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农村中小企业经营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本文是姜长云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新农村建设中支持农村中小企业的政策转型和服务体系建设机理、模式及其区域比较研究”(项目批准号:70773025)的研究成果之一。参与课题调查的有姜长云、杜志雄、肖卫东、刘志荣、张晓敏、刘明轩、张瑞娟和陈晨。张晓敏为本文提供了部分问卷调查的分析数据。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吸取了姜长云教授等的重要建议。但是,文责自负。基于对三个县农村中小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杜志雄1 肖卫东2(1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2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山东师范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内容提要:根据对分别地处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县
2、(区)农村中小企业的调查数据,本文首先分析了金融危机对农村中小企业经营绩效的总体影响以及对不同类型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并进而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解析了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决定农村中小企业经营绩效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受金融危机冲击,农村中小企业的总体经营状况明显恶化,有些企业甚至面临生存危机;但是,由于企业具有不同的企业特征、创新特征、行业特征和地理区位特征,金融危机对农村中小企业产生的冲击效果存在差别。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 农村中小企业 经营绩效 Logistic模型一、问题的提出国际金融危机使中国农村中小企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关于国际金融危机究竟对农村中小企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是2
3、008年9月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以来许多学者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例如郭朝先,2008;2009;姜长云,2009;姜长云、刘明轩,2009;陈斌、陈华敏,2009;黄速建、刘建丽、王钦,2009;陈丽金,2009;秦兴方,2009;黄溪,2009;李子彬,2009)。但是,现有相关研究大多是从宏观上对金融危机背景下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所受影响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简单的描述性统计分析,而且大多数文献只分析了总体影响。金融危机是所有农村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现实外部环境,是其发展函数的一个外生变量,可能对企业经营绩效本文所指的企业“经营绩效”是指经济意义上的经营绩效,而不是会计意义上的经营绩效(主要
4、采用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等财务指标来衡量)。由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所研究的农村中小企业经营绩效主要包括订单和销售额、生产经营成本、资产运营能力与质量、盈利能力和营运资金这五个方面。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对于金融危机对农村中小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不仅要分析其总体影响,更要分析其对不同类型企业的影响;不仅要从宏观上把握影响农村中小企业经营绩效的因素,更要从微观层面的企业内部特征、中观层面的行业和地理区位特征分析其影响因素,因为宏观因素并不能解释问题的全部。因此,作为研究的第一步,要做的事是测度金融危机对农村中小企业经营绩效的总体影响,以及对不同类型企业的影响。通过直观的观察容易发现,企
5、业经营绩效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及程度在企业间是有差别的。因此,在研究的第二步中,有必要测度哪些微观和中观层面因素在决定企业经营绩效是否会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及其受影响的程度。循着这一技术路线,本文基于课题组对四川N县、安徽F县和广东E市F区农村中小企业的问卷调查,运用一般统计方法分析金融危机对农村中小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并建立Logistic模型探寻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宏观背景下农村中小企业的内部因素、中观层面因素与其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二、调查的基本情况与样本特征(一)调查的基本情况课题组分别选择了四川N县、安徽F县、广东E市F区三个县(区)作为调查地区,并分别于2009年4月、5月和7月进行了实地调
6、查。这三个县(区)的农村中小企业均较为密集,数量众多,且以传统制造业(纺织、服装、印染、化工、陶瓷、机械等)为主。同时,这三个县(区)分别地处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其中,广东E市F区农村中小企业的外向度较高,出口导向型企业较多,而安徽F县和四川N县农村中小企业的外向度较低,企业产品主要在国内市场销售。因此,以这三个县(区)的农村中小企业为例,来研究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农村中小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对于样本企业的选取,课题组在三个县(区)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协助下,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对企业进行抽样。其随机抽样原则是:要求样本企业在行业分布上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抽样应以制造业
7、企业为主,不考虑建筑业和采矿业企业,服务业企业不要超过样本企业总数的1/3;同时要求样本企业规模分布的广泛性,规模较大的企业、规模居中的企业、小型和微型企业各占1/3左右。调查方式主要采取听取相关部门汇报、召开企业与行业协会和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座谈会以及请企业管理人员代表填写调查问卷等方式。同时,课题组还对其中的一些企业进行了重点走访,深入企业,与企业家和企业管理人员就企业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生产、经营、融资等情况直接进行了面谈。 在三县(区)发放的调查问卷中,通过复审的共有151份,其中,四川N县41份、安徽F县40份,广东E市F区70份。由于调查问卷涵盖内容甚多,而且有些项目和问题可能涉及企业
8、财务信息和商业秘密,有些企业填写的内容(主要是定量数据)不够完整。但是,这些企业所提供的其他信息还是有助于课题的研究,所以并未从整体上将其视为无效问卷,只是在分析相应内容时进行了统计剔除的处理。本着最充分利用调查信息的原则,分析不同问题所依据的有效样本企业数量(n)有所不同,n可能会小于151。在下文的分析中,最大有效样本企业数量是151家,最小有效样本企业数量是56家,具体情况将在文中相应的地方进行说明。(二)样本的特征表1列出了有效样本企业的基本特征。从企业规模看,样本企业中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所占比重基本平衡。根据国家统计局等四部委2003年颁布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中小企业按职工人数、
9、资产总额或销售额这两条标准来划分。受调查资料限制,本文按企业资产总额或销售额来划分企业规模资产总额在4000万元及以上或销售额在3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为中型企业,资产总额在4000万元以下或销售额在3000万元以下的企业为小型企业。据此,在有资产总额或销售额数据的130家样本企业中,中型企业占43.08%,小型企业占56.92%。从141家样本企业的注册资本规模来看,农村中小企业的注册资本规模普遍不高,500万元以上的企业仅占36.88%。从149家样本企业的经营年限来看,近70%的样本企业的经营年限在5年以上。从企业所有制性质和组织形式来看,样本企业以私营企业为主,组织形式上以有限责任制占
10、主导。样本企业中的22家外资企业基本上都分布在广东E市F区,这反映了东部沿海地区农村中小企业具有较强的外向型特征。从企业投入要素性质和行业性质来看,样本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大多数企业从事传统制造业。表1 样本企业的特征样本特征企业数(家)所占比重(%)样本特征企业数(家)所占比重(%)规模中型企业5643.08行业类型传统制造业7952.32小型企业7456.92先进制造业3019.86合计130100.00高新技术企业127.95经营年限01年(含1年)85.37农业企业1610.6013年(含3年)1812.08服务业企业149.2735年(含5年)1912.75合计151100.0
11、05年以上10469.80所有制性质国有企业11.52合计149100.00集体企业46.06要素类型劳动密集型8356.08私营企业3959.09资金密集型3422.97外资企业2233.33技术密集型3120.95合计66100.00合计100.00注册资本050万元3625.53组织形式股份合作企业78.9750万100万元1510.64股份有限公司67.69100万500万元3826.95有限责任公司6583.34500万元以上5236.88合计78100.00合计141100.00注:企业注册资本区间范围的分界点按上限在内的原则来确定;外资企业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三、
12、国际金融危机对农村中小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一)金融危机对农村中小企业经营绩效影响的总体情况根据148份有效问卷的调查数据,从被调查企业受调查时(2009年4月)的运行情况看,与一年前相比,仅有26.35%的企业发展势头稍好或好得多,正常运行的企业也只占32.43%,41.22%的企业发展势头变差,这比发展势头稍好或者好得多的企业高出了14.87个百分点。可见,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农村中小企业的总体经营状况明显恶化,经营绩效明显变差。其与中国中小企业整体经营状况呈现出基本一致的变动趋势中小企业景气指数在2008年下半年以来迅速下滑,在2008年第四季度中型企业景气指数下滑至105.4,小型企业
13、景气指数突破100点关口,下滑至99.5。中小企业家信心指数也随之减退,创下近年来的新低,在2008年第四季度均突破100点,分别为97.7和94.1,小型企业家信心指数在2009年第一季度创谷底,为93.5。中小企业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的下滑预示着中小企业经济发展缺乏活力,经营状况明显恶化,数据来源:。运用衡量农村中小企业微观运营状况的各项指标来分析,农村中小企业在以下五个方面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订单和销售额、生产经营成本、资产运营能力与质量、盈利能力、营运资金。1.订单和销售额方面:订单锐减,生产受限,开工率下降,销售额缩减。受进口需求减弱和国内市场需求下降的影响,农村中小企业的生产
14、订单锐减,生产受限,企业开工率下降,销售额缩减。对139份有效问卷的统计结果显示,在2008年9月至2009年3月间,仅有23.02%的企业订单增加了,39.57%的企业出现了订单减少,比订单增加的企业比例多了16.55个百分点(姜长云、刘明轩,2009)。其中,在56家订单减少的农村中小企业中,总计有94.65%的企业订单减少幅度在5%以上,总计有60.72%的企业订单减少幅度在20%以上(见表2)。订单减少的后果之一便是企业开工不足,销售额下降。143份有效问卷的结果显示,开工不足的企业占67.2%(其中,47.6%的企业生产基本正常但减少了开工天数,18.2%的企业勉强维持、静观其变,1
15、.4%的企业完全停产),能够满负荷生产的企业仅占32.8%。相比之下,在139份有效调查问卷中,销售额减少的企业占45.7%,比销售额增加的企业比例(19.6%)高出了26.1个百分点。同时,在56家销售额减少企业中,有近90%的企业销售额减少幅度在5%以上(见表2)。可见,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农村中小企业的订单和销售额都有相当程度的减少,并且销售额缩减情况更为突出、更为严重。表2 2008年3月2009年3月农村中小企业订单、销售额和利润减少的情况减少比例订单减少销售额减少利润减少企业数(家)比重(%)企业数(家)比重(%)企业数(家)比重(%)5%以下35.35712.501419.715%
16、20%1933.932137.502636.6220%40%1628.581628.571318.3140%60%1119.64712.5068.4560%以上712.5058.931216.91合计56100.0056100.0071100.002.生产经营成本方面:受多重因素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成本被大幅度推高本次调查问卷中没有专门针对样本企业成本上升情况的问题项。但是,从对相关问题的回答以及与被调查人员的座谈中,可以推测出企业成本上升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事实。一是原材料和能源等生产要素供给缺乏和市场价格上涨及其波动风险,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在对“当前阻碍贵企业发展的三个最主要因素分别是哪些?
17、”这一问题的调查中,54.78%的企业认为,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上涨及其波动风险是企业在国际危机金融背景下生产成本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中,有16.67%的企业将其作为第一重要的阻碍因素,20.87%的企业作为第二重要的阻碍因素,17.24%的企业将其视为第三重要的阻碍因素。二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消费需求与出口需求在2008年第四季度持续下滑,农村中小企业的“去库存化”行为导致销售费用上升。三是人员工资上涨,各种费用开支增大。这主要缘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劳动合同法从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看,该法的实施,将从裁员的经济补偿、缴纳社会保险费用和违法成本三个方面影响劳动力成本。据统计,实施新的
18、劳动合同法后,部分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生产成本平均增加了20%30%(梁达,2008)。 和有些企业因收益增加而进行的正常加薪,以及有些企业尽管生产处于维持状态,生产效益不好,但是仍需给员工正常发工资,甚至还需涨工资,这直接导致了企业人工成本、管理费用和制造费用的增加。在144家有效样本企业中,有41.67%的企业增加了工资,48.61%的企业工资水平基本不变,只有9.72%的企业在危机中采取了降薪的措施。这从另一侧面也反映了中国绝大多数农村中小企业在危机面前仍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四是税费负担较重且税费政策不规范。在对“当前公司税收负担和缴费负担”这一情况的调查中,有55.8%的企业认为税收
19、负担很重和较重,36.96%的企业认为税收负担一般,只有7.24%的企业认为税收负担较轻和很轻;有半数企业认为缴费负担很重和较重,43.38%的企业认为缴费负担一般,只有6.62%的企业认为缴费负担较轻和很轻。企业税费负担是影响企业运营状况的重要政策环境因素,当前农村中小企业的高税费负担是其生产经营成本高企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调查中,有不少企业反映,政府对仍在运行企业的税收征缴工作抓得很紧。这可能与政府财政总量及来源结构在金融危机背景下都发生了某种程度的变化有关。但是,值得重视的是,应防止地方政府向中小企业过重课税的现象(姜长云,2009)。3.资产运营能力与质量方面:应收账款和期末存货略有上升,
20、资产周转速度明显放缓,资产减值损失上升,资产质量下降。企业的资产运营能力可由应收账款和期末存货这两个指标来衡量。从应收账款余额与期末存货来看,在104份有效调查问卷中,与上年同期相比,在2009年3月,只有12.5%的企业应收账款占销售额的比重上升了,8.65%的企业这一比重有所下降,78.85%的企业这一比重基本不变。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应收账款在销售额中所占比重上升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部分企业在市场需求下降、产品销售不畅的情况下,结算方式被迫由先付款后发货调整为先发货后付款;二是受金融危机影响,下游企业资金周转出现困难,企业间相互拖欠货款现象增加。从期末存货情况看,在98份有效调查问卷中,
21、与上年同期相比,在2009年3月,有13.27%的企业期末存货占总产值的比重上升了,比这一比重下降的企业比例(8.16%)多出5.11个百分点,其余78.57%的企业这一比重基本不变。可见,与上年同期相比,在2009年3月,农村中小企业应收账款占销售额的比重、期末存货占总产值的比重均无较大变化,只是略有上升。不过,若从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来看,金融危机导致农村中小企业资产周转速度明显放缓。这一情况可以从273家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资产周转率下降的情况中得到例证2008年12月31日前上市的273家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中,2008年应收账款周转率从2007年的9.79次下降至9.48次,存货周
22、转率则从4.25次下降至3.9次(秦宁等,2009)。国际金融危机对农村中小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主营业务收入上,也体现在资产价值损失上。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原材料和存货的“高进低出”,导致提取的“存货跌价准备”大幅增加;二是应收账款回收难度的加大和回收周期的延长,导致提取的“坏账准备金”大幅增加。4.盈利能力方面:利润下降,盈利空间受到挤压,盈利能力受到抑制。因金融危机影响而引致农村中小企业运营状况恶化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利润减少,销售毛利润率下降。一方面,企业生产受限,许多企业以销定产、待产和停产,销售额下降;而企业原先购入的大量原材料又积压在仓库,导致存货成本增加,利润减
23、少。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外总需求减少,生产经营成本被推高,造成市场竞争激烈,一些企业为了减少产品积压和原材料库存、加速流动资金周转,不得不实施降价销售策略,“薄利多销”。可见,金融危机使农村中小企业的利润空间受到挤压,这直接羁绊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在71份“利润减少”企业的有效问卷中,总计有80.29%的企业利润减少幅度在5%以上,近45%的企业利润减少幅度在20%以上(见表2)。5.资金流方面:营运资金从紧,企业(尤其是小型、微型企业)融资难问题更加凸显。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受金融危机影响,农村中小企业遭遇拖欠款的现象及数额增多,资产周转速度放缓,销售毛利润率下降,导致企业经营现金流入减少,经营
24、现金流出又因生产经营成本被推高而增加。这不仅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而且还使部分企业流动资金缺口增大,营运资金从紧,企业迫切需要借款。根据对139份有效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在金融危机面前,有61.15%的企业迫切需要借款;在回答“需要的借款期限”问题的72份有效调查问卷中,45.83%的企业需要不足一年期的借款,75%的企业需要一年到三年期的借款。但是,从现实情况看,由于企业自身、国家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直是制约其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瓶颈,农村小型和微型企业向正规银行机构融资难的情况尤其明显。在125份关于“企业当前融资总体情况”的有效调查问卷中,41.6
25、%的企业认为当前融资“很难”和“较难”,只有15.2%的企业认为融资“较容易”和“很容易”,前者的企业数(52家)是后者的企业数(19家)的2.74倍。调查结果显示,农村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集中于民间借贷,正规银行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中长期贷款非常少。以四川N县为例,据测算,该县城区民间融资规模以每年11%的速度递增,截止到2008年末,N县民间融资余额达29000万元据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N县支行提供的资料。民间借贷主体主要是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村种养业户。20062008年、2009年第一季度获得正规银行机构贷款的企业数量非常少,2006年、2007年均仅为8户,2008年、2009年第一
26、季度分别为10户和12户,覆盖率平均仅为0.65%,不足1%,贷款额所占比重平均仅为5%左右(见表3)。表3 四川N县正规金融机构存贷款情况及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情况存款余额(亿元)贷款余额(亿元)中小企业贷款获得贷款的企业数(户)覆盖率(%)贷款余额(亿元)贷款比重(%)(1)(2)(3)(4)(5)(6)=(5)/(2)2006年58.9523.8780.651.435.992007年69.0424.4380.540.893.642008年89.0826.29110.691.967.462009年第一季度101.6229.16120.751.194.08注:表中的“覆盖率”是指获得贷款的中小
27、企业数占中小企业总数的比重;“贷款余额所占比重”是指中小企业获得的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的比重。资料来源: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N县支行提供的资料及座谈记录整理。(二)金融危机对不同类型农村中小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关于金融危机对中国农村中小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除了要看其总体影响外,还应进一步看其对不同类型企业的影响。实际情况表明,金融危机对不同类型农村中小企业的影响不尽相同,影响程度也因企业性质和特征的不同而呈现较大差异。在这一部分,本文将从农村中小企业的市场需求特征、企业性质、行业或产业性质、地理区位、企业生命周期五个方面分析金融危机对不同类型农村中小企业经营绩效产生的不同影响。1.从市场需求
28、特征看,外向度高、出口导向型企业所受的影响最大、也最直接。从销售情况来看,这场金融危机首先冲击的是出口导向型的农村中小企业。2008年和2009年第一季度农村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程度与企业业务的外向度密切相关。例如,在广东E市F区,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已有近80%的农村中小企业的出口受到严重影响。冶金、建材、家具、纺织服装、饮料等行业的出口订单、出口额同比和环比降幅都较大,平均外贸订单约减少30%,有的企业甚至出现了没有订单的现象。同时,外商违约现象普遍,履约率仅10%左右;外商“逃账”、“赖账”现象也经常发生,导致很多企业无法收回货款。2.从企业投入要素性质看,劳动密集型企
29、业所受影响最大,技术密集型企业所受影响最小。企业投入要素类型及其组合对企业的经营绩效有较大影响。从148份有效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与上一年同期相比,2009年3月,劳动密集型农村中小企业中有42.18%的企业发展势头受到了冲击,资金密集型企业中有41.18%的企业发展势头受到了冲击,而技术密集型农村中小企业中只有38.71%的企业发展势头受到了冲击。对139份有效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显示,在企业的生产和开工状况方面,与上一年同期相比,2009年3月,劳动密集型农村中小企业中有20.52%的企业勉强维持、静待其变,资金密集型农村中小企业和技术密集型农村中小企业的这一比例分别为16.67%和
30、16.13%。2009年春节前大批农民工返乡的事实也说明了劳动密集型农村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不景气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监测调查数据,2009年春节前返乡的农民工大约7000万人,占外出农民工总量的50%,其中,因企业关停、企业裁员、找不到工作等与金融危机有关的因素而返乡的农民工为1200万人,占17.1%。并且,这1200万返乡农民工中就业于传统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比例高达54.8%,而这一比例在2008年所有外出农民工中只有42%(盛来运等,2009)。可见,这次金融危机首先影响的是传统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农村中小企业,其次是资金密集型农村中小企业,技术密集型农村中小企业受到的影响最小。
31、3.从企业所属行业性质看,传统制造业企业所受影响最大,高新技术企业所受影响最小。对141份有效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显示,不同行业受金融危机影响的程度不同,差异明显。从2009年3月农村中小企业的生产和开工状况看,勉强维持、静待其变的企业,在传统制造业企业中占22.67%,在服务业企业中占18.18%,在先进制造业企业中占16.66%,在农业企业中占15.38%,在高新技术企业中只有8.34%(见表4)。可见,在这五大行业类别中,传统制造业企业(大多也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所受到的冲击最大,其次是服务业企业和先进制造业企业,然后是农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受到的影响最小。而在传统制造业中,由于纺织产品的销
32、售市场以东部沿海地区和国外为主,因而,纺织企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最为明显。在本次调查的5家纺织企业中,有4家企业2008年第四季度和2009年第一季度的订单出现了大幅下降;受纺织品价格下跌的影响,4家企业的利润下降,已经出现潜在亏损,其中1家企业的利润下降幅度高达80%以上。表4 农村中小企业所属行业类别与生产开工状况 单位:%传统制造业企业先进制造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农业企业服务业企业满负荷生产36.0036.6733.3323.089.09减少开工天数,生产基本正常40.0046.6758.3161.5463.64勉强维持,静待其变22.6716.668.3415.3818.18完全停产1.3
33、30.000.000.009.094.从经济区域看,东部沿海地区农村中小企业所受的影响要大于中西部地区的农村中小企业值得指出的是,这里用东部、中部、西部仅仅是为了表述上的方便。虽然三个样本县(区)分别位于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但是,用东部、中部、西部的各一个县来分别代表三大地域显然不具有统计上的可靠性。农村中小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地区差异较大。与上一年同期相比,2009年3月,东部地区农村中小企业的运行状况恶化得更为严重,明显重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68份和中西部地区80份有效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显示,东部地区发展势头稍差和差得多的企业所占比重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高出9.12个百分点,东部地区发
34、展势头好得多和稍好的企业所占比重明显低于中西部地区,低出2.5个百分点(见表5)。至2009年初,东部地区相对更快的用电量下滑速度也反映了该地区中小企业更差的投资和生产经营状况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1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下滑12.88%,而广东省的用电量同比下降了21%,浙江省的用电量同比下降了24%。广东、浙江等东部发达省份用电量的大幅下滑,与金融危机冲击下的外贸形势恶化直接相关。资料来源:应关注1、2月合计用电量,中国证券报,2009年2月23日。从盈利情况来看,东部地区农村中小企业利润下降的现象更为严重。调查结果显示,与上年同期相比,2009年4月,东部地区有65.
35、52%的农村中小企业利润减少了,而中西部地区的这一比例只有49.30%。表5 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企业运行状况样本总体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企业数(家)所占比重(%)企业数(家)所占比重(%)企业数(家)所占比重(%)发展势头好得多和稍好3926.351725.002227.50正常运行4832.432029.412835.00发展势头稍差和差得多5839.193044.122835.00濒临死亡和已关闭32.0311.4722.50合计148100.0068100.0080100.005.从企业所处生命周期的阶段看,处于业务萎缩阶段和成长阶段的企业所受影响最大,一年前处于产品结构调整或产业升
36、级阶段的企业所受影响相对较小。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农村中小企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差异较大。对139份有效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见表6)显示,处于业务萎缩阶段的农村中小企业中,有70%的企业减少了开工天数和勉强维持、静待其变;处于成长阶段的农村中小企业中,有67.24%的企业减少了开工天数和勉强维持、静待其变,该比例均高于处于起步阶段和稳定运行阶段的农村中小企业的这一比例(分别为65%和60.78%)。表6 农村中小企业生命周期与生产开工状况起步阶段成长阶段稳定运行阶段业务萎缩阶段企业数(家)比重(%)企业数(家)比重(%)企业数(家)比重(%)企业数(家)比重(%)满负荷生产735.
37、001932.761937.25220.00减少开工天数生产基本正常945.003051.722345.09550.00勉强维持、静待其变420.00915.52815.69220.00完全停产00.0000.0011.97110.00合计20100.0058100.0051100.0010100.00125份有效调查问卷的数据显示,一年前处于产品结构调整或产业升级阶段的企业中,有15.21%的企业勉强维持、静待其变,46.75%的企业减少了开工天数;而一年前不处于产品结构调整或产业升级阶段的企业中,勉强维持、静待其变的企业占21.21%,减少了开工天数的企业占51.52%,分别比处于产品结构
38、调整或产业升级阶段的企业这一比例高出了6个百分点和4.77个百分点。可见,一年前处于产品结构调整或产业升级阶段的企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相对较小。四、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农村中小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前文的分析可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农村中小企业订单减少、销售额下降、利润缩减、资产运作能力减弱、资产质量下降、营运资金严重短缺,企业经营绩效变差;且不同类型企业经营绩效所受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便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宏观背景下,什么类型的农村中小企业更容易受到直接冲击?影响农村中小企业经营绩效的微观层面和中观层面的因素有哪些?为回答上述问题,本文通过建立二元选择模型(
39、Logistic模型)来计量分析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影响农村中小企业经营绩效的微观层面和中观层面的因素,并明确这些因素的作用方向及影响程度。(一)变量设置与模型选择1.变量设置。基于前文的分析和数据的可得性,在建立二元选择模型时,本文以“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农村中小企业的经营绩效是否变差”作为因变量,以企业自身特征、企业创新特征、行业特征和地理区位特征四组变量作为解释变量。对这些解释变量的说明和描述性统计分析详见表7和表8。表7 对计量模型中解释变量的说明变量名称变量代码变量定义作用方向1.企业特征企业类型劳动密集型企业1;资金密集型行业2;技术密集型行业3-企业生命周期阶段起步阶段1;成长
40、阶段2;稳定运行阶段3;业务萎缩阶段4?一年前是否处于产品结构调整或者产业升级阶段是0;否1+是否是外向型企业是1;否0+2.创新特征企业主导产品的技术来源自主开发或合作开发1;模仿2;成熟技术3;技术许可和进口等=4?企业有无技术研发机构有=0;无=1+最近三年企业是否开发了“四新”是=0;否=1+3.行业特征 行业类型传统制造业1;先进制造业2;高新技术3;农业4;服务业5?4.地理区位特征 经济区域东部地区1;中西部地区0+是否位于产业集群是=0;否=1+注:“-”表示负向影响,“+”表示正向影响,“?”表示影响方向无法确定;“四新”是指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服务项目,下同。表8 决
41、定因素模型中特定解释变量的特征值和取值范围变量名称最小值最大值均值标准差被解释变量()0.001.000.590.49企业类型()1.003.001.640.81企业生命周期阶段()1.004.002.400.84一年前是否处于产品结构调整或者产业升级阶段()0.001.000.260.44是否是外向型企业()0.001.000.300.46企业主导产品的技术来源()1.004.001.881.01企业有无技术研发机构()0.001.000.590.49(续表8)最近三年企业是否开发了“四新”()0.001.000.480.50行业类型()1.005.002.051.39经济区域()0.001
42、.000.450.50是否位于产业集群()0.001.000.660.482.模型选择。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农村中小企业的经营绩效是否变差有“是”与“否”两种可能。显然,这是一个二元选择问题,即因变量是0-1型的虚拟变量。若农村中小企业的经营绩效受金融危机影响而变差,则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因此,根据因变量和自变量的特性,本文选择建立二元Logistic模型来计量分析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农村中小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因素。所建立模型的具体形式为: (1)(1)式中,为农村中小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其经营绩效变差的概率,为待估计参数,为解释变量向量,为误差项。(二)计量结果与分析根据整理归类
43、的114份有效调查问卷的数据,本文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7.0,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法对所建立的Logistic模型进行估计,并利用怀特检验方程矫正异方差,利用似然比检验法(LR)检验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为了重点检验上述四组10个特定变量对农村中小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本文分别建立了四个组的分组Logistic模型和四组10个变量的总体Logistic模型。五个Logistic模型的估计结果见表9。表9 Logistic模型估计结果 变量模型模型模型-0.19*0.830.151.161.70*5.450.39*1.48-0.010.99-0.290.750.53*1.69-0.140.87-2LL141.62153.00153.45LR stat.12.89*1.51*1.06*预测正确率(%)71.158.860.5(续表9)变量模型模型-0.26*0.780.121.121.56*4.750.51*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