画面,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和运算顺序。
教 学 设 计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标准
学生活动
目标达成情况
反思与评价
环节一:复习导入
活动一:
1.口算比赛。
2.组织观察上下两道题之间的联系。
1.通过比一比,口算比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观察上下两题间联系引出课题。
1.开火车形式口答。
2.会说出:上一题的结果正好是下一题的第一个数。
环节二:创设情境
探究“连加”
目标1: 通过观看课件动画演示,思考、 说出连加算式的意义和运算顺序。
目标2:通过看一看、说一说,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连加连减题的计算方法。
活动一:
课件演示主题图,组织学生认真观察发现图中的数学信息。
1.演示,分步操作:
操作一:5只小鸡在吃食,又跑来了2只。
(1)组织学生说图片的意思,并列式计算。
操作二:5只小鸡在吃食,先跑来了2只,又来了1只。
(2)组织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画面、说出5、2、1的意义及列出算式,(引导叙述用到“原来”“先”“又”)。
板演5+2+1=8
(3)组织比较与以前学习过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引出连加。
强调第二步计算。(板演)
2.小结连加的计算方法。
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动画演示,让学生自己能说出图片的意思。借助学生的已有经验,能说出今天的加法和以前的加法的不同,从而引出连加。
(评价目标一、二)
1.(1)学生看图、说出图片的意思、能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
(2)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片及数字5、2、1的意义,并列出算式。
(3)学生能找出并说出不同点。
2.全班交流、总结。
环节三:敢于猜想,学习“连减”
目标1:通过观看动画演示,思考、交流,说出连减算式的意义和运算顺序。
目标2:通过看一看、说一说,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连加连减题的计算方法。
活动一:
1.让学生猜想,小鸡吃完食物会怎么样?(动画演示)
2.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数学信息、会提出问题并列式。
3.组织学生比较与以前学习过的减法算式的异同点,引出连减。
4.组织学生讨论计算方法。
板演
5.小结连减的计算方法。
通过让学生猜想、观看动画演示、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 从而自主提出并解决问题,既充分理解了连减的含义,又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评价目标一、二)
1.学生猜想,交流,汇报。
2.小组交流,汇报。
3.全班交流,说出不同点。
4.同桌交流,汇报。
5.全班交流、总结。
环节四:巩固提升
目标3:通过练习,能熟练正确的口算10以内连加连减的式题。。
1.教材第65页“做一做”。
2.教材练习十四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相互交流图片的意思及算式的运算顺序。
(完成目标三)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同桌相互说一说图片的含义,最后全班交流,反馈。
环节五:全课总结
梳理本节课在知识方面及学习方法上的收获。
计算连加连减题
从左到右按顺序
上步得数下步用
反复检查不错题
在梳理全课知识的过程中提升归纳、总结的能力。
学生谈收获。
作业/拓展
教材练习十四第2、3、4、5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