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低压配电柜二次接线规范.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6129788 上传时间:2024-11-28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低压配电柜二次接线规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高低压配电柜二次接线规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高低压配电柜二次接线规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高低压配电柜二次接线规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高低压配电柜二次接线规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低压配电柜二次接线规范电气接线工艺上应力求美观、实用、便于施工操作和方便以后检修查线。接线应兼顾全局,力求整齐划一、协调大方,给人以整体美,不得标新立异、各自为政,避免给人以零乱无章之感。1、电缆整理1.1、电缆整理应层次分明、曲率一致、松紧适度,严禁扭曲、交叉或杂乱无章。1.2、电缆的固定应采用绑线或尼龙扎带,扎带规格应与电缆的粗细要求相符且应规格一致,留头方向统一,扎带过长的部分应予剪除。2、电缆头制作2.1、电缆开剥时应小心从事,力度适中,严禁伤及线芯绝缘。2.2、电缆头的制作材料应使用塑料带和黑色塑料绝缘粘胶带。2.3、做头时以红色塑料带有序缠绕,成型后用黑色塑料胶带封口。2.4、做

2、头时以塑料带对折后绷紧缠绕,缠绕时应紧紧贴近芯线和护套接口处,上端头截面平齐且垂直于电缆轴线,成型后为坚固密实的圆筒状,表面光洁、形体美观、严禁出现纺缍形。2.5、电缆头的长度以26mm左右为宜,直径不大于电缆护套外径2mm,电缆头在护套上的包扎长度一般为13mm左右。2.6、电缆绑扎成束后,电缆头应高度一致在同一水平面上。2.7、电缆的屏蔽层、带、芯应可靠外引以便接地。3、电缆标识3.1、电缆标识牌用微机打印、压塑制作,内容包括电缆型号、规格、用途及走向。3.2、标识牌的挂装应使用防蚀、防霉的绳带,宜采用化纤丝绳。3.3、化纤丝绳系于电缆头上部,垂下的标识牌高度一致。4、电缆接线。4.1、线

3、芯的绑扎应整齐一致,采用绑线或小扎带绑扎。绑扎线间距以70mm左右为宜。4.2、当一盘内线芯特多时,应按单元或回路分束绑把以方便施工接线、查线和将来检修,尽量避免出现特大把束。4.3、不论怎样排列,如何绑扎均应掌握尽可能的紧凑、整齐、美观实用又简单易行。4.4、每个盘柜的绑扎接线应由同一人进行。4.5、因芯线逐个接入端子而使线束逐渐变细时,应使芯线顺序靠拢或并入假线以形成新束,所弯角度和曲率应一致、美观。4.6、电缆备用芯的长度应能保证接一盘内最远一个端子为宜。4.7、二次配线必须进行校直处理,芯线进入端子前应手工依次弯曲成弧度相同的一排,排列一致无交叉(圆弧半经约20mm周长约100mm至1

4、20mm)。4.8、线芯不得剥出太长,以刚刚插满端子排或正好弯制压接圆圈为宜,导线不得有接头。4.9、每个端子排的一侧一般只接一根导线,最多不得超过两根,当同一节点有两根以上导线时,应加空端子转接。4.10、二次配线终端应按设计要求使用线鼻或线叉,当设计无要求时应按规范进行,当使用单芯配线需弯圈进行压接时应按顺时针方向弯制。多股配线应拧紧后搪锡处理,严禁弯圈时伤及线芯。4.11、线芯应压接牢固,严禁出现虚接现象。4.12、二次接线必须使用统一的号头,号头打字必须使用直接加温烫字的号头打字机,号头字迹清晰且不褪色。4.13、用于静态保护、控制逻辑等回路的控缆的屏蔽层、带、芯应按设计要求的方式可靠

5、接地。5、安全注意事项:5.1、接线盘底应固定牢靠,严防倒后砸伤接线人员。5.2、电缆开剥时应小心从事,力度适度,防止划止划伤手掌及线芯。5.3、使用断线钳、剪切芯线时,应注意不要崩伤眼睛。5.4、电缆扎带剪切完毕后进行电缆整理时,注意不要让扎带剪切口划伤手掌。6、环境保护措施:6.1、剪切掉的电缆芯线、刷掉的电缆外皮要清理干净,放到指定位置。电气接线工艺上应力求美观、实用、便于施工操作和方便以后检修查线。接线应兼顾全局,力求整齐划一、协调大方,给人以整体美,不得标新立异、各自为政,避免给人以零乱无章之感。1、电缆整理1.1、电缆整理应层次分明、曲率一致、松紧适度,严禁扭曲、交叉或杂乱无章。1

6、.2、电缆的固定应采用绑线或尼龙扎带,扎带规格应与电缆的粗细要求相符且应规格一致,留头方向统一,扎带过长的部分应予剪除。2、电缆头制作2.1、电缆开剥时应小心从事,力度适中,严禁伤及线芯绝缘。2.2、电缆头的制作材料应使用塑料带和黑色塑料绝缘粘胶带。2.3、做头时以红色塑料带有序缠绕,成型后用黑色塑料胶带封口。2.4、做头时以塑料带对折后绷紧缠绕,缠绕时应紧紧贴近芯线和护套接口处,上端头截面平齐且垂直于电缆轴线,成型后为坚固密实的圆筒状,表面光洁、形体美观、严禁出现纺缍形。2.5、电缆头的长度以26mm左右为宜,直径不大于电缆护套外径2mm,电缆头在护套上的包扎长度一般为13mm左右。2.6、

7、电缆绑扎成束后,电缆头应高度一致在同一水平面上。2.7、电缆的屏蔽层、带、芯应可靠外引以便接地。3、电缆标识3.1、电缆标识牌用微机打印、压塑制作,内容包括电缆型号、规格、用途及走向。3.2、标识牌的挂装应使用防蚀、防霉的绳带,宜采用化纤丝绳。3.3、化纤丝绳系于电缆头上部,垂下的标识牌高度一致。4、电缆接线。4.1、线芯的绑扎应整齐一致,采用绑线或小扎带绑扎。绑扎线间距以70mm左右为宜。4.2、当一盘内线芯特多时,应按单元或回路分束绑把以方便施工接线、查线和将来检修,尽量避免出现特大把束。4.3、不论怎样排列,如何绑扎均应掌握尽可能的紧凑、整齐、美观实用又简单易行。4.4、每个盘柜的绑扎接

8、线应由同一人进行。4.5、因芯线逐个接入端子而使线束逐渐变细时,应使芯线顺序靠拢或并入假线以形成新束,所弯角度和曲率应一致、美观。4.6、电缆备用芯的长度应能保证接一盘内最远一个端子为宜。4.7、二次配线必须进行校直处理,芯线进入端子前应手工依次弯曲成弧度相同的一排,排列一致无交叉(圆弧半经约20mm周长约100mm至120mm)。4.8、线芯不得剥出太长,以刚刚插满端子排或正好弯制压接圆圈为宜,导线不得有接头。4.9、每个端子排的一侧一般只接一根导线,最多不得超过两根,当同一节点有两根以上导线时,应加空端子转接。4.10、二次配线终端应按设计要求使用线鼻或线叉,当设计无要求时应按规范进行,当

9、使用单芯配线需弯圈进行压接时应按顺时针方向弯制。多股配线应拧紧后搪锡处理,严禁弯圈时伤及线芯。4.11、线芯应压接牢固,严禁出现虚接现象。4.12、二次接线必须使用统一的号头,号头打字必须使用直接加温烫字的号头打字机,号头字迹清晰且不褪色。4.13、用于静态保护、控制逻辑等回路的控缆的屏蔽层、带、芯应按设计要求的方式可靠接地。5、安全注意事项:5.1、接线盘底应固定牢靠,严防倒后砸伤接线人员。5.2、电缆开剥时应小心从事,力度适度,防止划止划伤手掌及线芯。5.3、使用断线钳、剪切芯线时,应注意不要崩伤眼睛。5.4、电缆扎带剪切完毕后进行电缆整理时,注意不要让扎带剪切口划伤手掌。6、环境保护措施

10、:6.1、剪切掉的电缆芯线、刷掉的电缆外皮要清理干净,放到指定位置。电气接线工艺上应力求美观、实用、便于施工操作和方便以后检修查线。接线应兼顾全局,力求整齐划一、协调大方,给人以整体美,不得标新立异、各自为政,避免给人以零乱无章之感。1、电缆整理1.1、电缆整理应层次分明、曲率一致、松紧适度,严禁扭曲、交叉或杂乱无章。1.2、电缆的固定应采用绑线或尼龙扎带,扎带规格应与电缆的粗细要求相符且应规格一致,留头方向统一,扎带过长的部分应予剪除。2、电缆头制作2.1、电缆开剥时应小心从事,力度适中,严禁伤及线芯绝缘。2.2、电缆头的制作材料应使用塑料带和黑色塑料绝缘粘胶带。2.3、做头时以红色塑料带有

11、序缠绕,成型后用黑色塑料胶带封口。2.4、做头时以塑料带对折后绷紧缠绕,缠绕时应紧紧贴近芯线和护套接口处,上端头截面平齐且垂直于电缆轴线,成型后为坚固密实的圆筒状,表面光洁、形体美观、严禁出现纺缍形。2.5、电缆头的长度以26mm左右为宜,直径不大于电缆护套外径2mm,电缆头在护套上的包扎长度一般为13mm左右。2.6、电缆绑扎成束后,电缆头应高度一致在同一水平面上。2.7、电缆的屏蔽层、带、芯应可靠外引以便接地。3、电缆标识3.1、电缆标识牌用微机打印、压塑制作,内容包括电缆型号、规格、用途及走向。3.2、标识牌的挂装应使用防蚀、防霉的绳带,宜采用化纤丝绳。3.3、化纤丝绳系于电缆头上部,垂

12、下的标识牌高度一致。4、电缆接线。4.1、线芯的绑扎应整齐一致,采用绑线或小扎带绑扎。绑扎线间距以70mm左右为宜。4.2、当一盘内线芯特多时,应按单元或回路分束绑把以方便施工接线、查线和将来检修,尽量避免出现特大把束。4.3、不论怎样排列,如何绑扎均应掌握尽可能的紧凑、整齐、美观实用又简单易行。4.4、每个盘柜的绑扎接线应由同一人进行。4.5、因芯线逐个接入端子而使线束逐渐变细时,应使芯线顺序靠拢或并入假线以形成新束,所弯角度和曲率应一致、美观。4.6、电缆备用芯的长度应能保证接一盘内最远一个端子为宜。4.7、二次配线必须进行校直处理,芯线进入端子前应手工依次弯曲成弧度相同的一排,排列一致无

13、交叉(圆弧半经约20mm周长约100mm至120mm)。4.8、线芯不得剥出太长,以刚刚插满端子排或正好弯制压接圆圈为宜,导线不得有接头。4.9、每个端子排的一侧一般只接一根导线,最多不得超过两根,当同一节点有两根以上导线时,应加空端子转接。4.10、二次配线终端应按设计要求使用线鼻或线叉,当设计无要求时应按规范进行,当使用单芯配线需弯圈进行压接时应按顺时针方向弯制。多股配线应拧紧后搪锡处理,严禁弯圈时伤及线芯。4.11、线芯应压接牢固,严禁出现虚接现象。4.12、二次接线必须使用统一的号头,号头打字必须使用直接加温烫字的号头打字机,号头字迹清晰且不褪色。4.13、用于静态保护、控制逻辑等回路

14、的控缆的屏蔽层、带、芯应按设计要求的方式可靠接地。5、安全注意事项:5.1、接线盘底应固定牢靠,严防倒后砸伤接线人员。5.2、电缆开剥时应小心从事,力度适度,防止划止划伤手掌及线芯。5.3、使用断线钳、剪切芯线时,应注意不要崩伤眼睛。5.4、电缆扎带剪切完毕后进行电缆整理时,注意不要让扎带剪切口划伤手掌。6、环境保护措施:6.1、剪切掉的电缆芯线、刷掉的电缆外皮要清理干净,放到指定位置。电气接线工艺上应力求美观、实用、便于施工操作和方便以后检修查线。接线应兼顾全局,力求整齐划一、协调大方,给人以整体美,不得标新立异、各自为政,避免给人以零乱无章之感。1、电缆整理1.1、电缆整理应层次分明、曲率

15、一致、松紧适度,严禁扭曲、交叉或杂乱无章。1.2、电缆的固定应采用绑线或尼龙扎带,扎带规格应与电缆的粗细要求相符且应规格一致,留头方向统一,扎带过长的部分应予剪除。2、电缆头制作2.1、电缆开剥时应小心从事,力度适中,严禁伤及线芯绝缘。2.2、电缆头的制作材料应使用塑料带和黑色塑料绝缘粘胶带。2.3、做头时以红色塑料带有序缠绕,成型后用黑色塑料胶带封口。2.4、做头时以塑料带对折后绷紧缠绕,缠绕时应紧紧贴近芯线和护套接口处,上端头截面平齐且垂直于电缆轴线,成型后为坚固密实的圆筒状,表面光洁、形体美观、严禁出现纺缍形。2.5、电缆头的长度以26mm左右为宜,直径不大于电缆护套外径2mm,电缆头在

16、护套上的包扎长度一般为13mm左右。2.6、电缆绑扎成束后,电缆头应高度一致在同一水平面上。2.7、电缆的屏蔽层、带、芯应可靠外引以便接地。3、电缆标识3.1、电缆标识牌用微机打印、压塑制作,内容包括电缆型号、规格、用途及走向。3.2、标识牌的挂装应使用防蚀、防霉的绳带,宜采用化纤丝绳。3.3、化纤丝绳系于电缆头上部,垂下的标识牌高度一致。4、电缆接线。4.1、线芯的绑扎应整齐一致,采用绑线或小扎带绑扎。绑扎线间距以70mm左右为宜。4.2、当一盘内线芯特多时,应按单元或回路分束绑把以方便施工接线、查线和将来检修,尽量避免出现特大把束。4.3、不论怎样排列,如何绑扎均应掌握尽可能的紧凑、整齐、

17、美观实用又简单易行。4.4、每个盘柜的绑扎接线应由同一人进行。4.5、因芯线逐个接入端子而使线束逐渐变细时,应使芯线顺序靠拢或并入假线以形成新束,所弯角度和曲率应一致、美观。4.6、电缆备用芯的长度应能保证接一盘内最远一个端子为宜。4.7、二次配线必须进行校直处理,芯线进入端子前应手工依次弯曲成弧度相同的一排,排列一致无交叉(圆弧半经约20mm周长约100mm至120mm)。4.8、线芯不得剥出太长,以刚刚插满端子排或正好弯制压接圆圈为宜,导线不得有接头。4.9、每个端子排的一侧一般只接一根导线,最多不得超过两根,当同一节点有两根以上导线时,应加空端子转接。4.10、二次配线终端应按设计要求使

18、用线鼻或线叉,当设计无要求时应按规范进行,当使用单芯配线需弯圈进行压接时应按顺时针方向弯制。多股配线应拧紧后搪锡处理,严禁弯圈时伤及线芯。4.11、线芯应压接牢固,严禁出现虚接现象。4.12、二次接线必须使用统一的号头,号头打字必须使用直接加温烫字的号头打字机,号头字迹清晰且不褪色。4.13、用于静态保护、控制逻辑等回路的控缆的屏蔽层、带、芯应按设计要求的方式可靠接地。5、安全注意事项:5.1、接线盘底应固定牢靠,严防倒后砸伤接线人员。5.2、电缆开剥时应小心从事,力度适度,防止划止划伤手掌及线芯。5.3、使用断线钳、剪切芯线时,应注意不要崩伤眼睛。5.4、电缆扎带剪切完毕后进行电缆整理时,注意不要让扎带剪切口划伤手掌。6、环境保护措施:6.1、剪切掉的电缆芯线、刷掉的电缆外皮要清理干净,放到指定位置。dqltwk|电气论坛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