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党史百年历程中劳动教育资源的价值挖掘与育人实践路径.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13244 上传时间:2024-01-1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768.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史百年历程中劳动教育资源的价值挖掘与育人实践路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党史百年历程中劳动教育资源的价值挖掘与育人实践路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党史百年历程中劳动教育资源的价值挖掘与育人实践路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Jiujiang Voc at ional&Tec hnic al College2023.126党史百年历程中劳动教育资源的 价值挖掘与育人实践路径,(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江西九江332005)摘要:回溯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先后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 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在不同阶段的奋进历 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经验,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提供了优质资源。深 挖党史中的劳动育人资源,加强劳动育人资源在高校劳动教育中的实践应用,需要持续深化 价值属性、

2、加强教学融通、丰富应用载体,为破解当前劳动教育弱化虚化边缘化困境,培养 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切入点和落脚点。关键词:劳动教育;党史资源;实践路径中图分类号:G40-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522(2023)01-0026-05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 员大会上强调:“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 的教科书。”回溯党的百年历史进程,中国共产 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发展、创新的伟大实践中 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道路。党的各个阶段 发展历程与劳动教育密不可分,并引导与促进劳动 教育持续走深、走实。加强百年党史中劳动育人资 源的价值挖掘和应用,

3、既是响应党中央关于党史学 习教育的工作要求,也是推动高校劳动教育水平更 上新台阶的现实需要,对培养具有时代担当的新时 代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一、百年党史是党领导下我国劳动教育的百年一、百年党史是党领导下我国劳动教育的百年 演进史演进史回溯历史,中国共产党已跨越百年历史长河,回顾和梳理党倡导劳动教育的百年历程,再塑劳动 教育新体系,这既是我们党善于吸取经验与智慧的 外在体现,也是展望未来、为培养新时代合格劳动 者的内在需要,对高校高水平开展劳动教育具有很 强的 作。(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劳动教育的萌芽 发展面对旧中国极端落后的现状,无数先进分子建 言献策,此时的劳动教育主要服务于革命斗争。李

4、 大钊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在对中西 方劳动教育问题的研究基础上,逐渐形成其劳动教 育思想,对劳动教育的开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1921年7月,毛泽东、李达等人建立我国第一所培 养党的革命干部的湖南自修大学,并提出脑力、体 力应同等对待、平均发展的教育思想。1934年4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教育人民委员部出 收稿7 期:2022-12-23作者简介:徐超,男,江西九江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张静,女,江西九江人,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 政治教育。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百年党史蕴含的劳动育人资源在高职劳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项目批准 号:SZZX2

5、1064)。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徐超:党史百年历程中劳动教育资源的价值挖掘与育人实践路径)2023.127台小学课程教则大纲,明确小学阶段的课外劳动 社会实习的工作时长,强调劳动教育与革命斗争、生产劳动的内在联系。同时在北伐战争、土地革 命战争、抗日战争以及全国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 党坚持把劳动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打下坚实 基础,开辟民族复兴的历史新纪元。(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劳动教育的 探索发展面对“一穷二白”的现状,党率领全国人民开 展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这阶段的劳 动教育主要是服务社会主义革命和生产

6、建设。1949 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 提出应“注重技术教育,加强劳动者的业余教育”的要求,并将爱劳动作为五项公德之一,倡导人人 爱劳动、参与劳动,引导国民积极投身社会生产劳 动中。1950年5月,时任教育部副部长钱俊瑞曾提 出,“教育既要坚持服务于工人和农民、也要为生 产生活服务,并通过劳动不断改造自己。”这阶段,半工半读、勤工俭学等教育形式成为主流。1958 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教育工作的 指示,纠正了一段时期内教育脱离劳动的错误,提出生产建设应与党的教育相结合,并纳入正式课 程等具体要求,既反映了社会主义属性,又体现了 我国教育的办学目标。毫无疑问,这一阶段

7、参与劳 动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关键衡量标准。(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劳动教 育 发展改革开放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相关政策陆 续出台,这一时期劳动教育主要目的是培养综合型 人才。1978年4月,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 指出,劳动者应具备全面的科学文化知识并服务于 经济发展,培养一批“又红又专”的知识分子队 伍。1982年10月,教育部在关于普通中学开设 劳动技术教育课的试行意见的文件里第一次把职 业技术教育纳入普通中学的劳动教育中。1995年9 月,国家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提 出应将教育与社会实践相融合。1999年6月,中 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 质

8、教育的决定,进一步推进了我国素质教育在不 同学习阶段的贯通,增强了劳动教育与社会生产实 践的深入融合。进入21世纪,我国还先后颁布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国家中长期教育 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劳动教 育从思想道德层面转向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层面,重 视程度登上新台阶。(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劳动教育深 发展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 高度重视劳动创造提出了新部署和新论述,是马克 思主义劳动观的鲜明体现,这一阶段劳动教育的目 的是为培养合格劳动者和社会主义接班人。2013年 9 月,平 强调“学、劳、祖国”的三爱教育观念。2015年4月,在庆祝“五一”国

9、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 作者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以劳动托起中 国梦”的历史使命。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 告明确指出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 神”,并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体现了党对 弘扬和培养新时代劳动者的极端重视。2018年9 月,平 提出的“五育并”的 想针,不仅提升了劳动教育的地位,同时也进一步促 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2020年3月,国 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 的意见,强调对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进行系统设计,为探索新时代劳动教育模式提供切实可行工作方 案。2022年以来,我国先后发布中华人民共 和国职业教育法义务教育劳动课

10、程标准(2022 年版),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的同等重要 地位,并将劳动从综合实践活动单列,更加注重考 核内容的多样性、评价主体的多元性,为推动高校 劳动教育持续高质量发展奠定扎实基础。二、百年党史为新时代劳动育人提供优质资源二、百年党史为新时代劳动育人提供优质资源作为中国革、建设和改革实 的 秀文化成果,体现中国共产党披荆斩棘、栉风沐雨 的奋进历程,反映出社会主义的劳动精神品质,为 引导和塑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学 提供 的 想、价、。(一)思想资源:蕴藏了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观 为,“劳 实 是推 的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Jiujia

11、ng Voc at ional&Tec hnic al College2023.128动力”。恩格斯也曾指出:“劳动是人类生活的首要 前提条件,它创造了人本身。”概而言之,马克 思主义劳动观是将劳动作为发现社会生活本质和发 展规律的出发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鲜活体现,是 我们党从劳动视角去观察世界、分析世界的新思 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知 识,离不开劳动。早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就强调 全社会应认真贯彻落实“四个尊重”要求,并将“尊重劳动”摆在重要位置。党的十九大以来,习 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把劳动思想、劳动能力和 品质培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倡导尊重劳 动、尊重创造、关心

12、劳动者的理念。党和国家对劳 动教育的决策与安排,适应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 在要求,丰富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内涵,是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劳动教育观的理论坚持与 延续,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新时代 劳动育人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二)价值资源:提供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 取向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为劳动人民争取民族 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奋斗史。奋进的征途 中,我们党始终坚持与劳动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 起。从承载着为民请命初心的红船精神,到“依靠 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主动“拜劳动群 众为师、向百姓学习,问需于民、问效于民”的苏 区精神,全面“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延安精

13、神,拉开中国改革开放序幕的小岗精神,以及凝结着几 代航天人不懈追求的航天精神,这些都凸显着劳动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翁地位和最重要力量,展现了劳 动人民主体作用的磅礴伟力,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蓬勃发展,影响广泛且深远,为新时代劳动 育人提供厚重的价值资源。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以 人为本、执政为民的价值初衷,为树立新时代劳动 价值选择和劳动教育目标指明了方向。“站稳人民立 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 切政党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减 贫脱贫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以“不破楼兰终 不还”的决心,实现了消除绝对贫困的人间奇迹,充分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为劳动人民打江山的价值

14、回。(三)内容资源:蕴含了为时代育新人的内容 要求在劳动认知上,社会主义劳动教育是构建社会 主义劳动体系的关键内容,既具有培养个体全面发 展的作用,更承担着引导与培育政治接班人的社会 历史功能。从建党百年的发展视角中分析劳动教育 的演变不难发现,党员干部与广大人民群众,一同 劳动、一同创造,是增进密切建设者和接班人与普 通劳动者情感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同时培养具有无 产 意 的政治接,要坚持充分 劳教育的政治功能,形成与社会主义生产制度相适应 的劳动意识形态,避免陷入过分强调个体发展的精 致利己主义误区。当前我们党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 的征 中,丰富的劳 实 育源,形成了一系列优秀的社会主义劳动品

15、质,如,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 工匠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 实劳动”的劳动精神,“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 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 精神等。在各个历史时期,还涌现出许多动人的劳 动故事和先进事迹,是高校劳动教育重点挖掘的内 容资源,为激励新时代广大青年坚持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早日复兴凝聚力量、激昂 志。三三、百年党史中劳动育人资源在高校劳动教育百年党史中劳动育人资源在高校劳动教育 中的运用中的运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指出:“要不断 完善劳动教育体系,助推劳动教育深入发展。”百 中劳 与高校劳 教育 的点和契合性,是

16、历史经验与现实实践的高度统一。加强百年党史中劳动资源同高校劳动教育的有机融 合,不仅是响应党中央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必然要 求,也是推动高校劳动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一)深化百年党史中劳动教育资源的价值属性 中的劳 精 是中国劳 民创 斗的时代精神符号,是当代大学生理应用好的宝贵 财富。充分发挥百年党史中的劳动资源,深入理解 劳动价值的认知问题是重要前提。一是劳动教育的 政治 性。中国 产 作为 产 政,劳 教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徐超:党史百年历程中劳动教育资源的价值挖掘与育人实践路径)2023.129育始终与党和国家的全局的战略性工作紧密关联,与各个阶段的国情相适

17、应。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 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表达“空谈误 国,实干兴邦”的治国思想,凸显了劳动教育对发 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作用,体现出重要的政 治功能。二是劳动教育的经济属性。百年来,我们 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不懈奋 斗,推动我国从“一穷二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 经济体,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迈向新台 阶。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推 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而 这一系列发展变革难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广大劳动 人民创造性的实践劳动。三是劳动教育的育人属 o 1957年,毛泽东主席首次提

18、出“德智体”全 面发展。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德智体 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反 映出劳动教育在我国当前教育制度中的独特价值和 重要地位。大学生作为新时代追梦人,不仅应具备 熟练的劳动实践技能,更要将劳动精神品质内化于 心、外化于行,以持续奋进的姿态扛起使命担当。(二)加强百年党史中劳动教育资源的教学实践 将百年党史中的劳动教育资源紧密融入高校学 生的日常教学,是深化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和培养 高素质人才的有效路径。一是融入思政课程。高校 要充分发挥思政课程主渠道,深刻讲述百年党史中 劳动品质形成的内在逻辑,引导当代大学生读懂“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19、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讲好中国共产党人的 百年劳动精神,将“南泥湾精神”“长征精神”“小米加步枪精神”和“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概论”“劳动与技术教育”等 劳育课程,充实以劳育人典型案例,不断加强对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的理解。二是融入专业课 程。要引导学生认清劳动的本源性价值,充分认识 劳动是创造物质世界和人类历史的源动力,是神圣 光荣的。例如,在机械、电气、建筑等工科专业课 中,要着重将新时代北斗精神、工匠精神中的典型 案例作为重要育人资源融入专业课程,持续关注与 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不断强化专业课程中的劳动 导向;在经济学专业课中,要加入建党百年来推动 中国

20、经济快速发展的宝贵经验,以激励大学生更好 地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三是融入 实践课程。劳动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前提,是重 要实践方式之一。高校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将厚重的 党史更好地融入学生的劳动教育中,如充分结合大 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专业特点,在大学生职业生涯 规划教育、就业指导、创新创业等课程实践中强化 正确就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主动引导大学生将 发展与时代结合,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培养理想信念坚定、专业知识过硬的有志青年。(三)丰富百年党史中劳动教育资源的应用载体 任何教育都需要条件支撑,劳动教育的开展也 需要多种要素的有力配合。丰富劳动教育载体是高 校做好五育并举的

21、重要举措。作为培养知识型、应 用型人才的“主阵地”,高校要主动顺应时代发展 的潮流,坚持传统媒介和新媒介协同发展,筑牢高 校育人的鲜明底色。一是用好新型媒介的正向作 用。高校可通过红色走读、线上云游、交流研讨等 方式,收集和整理党史文献、视频、音频资料,选 择一批老一辈革命家和先进模范人物作为劳动榜 样,深挖榜样价值,并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抖 音、短视频等新媒介,设置劳动育人专栏,形成矩 阵式传播效应。还可以通过VR技术,让学生身临 其境地体会到老一辈中国共产党人的劳动教育活 动,把党史中的典型劳动故事讲生动,切实营造出 劳 光荣的育。是强 文 术的 能。从古至今,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處续

22、发 展的内生动力。党的百年历程中也极为重视传统文 化中蕴含的劳动教育资源挖掘。习近平多次引用含“勤”的 形 劳 精,如“民勤,勤则不匮”“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 奢”等传统名句。这些优秀的传统诗句都体现出劳 动的意义所在。还可以通过观看红色背篓黄 宝妹焦裕禄等经典劳动题材电影,引发大学 生情感的共鸣和行为上的同步。同时高校应借助校 园广播、微电影、漫画、贴吧、宣传栏、横幅等形 式嵌入优秀传统文化,让新时代大学生在感受到传 统文化魅力的同时,也为其发现劳动价值提供新视 角,涵养劳动品格提供文化动力。三是发挥劳动实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Jiujian

23、g Voc at ional&Tec hnic al College2023.130践的有力抓手作用。通过构建学校、院系、班级三 级联动机制,适时组织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日”“劳动实践周”“寝室文化节”“生活技能大比拼”等活动,增强大学生的劳动意识,锤炼意志品质;提供各类社会实践机会,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如社 会调查、帮扶服务实践、创新创业等活动,提高在 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不断强化劳 动责任感;同时高校还可结合地域特色,加强与本 地红色育人平台的合作,如革命纪念馆、红色革命 老区旧址等,进一步丰富大学生课外劳动教育实践 形式与内容,实现校内校外劳动育人的有效衔接,让大学生有机会参与

24、到劳动精神的宣传工作中,帮 助大学生更好地感受老一辈革命家百折不挠的奋斗 精神、奉献精神,激发新时代大学生奋进力量。参考文献1刘向兵,曲霞.党史百年历程中劳动教育的功能及其实 现教育研究,2021(10):-10.2高欢,谢延龙.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劳动教育的百年 演进中国德育,2021(14)J0-13.3张丹丹.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困 难与路径探究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22(2):59-65.4!雅,方文.百年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 学论析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1(4):38-142,164.5陈鑫雨.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三重审视:价

25、值 困境进路J教育科学论坛,2022(9):70-75.6李维思.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党史教育的途径探讨J.现 代职业教育,2022(9):150-153.7宁晓菊.高校利用红色资源融通党史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教育研究J河南教育(高教),2022(2):19-21.On the Value of Labor Education Resources in the Centennial Party HistoryXu Chao,Zhang Jing(Jiujiang Voc at ional and Tec hnic al College,Jiujiang,Jiangx i,332005)Abs

26、tract:In t he c ent ennial hist ory of t he CP C,it has suc c essively ex perienc ed t he period of t he new democ rat ic revolut ion,t he period of soc ialist revolut ion and c onst ruc t ion,t he new period of ref orm and opening up and soc ialist modernizat ion,and t he new era of soc ialism wit

27、h Chinese c harac t erist ic s.In t he st ruggle at dif f erent st ages,t he P art y has ac c umulat ed ric h labor educ at ion t heory and prac t ic al ex perienc e,providing high-qualit y resourc es f or labor educ at ion in c olleges and universit ies in t he new era.To dig deep int o t he resour

28、c es of labor educ at ion in t he P art y hist ory and st rengt hen it s prac t ic al applic at ion in t he labor educ at ion in c olleges and universit ies,we need t o c ont inue t o deepen t he value at t ribut e,st rengt hen t he t eac hing int egrat ion,and enric h t he applic at ion c arrier,so as t o avoid t he weakening and marginalizat ion of labor educ at ion,and provide a st art ing point and a f oot hold f or t raining qualif ied soc ialist builders and suc c essors.Key words:labor educ at ion;P art y hist ory resourc es;prac t ic al pat h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