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从两部交互作品中探寻交互式电子音乐的创作特点.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14324 上传时间:2024-01-1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3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两部交互作品中探寻交互式电子音乐的创作特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从两部交互作品中探寻交互式电子音乐的创作特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从两部交互作品中探寻交互式电子音乐的创作特点.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 0 2 3 年第2 期THE NEW VOICE OF YUE-FU(Journal of the Shenyang Conservatory of Music)No.2,2023从两部交互作品中探寻交互式电子音乐的创作特点赵博内容提要 交交互式电子音乐是电子音乐发展下的新型样式,其强调使用交互技术实现不同艺术媒介的融合与音乐表达。通过对作品特有的音乐互动形式与控制行为的设计,交互音乐吸引了大量的学者及观众的视线。在结合现场乐器演奏的交互音乐作品中,打破乐器演奏的自然状态,并将乐器演奏行为舞蹈语言化,或者行为艺术化,使其在交互系统结构内与其他艺术形式构成统一的艺

2、术内涵的创作手法是近年很多艺术家尝试的一种方式。Alexander Schubert创作的两部交互音乐作品SCANNERS与CodecError,便是通过将传统乐器的演奏行为进行艺术化的处理,使其表现出一种具有机械化风格的动作表达态势,以此构成与灯光、声音交互技术之间独特的表现行为特征,使作品无论从内在的音乐音响风格与灯光语言,还是从外在的演奏行为与舞台呈现上都传递出极其统一的艺术理念。【关键词电子音乐交互式电子音乐新媒体艺术电子音乐表演中图分类号:J614.8D0I:10.20093/ki.CN21-1080/J.2023.02.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0 0 1-5 7 3 6(2

3、 0 2 3)0 2-0 0 6 7-6一、交互式电子音乐(一)交互艺术与交互式电子音乐交互艺术是当代艺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以计算机、互联网技术作为创作平台,广泛融合了不同艺术形式与艺术元素。通常来说,交互是利用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来进行信息交流,而这种特殊的信息交流方式对于人们而言,就是计算机收集人们的行为动作并处理后,以视觉、听觉或其他方式给予反馈。这也意味着互动艺术也同样是新媒体艺术的一种,它将音乐、舞蹈、影视、绘画等艺术种类融合在一起,并使用一定的科技手段,使数字媒介和其他的媒介结合在一起,寻求新的感知现象。这种感知包括了视觉、听觉、觉等沉浸式、全身心的多重感官。在交互艺术的创作中,艺

4、术家的核心观点在于如何充分地运用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来实现多元艺术的整合与表现。艺术家通常会利用计算机作者简介:赵姝博(1 9 8 8 一),女,浙江音乐学院作曲与指挥系讲师。基金项目:上海市音乐声学艺术重点实验室委托科研项目(项目编号:SKLMA-2023-01)。68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 0 2 3 年第2 期软件所编写的程序对现场演出做出一定的调整与反馈,使最终的演出效果更具有互动性特征。这类反馈包括但不限于合成声音,从而影响或修改音乐的音响效果,或者加入新的视觉元素使观众的视觉感官得到刺激等行为。这类行为将作品中的不同艺术元素构建在一个合理的表现范畴内,并为作品的呈现提供了更加

5、丰富、完整的艺术语言。交互式电子音乐是交互艺术的一个分支,它不仅明确了电子音乐的主体性地位,也区别于其他类型的电子音乐。在交互式电子音乐的不断发展下,其定义也被不断更新与完善。2 0 0 1 年,Wi-nkler在其著作中谈到对于“交互式电子音乐”的概念,他认为:“交互式电子音乐在这里被定义为一种作曲或音乐即兴演奏的方式,计算机软件介入到实时的现场演奏中,影响或修改音乐。”2 0 1 0年,EARS全面界定了交互式电子音乐的行为和主要特征。2 0 2 1 年,陆敏捷在论文中对现阶段的交互式电子音乐重新归纳、概括,“以计算机和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介系统,在现场表演作品呈现的过程中实时生成或配置新

6、的声音材料,使新媒介系统的输入行为与输出音乐内容之间表现出交互特征的新媒介艺术形态。”2 】同时,她还对交互电子音乐的形式进行了梳理,她认为,“在新媒介和艺术思潮的推动下,交互式电子音乐出现了与声乐结合、与舞蹈结合、与装置结合、与视觉艺术结合、与书法绘画诗歌结合、与行为艺术结合的,以及多媒体音画剧场等丰富样态。”3 “交互式电子音乐是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通过上述观点,笔者认为现阶段的交互式电子音乐是将舞蹈、影视、绘画、装置艺术等多种元素融合在一起的综合艺术形式。音乐在其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与作用的同时,交互的方式与模式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技术手段也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而进步。其不仅是电子音乐

7、发展的新型产业,也是新媒体艺术中的一部分。(二)交互式电子音乐的创作形式与特征从2 0 世纪7 0 年代至今,艺术家们开始尝试关于“新媒体艺术”的创作,他们把传统的音乐、绘画、影视、舞蹈等艺术形式融合在一起,实现多媒体融合的同时,形成了一个具有整体性、交互性特征的新媒体艺术形式,并且呈现出“人人交互”“人机交互”和“机机交互”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表现形式,5 这三种交互模式是可以同时存在或者以组合形式存在的。此外,可以看到的是“交互”的形成与计算机息息相关,交互技术也被大量应用于现场演出中,“它打破了长久以来音乐的预置模式,在音乐表演和呈现之间建立起互动的桥梁”6,呈现出多种表现形式的同时,还体现

8、了交互式电子音乐作品的三个特点:互动性、实时性和不确定性。交互式电子音乐作品的最大特点和亮点就是交互性。无论是在交互式电子音乐作品中的哪一种交互形式下,互动理念和互动技术都是交互电子音乐的核心。而实时性与不确定性则是与交互式电子音乐现场演出的表演方式息息相关。交互式电子音乐作品大多以人为表演主体,计算机为辅助表演工具。表演者在每一次表演的过程中都可以进行二次创作。“在交互表演中,有可能是一部艺术作品或者是一段即兴演出,通常会包括1EARS资源库是以术语为切入点、以网络站点为用户平台、为当代电子音乐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的一套科学、完整、动念化的知识体系。2】陆敏捷:交互式电子音乐概论,重庆:西南大

9、学出版社2 0 2 1 年,第3 5 页。3 同 2 ,第2 9 页。4】范翔:交互式音乐研究,南京艺术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 0 1 7 年,第1 页。5】赵晓雨:从三部新锐作品探究当前交互音乐的创作形式,人民音乐2 0 2 1 年第3 期,第9 页。6 同 5 。赵姝博:从两部交互作品中探寻交互式电子音乐的创作特点69利用软件所编写的程序使现场演出中的预制部分做出响应。”这同样也意味着每一次的表演都是不确定且独一无二的。(三)交互式电子音乐的行为特征交互式电子音乐突破了传统音乐在创作表演上的束缚与界限,它不再依赖于器乐或是人声来进行音乐表现,而是更多地依靠于计算机或程序。并且交互的设计与实现也

10、同样依靠于计算机或程序设定,打破了传统自然声学中“行为”与“后果”的对应关系。计算机与程序这两者既是创作平台,也是表现工具与表现对象。一部作品基于不同的计算机程序所具有的舞台表演形式和表演风格都是具有独创性的。艺术家们往往需要根据不同程序下的交互逻辑进行不同的交互行为设计。因此,交互行为以及控制行为成为交互音乐在舞台表演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其中,演奏员们的特殊演出行为是专属于交互音乐作品的一种表演行为。表演者们将根据作品的内涵或是不同的音乐特征进行专门的表演设计。事实上,这些表演行为的设计都是建立在作品以及它们特殊的交互系统之上。这也意味着不同的作品会出现不同的交互行为,并且两者之间具有高度的关

11、联性和延续性。通常来说,表演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与音乐具有极富艺术性的关系,是音乐的艺术化处理结果。它可以从视觉上表现音乐的内涵或是将音乐的节奏性和音响特征进行夸张化处理,以此来加强观众的视觉冲击力,从而达到深化观众对作品内涵的理解作用。这也可以同样理解为,为作品设计专属的表演行为是创作者必做的功课之一,它与创作音乐、设计视觉影像、舞美等作品元素一样重要。1王铉:艺术与技术的交互(之一)一互动音乐创作中的艺术表现与技术实现,乐府新声2 0 1 0 年第2期,第1 0 9 页。2 作品简介原文为:The piece can be seen as a comment on the relationsh

12、ip of man to digital content:the direct cons-equences of action cant be explained by simple cause and effect principles any more,the musicians become puppets or atleast a part of a complex machine.(作品简介来源为作者个人网站:htp:/ Schubert的两部作品SCANNERS和Codec Error来简析交互音乐中的一些特殊的舞台行为及其设计理念,以及与其他艺术媒介之间的关系。二、作品分析(一)

13、交互作品SCANNERSSCANNERS是一部为体感互动装置与弦乐队创作的新媒体交互作品。该作品在演出时收集演奏员的手部运动,如演奏时不同的运弓手势以及单纯的、非正常表演运弓动作的手部运动。这些不同的手势信息激发了不同的声音效果片段,使器乐化的演奏和预设好的声音素材结合在一起,极大增强了作品音乐层面的丰富度。在这部作品中,演奏家们的表演行为被创作者固定。表演动作和声音变得一样重要,观众很难分清哪部分是演奏者通过手部运动触发的声音,哪部分是表演者所演奏的乐器声。这一点也正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一一“行为的直接后果再也不能用简单的因果原理来解释了。”2 从作品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表演者们并不是从头至尾都

14、进行演奏,与演奏古典音乐的弦乐团完全不同,这是艺术家为作品所特殊设计的舞台行为。在作品的最初部分由一名大提琴演奏员在空中运弓触发声音素材,随后小提琴演奏员和70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 0 2 3 年第2 期中提琴演奏员加入进来触发预制的声音材料,直至五名演奏员都出现后,小提琴演奏员和中提琴演奏员才真正开始演奏乐器,和大提琴演奏员所控制的音响声音材料交织在一起。在整个演出中,这些演奏员更像是五台不具备情感的表演机器,所有的表演行为动作都被固定,甚至包括演奏时的头部运动。而这种表演行为一一明确的手势语言和演奏方法不仅符合了扫描仪的机器运作特性,同时还和交互的控制语言联系在了一起,演奏员可以

15、精确地触发预设好的电子声音素材。在作品进行到2 分钟左右,所有演奏员同时出现了与之前不同的演奏行为,这会让观众清晰地意识到表演者在通过演奏行为诠释作品,并且接下来的作品内容将会和之前的内容有所不同。同时,灯光也是表演中不可缺少的艺术媒介,它不仅影响了舞台的呈现效果,还具备了弦乐五重奏声部上的线条特点。作者利用灯光控制整个舞台、音乐声部的呈现,大大增强了该作品的舞台表现力。因为每名演奏员都只在拥有表演需求的时候才会被灯光照亮,观众可以利用灯光的明暗对比获取作品的开始或结尾、不同声部之间的进入方式,以及不同音型的呈现方式。尤其是灯光对不同的音型做了不同的处理,设置了不同的编程语言,如演奏员演奏跳弓

16、时,灯光快速闪过;演奏拉奏时,灯光长时间的打亮;演奏震弓时,灯光频闪等。观众可以通过灯光的表现发现整部作品具有一定的对称性与对话性,以及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三个声部呈现出的各自为营、相互交织的音响效果。在作品的高潮部分,灯光的快速闪过与音响效果的层层递进以及灯光的熄灭1 作品简介原文为:The theme of the composition picks up a trend of our times,in which body images,appearancesbecome increasingly artificial and constructed.Everything is man

17、ipulated,virtual and edited all the time.And everythingis clip-based,handed out in snippets,sections,cuts.We encounter an ambiguity here which opens fields of interestingaesthetics and media compositions on the one hand and a playground for depersonalized discontinuity,fake appearancesand deception

18、on the other.This work is not trying to make a statement in either direction but tries to put the finger in thewound and by bringing the topic on the stage,to the performer,to the actual person and through this making it perceivableand obvious.The body is subject to digital manipulation,the entity i

19、s infringed.(作品简介来源于作者个人网站:http:/ 0 1 7 年创作的一部为低音提琴、打击乐和灯光而作的新媒体交互作品。这部作品考察了表演者的身体及其在数字时代的表现,将崩溃的计算机程序拟人化,反映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一种趋势。作者认为:“在这个趋势中,身体形象、外观变得越来越人工化,一切都是被操纵、虚拟和编辑的。所有的东西都是经过剪辑处理的,以片段、片段、剪辑的形式分发,人们在这里遇到了一种模糊性。这部作品不是试图在任何一个方向上发表声明,而是试图把手指伸进伤口,把话题带到舞台上,带到表演者身上,带到真实的人身上,并通过这一点让它变得更加具有可感知性和明显性。身体受到数字操纵,

20、实体受到侵犯。”1 从整部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音乐和视觉语言息息相关,其舞台表演行为的特点也同样建立在了交互语言上。表演者们变换富有机械感的动作和演出位置。这种演奏行为是新媒体作品中所独有的舞台行为,可以增强观众所感知到的视觉冲击力,影响观众的情绪,也可以增强和电子音赵姝博:从两部交互作品中探寻交互式电子音乐的创作特点71乐之间的关联。可以看到,从演员的出场、肢体动作,又或是在演奏乐器的过程中,演奏员们都没有忘记自己需要表现的被操控感的表演行为特点一一他们的动作都较为僵硬,整个表演动作都具有机械感、木偶感。这是将演奏员们的器乐表演行为做了一定的艺术化处理。这种表现方式是试图将舞台上的表演者看作

21、数字表现,而数字表现的出现则一定伴随着相应的数字错误。虽然这些故障通常都是出现在电脑屏幕上,但这个作品的目的就是将故障化为现实,将舞台上的这种感知带到真实的人身上,通过这种感知将演奏员们变成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出现故障的化身。从音乐方面看,噪音片段、相机声、秒表声等碎片化声音是这部作品木偶感的主要来源。这些碎片化的声音和快速闪烁的灯光以及演奏员们的表演动作结合在一起,加强了作品所要表达的被操控感。从3 分5 0 秒左右开始,演奏员们开始演奏他们的乐器-景一一低音bass和打击乐,这也预示着作品开始进入了下一个阶段。低音bass的长线条音响效果加强了音乐中的紧张情绪。同时,打击乐声部也加入进来,音乐

22、的节奏开始由打击乐乐手掌握。在6 分3 0 秒左右,低音bass仍然是演奏长音,但可以听到创作者在此基础上叠加了噪音片段,从而加强了长线条低音所烘托的神秘氛围。打击乐乐手也在舞台的两端敲击锣,噪音片段同时穿插在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左右声道中的打击乐的音高并不相同,这使得整部作品声音的层次感、立体感被完全地展现了出来。在这之后,创作者则选择使用节奏加快的方式给作品推到了一个新的高潮。同样,灯光这个艺术媒介也在该作品中展现了它强大的舞台表现能力。创作者利用了三种不同颜色、频闪的灯光以及巨大的白色灯光,强调了作品所呈现出来的不连贯性。与此同时,灯光的交互技术与演奏员们的表演行为之间也产生了相应的互动一

23、一演奏员们不停地更换表演位置,灯光也随着他们变换位置和颜色;当音乐处于碎片性且不断加速的时候,灯光也同样快速地、间断地变换红光与蓝光这对对比色。在演奏员背后还设有两盏巨大的白色灯光,它们在作品高潮时快速点亮,这种强烈的直射白光给观众带来了巨大的视觉冲击。除此之外,灯光的分布也与普通演出表演时的单一顶光不同,创作者将灯光分布在不同的位置,上下左右、正面背面都有。这就意味着,当灯光随着音乐的节奏闪烁时,不同位置的灯光相继亮起,观众可以得到不同组合的视觉效果。即便只是一些简单的灯光颜色、位置的不同,加上表演者丰富的舞台行为,给予观众的视觉观感也是非常强烈的。在这部作品中,无论是具有木偶感的舞台动作,

24、还是间断闪烁的对比色灯光,所有的表演设计、舞台设计都是为了突出作品的内涵一一拟人化、崩溃的计算机程序,都是创作者从作品立意出发,设计的具有表现力的“舞台行为”。(三)两部作品的行为特征分析从上述两部作品的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交互作品的舞台表现手段是多种多样的。这其中影响较为明显、能带给人强烈感官体验的就是作品中表演者的舞台行为特征以及灯光交互设计这两个视觉元素。交互音乐作品的表演行为都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并与作品本身所要表达的含义具有高度关联性。这些特殊的舞台行为并不是简单、拙劣、临时的,而是建立在交互系统上,经过创作者周密设计,从而给观众理解作品提供的信息输出口。表演者们通过他们的舞台行为加强

25、作品的视觉效果和影响,同时也将表演与交互技术建立起艺术语态上的联系。在交互式电子音乐作品SCANNERS中,我们可以发现它的舞台行为是建立在该作品的交互系统上。表演者的行为动作被控制在手部与头部,他们需要在演奏乐器的同时,利用手部与头部的动作触发计算机所预设好的音响效果,使作品可以圆满地完成。这恰恰证明了交互作品的表演行为是非常重要的,演奏员不仅需要熟知演奏内容和触发条件,还需要理解创作者的意图将其设计72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 0 2 3 年第2 期的动作在舞台上呈现。在CodecError中,表演者的舞台行为动作则是更多地建立在作品本身的设计理念上。演奏员在演奏乐器的同时,还需要完

26、成一系列的舞蹈动作,并且将两者融合在一起,使乐器表演行为通过艺术化的处理手段后具有更强的视觉感染力。对于观众而言,表演者的舞台行为和肢体动作不仅可以刺激他们的视觉感官,增强作品的吸引力,还可以根据表演者的舞台行为和肢体动作更准确地理解隐藏在作品背后、创作者所要表达的作品含义。这不仅是传统艺术形式较难涉及的深层含义,也是新媒体交互艺术作品的创新之处。而这也需要广大的新媒体艺术创作者们在创作作品之初进行思量与设计。灯光这个艺术媒介也是新媒体交互作品中重要的舞台表现手段之一。首先,灯光为艺术作品的呈现提供了视觉“场地”,即灯光只照亮有表演需求的表演者,使观众被动地提高对作品的专注度;其次,灯光可以传

27、递作品的结构设计,创作者通过对不同的段落设计不同灯光效果的技术手段,加强作品的层次感,也使作品的各个段落可以更好地连接在一起。除此之外,灯光还可以和表演者进行实时互动,在提高表演者舞台行为完整性的同时,也增强了作品的视觉效果。通过上述两部作品可以发现,新媒体艺术作品的灯光交互技术具有极强的实时性特征。灯光交互技术为演奏员们的舞台行为进行了一系列、有效的互动。比如,在作品SCANNERS中,灯光呼应了音乐内容,创作者为不同的音响效果设计了不同的灯光效果。这使得演奏员的表演动作变得更加有效且具有更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的同时,也能促使观众在第一时间收集到作品想要表达的视觉元素。同时,创作者也可以利用灯光

28、这一舞台表现元素更加清晰地展现作品的设计理念、交互逻辑、整体结构以及舞台设计等一系列内容。在CodecError中,创作者利用灯光的颜色直接将观众带入一种具有强烈的、非现实感的舞台场景,使观众可以快速地进入观赏状态,增强观众的关注度,以及融入创作者所打造的作品氛围。综上所述,交互作品是一种将音乐、舞蹈、影视等多种艺术及一系列的科技手段结合在一起的艺术形式。它不再仅限于单打独斗式的创作方式,而是需要将各种元素、手段、技术等精心设计后再进行紧密联系。其中,不可被忽视的两个组成部分就是被精心设计的演奏员们的表演行为及舞台上的灯光技术。这两点也将成为交互作品中必不可少的两大要素。交互作品的创作者们需要认真对待这两个重要元素,并在创作作品之初对其进行相应的探索与设计。参考文献:1王铉。艺术与技术的交互(之一)一互动音乐创作中的艺术表现与技术实现 J乐府新声,2 0 1 0,2.2赵晓雨从三部新锐作品探究当前交互音乐的创作形式 J.人民音乐,2 0 2 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