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浙 江 广 播 电 视 大 学 行政管理专业(开放专科)西方行政制度教学作业4一、名词解释:1. 政府经济职能P156答:概括地说,政府经济职能是指政府从社会经济生活宏观的角度,履行对国民经济进行全局性的规划、协调、服务、监督的职责和功能。它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采取的组织和干预社会经济活动的方法、方式、手段的总称。2. 政府理念企业化P178答:政府理念企业化主要是指将顾客至上、讲效率、重质量和绩效导向等企业家精神广泛运用到政府管理中,重塑政府形象。3. 政府职能市场化P182 答:所谓“政府职能市场化”是指政府为促进经济市场化而进行职能调整以及在职能输出过程中引入市场机制的改革。4. 公共服
2、务社会化P190答:公共服务社会化,就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和改善公共服务,鼓励各种民间组织投资兴办公益事业和提供社会服务,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各种社会主体共同参与的公共服务供给格局,实现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和供给方式的多样化。5. 行政权力分散化P194答:行政权力分散化是指行政权力下放到地方政府和其他组织的过程,即“向单一中心集中”的逆向化过程。二、简答题1. 政府经济职能的作用。P158答:政府经济职能的作用表现为:1.维护市场的功能。2.矫正市场机制的缺陷。3.弥补市场的不完全性。4.纠正市场作用的偏差。2. 政府经济职能实现的有效途径有哪些?P158答:实现政府经
3、济职能的手段主要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产业政策和人力政策。3. 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政府经济职能作用的主要形式。P159-160答: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政府经济职能作用的形式,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对市场运行的环境进行干预。二是对市场经济运行的过程进行干预。 三是对市场经济运行的结果进行干预。4. 影响政府经济职能设置的主要因素。P161答:影响政府经济职能设置的主要因素主要有:1. 生产力发展水平。2. 经济体制的目标。3. 传统的文化因素。4. 政府自身能力。5. 公共服务社会化的主要形式有哪些?P191-193答:(一)以私补公(二)公私合作(三)与非营利组织合作(四)公共服务社
4、区化三、论述题1. 如何理解政府经济职能与市场经济机制的关系?P156-157答:现代意义上的政府经济职能的概念是与市场经济的形成联系在一起的。市场经济以前的经济形态当中,政府经济职能虽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但就其作用的范围、深度、方式和方法而言,与市场经济产生以后都有着很大乃至根本性的区别,且表现出不规范、不稳定和缺乏法律保障等特点。概括地说,政府经济职能是指政府从社会经济生活宏观的角度,履行对国民经济进行全局性的规划、协调、服务、监督的职责和功能。它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采取的组织和干预社会经济活动的方法、方式、手段的总称。包括下面几层含义: 1.履行职能的管理主体,是中央政府及各级地方政府,
5、而不是任何其他经济组织、单位和个人。 2管理的经济对象,是整个国民经济,着眼于全局性的宏观管理,不同于部门经济管理和企业经济管理。 3管理的目的,既有政治性意义即实现统治者的利益,也有公共性意义,即通过一系列管理活动,以较少的代价去获得较大的经济效果,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4管理的方法、方式和手段带有综合性。一个国家的政府经济职能决定于一定的经济体制,是特定时期内经济“环境”的产物,最佳地适应“环境”是政府经济职能选择和经济体制择优的最高目标。特定的经济体制除了受一系列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的制约和影响外,最根本的决定因素在于这个国家所处的工业化阶段及其在国际竞争中所处的地位。由于各国处于不
6、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其政府经济职能有相当大的差异,政府经济职能也不会有一个统一的模式。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国的政府经济职能又存在着反映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内在要求的共性方面。从国际范围来看,政府经济职能呈现出某种“趋同”倾向。市场经济的形成是与工业化密不可分的,总的来看,在工业化过程中,不同国家的政府经济职能的变化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政府经济职能的内容以及何种职能居于主要地位,很大程度上是由这个国家所处的工业化阶段决定的,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政府经济职能的构成也随之变化。处于同一工业化发展水平的国家在空间断面上表现为政府经济职能的相似性,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处于不同发展水平
7、的国家在时间序列上表现为发展中国家承袭发达国家前一时期的政府经济职能。2.试述凯恩斯政府经济职能理论的合理因素与局限。P166-167 答: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主义的出现,标志着政府经济职能(国家干预)理论系统的基本形成。从罗斯福新政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经济职能得到全面发展。总结几十年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政府经济职能的实践,实现政府经济职能的手段主要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产业政策和人力政策等。 1.财政政策手段。主要包括政府购买、举办公共工程、转移支付和税收等,对经济运行进行逆向调节,以熨平经济波动。在经济过热时,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来抑制总需求;在经济
8、萧条时,通过扩大财政支出、减税以刺激经济复苏。此外,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行的财政制度安排,具有一定的有助于经济自动趋向稳定的因素,也就是所谓的内在稳定器。一是累进的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二是失业救济金和各种福利费的支出,三是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但这种内在稳定因素只能起到减缓经济波动的作用,并不能改变经济运行的趋势。 2.货币政策手段。主要包括公开市场业务、贴现率和准备金率等。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这三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从而影响利息率的变化,调节总需求,实现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 3.收入政策手段。通过控制物价和工资来防止通货膨胀。收入政策手段主要包括制定物价和工资指导线,冻结物价和工资等。控制工资上涨速度,防止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是收入政策的重点。收入政策往往是在特定环境下采用的一种短期性措施,如果较长时间使用,常常适得其反。 4.产业政策手段。包括提供财政补贴、减免税收、利率优惠措施和高利率、高税率等限制措施,以及加强行政指导,进行直接的数量和行为控制等,以指导、调节、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结构。 5.人力政策手段。包括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提高劳动者素质,完善劳动力市场,实施再就业工程等,通过调节劳动市场结构来降低失业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