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X110kV 变电站工程变电站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xx 监理项目部监理项目部目目 录录1 编制目的.12 编制依据.13 质量通病防治监理控制的主要工作内容及监督措施.24 记录:.23 01 编制目的1.1 为了确保本工程实体工程质量,避免工程质量缺陷,避免因质量而造成返工的工期延误,工程本增加等缺陷。1.2 根据以往工程出现的质量通病,及处理经验。对可能发生的质量通病提前策划、研究、采取措施,避免工程质量缺陷发生做到事前控制以期达到工程质量合格。此特编写质量通病监理控制措施,明确本工程容易引发质量通病的部位和工序,以便更好地指导监理工作,最终实现工程质量目标.1
2、.3 编制本措施,有利于加强对施工阶段现场施工质量的控制,有利于完善监理工作手段,为工程具备创优质工程提前预控。2 编制依据1)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279号;2)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优质工程评定管理办法 国网(基建/3)182-20153)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基建质量201019 号;4)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流动红旗竞赛管理办法 国网(基建/3)189-2015;5)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工艺标准库(2012 年版);6)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管理规程Q/GDW 248-2008;17)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
3、)建标2011102 号;8)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13 年版;9)关于利用数码照片资料加强输变电工程安全质量过程控制的通知基建安全200725 号;10)关于强化输变电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数码采集与管理的工作要求基建质量2010322 号;11)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管理办法国网(基建/3)186-2015;12)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建设监理管理办法国网(基建/3)190-2015;13)国际电网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规定国网(基建/2)173-2015;14)国家电网公司基建质量管理办法国网(基建/2)112-2015;15)关于推广应用业主、监理、施工三个项目部标
4、准化工作手册(2014 版);16)业主项目部下发的质量通病防治任务书及质量通病清单17)本工程已审批的“监理规划”3 质量通病防治监理控制的主要工作内容及监督措施3 质量通病防治监理控制的主要工作内容及监督措施 3.1 土建部分土建部分3.1.1 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3.1.1 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23.1.1.1 严格审查进场原材料质量,审查配合比并监督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3.1.1.2 要求施工单位对每车混凝土坍落度进行检查,监理人员随即抽样检查,确保混凝土坍落度符合要求。3.1.1.3 模板安装完成后对模板底标高进行复核,钢筋安装完成后,加强对保
5、护块安装方向的检查,避务出现板上部保护偏大,施工过程要求施工单位钢筋班组跟踪到位,及时修复踩踏部位。3.1.1.4 对保护层垫块或钢筋撑脚和钢筋的布置、连接进行检查。3.1.1.5 钢筋隐蔽验收过程中对钢筋保护层查,要求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符合设计要求后方签署隐蔽验收记录,并同意进行混凝土浇筑。3.1.1.6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加強旁站监理,督促施工单位釆取振捣棒及振动板进行振捣。3.1.1.7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根据混凝土的终凝情况,督促施工单位进行二次压光、扫抹,表面必须覆盖塑料薄膜进行保水养护,要求专人负责混凝土的定时浇水养护,做好养护记录。3.1.2 墙体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
6、施:3.1.2 墙体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3.1.2.1 对砌块出厂质量证明文件及合格证书进行严格审查,并对砌块外观质量、几何尺寸进行检查合格后允许施工。3.1.2.2 对于蒸压灰砂砖、加气混凝土砌块正式砌筑前,必须按照标准工艺要求砌筑样板工艺墙,由业主、监理、施工三方检查是否达到标准工艺的效果并形成验收记录。要求施工项目部进行作业人员交底后允许砌筑。33.1.2.3 施工过程中加强观察检查,严禁出现混砌现象。加强对施工单位砌筑粘结剂现场计量的控制,对砌筑砂浆试块按相关规定进行见证取样,并对试验报告进行审核。3.1.2.4 对填充墙砌至梁底、板底时的间歇时间进行严格控制,防止过早砌筑而产生裂缝
7、问题。中间结构验收前应对填充墙砌至梁底、板底进行重点检查是否有收缩现象3.1.2.5 砌筑过程中加强检查,并检查是否有收缩现象产生3.1.2.6 框架柱间填充墙拉结筋采用植筋,要求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植筋要求,不得事后使用膨胀螺栓且不得折弯压入砖缝。3.1.2.7 墙体砌筑过程中督促施工单位必须按要求预先留缝待墙体砌筑完成后 60 天在进行粉刷。墙体粉刷前对预留填嵌情况进行检查,墙和柱交接处钢丝网或耐碱玻璃丝布的铺贴,要求每边宽度不应小于150mm。3.1.2.8 对于照明埋管,要求施工单位在进行楼面混凝土浇筑时进行埋设,杜绝在墙体中出现水平埋管。对于竖向埋管开槽前,对砂衆试块强度报告进行审查,符
8、合要求后同意施工。开槽埋管预埋后,要求施工单位采用细石混凝土进行填嵌,并在完成墙体粉刷前,在预埋管开槽处外面铺一层钢丝加强网,并进行隐蔽验收。3.1.3 楼地面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3.1.3 楼地面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3.1.3.1 对地板砖、静电地板等成品地面材料合格证书进行检查,检查各项指标是否满足要求;3.1.3.2 楼地面找平层施工完成后,督促施工单位进行防水层施工;4防水层施工时进行旁站,在楼地面结构层施工时,要求施工单位对结构层进行放坡。3.1.3.3 在进行面层施工前要求施工单位刷一道水泥浆后再进行施工;水泥混凝土面层要求施工单位进行二次压光,并从同一方向压抹。3.1.3.4
9、 对蓄水试验进行见证,试验合格后同意进入下道工序施工。3.1.3.5 墙面底糙粉刷完成并干燥后进行面层粉刷,并严禁出现接槎。3.1.3.6 对于电缆层、水泵房等采用混凝土面层的楼地面,检查分格缝是否按施工方案要求设置分格条;对于面层,要求进行二次压光,并从同一方向压抹。3.1.3.7 水泥混凝土地面面层施工过程中要求采用 2m 靠尺进行抹平,并根据终凝情况要求施工单位进行二次压光,施工完成后严禁任何人员进入,并洒水养护。3.1.4 外墙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3.1.4 外墙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3.1.4.1 对进场粉刷用砂严格按见证取样程序进行取样送检,对砂试验报告进行检查,细度模数不符合条
10、件的不允许使用;对进场粉刷用水泥严格按见证取样程序进行取样送检,对水泥试验报告进行检查,试验不合格的不允许使用。3.1.4.2 对墙面基层外观洁净情况、湿润情况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同意进行粉刷,并要求在粉刷层中掺入抗裂纤维;墙面底糙粉刷完成并干燥后进行面层粉刷并对面层质量用小锤轻击检査。3.1.4.3 外墙粉刷时对接缝位置要求在施工方案中进行规划,并按批准的施工方案进行检查验收。53.1.4.4 对进场涂料产品合格证、性能检测报告进行检查,不符合要求不允许使用。3.1.4.5 外墙脚手架连墙件要求施工单位留置在梁中间尽量避免出现多余洞眼。对于脚手洞眼,在外墙粉刷前必须按要求封堵完成,并铺设钢丝
11、网和进行防水处理后再进行大面积粉刷;对于留置的孔洞,严禁用砖块干塞。3.1.4.6 外墙面粉刷前对基层进行隐蔽验收,符合要求后同意进入下道工序施工。3.1.4.7 通过加强巡视检查,防止出现粉刷厚度太大、一遍成活现象的发生,并对底层粉刷完成后的干燥情况进行检查合格后同意进入下层粉刷;督促施工单位合理安排施工工序,避免在温度过低时进行外墙粉刷。3.1.4.8 腻子施工前,对外墙面粉刷质量进行验收,确保平整度和垂直度符合要求后再进行刮腻子施工。3.1.4.9 粉刷过程中通过加强检查落实细部处理要求。3.1.4.10 外墙面砖铺贴前采用 CAD 进行排版,防止出现不符合要求的块料;外墙面砖施工要求挂
12、线控制横平竖直、缝宽一致的要求,并对嵌缝处理进行严格检查3.1.5 门窗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3.1.5 门窗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3.1.5.1 墙体砌筑过程中对洞口混凝土预埋块安装位置进行检查;3.1.5.2 门窗安装完成后对缝隙宽度、固定措施等进行隐蔽验收合格后,对发泡剂施打进行检查、控制。63.1.5.3 对中性硅酮密封胶材料合格证进行检查;涂料施工前完成打胶处理,或在涂料施工前对打胶处采用贴美纹纸保护的措施。3.1.5.4 门窗安装完成后进行检査3.1.6 屋面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3.1.6 屋面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3.1.6.1 审核屋面工程施工队伍和人员的施工资质;审核施工单
13、位编制的施工方案。3.1.6.2 出屋面管道必须埋防水套管;空调室外机、屋顶风机口基础按设计要求先定位和屋面同时浇筑。3.1.6.3 混凝土浇筑前对预埋管、灯具吊杆、吊顶预埋钢筋位置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签署隐蔽验收记录,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进行旁站监理。3.1.6.4 施工前进行隐蔽验收,符合要求后同意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并做好旁站记录。3.1.6.5 对细部处理情况按设计要求进行复核;混凝土浇筑前检查是否已完成混凝土防水圈支模,并对防水圈高度进行复核3.1.6.6 对蓄水试验进行见证,试验合格后同意进入下道工序施工。3.1.7 台阶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3.1.7 台阶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3.1
14、.7.1 按设计要求核查进场材料。3.1.7.2 室外台阶施工前要求施工单位和建筑物墙面之间设置沉降专用板后再进行室外台阶施工,并在变形缝表面打硅酮密封胶。73.1.8 构支架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3.1.8 构支架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3.1.8.1 按设计要求核查进场材料。3.1.8.2 对进场的钢构支架进行监理平行检查,构件表面观感、外径、长度、弯曲度不满足要求的拒绝使用。3.1.8.3 审核施工队伍和人员的施工资质;审核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方案。3.1.8.4 施工过程中加强钢构支架安装的质量检查及旁站监理。3.1.9 主变、电容器、断路器等主设备基础、保护帽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3.1
15、.9 主变、电容器、断路器等主设备基础、保护帽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3.1.9.1 要求施工单位对每车混凝土坍落度进行检查,监理人员进行抽样检查,确保混凝土坍落度符合要求。3.1.9.2 督促施工单位采用钢模板或竹夹板进行模板安装,模板安装应满足平整、接缝严密的要求,并涂刷脱模剂。3.1.9.3 督促施工单位加强清水砼施工方案的优化,保证基础施工一次连续浇筑完成,未留设施工缝。3.1.9.4 基础混凝土浇筑时,安排专业监理工程师进行旁站,保证预埋铁件与混凝土面平整,埋件中间应开孔并二次振捣,防止空鼓。3.1.9.5 督促施工单位加强混凝土的养护,每日定时进行测温并随机检查保温措施。3.1.9.
16、6 督促施工单位加强保护帽标准工艺的学习交底,检查验收保护帽标准工艺质量。83.1.103.1.10 主变压器防火墙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变压器防火墙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3.1.10.1 监理对防火墙用水泥、石子、砂进行原材料的见证取样,并对试验报告进行审核。3.1.10.2 检查砖的强度和规格以及砖的质量检验报告和试验报告。3.1.10.3 防火墙框架柱混凝土浇筑前,要求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填充墙砖摸数要求,在框架柱模板内预插拉结筋,不得事后使用膨胀螺栓且不得折弯压入砖缝。对于预埋不符合砖摸数时,要求采取浇筑混凝土板带调整。对梁底插筋才用预埋并固定牢固的措施防火墙砌筑3.1.10.4 清水墙防火
17、墙施工前,先对框架梁、柱间距按照砖块规格 进行统一布置,保证非整砖现象不出现。3.1.10.5 清水墙的组砌不应出现通缝,接槎密实、平直,检查墙体的垂直度符合要求,墙体表面平整度小于 5mm。3.1.10.6 水平灰缝厚度和竖缝宽度宜为 10mm,但不应大于 12mm,也不应小于 8mm。3.1.10.7 对填充墙砌至梁底的间歇时间进行严格控制,防止过早砌筑而产生裂缝问题。3.1.10.8 清水墙砌筑完成后督促施工单位组织对墙体进行勾缝,保证凹缝深度的一致性。3.1.11 电缆沟及盖板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3.1.11 电缆沟及盖板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3.1.11.1 检查沟道模板以及支架刚
18、度、稳定性,涂刷模板隔离剂不9得玷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搓处;对混凝土压顶厚度截面尺寸、钢筋、混凝土浇筑进行严格控制。3.1.11.2 要求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符合设计要求后方签署隐蔽验收记录,并同意进行混凝土浇筑3.1.11.3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加强旁站监理,督促对沟壁倒角处混凝土二次振捣。3.1.11.4 伸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监理的检查验收,伸缩缝的位置在施工前要求施工单位进行统一规划,并按计划进行设置;电缆沟伸缩缝内的填塞材料及表面处理进行严格控制。3.1.11.5 监理检查伸缩缝间距和填缝材料符合设计要求,变形缝的设置符合设计有关要求。3.1.11.6 伸缩缝嵌缝处理,并经监
19、理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行电缆沟周围的回填土。3.1.11.7 加强优化电缆沟盖板施工的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3.1.11.8 督促施工单位做好电缆沟盖板的养护工作。3.1.12 道路及散水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3.1.12 道路及散水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3.1.12.1 监理检查地基材料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有关标准,核查材料试验报告,地基压实度符合设计要求每层地基压实;3.1.12.2 施工结束后,监理应检查地基的压实系数,经见证取样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层施工;3.1.12.3 监理审核施工单位编制报审的专项施工方案;3.1.12.4 监理检查路面原材料的出厂合格证书和试验报告、混凝土10的强度
20、试验报告以及强度评定资料;3.1.12.5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加强旁站监理,督促对道路、散水作圆角处理;3.1.12.6 督促施工单位加强混凝土路面的养护以及督促明确通行限速的要求;3.1.12.7 检查验收道路横纵坡度和标高的设置,防止路面积水。3.1.12.8 监理检查验收变形缝、膨胀缝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位置准确,缝壁垂直,填缝密实;胀缝板边垂直度无误差。3.1.12.9 监理检查灌缝材料报审的出厂合格证明和试验报告3.1.13 站区围墙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3.1.13 站区围墙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3.1.13.1 对进场用的砖按见证取样程序进行取样送检,检查清水砖的质量
21、检验报告和试验报告。3.1.13.2 监理检查砖块上下皮错缝和砌体接槎、斜槎留置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3.1.13.3 监理检查灰缝横平竖直饱满密实,实心砌体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达到 80%以上。3.1.13.4 监理检查验收变形缝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位置准确缝壁垂直,填缝密实.3.1.13.5 对墙面基层外观洁净情况、湿润情况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同意进行粉刷,并要求在粉刷层中掺入抗裂纤维。113.1.13.6 严格要求按照设计要求和标准进行抹灰基层施工,施工墙面底糙粉刷完成并干燥后进行面层粉刷,并对面层质量用小锤轻击检查。3.1.13.7 监理监督检查水泥砂浆抹灰层的
22、养护条件。3.2 变电站电气安装调试工程部分变电站电气安装调试工程部分3.2.1 电气一次设备安装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3.2.1 电气一次设备安装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3.2.1.1 对每个卷册的图纸均要形成书面的监理内检记录。3.2.1.2 加强对相关标准、规范的学习。3.2.1.3 不符合要求的情况,通过设计图纸会检或监理工作联系单向设计单位书面提出。3.2.1.4 加强对强制性条文的学习。3.2.1.5 检查施工图纸是否 满足施工需要,协助做好 优化和完善设计工作。3.2.1.6 监理内部加强对强制性条文的学习;加强平时的巡检和平行检验质量控制活动3.2.1.7 监理项目部通过相关施工
23、方案的审查,督促施工单位按照审批的施工方案执行。3.2.2 母线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3.2.2 母线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3.2.2.1 对每个卷册的图纸均要形成书面的监理内检记录。3.2.2.2 加强对相关标准、规范的学习。123.2.2.3 不符合要求的情况,通过设计图纸会检或监理工作联系单向设计单位书面提出。3.2.2.4 加强对强制性条文的学习3.2.2.5 检查施工图纸是否满足施工需要,协助做好优化和完善设计工作。3.2.2.6 监理内部加强对强制性条文的学习。3.2.2.7 加强平时的巡检和平行检验质量控制活动。3.2.3 屏、柜安装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3.2.3 屏、柜
24、安装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3.2.3.1 监理内部加强对强制性条文的学习。3.2.3.2 加强平时的巡检和平行检验质量控制活动。3.2.3.3 通过标准工艺质量要求,加强屏柜安装质量的检查。3.2.4 电缆敷设、接线与防火封堵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3.2.4 电缆敷设、接线与防火封堵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3.2.4.1 对每个卷册的图纸均要形成书面的监理内检记录。3.2.4.2 加强对相关标准、规范的学习。3.2.4.3 不符合要求的情况,通过设计图纸会检或监理工作联系单向设计单位书面提出。3.2.4.4 加强对强制性条文的学习3.2.4.5 检查施工图纸是否满足施工需要,协助做好优化和完善设计
25、工作。3.2.4.6 监理内部加强对强制性条文的学习。3.2.4.7 加强平时的巡检和平行检验质量控制活动。133.2.5 接地装置安装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3.2.5 接地装置安装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3.2.5.1 对每个卷册的图纸均要形成书面的监理内检记录。3.2.2.2 加强对相关标准、规范的学习。3.2.2.3 不符合要求的情况,通过设计图纸会检或监理工作联系单向设计单位书面提出。3.2.2.4 加强对强制性条文的学习3.2.2.5 检查施工图纸是否满足施工需要,协助做好优化和完善设计工作。3.2.2.6 通过巡查、检查等手段,督促施工单位按施工图纸施工。3.2.2.7 接地体的敷设
26、监理通过隐蔽验收和旁站监理,保证埋深深度和敷设质量,做好隐蔽签证工作。3.3xx110 千伏变电站工程质量通病清单3.3xx110 千伏变电站工程质量通病清单3.3.1 质量管理通病3.3.1 质量管理通病3.3.1.1 项目验评划分不规范3.3.1.1 项目验评划分不规范监理控制措施:(1)施加强施工图预检,严格审查验评划分项目;(2)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验评划分项目。3.3.1.2 数码照片不真实3.3.1.2 数码照片不真实监理控制措施:(1)项目开工前编制数码照片拍摄计划。(2)项目开工后按照数码照片拍摄要求及时拍摄。14(3)每日进行照片整理,特殊情况不得超过一周。(4)定期进行
27、监督检查。3.3.1.3 原材料(钢筋、水泥等)不具备可追溯性或可追溯性差3.3.1.3 原材料(钢筋、水泥等)不具备可追溯性或可追溯性差监理控制措施:(1)加强施工项目部的原材料台账的检查及数量核查(2)督促审查施工项目部认真核算进场数量及检验批次,并组织定期检查。3.3.1.4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不全、不规范3.3.1.4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不全、不规范监理控制措施:(1)督促施工项目部及时做好隐蔽工程的数码照片采集工作(2)及时审查签证施工单位的隐蔽工程验收记录3.3.1.5 工程技术资料与实体不同步3.3.1.5 工程技术资料与实体不同步监理控制措施:(1)通过电子档案及时审查施工项目部技
28、术资料完成情况(2)工程竣工后督促施工项目部及时归档移交3.3.1.6 强条执行不到位3.3.1.6 强条执行不到位监理控制措施:(1)开工前严格审查强制性条文执行计划(2)施工过程中加强检查强条的执行情况,不符合强制性条文的必须进行返工处理3.3.1.7 信息系统录入不及时3.3.1.7 信息系统录入不及时15监理控制措施:(1)加强信息系统录入人员的培训(2)及时督促并定期核查基建信息系统录入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3.3.1.8 质量验收、监督不严格,不规范3.3.1.8 质量验收、监督不严格,不规范监理控制措施:(1)在工程的不同专业和重要工序交接时,按要求组织开展中间验收;中间验收
29、未通过或问题未整改不得进行后续专业或工序施工。(2)在中间验收过程中及时督促施工单位做好三级自检及质量问题整改闭环工作。(3)施工单位三级自检完成后监理项目部及时组织开展监理初检,提出整改问题并督促施工单位整改闭环(4)监理初检完成后及时申请业主开展中间验收。3.3.2 土建工程质量通病3.3.2 土建工程质量通病3.3.2.1 设备基础、保护帽二次饰面,表面龟裂3.3.2.1 设备基础、保护帽二次饰面,表面龟裂监理控制措施:(1)严禁设备基础、保护帽二次饰面(2)在设备基础、保护帽施工过程中加强过程质量控制,杜绝缺陷一次成优。3.3.2.2 滴水线设置不规范3.3.2.2 滴水线设置不规范监
30、理控制措施:16(1)加强标准工艺学习交底(2)加强平时的巡检和平行检验质量控制活动。3.3.2.3 静电地板铺设表面不平整、翘曲3.3.2.3 静电地板铺设表面不平整、翘曲监理控制措施:(1)检查施工图纸是否满足施工需要,协助做好优化和完善设计工作。(2)通过巡查、检查等手段,督促施工单位按施工图纸及标准工艺质量标准要求施工。3.3.2.4 卫生间门未设置防潮措施3.3.2.4 卫生间门未设置防潮措施监理控制措施:(1)加强人员对标准工艺的学习(2)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标准的监护(3)卫生间门必须设置防潮措施,洗脸池下水道必须进行防臭设备的安装3.3.2.5 饰面砖等块材敷设出现小于二分之一砖
31、的情况,且对缝不一致3.3.2.5 饰面砖等块材敷设出现小于二分之一砖的情况,且对缝不一致监理控制措施:(1)检查施工图纸是否满足施工需要,协助做好优化和完善设计工作。(2)通过巡查、检查等手段,督促施工单位按施工图纸及标准工艺质量标准要求施工。173.3.2.6 沉降观测设置不规范3.3.2.6 沉降观测设置不规范监理控制措施:(1)加强人员对标准工艺的学习交底(2)通过巡查、检查等手段,督促施工单位按施工图纸及标准工艺质量标准要求施工。3.3.2.7 建筑物渗漏水3.3.2.7 建筑物渗漏水监理控制措施:(1)审核屋面工程施工队伍和人员的施工资质;审核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方案。(2)混凝土浇
32、筑前对预埋管、灯具吊杆、吊顶预埋钢筋位置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签署隐蔽验收记录,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进行旁站监理。(3)施工前进行隐蔽验收,符合要求后同意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并做好旁站记录。(4)对细部处理情况按设计要求进行复核;(5)混凝土浇筑前检查是否已完成混凝土防水圈支模,并对防水圈高度进行复核(6)对蓄水试验进行见证,试验合格后同意进入下道工序施工3.3.2.8 混凝土道路表面不规则裂缝3.3.2.8 混凝土道路表面不规则裂缝监理控制措施:(1)监理审核施工单位编制报审的专项施工方案;(2)监理检查路面原材料的出厂合格证书和试验报告、混凝土的强18度试验报告以及强度评定资料;(3)混凝土浇筑过
33、程中加强旁站监理;(4)督促施工单位加强混凝土路面的养护以及督促明确通行限速的要求;(5)监理检查验收变形缝、膨胀缝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位置准确,缝壁垂直,填缝密实;胀缝板边垂直度无误差。3.3.2.9 建筑外墙抹灰层空鼓、裂缝、脱落3.3.2.9 建筑外墙抹灰层空鼓、裂缝、脱落监理控制措施:(1)对进场抹灰用砂严格按见证取样程序进行取样送检,对砂试验报告进行检查,细度模数不符合条件的不允许使用;(2)对进场抹灰用水泥严格按见证取样程序进行取样送检,对水泥试验报告进行检查,试验不合格的不允许使用。(3)对墙面基层外观洁净情况、湿润情况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同意进行粉刷,并要求在抹灰
34、层中掺入抗裂纤维;(4)墙面底糙抹灰完成并干燥后进行面层粉刷并对面层质量用小锤轻击检査。3.3.2.10 设备基础与电气设备尺寸不匹配3.3.2.10 设备基础与电气设备尺寸不匹配监理控制措施:(1)检查施工图纸是否满足施工需要,协助做好优化和完善设计工作。19(2)通过巡查、检查等手段,督促施工单位按施工图纸及标准工艺质量标准要求施工。3.3.2.11 所有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的不同构(建)筑物间未留置三缝3.3.2.11 所有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的不同构(建)筑物间未留置三缝监理控制措施:(1)通过巡查、检查等手段,督促施工单位按施工图纸及标准工艺质量标准要求施工。3.3.2.12 建筑电气安
35、装不规范3.3.2.12 建筑电气安装不规范监理控制措施:(1)检查施工图纸是否满足施工需要,协助做好优化和完善设计工作。(2)通过巡查、检查等手段,督促施工单位按施工图纸及标准工艺质量标准要求施工。3.3.3 电气安装调试工程3.3.3 电气安装调试工程3.3.3.1 接地体焊接不符合强制性条文要求3.3.3.1 接地体焊接不符合强制性条文要求监理控制措施(1)监理检查电焊工是否持证上岗,不合格的电焊工不得使用。(2)施工过程中通过巡视、旁站等手段,检查接地体深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接地体搭接长度,扁钢为其宽度的 2 倍,至少 3 个棱边焊接且焊缝必须饱满,并涂刷防腐导电涂料。垂直接地极与水平
36、接地体焊接,水平接地体必须预制成弧形或直角形与垂直接地体进行搭接。20(3)接地网的每一区域施工结束后,必须经过监理人员的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回填工作。回填土内不得夹有石块和建筑垃圾,同时进行采集数码照片并对隐蔽工程的记录进行签证。3.3.3.2 螺栓安装不符合规范要求3.3.3.2 螺栓安装不符合规范要求监理控制措施(1)提前预控预埋螺栓的露高尺寸,按照设计严格尺寸检查。(2)设备安装过程中通过巡视、旁站监理,检查螺栓应与构件平面垂直,螺栓头与构件间的接触处不应有空隙。螺母拧紧后,螺杆露出螺母的长度:对单螺母,不应小于两个螺距;对双螺母,可与螺母相平。螺杆必须加垫者,每端不宜超过两个垫圈;螺
37、栓的防卸、防松应符合设计要求。3.3.3.3 屏柜二次接线工艺不美观3.3.3.3 屏柜二次接线工艺不美观监理控制措施(1)屏柜二次接线施工前,建立并加强标准化样板制度。先对一屏柜进行标准化工艺二次接线施工,达到标准化工艺要求后。后期屏柜二次接线施工严格按照标准化工艺样板接线施工。(2)监理检查施工单位二次接线施工,必须分区分柜明确责任人,严格执行验收责任制,完工后必须有专人验收。3.3.3.4 电缆封堵不规范3.3.3.4 电缆封堵不规范监理控制措施21(1)电缆封堵施工前,建立并加强标准化样板制度。先对一屏柜进行标准化工艺电缆封堵施工,达到标准化工艺要求后。后期屏柜电缆封堵施工严格按照标准
38、化工艺样板进行封堵施工。(2)电缆封堵施工过程中,通过巡视监理检查标准化样板制度落实情况,对不符合要求的进行返工处理。3.3.3.5 压接管弯曲超标,飞边毛刺3.3.3.5 压接管弯曲超标,飞边毛刺监理控制措施(1)监理审核施工单位编制报审的专项施工方案;(2)监理检查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及考试合格、持有操作许可证。(3)压接过程中进行旁站监理,压接模具规格必须与被压接管配套。(4)压接前测量管的内、外直径及管壁厚度,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压接后检查压接管外观,飞边、毛刺及表面未超过允许的损伤,应锉平并用 0#砂纸磨光;如超出允许的损伤进行重新压接。压接管弯曲度不得大于 2%,有明显弯曲时
39、应校直,校直后的接续管如有裂纹,应割断重接。3.3.3.6 充油(气)设备渗漏油(气)3.3.3.6 充油(气)设备渗漏油(气)监理控制措施(1)监理审核施工单位编制报审的特殊施工方案;(2)组织进场设备和材料的检查验收;填写设备开箱记录表。如发现部件损坏不符合要求的及时反馈业主及厂家;(3)安装过程中通过旁站监理手段,对全过程质量实施有效控制,每个重要施工环节采集数码照片资料,对隐蔽工程安装质量进行签证。223.3.3.7 电缆沟内电缆敷设不规范3.3.3.7 电缆沟内电缆敷设不规范监理控制措施(1)监理审核施工单位编制报审的专项施工方案;(2)电缆敷设施工前,督促施工单位编制电缆敷设顺序表
40、,作为电缆敷设和布置的依据。按设计和实际路径计算每根电缆的长度,合理安排每盘电缆,减少换盘次数。使得电缆敷设时排列整齐,走向合理,不宜交叉。在确保走向合理的前提下,同一层面应尽可能考虑连续施放同一种型号、规格或外径接近的电缆。(3)电缆敷设施工过程中,通过巡视监理检查施工单位按照电缆敷设顺序表逐根施放电缆。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不应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高低压电力电缆,强电、弱电控制电缆应按顺序分层配置,一般情况宜由上而下配置。并列敷设的电力电缆,其相互间的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控制电缆在普通支架上,不宜超过 1 层;桥架上不宜超过 3 层。交流三芯电力电缆,在普通支吊架上不宜超过 1 层;桥架上不宜
41、超过 2 层。3.3.3.8 设备安装缺件3.3.3.8 设备安装缺件监理控制措施(1)组织进场设备和材料的检查验收,填写设备开箱记录表;发现缺件情况及时反馈业主或联系厂家,协调解决。(2)设备安装过程中通过巡查、检查等手段,发现设备安装缺少部件、螺栓、接地端子缺少弹簧垫等情况,督促施工单位及时整改,协调解决。23(3)设备安装后,按照设备安装规范标准和设备安装的技术要求,对设备的各部分进行全面检查验收。汇总缺陷单及时与施工、业主、厂家沟通协调解决。4、记录:xx110kV变电站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执行检查记录质 量 通 病 检 查 记 录 表工程名称:xx110kV 变电站工程 编号:JXM13-JL01-质量通病-T001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检查时间部位质量通病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质量通病防治效果:质量通病防治效果图片24检查人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