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加强学生课内阅读能力的培养一、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N9 P3 x/ j& E- a: O) n 1.精心创设情境,培养阅读兴趣。教师可恰当的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从视、听等方面给学生感官以多重刺激,创设有趣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中学,趣中获”。 2.充分发挥想象,培养阅读兴趣。每一篇课文的内容都是有限的,而文章所反映的思想内涵却是无限的。只有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从“有尽”的“言”中领悟到“无穷”之“意”。 3.组织课堂活动,培养阅读兴趣。学生活泼好动、喜爱表现。可以让学生扮演成文中的角色进行分角色表演,或让学生排演课本剧等方式,在编一编、演一演的过程中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发展
2、学生的个性特长,又能使学生有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从而达到享受阅读的乐趣。 4.开展课间活动,培养阅读的兴趣。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我们开展朗读比赛、办读书剪贴报、手抄报,开展读书会、讲故事比赛、读歌朗诵会,展示优秀读书笔记知识竞赛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间活动,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自觉进行课内外阅读。二、交给学生阅读方法+ r6 K7 _; u; j4 B/ V! n2 ?0 L( j/ F 1、读准课文中的生字5 f; K7 G! , A* 在初读课文时,首先要找出文中的生字,并圈画出来,通过课后的生字列表或借助工具书,拼读生字,掌握字形,理解字义,为熟读课文扫清障碍,做到字
3、正腔圆。 2、理解关键词的含义 阅读文章要理解段落的意思,必须先弄懂每句话的意思,而理解句子的意思,必须抓住其中的关键词, 3、明白句子的作用 m( G$ r / X Y) g( s& M 很多段落都有较明显的中心句,让学生先找出中心句,明白段落的意思,可以使学生较快完成阅读任务,减轻对阅读的畏惧感,树立阅读信心。4、赏析文中的典型段S R! A3 在语段的学习中,要有意识地利用课文中的典型段,进行段的训练,从而明确读段的方法。3 F) t& 0 z& T9 I PB( j0 P% o2 t- ?三、形成学生阅读习惯) z8 TG) U( Yz5 ?! m) c 1.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阅
4、读是一个处理信息的极其复杂的心理过程,要求学生不仅用眼睛看,而且用心“看”,用嘴“看”、用手“看”。特别是对课文以及一些有启迪的好作品,不能走马观花,需用心体会,圈点批注,认真思索。 2.培养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的习惯。阅读方法一般包括初读、品读。初读时,只要求学生读准字音、理解生词、了解文章大意就可以了。品读就要求学生在读中思考、体味、理解、升华,即抓住重点词句,细细揣摩,较深入地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在品读时,我们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朗读、默读、诵读等方式来深刻地理解课文;在略读时,根据阅读目标的不同,我们又可以采用游览式读书法和筛选式读书法。 3.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阅读习惯。“学贵有疑”。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个人思维活跃的表现,质疑蕴含着创新的因素,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这样学生就学得比较主动了。久而久之,学生学会了质疑,有了疑,学生就会产生求知欲,进入一种积极探索的状态,也就逐步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自己的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