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山西省“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6127585 上传时间:2024-11-28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山西省“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山西省“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山西省“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山西省“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山西省“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构建网络设施配套衔接、运输装备先进适用、运输服务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交通运输领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举措,对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十三五”是我省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时期,根据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发展规划纲要(晋政发201612号),编制本规划。一、发展形势(一)发展现状。“十二五”时期,我省交通运输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94.5亿元,比“十一五”时期增长50.9%,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专栏一

2、 “十二五”时期交通固定资产完成投资指标单位“十一五”时期“十二五”时期总投资亿元2846.44294.5铁路亿元1077.72085公路水路亿元1745.72160民航亿元23.039.5城市轨道交通亿元0101.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由铁路、公路、民航和城市轨道交通组成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建设进程加快,运输能力紧张状况总体缓解。太原至中卫至银川铁路、大同至西安铁路客运专线太原以南段、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韩家岭至原平铁路、太原至兴县铁路、太原南站等一批大中型铁路项目建成投入运营,铁路运输瓶颈制约基本缓解;高速公路与普通公路、公路建设与运输站场建设同步推进,公路运输的通达和通畅水平显著提升;临汾

3、机场、五台山机场投入运营;太原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全线开工建设。专栏二 “十二五”时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指标单位2010年底2015年底综合交通网总里程万公里14.1014.75铁路运营里程公里3752.45121.6其中:客运专线公里129.7567.0公路通车里程万公里13.614.1其中:高速公路公里3002.05028.0内河通航里程公里1277.01374.0民用运输机场数个47注:综合交通网总里程不含民航航线。2.运输服务水平显著提高。运输覆盖范围持续扩大,选择性不断增加。围绕太原的快速交通圈逐步形成,市域间运输的时效性和便捷性明显提升;城市公共交通覆盖面逐步扩大;农村运输

4、条件得到很大改善;交通安全监控措施不断完善,运输安全性不断提高;多种运输方式协调配合,信息服务系统相继开通运营。在铁路运输领域,以12306、95306客户服务为载体,创新营销方式,通过开行旅游列车,新增自动售取票机,拓展网络、手机快捷购票方式等措施,形成以大西动车开行为标志的一系列客运品牌;采取取消运输立户管理、开办快运业务,开行“三晋快运列车”,铁路货运快运网基本形成。在公路运输领域,覆盖全行业的交通通信主干网和应急调度系统投入使用,公路交通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工程、交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投入试运行。高速公路ETC实现全国联网运行,开通1232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电话,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进

5、一步完善,建设省域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实现了省内11个设区市14个客运站的联网售票。建成了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省级节点的物流信息共享平台,促进了全省物流业的发展。在航空运输方面,建立起以太原机场为中心、覆盖长治机场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完成太原机场新航站楼安检信息、安防监控、集成等信息系统的初步建设工作;完成太原机场集群系统建设工作。专栏三 “十二五”时期客货运输量指标单位“十一五”时期“十二五”时期(预计数)客运量亿人19.718.3其中:铁路亿人2.23.1公路亿人17.315.1民航万人24204553货运量亿吨56.3967.3其中:铁路亿吨22.127.2公路亿吨34.2939

6、.8民航万吨17.1724.563.运输装备水平整体提升。铁路装备技术研发和制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大秦铁路成功试验开行3万吨组合列车,开辟了我国铁路重载运输新纪元,以石太客专、大西高铁开通及太原南站的开通运营为标志,拉开了山西省崭新的高铁时代序幕。公路运输装备趋于专业化、标准化,截至2015年,全省共有营运客车13989辆,其中中高级客车的比重为60%;营运货车51.8万辆,重型、厢式货车比重分别为42.2%和26.7%。水路运输方面,大力推进全省船型标准化工作,推动黄河水运过坝方式研究和黄河水运标准船型研究,逐步形成技术装备先进、安全高效、适应能力强的船舶运输队伍,实现货运船舶标准化、专业化

7、和客运船舶快速化、舒适化。4.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迈出新步伐。太原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全面启动,11个设区市积极营造良好的公共交通出行环境,不断扩大公共交通服务网络,公共交通运输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改善与提升。公共交通客运量持续稳定增长,在城市交通出行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太原市被列入首批国家“公交都市”试点示范城市。太原、晋中“同城化”城际公交运行良好,晋东南城镇群公交系统基本建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交通运输能力虽然有较大幅度提升,但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尚不完善,技术等级、网络覆盖广度与通达深度有待提高;区域间、方式间、方式内等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北上、南下综合运输大通

8、道仍显不足;存量设施系统效率偏低;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有效衔接尚未完全形成,综合交通枢纽和一体化服务发展滞后,运输服务总体水平不高,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有待建立和完善;城市公交设施仍显不足,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滞后,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薄弱,部分农村公路“通返不通”问题突出,亟需升级改造。(二)发展要求。1.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十三五”时期,要积极适应货物运输需求将持续稳定增长,小批量、多频次货物运输需求增长较快,旅客运输需求将呈现多样化、多层次特征,以及人民群众对运输的安全性、便捷性、舒适性、时效性要求提高的新趋势。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环渤海经济圈”“乌大张长城金三角经济合作

9、区”等重大战略的机遇,坚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适度超前,提高客货运输能力,促进各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推进一体化运输服务。强化并完善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中的主导作用,不断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以适应旅客购票方便、出行安全、换乘便捷和货物优质运输、及时送达等需求。专栏四 “十三五”时期客货运输量预测指标单位“十二五”时期“十三五”时期年均增长(%)客运量亿人18.417.8-0.65其中:铁路亿人3.13.63.23公路亿人14.813.5-1.76民航万人455367059.45货运量亿吨67.379.33.57其中:铁路亿吨27.231.43.09公路亿吨40.147.93.89民航万吨24.

10、5633.907.612.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十三五”期间,要充分发挥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引导区域布局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作用,优化交通网络结构,加强通道建设,统筹城乡交通协调发展。继续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逐步提高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运输服务能力。发挥交通运输在产业优化布局、人口合理分布、城市空间有序拓展等方面的引导作用。3.强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十三五”期间,要处理好我省土地、线位、空域等资源日益紧缺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持续增长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加快交通运输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大的关系。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优化运输结构,提升装备技术水平,改善运输组织,实现节约集约发展。二、指

11、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遵循“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着力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把交通一体化作为先行领域,加快构建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互联互通综合交通网络”的总要求,以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为统领,加快转变交通发展方式,实现各种运输方式从分散、独立发展转向一体化发展,初步形成网络设施配套衔接、技术装备先进适用、运输服务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总体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出行需要。(二)发展目标。到2020年,基本形成快速、

12、便捷、高效、安全、绿色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由通达顺畅的综合运输网络系统、便捷高效的综合运输服务系统和先进适用的综合运输装备系统构成的,各种运输方式的基础设施衔接顺畅、运输服务便捷高效、科技信息先进适用、资源环境低碳绿色、安全应急可靠高效的一体化综合运输体系,综合运输的效率和服务质量明显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运输保障。专栏五 “十三五”时期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目标指标单位2015年底2020年底综合交通网总里程万公里14.7515.75铁路运营里程万公里5121.66400.0其中:客运专线公里567.01300.0公路通车里程万公里14.115.0其中:高速公路公里5028.07

13、258.0内河通航里程公里1374.01500.0民用运输机场数个78注:综合交通网总里程不含民航航线。三、发展原则结构合理,协调发展。按照城镇化发展要求,把事关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国防等战略性、全局性的利益作为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考虑经济布局、人口分布、资源开发,合理布局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的运输网络,将完善各种运输方式内部衔接与提升综合运输网络间衔接相协调,强化枢纽衔接和一体化运输设施配置,促进现代综合交通体系的建立,实现通道畅通、枢纽高效。突出服务,共享发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要以人为本、突出服务,将建设综合运输大通道与扩大交通网覆盖面相结合,将提高网络承载能力与增强运输机动性相

14、衔接。坚持共享发展,推进交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贫困地区基础交通设施建设力度,提供更加公平的城乡客运服务,构建高效规范的城乡配送体系。注重效益,创新发展。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和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要求,着眼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立,在满足现阶段客货运输需求的基础上,使基础设施能力适度超前。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统筹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合力配置和整合交通运输资源,发挥各种运输方式技术经济优势和交通网络效能,提升服务水平、物流效率和整体效益。多元投入,开放发展。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拓宽社会资本进入交通运输领域

15、的渠道和途径。深化改革,积极创新,完善政府运输监管,按照综合发展的要求,建立和发挥政府、市场各自职能的高效的体制机制,依托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充分发掘存量潜能,全面发挥增量效能,增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健康发展的内生动力。节能减排,绿色发展。从国家战略、基本国情及我省实际出发,把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落实在基础设施、技术装备和运输服务中,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绿色发展。质量第一,安全发展。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理念,建立严格的安全监管和质量管理制度,并贯穿于交通运输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的各阶段,着力提升技术和装备水平,全面提高运输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

16、件的保障能力。四、主要任务(一)构建通达顺畅的综合交通网络系统。“十三五”期间,我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继续推进国家干线铁路、高速公路和支线机场建设的基础上,将地方和城际铁路、普通国道省道县乡道改造和通用机场建设作为建设重点,力争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总里程达到15.75万公里,逐步建成以连通乡镇、通达建制村的普通公路为基础,以铁路、高速公路为骨干,与民航、水路共同组成覆盖全省的综合交通网络,发挥运输的整体优势和集约效能。1.铁路。到2020年,力争铁路运营里程达到6400公里,其中高速客运铁路运营里程力争达到1300公里,加快构建大能力运输通道,加大土地综合开发力度,提高铁路利用率和铁路经济效益。发

17、展高速客运铁路,建成大同至张家口、太原至长治至晋城至焦作等高速铁路项目,加快建设原平至大同、忻州至保定等高速铁路。强化国家干线铁路作用,新线建设与既有线改造相结合,扩大快速铁路客运服务覆盖范围,形成快速客运网,快速铁路运输服务覆盖所有设区城市。强化大能力通道建设,有序建设蒙西至华中地区煤运通道、和顺至邢台等铁路项目;完善重载运输网,加快新建货运铁路沿线战略装车点建设,加快改造既有铁路,尽快形成功能布局完善、覆盖范围广、通道能力强、技术结构合理的运输网络。加快推进我省地方铁路和城际铁路建设,合理规划、优化布局,充分利用既有和已规划建设的国铁干线项目,发挥地方铁路和城际铁路灵活性的优点,提高铁路客

18、货运输的便捷性。完善铁路建设土地开发配套政策。落实国务院关于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3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铁路建设实施土地综合开发的意见(国办发201437号),在加快推进铁路新线建设的同时,对沿线土地进行综合开发,提高铁路土地综合开发效益。专栏六 铁路重点项目快速客运铁路建成大同至张家口、太原至长治至晋城至焦作客专,加快推进原平至大同、忻州至五台山至保定客专,研究建设大同至乌兰察布、运城至三门峡铁路。货运通道建成蒙西至华中地区煤运通道,完成和顺至邢台、阳涉铁路电化改造、京原铁路扩能改造、南同蒲铁路侯马至风陵渡(华山)段电化改造项目,研究建设太焦铁路修文至

19、长治北段扩能改造、太原至和顺铁路、中南铁路石楼至阳泉曲联络线项目。地方和城际铁路建成阳泉北至大寨铁路,加快推进太原至榆次城际铁路,研究河津西至管头、冯家川至孙家沟、阳泉曲至双池、交口至石楼、台头至龙华山至蒲县、武乡至沁县、长子南至嘉峰铁路。2.公路。到2020年,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5万公里,公路密度达到95公里/百平方公里。加快国家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出省通道及地方高速公路建设,“三纵十二横十二环”高速公路网全部建成,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258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建成33个高速出省口。进一步优化普通干线路网结构,加快新增普通干线公路建设改造,继续推进交通拥挤路段及瓶颈路段改造升级,强化普

20、通干线与高速公路有效衔接,发挥高等级公路快速通达的效益。普通干线建设里程1777公里,其中新建国省干线130公里,升级改造国省干线1647公里。普通干线公路里程达到15700公里,其中二级以上公路12628公里,占普通干线总里程的80%,普通国道连通所有县,普通干线连通60%以上的乡镇。稳步推进太行山片区、吕梁山片区两个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其他贫困地区县乡农村公路改造和通畅工程建设,加强安全管理、质量监管和资金监管。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运营体制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公路建管养运长效机制,提高农村公路服务水平。重点实施县乡道改造工程、旅游公路建设、村道完善提质工程和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实施县乡道

21、改造5000公里,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治理5000公里,危桥改造999座,农村公路达到12.6万公里,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车“全覆盖”。抓紧实施山西省旅游公路建设规划(2016-2018年),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推进农村旅游公路建设。专栏七 公路重点项目国家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北京至乌鲁木齐国家高速公路山西段、青兰高速长治至临汾段、青兰高速黎城(冀晋界)至长治段改扩建工程、霍永高速公路永和至永和关段、运城至灵宝高速公路运宝黄河大桥、右玉至平鲁、神池至岢岚、临猗黄河大桥及引线工程、朔城至神池、离石至隰县、隰县至吉县、黎城至霍州高速公路。地方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晋蒙黄河大桥、太原二环高速东环段(范

22、庄-龙白)、阳城至蟒河、太原二环高速北环段(山根底-范庄)、繁峙至五台、应县至繁峙、闻垣高速古城联络线(华峰-古城)、太原二环高速西环段(西庄-夏家营)、安泽至沁水、朔州东北环、汾阳至石楼、阳城至运城、古县至翼城、洪洞至大宁、昔阳(晋冀界)至榆次东阳、平陆三门峡公铁黄河大桥及连接线、静乐丰润至兴县黑峪口(晋陕界)、祁县至离石、天大高速公路大同联络线(古店至王官屯)、风陵渡黄河大桥及连接线、大同绕城高速公路陈庄至肥村段。3.民航。到2020年,省内运输机场覆盖省内所有县城及人口10万以上的城镇,在直线距离150公里内能够享受到航空服务。加强机场建设,形成层次清晰、功能完善、结构合理的机场布局。扩

23、大和优化民用航空网络,构建完善省内机场的航线网络,优化中转流程,形成干支联动,以“以支促干、以干带支”为战略,迅速提升各机场的客运量。规划建设运输机场通用航空保障功能区和直升机场,科学合理布局通用机场,根据地方需求、场址、空域等因素,适度调整通用机场布局,构建完善省内通用机场网络体系,满足农林航空、航空测绘、应急救援、抢险救灾、公务出行、观光旅游等需求。专栏八 民航机场重点项目运输机场完成太原机场飞行区改扩建、长治机场飞行区改扩建、长治机场航站区改扩建,实施大同机场飞行区改造、大同机场口岸建设、吕梁机场通用机坪建设、运城机场飞行区改扩建、临汾机场飞行区改扩建,加快推进朔州机场建设,研究启动太原

24、机场三号航站楼、晋城机场建设。通用机场加快推进太原尧城、太原阳曲、大同灵丘、大同阳高、晋中介休青云、阳泉盂县、临汾壶口、临汾永和、运城绛县、忻州繁峙滹源、晋城泽州、晋城阳城通用机场建设和大同航空运动学校迁建、长治航空运动学校基地机场改扩建。4.水路。积极推进航道建设。建设黄河老牛湾至龙口段(山西段)、黄河小浪底库区老鸦石至三门峡库区(山西段)和汾河二库航运工程,建设总里程125公里。建设重点水域客运100吨级泊位20个。5.城市公共交通。到2020年基本确立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体地位,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较好地满足社会公众基本出行需求。初步形成以城市公交、城镇客运、镇村公交为主体

25、,其他客运方式为补充的城乡客运体系。11个设区市实现中心城区公交站点500米全覆盖;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运班车。逐步建设规模合力、网络通畅、结构优化、有效衔接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提高公共交通出行分担比例。完善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科学优化城市交通各子系统关系,统筹区域交通、城市对外交通、市区交通以及各种交通方式协调发展,加快智能交通建设,合理引导需求,提升城市综合交通承载力,支撑城市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太原市轨道交通建设。旧城改造和新城开发必须坚持交通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和建设,发挥大容量公共交通在引导城市功能布局、土地综合开发和利用等方面的作用。统筹规划,优化城市道路网结构,改

26、善城市交通微循环。合理分配城市道路资源,落实地面公共交通路权优先政策,加快公共交通专用道建设,强化公交专用道管理。规范出租车健康、有序、合理发展。完善机动车等停车系统及与公共交通设施的接驳系统。有效引导机动车的合理使用,推进公共自行车、步行等交通系统建设,方便换乘,倡导绿色出行。专栏九 城市公共交通重点项目城市轨道交通建成太原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实施太原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3号线项目,研究建设大同城市轻轨项目。6.综合交通枢纽。按照零距离换乘和无缝化衔接的要求,全面推进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快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工作,做好与城乡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的衔接与协调。统筹综合交通

27、枢纽与产业布局、城市功能布局的关系,以综合交通枢纽为核心,协调枢纽与通道的发展。加强以铁路、公路客运站和机场等为主的综合客运枢纽建设,完善客运枢纽布局和功能。依托客运枢纽,加强干线铁路、城际轨道、干线公路、机场等与城市轨道交通、地面公共交通、私人交通等的有机衔接,强化枢纽和配套设施建设,促进枢纽与干线协调发展,形成城市内外和不同方式之间便捷、安全、顺畅换乘,提高综合客运枢纽的一体化水平和集散效率。加强以铁路和公路货运场站、主要港口和机场等为主的综合货运枢纽建设,完善货运枢纽布局和功能。依托货运枢纽,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机衔接,建立和完善能力匹配的铁路、公路等集疏运系统与邮政、城市配送系统,实现

28、货物运输的无缝化衔接。依托铁路建设口岸站,发展无水港,联通京津冀一体化共同发展。积极组织开行中欧、中亚铁路集装箱班列。(二)构建便捷高效的综合运输服务系统。1.实现运输服务能力与质量同步提升。加快运输市场建设。进一步完善运输市场准入制度,规范市场行为与经营秩序,积极推动运输市场全面开放,加快构建公平开放、竞争有序的运输市场。优化企业经营环境,加强对交通运输企业的宏观指导和服务。加快发展运输代理、交通工具维修检测和租赁、劳务、运输咨询、信息传播等运输辅助服务。强化公共服务职能。转变政府职能,加大政府对公共运输服务的供给力度。建设信息服务平台,推动各种运输方式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为社会和公众提供全

29、方位、立体化的出行服务信息平台。加大公共财政对城市公共交通、农村客运、支线航空服务和邮政普遍服务的扶持力度,逐步推进基本公共运输服务均等化。提升运输服务水平。加强各种运输服务之间的无缝衔接与合作,促进各种运输方式融合发展,提高客货运输服务效率,降低社会物流成本。鼓励运输企业开展一体化运输服务,加强运输服务中的线路、能力、运营时间、票制、管理的衔接。优化运输组织,创新服务方式,推进客票一体联程、货物多式联运,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服务、快递等先进一体化运输服务方式以及汽车租赁等交通服务业,有效延伸运输服务链。加强客运市场管理,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积极提供满足多层次需求的城际和城乡公共客运服务。2.加

30、强交通安全和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强化交通安全理念,推进平安交通建设。建立政府主导的交通安全长效教育机制,制订交通安全公共教育计划,形成专业教育、职业教育、企业教育相结合的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培训和宣传教育体系。树立交通安全终身教育理念,提升交通参与者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监督管理,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安全监管体系。将安全监管贯穿于交通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全过程。强化重点时段、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安全监管,落实监管机构和监管责任,提高安全生产监管覆盖面。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强化危险品运输的市场准入和监控,规范危险品及特种货物运输。加快交通安全监管网络建设,加强道

31、路交通安全监管。基本建成重点运营车辆GPS(全球定位系统)联网联控系统和道路交通动态监控平台。加大安全设施投入。建立铁路安全监控、防灾预警系统;推进公路交通灾害防治工程、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建设,实现交通安全设施与道路建设主体工程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同时使用;推进水路安全设施建设,加强引航设备、消防设施、内河防灾设施建设。增强安全科研力量。加大智能交通技术、车辆安全技术、交通执法设备装备、交通应急系统研究以及科研成果转化力度。加强交通事故分析与研究,完善交通运输事故管理信息系统,从技术上保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安全。提升应急保障能力。构建交通应急保障机制,制定交通应急能力建

32、设规划,建立交通运输自身和交通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处置机制,形成跨区域交通应急信息报送和区域联动协调机制。增强交通设施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保障水平。建立健全灾害易发区域和重点区域预测预警机制,加强迂回通道、直升机起降点等应急设施建设,积极储备可替代运输方式的能力。加快安全救助系统建设,提高应急反应速度和救援成功率。(三)构建先进适用综合运输装备系统。1.提高运输装备技术水平。货运方面,积极发展公路专用运输车辆、大型厢式货车、多轴重载大型车辆和城市配送车辆。一是加快发展多式联运装备。加快推进国际标准集装箱在铁路运输中的广泛应用,稳步发展铁路集装箱专用平车;引导企业研发和推广大型化、专业

33、化转运设施装备,运用标准化、集装化装卸机具。二是推进铁路货车发展,适应重载、快捷、集装箱和特种运输需要。三是大力发展标准化、专业化公路货车车型,探索推进双挂及多挂汽车列车应用,加快研究制定公路货车限制装置技术标准和使用规定,强化货运治超源头管理。四是根据航空货运市场发展需求,鼓励引进全货机,实现专业化运输。客运方面,推进客运车辆结构升级和节能化进程,加快老旧车辆更新。一是以客运专线开通运营为契机,配置适当数量的动车组,大量替换、淘汰绿皮车;以新线建设与既有线路电气化改造为依托,配属大量新型大功率电力机车。二是鼓励发展中、高级公路营运客车,鼓励发展适合农村客运安全、实用、经济型客车和客货兼用型运

34、营车辆。三是大力拓展航线航班,构建省内轮辐式航线网络,打造区域中转枢纽和国际航空口岸。四是在城市公交和出租车领域推广混合动力、纯电动等清洁能源客车。2.加快推进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推进智慧交通建设,提高交通运输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加强协调,推进综合交通运输公共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建立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信息采集、交换和共享机制。一是推动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系统运行监测、运营管理、运输服务、安全应急和市场信用等领域的深度应用,促进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处理技术、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集成应用创新。二是推进交通运输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数据管理机制建设,促进信息共享及交互,推动行业公共信

35、息资源的社会化开发利用。三是全面推进行业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和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安全认证体系,开展行业信息系统等级保护系统建设和认证监督工作。四是建设综合交通出行信息服务、联网售票服务系统,促进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互相协作,无缝衔接。五、政策措施(一)深化体制改革。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完善综合交通运输协调机制。建立跨区域、跨行业的综合交通运输规划、建设、运营管理新机制,提高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的质量与水平。积极探索推进综合运输“大交通”行政管理体制创新,鼓励和支持各地加大综合交通运输体制改革探索,选择具备条件的设区市建立综合交通运输体制改革试验区。继续推进省属国有交通企业的改革。根据

36、国家及省有关规定,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加快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实施进度。(二)拓宽投融资渠道。探索建立利用市场机制筹集资金和合理使用存量资产的新机制。全面深化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研究设立铁路发展基金,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鼓励采用PPP等方式,多渠道、多元化筹措资金,破解铁路建设资金瓶颈。打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政府投资的格局,完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投融资模式,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市县政府作用,落实好政府购买服务,破解制约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民航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资金约束。(三)完善规划体系。强化综合交通运输规划对交通建设项目等的指导,增强规划的执行力

37、和约束力。编制、完善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及通用航空发展等行业规划,加强其与综合交通运输规划和国家其他相关规划的衔接与协调。开展规划实施的监督评估工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按照规定程序适时调整。把综合交通枢纽规划作为项目审核的重要依据,加快推进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部分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工作。(四)推动科技创新。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和机制,强化创新驱动,提高交通运输设施、装备、技术和营运管理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对公益性和基础性重大交通科研项目及产学研结合项目的支持力度,支持交通运输关键技术、核心装备的研究开发及推广应用,加速淘汰落后技术和高耗低效运输装备。强化交通运输人才队伍建设,加强高科技人才培养,完善人才教育培训体系。(五)厉行节能环保。按照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的要求,秉承节能环保的原则,将绿色交通发展贯穿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始终。在交通运输项目设计、实施、运营等各个环节严格遵守环保相关规定,集约利用土地、线位、空域等资源,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全面提高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水平。(六)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贯彻廉洁发展理念,深入推进“六权治本”,建立反腐倡廉长效机制,切实加强交通运输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重要岗位权力运行制度建设,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