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金融监管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我国金融监管格局金融行业一直以高风险特点著称,金融监管是全球经济的基础。为了规避和分散金融风险、保障金融机构的健康经营、维护金融行业的稳定、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世界各国都在逐步加强金融监管改革的力度。继英国、日本之后,美国于1999年正式出台并实施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标志着整个国际金融体系开始由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我国自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为了确保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完善金融风险管理体系,加快了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步伐,在不断完善金融监管法制、改进监管手段的基础上,对金融监管的组织框架进行了重大调整,分别于1992、1998和2003年成立了证监会、
2、保监会和银监会,形成了证券、保险和银行分业监管的格局。我国金融监管面临的挑战随着我国金融体系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入及入世后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金融机构多元化、国际化经营趋势的日益增强,使我国分业监管格局下的金融稳定性面临严峻挑战。虽然我国金融业目前实行的是严格的分业监管,但是银行、证券与保险等业务之间已经出现了相互渗透的现象,同时国内也出现了一些混业经营的金融控股公司。随着混业经营的出现及不断的加剧,使得分业监管体制所隐含的矛盾日益突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业务交叉使原有的监管模式难以发挥作用,抑制了金融创新;事实上的混业经营(如中信、光大、平安等金融控股公司)缺乏有效监管;数据与信息的共享
3、机制尚未形成;等等。我国金融监管的应对策略从我国金融业的发展阶段来看,虽然我国出现了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也出现了金融控股公司,但金融机构的主业还没有太大的变化,即使在金融控股公司内部,各子机构无论在资金还是在业务方面都存在着较为清晰的界限,因此,基于我国当前面临的情况,就短期而言,建立一系列有效的正式契约安排,通过加强监管者之间的协调合作将有助于解决目前分业监管中存在的问题。例如:法制建设与制度安排:将联合行动、联席会议制度化,考虑建立分级联席会议制度等;成立金融协调委员会,对各监管机构进行统一部署和安排协调,防止重复监管和监管真空的出现,提高监管效率;信息共享:完善监管协调的人事制度;建立日
4、常信息交流和数据共享机制等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金融业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加速发展,综合监管和统一监管将成为金融监管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且将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所采用。因此从长远来讲,对分业监管体制进行彻底的改革建立统一的综合性监管体制,进行功能性监管和以风险为基础的监管将是势在必行。一、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I9 v& + G7 ( / V: X9 zcolor=00000 color=00000对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理论界一直有不同的看法,大体可以归纳为三种观点。/ m3 j K; e! F+ 第一为单一目标论:认为我国中央银行只应选择稳定通货为货币政策的唯一目标。
5、其理由是:中央银行是独占货币发行权的银行,控制货币、信贷的增长,防止通货膨胀,是中央银行的首要职责。如果赋予中央银行多重目标的使命,就可能在目标之间出现矛盾的时候,忽视稳定通货的目标,难以保证币值的稳定。; s# z; V* 7 x 第二是双重目标论:认为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应是稳定币值和促进经济发展。这是因为,发展经济是最根本、最中心的问题,不能把发展经济排除在最终目标之外,但同时稳定币值是发展经济的前提,一国如果用通货膨胀来刺激经济发展,可能在短期产生经济超常增长的效应,但由于物价上涨所导致的种种问题,最终要制约经济的发展。反过来,经济发展是稳定货币的物质基础,只有经济发展了,有效供给增加了
6、,货币才能真正持久地保持稳定。两大政策目标既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3 I) W6 X, l- + M+ g 第三是多重目标论:认为货币、信贷活动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货币政策及货币流通的状况,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国民经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全部过程。因此,制定货币政策,不能仅仅着眼于稳定货币,发展经济等目标,而应当考虑社会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等多重目标。7 n& M1 r& , ?: x! C 本人认为:经济的高速发展离不开社会人员的充分就业;而币值稳定是经济收支平衡(包括国际收支平衡)的基本保障之一。币值不稳、必然影响经济的收支平衡;经济收支不平衡、必然影响社会人员的充分就业;
7、社会人员不能充分就业、必然影响经济的发展。所以经济要高速发展,要求币值需稳定。0 v N- O! o2 k% ? 二、我国独特的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和操作指标( r: j B3 m( W# 5 ? m% M 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是指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选定的中间性或传导性金融变量。货币政策操作指标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操作能够有效准确实现的政策变量,如准备金、基础货币等指标。6 Qb. O1 4 GD+ _) _& P% Y 20世纪80年代,我国货币政策在中介目标的选择上,沿用了改革开放前的做法,即以贷款规模与现金发行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把贷款规模作为中介指标的理论依据是:货币都是通过贷款渠
8、道供应的,“贷款存款现金”,只要控制住贷款,就能控制住货币供应。随着市场化金融体制运行机制的确立,货币政策实施的基础和环境都在发生根本性变化,贷款规模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逐渐失去了两个赖以生存的条件:一是资金配置由计划转向市场;二是国家银行的存款在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比重趋于下降,而其他银行和金融机构特别是金融市场的直接融资比重迅速提高。因此,中央银行指令性的贷款规模不宜再作为中介指标,而是作为一种指导性的变量,中国人民银行按月进行统计监测,以利于调控货币供应量。6 s) I5 C- y8 q# + q 1994年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我国今后货币政策中介指标主要有四个:货币供应
9、量、信用总量、同业拆借利率和银行超额储备率。目前在实际工作中,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主要监控基础货币、银行的超额储备率和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回购利率;中介指标主要监测货币供应量和以商业银行贷款总量、货币市场交易量为代表的信用总量。5 N BG6 T6 M. G 三、我国货币政策手段的使用及其原因0 M0 . w0 i0 X$ a! Q* r 近期我国货币政策手段的使用,特别是应否采取加息的手段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从世界经济实践活动来看,货币政策手段特别是利率手段一般被视为是市场经济体系中运用广泛,见效最明显的宏观调控手段之一,另一方面也在于中国经济经过多年的市
10、场化进程,货币政策手段的运用及其有效性成为检验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高低,同时也是关系到宏观调控能否打破回归旧体制质疑的一个关键性指针。但是,正如我们在有关研究中所指出的,此轮投资过热主要反映的仍是中国经济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即未能摆脱行政主导的过度投资增长方式。从对症下药的角度,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管好土地、看紧信贷”仍是当前实施宏观调控切中要害的做法。虽然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大大提高,但总体上仍带有转轨经济的特征。以增量促存量的渐进式改革方式,以及由此形成的二元结构(增量的市场经济特征和存量的计划经济残余并存)的现实环境。使得货币政策手段在实施的过程中受到种种制约,阻扰其有
11、效性的发挥。因此,从实际出发,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是从根本上提升货币政策手段效用的不二选择。* i8 I/ P T2 l% a货币政策手段虽然在实践中被广泛运用,但关于其有效性在理论上却备受争议。从考察中国货币政策手段的有效性来看,不仅要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内在矛盾和关联,更要放到中国现实的运行环境中加以分析。当前较突出的制约货币政策手段有效性发挥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1.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手段的目标冲突。2.银行体系的传导机制有待完善。3.国有企业预算约束硬化尚未形成。4.汇率政策和外汇占款的干扰作用。|% ?5 q7 8 U7 |/ g; l- x 四、近期货币政策效果的评价, n
12、O& k, l6 2007年经济运行中仍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和矛盾,需要货币政策调控加以缓解。但与此同时,货币政策面临的制约因素也进一步突出,货币政策操作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 v6 p- U0 N2 M 现阶段,由于国际收支不平衡,因此导致基础货币被动增加,货币政策的自主性下降。为了保持国内货币信贷的平稳增长,中央银行需要对冲外汇占款,保持基础货币的平衡增长。而中央银行在对冲外汇占款时,经常会面临汇率政策与利率政策的冲突问题当。当中央银行收回流动性导致利率上升,或直接提高利率以控制货币信贷的过快增长时,会使国内利率水平相对国外来说上升,吸引资本流入,反而加大本币升值的压力,导致外汇占款进一步增加
13、。前一段时期,由于美国持续加息,美国的利率水平高于我国,因此汇率政策与利率政策的冲突问题相对缓和。近期,随着美国经济趋缓,美联储停止加息,而我国由于控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市场利率逐步回升,这使得美国与我国之间的利差逐步缩小,进一步限制了我国利率调节的空间。 , V- R: M# mr M. k) 面对2007年的经济环境和货币政策面临的挑战,中国人民银行需要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加强本外币政策的协调和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保持货币信贷的合理增长;要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的预见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保持价格稳定;继续发挥“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及结构调整中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利率市场化
14、改革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改善金融宏观调控;稳步推进金融企业改革和金融市场的发展,理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从多方面采取着眼于中长期的综合性措施.加快经济结构性调整,实现向以内需为主导、内外需并重的经济发展战略转型,促进国际收支趋于基本平衡。我的论文关于我国2009宏观经济态势与货币政策调控(2010-07-23 17:43:50) 标签: 财经by居民消费宏观经济中国分类: 我的作品 摘要: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我国的宏观经济发展形势严峻。本文主要通过讨论宏观经济发展态势与物价的关系,进而比较近几年来经济形势与居民消费的相关联系,再通过居民储蓄与消费的关系,得出货币政策对经济和居民消费
15、的by icedin小冰影响。关键词:宏观经济;货币政策;居民消费;物价水平;影响一、宏观经济发展态势回顾从整体上看,中国的经济是持续增长的,根据任建雄教授上课提供的资料来看国家统计局在2009年1月14日公布最by icedin小冰终核实的2007年GDP比初步核实数增加了7776亿元人民币,现价总量为257306亿元。比初步核实数提高1.1个百分点至13.0%,这也是1994年以来中国GDP最高增速。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本轮经济周期在2007年达到顶峰后,2008年的回落态势比原先预期的要更加显著,这也更好的说明了我国经济在2007年度过火的程度。而在1月22日公布的2008年GDP指数中
16、增幅为9%,这相当于较2007年回落多达4个百分点。当然,2007年GDby icedin小冰P增速过快,可能会凸显2008年的经济回落的态势在加快。因此我们要着重于提高宏观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需要我们调整经济结构,提供适宜的环境,具体需要在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国内需求上增强建设。当然,原因是不是唯一的,是多方面的,我们在调整结构的同事还必须深化经济改革。二、宏观经济发展态势对物价水平的影响从课堂上的任教授提供的图中,我by icedin小冰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我国自80年代以来发生了五次通货膨胀。而物价回落却各自用了不同的时间。其中1985到1986年经历的一次
17、通货膨胀,价格从8%以上回落到5%以内用了12个月,1987到1990的通货膨胀中价格从8%以上控制到5%以内却用了29个月,比前一次所花的时间更长,到了1992到1997的通货膨胀,价格从8%以上控制到5%以内用了52个月,物价高涨水平持续的时间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但是在2008年的2月,物价回落到5%以内却只用了短短的6个月时间。2007年by icedin小冰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上涨4.8%,2007年CPI总体呈上升趋势,而2008年全年CPI上涨5.9%,涨幅比2007年提高1.1个百分点。三、 货币政策调整后居民储蓄对消费的影响从任教授上课提供的“1992-2007年中国储蓄率变化
18、”的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我国人均收入的提高,消费水平和储蓄水平也随之提高,但储蓄的增长势头过于猛烈,导致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过低,而边际储蓄倾向上升过快。从1993年以来,我国中央银行频繁运用利率杆杠来调节宏观经济,利率调整的频率和力度是强烈有效的,因此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by icedin小冰广泛关注和强烈反映。央行的利率政策除了对我国的投资有较大影响外,对居民的储蓄和消费行为却未能产生应有的影响。央行频繁降低利率,目的就在于降低居民储蓄,扩大居民消费,从而拉动我国经济增长,但成效并不十分显著。2007年8月21日央行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后,紧接着又提高利率。这向公众传递的信息是:管理层认为经
19、济向过热方向发展的可能性加大,必须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手段来抑制这一势头继续发展,因此,未来的政策将继续紧缩,而且紧缩的力度可能大于市场原来的预期。8月居民消费将保持快速平稳增长,我们预测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同比增长16.6%,比7月加快0.2个百分点,累计增长16.1%,比7月稍有加快,真实消费增速虽然较7月上升,但是比6月有所下降。中国人民银行2007年公布的第2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综by icedin小冰述数据显示城镇居民家庭收入水平总体上升,收入预期向好,居民对当前物价的满意度下降,储蓄和消费意愿连续走低。继第1季度城镇居民家庭收入“增加”占比达7年来最高值37.2%之后,第2季
20、度继续保持在30.8%的次高水平,居民未来收入信心指数为26.1%,分别比上季度和上年同期提高1.0和5.8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当期物价满意指数在第1季度下降2.0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再降5.2个百分点至历史最低的21.1%。其中,中低收入家庭对肉蛋禽等食品价格的上涨反应最敏感。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家庭认为“物价过高,难于接受”的比例高达40%左右,与高收入家庭相差近20个by icedin小冰百分点。在当前物价和利率水平下,居民认为购买股票和基金最合算的比例快速提升,从第1季度的30.3%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达40.2%,并成为居民的首选,改变了以往依次为储蓄、消费的习惯排序模式。同时,居
21、民消费意愿(选择更多消费的居民占比)连续3个季度下滑,从2006年第3季度的28.2%降至本季度的19.5%,累计降幅达8.7个百分点,创历史新低。国家统计局2007年全国银行家问卷调查报告显示银行家信心指数走低,对未来宏观经济走势预期不乐观,银行家判断经济运行“偏热”的比例大幅上升;银行业经营状况良好。认为经济运行“偏热”和“正常”的银行家占比分别为67.4%和32.2%,经济运行“偏热”迹象凸现。银行家信心指数结束by icedin小冰了反弹走势,本季度大幅下降至36.7%的历史最低点,并继2006年第3季度后再度降至50%的临界点以下,这表明银行家对未来经济运行不乐观。若银行业总体经营情
22、况的银行业景气指数出现季节性回落,但仍继续保持在69.3%的高位上,这表明银行业经营状况良好。再来看任教授课堂上讲述的2008消费概况。数据显示2008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488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增速比上年加快4.8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73735亿元,增长22.1%,加快4.9个百分点;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34753亿元,增长20.7%,加快4.9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消费品零售额91199亿元,增长by icedin小冰21.5%;住宿和餐饮业消费品零售额15404亿元,增长24.7%。居民受到消费习惯和优化消费的影响,消费具有很强的平滑性。2
23、005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持续走高,这一趋势暂时不会改变,居民也将继续走强。消费的增加最终取决于收入与财富。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以劳动收入为例,城市职工收入劳动报酬快速增长,2003年以来,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累计劳动报酬总数同比增长率不断上升,目前的增长率在20%以上。与此同时,中国非by icedin小冰农就业人数也快速增长,最近几年均超额完成新增劳动力就业的计划指标。居民消费增速加快的另一个因素是财富的增加,从2005年年底起,中国股市进入了上升通道,股票市值不断增加,这产生了巨大的财富效应,居民的风险资产大幅度提高。与此同时,中国房地产市场进一步活跃,不动产价格不断提高,因此也产生了巨大的财富
24、效应。四、结论宏观经济发展态直接势影响物价水平,而居民消费与物价水平和收入水平密切相关,一系列的货币政策使居民储蓄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居民消费的支出,因此我没呢不难看出货币政策对经济和居民消费的影响。参考文献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M,重庆商学院学报,20083徐宏源,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国际金融研究,20084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5汪祥春,宏观调控与价格机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6华民,国际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7郑超愚,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政策评论,
25、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自1984年到1995年,我国一直奉行的是双重货币政策目标,即发展经济和稳定货币。这种做法符合中国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特别是在把银行信货作为资源进行直接分配的情况下,货币总量控制与信贷投向分配都由计划安排,发展经济和稳定货币这两个目标比较容易协调。但是改革开入以后10多年来的实践表明,在大多数情况下,倾向政策的双重目标并没有能够同时实现。1953年3月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法对“双重目标”进行了修正,确定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这个目标体现了两个要求:第一,不能把稳定币值与经济增长放在等同的位置上。从主次看,稳定币值始终
26、是主要的。从顺序来看,稳定货币为先。中央银行应该以保持币值稳定来促进经济增长。第二,即使在短期内兼顾经济增长的要求,仍必须坚持稳定货币的基本立足点。二、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与操作指标: 20世纪80年代,我国货币政策在中介目标的选择上,沿用了改革开放前的做法,即以贷款规模与现金发行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 把贷款规模作为中介指标的理论依据是:货币都是通过贷款渠道供应的,“贷款存款+现金”,只要控制住贷款,就能控制住货币供应。随着市场化金融运行体制的确立,货币政策实施的基础和环境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贷款规模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逐渐失去了两个赖以生存的条件:一是资金配置由计划转向市场;二是国家银
27、行的存款在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比重趋于下降,而其他银行和金融机构特别是金融市场的直接融资比重迅速提高。因此,中央银行指令性的贷款规模不宜再作为中介指标,而应作为一种指导性的变量。中国人民银行按月对其进行统计监测,以利于调控货币供应量。 1994年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我国今后货币政策中介指标主要有四个:货币供应量、信用总量、同业拆借利率和银行超额储备金率。目前在实际工作中,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主要是基础货币、银行的超额储备金率和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回购利率;中介指标主要是货币供应量和以商业银行贷款总量、货币市场交易量为代表的信用总量。 三、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用
28、 在中国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颁布后,我国货币政策调控逐步由以直接调控为主向以间接调控为主转化。过渡时期共存的货币政策工具有贷款规模、再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业务与再贴现等数种,其中间接调控工具的作用逐步强化,直接调控工具的影响日趋淡化,如1998年我国已经放弃了贷款规模管理。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利率手段的运用也更加市场化。 自1998年我国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以来,存款准备金率不断调整,已经成为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中运用频繁的政策工具之一。 四、在宏观经济面临不利的外部环境和较大滑坡风险情况下,国家决定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
29、,合理扩大银行信贷规模。保持货币信贷的合理增长,取消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确保金融体系流动性充足,及时向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加大对重点工程、节能减排、环境保护、自主创新、三农、中小企业、基础设施及服务业等的支持力度,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 第二,进一步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加快发展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扩宽企业融资渠道。加快发展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银行间债券市场,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实施提供平台。促进股票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 第三,继续下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为防止经济出现倒退,央行
30、将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而下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是央行最为有力的货币政策工具,前者可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后者可以为银行提供更多的信贷资金,央行将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加大对促进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有效满足实体经济对金融服务的合理需求。 第四,实施差别化货币政策,促进经济转型。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会对所有行业和企业一视同仁,而是会坚持“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原则,以此来体现国家的产业政策导向,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使经济结构向政策预期方向转变。货币政策将通过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差别化利率、窗口指导、信贷政策指引等手段引导资金流向,通过政策引导或者直接干预,以较市场金融更为优惠的条件将资金投向战略领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等,同时严格对“两高一资”等政策限制行业和企业的信贷投放。 综上所述,只有采用适用我国的货币政策,才能为企业提供较为宽松的融资环境,以此来促进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