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120390 上传时间:2024-11-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赖红文摘要现在有许多学生都愿意跟在教师后面,亦步亦趋地学习,老师讲什么就学什么,认为这样才可以少走弯路。可是遇到老师没教授的题目,就只能愣着发呆了。预习、提问、讲解、教授,本应该是一个连贯的过程,可是由于前两者的长期缺位,就为当今的教师提出了怎样引导学生预习的难题。熟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预习习惯,就要从小学时培养。但是,预习不是草草的浏览一遍课文,而是要讲究方法,严格按照步骤进行。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强调不管做什么事,要事先有充分的预备。曾经有人把学习比喻成教师与学生共同演奏的交响曲,而预习则是正式演出之前的预演,新的

2、课程犹如新的曲目,合奏者必须都熟谙此曲,否则在上台之后,就变成了教师的独奏,无论曲目是多么经典,这场演出都将会变得无比糟糕。那么,怎样才能让演出更加精彩呢?那就需要每位“演奏者”都积极参与进来。这时,教师就该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调动好这些“演奏者”的积极性,当好“指挥者”的角色。而培养学生预习习惯,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日本学习方法研究会会长石川勤先生说:“所谓预习,也就是在上课以前,要明白自己想学什么,想知道什么,然后带着问题去上课。这样一来,课堂学习就会充满活力,学习不再是别人的事,自己就会变成课堂的主人。”预习是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是发展学生自主能力的重

3、要途径。有效的预习,能明确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可以提高学习的质量。良好的预习习惯,可是学生终身收益,其具体表现为:1、提高听课效率。预习可以让学生对新课内容有所了解,做到心中有数,还可以及时发现学习的漏洞,可以在听课时,集中精力去听那些自己没弄懂的部分,使听课更有针对性了,抓住课堂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提高听课效率。2、提高笔记水平。课前做好预习,记笔记时就有了针对性,不会盲目地记下上课内容。这样可以节省大量时间用于听讲和思考问题。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预习是独立阅读和思考的过程。学生在预习中用自己的方式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独立地接受新知识。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4、增强记忆

4、效果。学生在预习时,对知识已经做了独立思考,建立的初步印象,再加上教师课堂的讲解和分析,便可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获得更好的记忆效果。然而,现在有许多学生都愿意跟在教师后面,亦步亦趋地学习,老师讲什么就学什么,认为这样才可以少走弯路。可是遇到老师没教授的题目,就只能愣着发呆了。预习、提问、讲解、教授,本应该是一个连贯的过程,可是由于前两者的长期缺位,就为当今的教师提出了怎样引导学生预习的难题。熟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预习习惯,就要从小学时培养。但是,预习不是草草的浏览一遍课文,而是要讲究方法,严格按照步骤进行。在此,我提了以下几点建议。1、合理安排预习时间,不让预习成

5、为负担。预习时间要在服从学习整体计划的前提下灵活安排,一般要安排在做完当天功课的剩余时间,并根据剩余时间的多少来安排预习时间的长短。如果剩余时间多,可以多预习几科,预习时钻研得深入一些;反之,把时间用于薄弱学科的预习。万不可在时间不充足的情况下,硬要让孩子把明天将要学到的内容完完全全地预习一遍,让孩子完全自学。这样,花费大量的时间的同时非但不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反而会让孩子觉得不堪重负,产生厌学情绪。2、掌握预习方法,提高预习效率。预习也要讲究方法,这样才能是预习效果事半功倍。首先,迅速浏览一遍即将学习的新内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找出不懂的地方;然后,带着问题,再次阅读课文,并深入思考,仔细

6、钻研,这时的阅读速度可以适当放慢一些,遇到,可以查阅相关的工具书、参考书,争取通过自己的努力攻克难点,解决问题。,对于那些经过努力仍然有疑问的地方,也不必勉强去解决,将此疑问在书的边角上做记号,如,不懂之处用“?”,重点之处用“”等符号。这样,当老师在讲解课文的时候,同学们也就容易心领神会;此外,在预习时要做好预习笔记,古人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说法,强调的就是动笔对读书的重要性。而实践证明,做笔记对语文预习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在预习课文时应勾划出段落层次、要点和生僻的字句,写上自己的看法和体会,记录没读懂的问题。3、加强预习作业的检查,提升预习效果,提高课堂效率。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预习习惯的

7、养成,自学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教师对预习的检查。活泼好动的低年级学生在课前两三分钟是很难静下心来听课的。如果把这短短的时间合理利用,如进行“小讨论”、“小游戏”、“展示预习成果”等检查预习情况的活动,这不仅满足了学生动的需要,还可以把学生顺利地带入课堂的气氛中,更是让教师了解了学生的预习情况,让学生知道自己该怎么预习,从而提升预习效果,提高课堂效率。4、持之以恒,努力培养预习习惯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谈到习惯时曾深有感触地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好习惯终身受益,坏习惯贻害无穷。有些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并不是他们的智力低下,而是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预习不只是一个教学环节

8、,更应该是学生习惯的养成,能力的培养。而预习的有效性应该在教学新课时体现出来。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认真预习,并提高学习的效率。低年级不是应该不预习,而已应该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让他们养成预习习惯,逐步提高预习的能力,增加预习的方法策略。良好的预习习惯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学校、家长和学生协同互助,持续有效地激励和引导。现在许多学生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不喜欢预习,教师要从一开始就要求预习,检查督促,让预习逐渐形成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对于那些还没形成预习习惯的学生,教师要每隔一段时间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并提醒监督。家长也要可做好监督作用,帮助孩子持之以恒的做好预习任务。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预习习惯,让学生善于提问,主动探索,培养学生成为“好知者”和“乐知者”,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达到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目的。参考文献1、李文娟、郭香萍,名师培养学生好习惯的高效细节,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9;2、陈海根,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3、让预习更加有效浅谈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预习。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