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教师面试试讲技巧之教师礼仪(教师的目光)篇.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132281 上传时间:2024-11-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面试试讲技巧之教师礼仪(教师的目光)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师面试试讲技巧之教师礼仪(教师的目光)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师面试试讲技巧之教师礼仪(教师的目光)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师面试技巧之教师礼仪篇:教师的目光教师的眼睛是最重要的教学“工具”之一,教师与学生交往时,双眼应以祥和的目光注视着对方,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礼仪,这样会让学生觉得您为人正直,如果眼神飘浮不定,学生会觉得您缺乏可信度。教师在交往中,特别是和学生的交往中,若想获取成功,就要以期待的目光,注视着学生讲话,面带浅淡的微笑和不时的目光接触,这种温和而有效的方式,会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一、教师的目光教师在与学生、同事交流时,往往借助于目光传递教学信息,有人称之为教师的眼语。眼语的构成,一般涉及目光的角度、部位、时间、方式、变化等五个方面。(一)目光的角度在注视他人时,目光的角度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与交往对

2、象的亲疏远近。注视他人的角度,通常有以下三种平视、仰视、俯视。平视,即视线呈水平状态的注视。一般适用于普遍场合的交流与对话,或者是身份、地位基本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如教师同事之间的交谈或者课题研讨。仰视,即主动居于低处,抬眼向上注视他人。它表示尊重、敬畏之意,适用于面对尊长之时。参加面试的人员,倘如碰到比较年长的评委,可以适当地采用这种眼光,表示对评委的尊重。俯视,即抬眼向下注视他人,一般用于身居高处之时。它可以对晚辈表示宽容、怜爱,也可表示对他人轻慢或者歧视。这种目光不宜多用,并且要慎用。教师在讲课时,多处于位置比较高的讲台之上,不自觉地便成了俯视,一方面是观察学生的方便,另一方面教师要

3、学会利用俯视的目光建立自身的威信。(二)注视的部位在人际交往中目光所及之处,就是注意的部位。注视他人的部位不同,不仅说明自己的态度不同,也反映着双方关系有所不同。教师在与同事走近之时,面试人员在初次见到评委之时,都要严格遵守目光注视的基本常识。例如,不宜“目中无人”,不宜过多地注视其头、腿、脚部与手部。通常允许注视他人的常规部位有以下几处额头、双眼、眼部至唇部、眼部至肩部等。如与学生谈话时,眼睛注视对方双眼到嘴巴的“三角区”。(三)注视的时间在人际交往中,尤其是与熟人相处时,注视对方时间的长短,往往十分重要,在交谈中,听的一方通常应当多注视说话的一方,一表示友好,重视,以及对其多谈话题感兴趣,

4、若对对方表示友好,则注视对方的时间应占全部相处的时间三分之一左右若对对方表示关注,或者是表示感兴趣时,则注视对方的时间应占全部相处时间的三分之二左右若注视对方的时间不到相处全部时间的三分之一,表明你对学生、对谈话都不感兴趣总之,教师可以通过留意注视时间长短,判断自己的讲课是否受学生和评委欢迎,判断自己的行为处事是否会给别人带来不悦的情绪(四)注视的方式注视他人,在交际场合可以有多种方式的选择。教师在注视方式上应当有所把握,切不可因为注视方式的不妥而影响工作或交流。教师比较常用的注视的方式有直视、凝视、环视、盯视等。(1)直视,即直接地注视交往对象,它表示认真、尊重,适用于各种情况。若直视他人双

5、眼,即称为对视。如在和亲近的人谈话(与学生单独交谈)时,可以注视他(她)的整个上身,显示自己大方、坦诚,或是关注对方。(2)凝视,是直视的一种特殊情况,即全神贯注地进行注视。它多用于表示专注、恭敬。另外,正视的时间过长,会变为凝视。教师在课堂中不能长时间注视某位学生,否则,学生会认为自己可以出现了什么问题,导致不能专心听讲。对精力不集中、做小动作或窃窃私语的学生,教师可以凝视他几秒钟,待双方目光接触以后再移开,这样既起到了告诫的作用,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3)环视,即有节奏地注视身边不同的人员或事物。它表示认真、重视,适用于同时与多人打交道,表示自己“一视同仁”。环视是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运

6、用最广泛的一种目光。(4)盯视,即目不转睛,长时间地凝视某人的某一部位。师生在交谈中,应注视对方的眼睛或脸部,以示尊重别人,但是,当双方缄默无语时,就不要再一直看着对方的脸。因为双方无话题时,本来就有一种冷漠、踌躇不安的感觉。如果此时您注视学生,势必使对方显得更尴尬。另外,还有一些注视的方式,教师应尽量少用。扫视表示好奇、吃惊,不可多用,但打量学生的时候可用;睨视即斜着眼睛注视,多表示怀疑、轻视,一般要忌用;他视表示胆怯、害羞、心虚、反感、心不在焉,是教师平时所不宜采用的一种眼神。 (五)目光的变化在人际交往中目光、视线、眼神都是时刻变化的,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眼皮的开合,

7、人的内心情感变化会随着眼皮的开合也产生改变,如瞪大双眼,表示愤怒、惊愕,睁圆双眼,则表示疑惑、不满、第二:眼球的转动,若反复转动,表示在动心思:若其悄然剂动,则表示向人有所暗示,第三:瞳孔的变化,瞳孔的变化往往是显而易见,但它却不由自主地反映人们的内心世界,平时,他的变化不多,若突然变大,发出光芒,目光炯炯时,表示惊奇、喜悦、感兴趣:若突然缩小,双目黯然无光,即所谓双目无神时,则表示伤感、厌恶、毫无兴趣注视的变化虽然难以察觉,但是细心的教师却非常会利用一些目光的变化进行教学,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错误时,会感到很尴尬,怕同学们嘲笑,藐视他,这时老师不要看着他的脸,或是看一眼后马上转移自己的视线,

8、呈现出老师对你错误的回答并不在意,下次努力便可以,同样,教师用目光的变化可以调整学生的注意力,如教师用热情的目光表达对学生的关注,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二、教师在教学中的目光禁忌学生渴望教师的目光是鼓励的,因为它能给学生以自信和力量,增强学生的自尊心、上进心。他们从这种目光中得到鼓励,迎着这种目光,他们敢于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要求,敢说自己想说的话,敢做自己想做的事,使他们最大限度地享受自由、张扬个性。(1)忌责怪的目光。这种目光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造成学生对教师的抵抗,割裂师生间的友谊,使两者矛盾激化,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2)忌漠视的目光。只顾做自己的事,不看对方说话,是怠慢、冷淡、心不在焉的流露。孩子是天真的,想说的时候就会说,当讲话出现被孩子打断、或中间出现突发事情打断你的活动时,不能投以鄙夷或不屑的目光,要学会倾听,让孩子表达。漠视目光极易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致使学生产生极大的自卑心理,任何活动都不敢积极参与,甚至对任何事情都缺乏信心和兴趣,沉默寡言,最终导致性格上的孤僻、冷漠、自私。(3)忌呆板的目光。眼睛转动稍快表示有活力,但如果太快则表示不真诚、给人不庄重的印象,同时,眼睛也不能转得太慢,否则为“缺乏生气”。(4)忌看完学生突然一笑,是一种讥讽。(5)忌面无悦色的斜视,是一种鄙夷。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