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美两版《国会图书馆藏中国善本书录》的分类与体例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11338 上传时间:2024-01-15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1.8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美两版《国会图书馆藏中国善本书录》的分类与体例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美两版《国会图书馆藏中国善本书录》的分类与体例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美两版《国会图书馆藏中国善本书录》的分类与体例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美两版国会图书馆藏中国善本书录的分类与体例研究中美两版国会图书馆藏中国善本书录的分类与体例研究A Study on the Classification and Style of the Chinese and American Versions of A Descriptive Catalog of Rare Chinese Books in the Library of Congress王子怡王泽丰摘 要:20 世纪 40 年代,王重民为美国国会图书馆所藏中国古籍善本编撰目录,后经袁同礼重新校订修改,于 1957 年出版,即为学人所熟知的国会图书馆藏中国善本书录。实际上,王重民本人所校订

2、的版本早在 1948 年就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组印行,但并不完整。本文对比袁同礼校订出版后的书录与北京大学出版组的清样,从分类与著录体例两个层面加以比对,考察两部国会图书馆藏中国善本书录的编纂特点。从总体来说,在目录分类和著录体例上,袁同礼校订出版的书录较王重民原稿有一定程度的简化。关键词:王重民;国会图书馆藏中国善本书录;四库全书总目;海外古籍编目1939 年 8 月到 1947 年 2 月,著名目录学家王重民(19031975)受国立北平图书馆指派,由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作为美国国会图书馆东方部的访问馆员,为该馆东方部整理所藏中国古籍善本,并撰写了千余种馆藏中文善本古籍的提要143-54。这部

3、分提要后来以国会图书馆藏中国善本书录的题名出版,也曾收入中国善本书提要之中。国会图书馆藏中国善本书录作为王重民所编撰的首部海外馆藏中国古籍善本提要体目录,是王重民目录学成就的突出代表,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不191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王重民生平与学术思想研究”(19BTQ054)研究成果之一。古籍保护研究第十辑过,这一部重要的海外古籍提要目录的出版情况较为复杂,本文拟初步比较中美两个版本国会图书馆藏中国善本书录的分类与体例情况,以期加深学界对王重民先生这一重要著作的认识。一、国会图书馆藏中国善本书录的出版情况王重民整理鉴定美国国会图书馆馆藏中国善本古籍并撰写提要,其成果必然要公布于世。早

4、在 1942 年,美国国会图书馆就开始考虑国会图书馆藏中国善本书录的出版事宜,但由于美国出版机构处理汉字有许多困难,最后决定将出版工作放在中国进行2。1947 年,王重民携手稿回国3,美国国会图书馆仅留存一份手稿的缩微胶卷。1948 年,在王重民的安排下,北京大学出版组开始排印出版国会图书馆藏中国善本书录,原计划印行 12 册,但未能印完,只装成 8 册清样一份,现存于北京大学图书馆。长期以来,此清样不为人所知,姚伯岳北京大学图书馆新发现的三部王重民先生原藏线装书一文是对此清样唯一的介绍。文中指出:“国会图书馆藏中国善本书录的清样共8 卷8 册1 函,按经史子集部类编排,经部1 卷1 册,史部

5、 3 卷 3 册,子部 3 卷 3 册,集部仅存 1 卷 1 册,截止于明万历间刻本栖碧先生黄杨集三卷补遗一卷,未印完,共著录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中国善本古籍1268 种,15552 册。”41949 年后,美国国会图书馆与王重民失去联系,遂让当时在该馆任职的原国立北平图书馆馆长袁同礼以王重民手稿的缩微胶卷为基础,校订提要、齐整体例。该目录手稿经刘启贤誊清,于 1957 年由美国国会图书馆在华盛顿影印出版,装为 2 册,分经史子集 4 卷依次排列,共著录善本 1777 种,书后附补遗、著者索引与书名索引。1972 年台北文海出版社、2014 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先后据该书影印出版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中

6、国善本书录。此外,1983 年出版的中国善本书提要中也包含了王重民为美国国会图书馆善本古籍撰写的提要。综上,国会图书馆藏中国善本书录的内容曾数次出版面世,其中袁同礼的校订本与中国善本书提要较易得见。然而,北京大学出版组印行的清样(下或简称“北大本”)当更符合作者的原意。经比对,此清样与袁同礼校订、整理的版本(下或简称“袁本”)在目录分类、著录体例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以下将整理分析北大本与袁本之间的差异,以考察国会图书馆藏中国善本书录的编纂特点。291中美两版国会图书馆藏中国善本书录的分类与体例研究 二、中美两版国会图书馆藏中国善本书录的分类异同王重民在论四库全书总目一文中指出:“在四库全书总目刊

7、布以前,各种目录,尤其是私人藏书目录的分类和编排是极其紊乱的,自从四库全书总目开始流通之后,一个最显著的影响,就是在目录分类上很快都按照四库全书总目的分类体系去做了。”5王重民本人的目录编纂也多沿用四库全书总目的分类体系,国会图书馆藏中国善本书录亦然。值得注意的是,国会图书馆藏中国善本书录的具体分类,尤其是二级类目、三级类目的设置,与四库全书总目并不完全相同。北大本与袁本的分类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本节将以四库全书总目为参照,比较北大本、袁本的分类异同。从整体上看,北大本设置部、类、属三级类目,袁本则不设置三级类目。同时,二者在二级类目的设置上也有细微差异。考虑到北大本的集部不完整,且集部的分类相

8、对单纯,故以下依次讨论经、史、子三部的分类异同。(一)经部下以表格对比经部的分类异同。表 1 经部对照表四库全书总目北大本袁本易类易类易类书类书类书类诗类诗类诗类礼类周礼之属、仪礼之属、礼记之属、三礼通义之属、通礼之属、杂礼书之属礼类礼类春秋类春秋类春秋类孝经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五经总义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四书类四书类乐类乐类乐类小学类训诂之属、字书之属、韵书之属小学类训诂字书之属、韵书之属小学类391相较四库全书总目,北大本将经部小学类下的训诂之属与字书之属,合并为训诂字书之属,实质并无区别。古籍保护研究第十辑 就二级分类而言,北大本不设置“孝经类”,而袁本则补充设置。袁本孝经类下仅著录一部孝经

9、衍义(四十七卷,张能鳞辑,抄本)。北大本子部儒家类著录此书。从题名上看,孝经衍义或当归入孝经类,而王重民却将其置于子部儒家类。王重民录孝经衍义后序于提要之后:臣(张能鳞)以为孝经之古与今注疏之真与伪,俱不必置辨,独慨然于此经之缺陷者,在未得其义而衍之耳。夫大学一书,格物致知修身齐家,真西山德秀既衍之于前,而治国平天下,丘琼山濬又补之于后,合宋、明两大儒衍之而大学之义始备。臣是以窃比先儒,聊申管见,总十八章,分四大则:一曰孝序,即开宗首章,本末始终之序也;一曰孝统,即天子以下五章,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之统也;一曰孝治,即三才章孝治章圣治章,括其义而约之孝治也;一曰孝行,即纪孝行以下九章,统谓之孝行也

10、。62由此可知,张能鳞所辑孝经衍义撰著宗旨类似于真德秀大学衍义、邱濬大学衍义补。且王重民在提要中还指出:“今持是书稿本与康熙百卷本(御定孝经衍义)相校,观其取材分类,不能不疑张英、韩菼等曾据是书为蓝本也。”62可知此孝经衍义应为御定孝经衍义修撰时所据的蓝本。四库全书总目将御定孝经衍义及大学衍义大学衍义补均置于子部儒家类(类似的还有夏良胜中庸衍义)。王重民当据此将孝经衍义归入子部儒家类中。综上,国会图书馆馆藏善本中几乎没有涉及孝经的经学著作,故王重民不设此类。而袁本调整分类,补上了这一缺口,但又不宜有类无书,故移孝经衍义于此。(二)史部四库全书总目史部分为 15 类,国会图书馆藏中国善本书录承之

11、。北大本分类与四库全书总目的差异主要在三级类目上。表 2 史部对照表四库全书总目北大本袁本正史类正史类正史类编年类编年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纪事本末类纪事本末类别史类别史类别史类491中美两版国会图书馆藏中国善本书录的分类与体例研究(续表)四库全书总目北大本袁本杂史类杂史类杂史类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奏议之属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奏议别集之属、奏议总集之属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圣贤之属、名人之属、总录之属、杂录之属、别录之属传记类先圣先贤之属、总传之属、分传年谱之属、列女之属、考试题名之属、族谱之属、杂录之属传记类史钞类史钞类史钞类载记类载记类载记类时令类时令类时令类地理类宫殿疏之属、总志之属、都会郡县之属

12、、河渠之属、边防之属、山川之属、古迹之属、杂记之属、游记之属、外纪之属地理类总志之属、分志之属、舆图之属、名山之属、河渠湖泊之属、名胜古迹之 属、边 防 海 防 之属、外纪之属地理类职官类官制之属、官箴之属职官类职官类政书类通制之属、典礼之属、邦计之属、军政之属、法令之属、考工之属政书类通制之属、典礼之属、军政之属、法令之属、考工之属政书类目录类经籍之属、金石之属目录类经籍之属、金石之属目录类史评类史评类史评类 由表 2 可见,二者的差异在于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地理类的子类设置,下逐一分析。1.诏令奏议类王重民析奏议之属为奏议别集之属、奏议总集之属。就类名而言,王重民借鉴集部别集和总集的分类方

13、式,将奏议分为收录个人奏议的奏议别集之属,与收录多人奏议的奏议总集之属两类。从本质上看,这一做法并非新创,而是继承自四库全书总目。四库全书总目中,奏议之属下的书目呈奏议专集与奏议总集两部分先后排列,每部分书目后以小字标注“以上专集”或“以上总集”,以示区分。在奏议专集后有按语云:“以上所录皆以奏议591古籍保护研究第十辑自为一集者。其或编入文集之中,则仍著录于集部。”71522可见奏议专集为个人奏议的汇集。奏议总集之下虽无按语说明,但就收录书籍的内容来看,当为多人奏议的汇集,与奏议专集相对。王重民将奏议专集改为奏议别集,实质上并无差别。此外,四库全书总目对诏令同样也做了诏令专集与诏令总集的区分

14、,而北大本却无此细分。2.传记类北大本传记类下分先圣先贤之属、总传之属、分传年谱之属、列女之属、考试题名之属、族谱之属、杂录之属,相较于四库全书总目,除杂录之属相同外,其他均有所变动。四库全书总目史部传记类小序对其三级类目的设置有所说明:纪事始者,称传记始黄帝,此道家野言也。诸家著录,体例相同。其参错混淆,亦如一轨。今略为区别。一曰圣贤,如孔孟年谱之类。二曰名人,如魏郑公谏录之类。三曰总录,如列女传之类。四曰杂录,如骖鸾录之类。其杜大圭碑传琬琰集、苏天爵名臣事略诸书,虽无传记之名,亦各核其实,依类编入。至安禄山、黄巢、刘豫诸书,既不能遽削其名,亦未可薰莸同器。则从叛臣诸传附载史末之例,自为一类

15、,谓之曰别录。71561下逐一考察王重民对史部传记类的三级分类设置。其一,四库全书总目圣贤之属收录孔孟年谱之类的书籍,北大本先圣先贤之属的收录范围与之相同。二者仅仅是名称有所不同。其二,北大本的总传之属、列女之属、考试题名之属与族谱之属实际上是对四库全书总目总录之属的细分。四库全书总目在总录之属后有按语云:案:合众人之事为一书,亦传类也。其源出史记之儒林游侠循吏货殖刺客诸传。其别自为一书,则成于刘向之列女传。册府元龟有“总录”之目,今取以名之。71603以此言之,四库全书总目总录之属收录众人之事载于一书的书籍,其中包括专门记女性的书籍。王重民则将专门记女性的书籍析出,单独成一属。此外,四库全书

16、总目总录之属中亦包含登科录,如宝祐四年登科录;以691四库全书总目以降,续通志艺文志略中亦承此做法。四库全书总目集部对别集类有所说明:“案:诸史著录,但有别集、总集之分。文献通考始于别集之内析出诗集、歌词、奏议三门。考奏议皆关国政,宜与诏令并为一类,不宜列之于集。今移奏议入史部,而别集、诗集则不复区分。”由此可见,奏议曾被归入别集之中,也是收录个人奏议,与奏议专集之意相似。王重民可能是考虑到奏议曾归别集类,故改奏议专集为奏议别集,其本质并没有改变。中美两版国会图书馆藏中国善本书录的分类与体例研究及族谱,如王谢世家。王重民将这两类书析出,单独设属。这一做法也有先例可循。清代徐乾学传是楼书目就已在

17、史部单独设科第类与家谱类。总传指“合众人之事为一书”。北大本也已析出列女、考试题名、族谱三类。故可以看出北大本的总传之属,其类名和收录范围与四库全书总目的总录之属有所不同。其三,北大本分传年谱之属与四库全书总目名人之属可相对应。四库全书总目名人之属收录书籍既包含人物传记,如东方类语丰清敏遗事,又包含年谱,如杜工部年谱朱子年谱。北大本分传年谱之属下书籍亦包含这两类。从所收录的书籍来看,二者无明显差别,只是三级类名略有不同。四库全书总目对名人之属的范畴有过说明:案:此门所录,大抵名世之英,与文章道德之士也。不曰名臣而曰名人者,其中或苦节卓行,而山林终老;或风流文采,而功业无闻。概曰名臣,殊乖其实。

18、统以有闻于后之称,庶为兼括之通词尔。71573可以看出,四库全书总目因这一三级类目收录的都是记录“有闻于后”之人的书籍,故谓之“名人之属”,并非局限于庙堂。而王重民则从三级类目下收录有人物传记与年谱两类书籍的角度出发,来设置三级类名。在王重民之前就已有类似的命名方式,如张之洞书目答问史部谱录类下设有姓名年谱之属。除此之外,四库全书总目传记类下设专门收录“叛臣”传记的别录之属,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故王重民将其删去。3.地理类北大本史部地理类下设总志之属、分志之属、舆图之属、名山之属、河渠湖泊之属、名胜古迹之属、边防海防之属、外纪之属。其中除总志之属与外纪之属与四库全书总目三级类目设置相同外,其

19、余均有所变动。对比北大本与四库全书总目地理类各三级类目下所收录的书籍,可以看出北大本地理类下所变动的部分依然与四库全书总目有联系。王重民依据收录书籍的情况,对部分类别的名称进行了调整,具体情况如表 3 所示。791王谢世家三十卷,明韩昌箕撰,考南朝王、谢二家人物,各为之传。东方类语,明朱维陛撰,类聚汉东方朔事迹。丰清敏遗事,宋李朴撰,编次礼部尚书丰稷事迹。古籍保护研究第十辑表 3 史部地理类对照表四库全书总目北大本都会郡县之属、杂记之属分志之属河渠之属、山川之属、游记之属河渠湖泊之属、名山之属古迹之属名胜古迹之属边防之属边防海防之属 王重民扩展了四库全书总目中“都会郡县之属”的范围,并将类名改

20、作“分志之属”。具体来看,分志之属除收录各郡、县、府的方志外,还包含了四库全书总目中收录在杂记之属下的书籍,如桂海虞衡志泉南杂志。“分志之属”应与“总志之属”对应。前文提到的奏议别集之属与奏议总集之属、总传之属与分传年谱之属,都是以这种“总专”对应的方式来设置分类。北大本河渠湖泊之属、名山之属,对应四库全书总目河渠之属、山川之属与游记之属。王重民将四库全书总目的河渠之属、山川之属、游记之属进行拆分,将四库全书总目山川之属中记录湖泊的书籍析出,与河渠之属合并为“河渠湖泊之属”;又将山川之属下记名山的书籍与游记之属下记游山的书籍析出,并入“名山之属”。北大本名胜古迹之属、边防海防之属,分别对应四库

21、全书总目古迹之属、边防之属。四库全书总目古迹之属下包含记名胜的书洛阳伽蓝记洛阳名园记,北大本名胜古迹之属下收录;边防之属下包含记海防的书籍筹海图编两浙海防类考续编,北大本置入边防海防之属下。可见四库全书总目古迹之属、边防之属同北大本名胜古迹之属与边防海防之属并无本质差别。除表 3 所示可与四库全书总目史部地理类对照的各类之外,北大本史部地理类增设舆图之属。根据其中收录书籍来看,是将四库全书总目总志之属891桂海虞衡志一卷,宋吴郡范成大纪、明新安吴琯校,自序云:“凡所登临之处与风物土宜,方志所未载者,萃为一书。蛮陬绝徼,见闻可纪者,亦附着之。”泉南杂志二卷,槜李、陈懋仁、无功著,记泉南山川、古迹

22、、禽鱼、花木及郡县事实。例如四库全书总目山川之属下的西湖游览志,河渠之属下的东吴水利考河防一览北河纪,在北大本中收入河渠湖泊之属;四库全书总目山川之属下的普陀山志嵩书,游记之属下的古今游名山记,在北大本中收入名山之属。国会图书馆藏洛阳伽蓝记五卷,魏杨衒之撰;洛阳名园记一卷,原题“宋华州李廌撰,明东吴毛晋订”。国会图书馆藏筹海图编十三卷,明少保新安胡宗宪辑议,曾孙庠生胡维极重校,孙举人胡灯、胡鸣冈、胡阶庆仝删;两浙海防类考续编十卷,明范涞辑。中美两版国会图书馆藏中国善本书录的分类与体例研究下记舆图的书籍单独析出成一属。(三)子部相较于四库全书总目,两版国会图书馆藏中国善本书录在杂家类后、类书类前

23、增设丛书类。同时,北大本改子部小说家类为小说类,三级分类也较四库全书总目有所改动,如表 4 所示。表 4 子部对照表四库全书总目北大本袁本儒家类儒家类儒家类兵家类兵家类兵家类法家类法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农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医家类医书之属、本草之属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推步之属、算书之属天文算法类历日之属、算书之属天文算法类术数类数学之属、占候之属、相宅相墓之属、占卜之属、命书相书之属、阴阳五行之属、杂技术之属术数类数学之属、占候之属、相宅相墓之属、占卜之属、杂技术之属术数类艺术类书画之属、琴谱之属、篆刻之属、杂技之属艺术类书画 之 属、琴 谱 之属、篆刻之属、杂技之属、食谱之属艺术类谱录类器物之属、食物之

24、属、草木鸟兽虫鱼之属谱录类器物之属、草木鸟兽虫鱼之属谱录类杂家类杂学之属、杂考之属、杂说之属、杂品之属、杂纂之属、杂编之属杂家类杂考 之 属、杂 说 之属、杂纂之属、杂编之属杂家类丛书类丛书类类书类类书类类书类小说家类杂事之属、异闻之属、琐语之属小说类旧小说之属、传奇之属、通俗小说之属小说家类释家类释家类释家类道家类道家类道家类991四库全书总目中总志之属下收录有历代地理指掌图与今古舆地图,北大本舆图之属下亦收录此两种书籍。古籍保护研究第十辑 1.丛书类将丛书单独摘出设为子部一类,最早可追溯到明代祁承澹生堂藏书目,祁氏对丛书的范围进行了初步的划定:“聚书家之目为国朝史、为经子杂史、为经汇、为子

25、汇、为说汇、为杂集、为汇集,计七则。”8明清时期,随着种类不断增加,丛书显现出独立于四部之外的趋势。清末张之洞书目答问首次将丛书增设为经、史、子、集四部之外的第五部,并指出:“丛书最便学者,为其一部之中可该群籍,搜残存佚为功尤巨,欲多读古书,非买丛书不可,其中经史子集皆有,势难隶于四部,故别为类。”9叶德辉书林清话则从内容及实际使用情况方面对丛书的范围进行了划定,即“丛书举四部之书而并括之,诚为便于购求之事”10。可见丛书的主要特点在于所收子目众多,且内容涉及广泛。国会图书馆藏中国善本书录应是继承清末目录的思路,顺应丛书不断增多的趋势,故而在子部增设丛书类。2.小说类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小说家类小

26、序称:“迹其流别,凡有三派,其一叙述杂事,其一记录异闻,其一缀辑琐语也。”73560而北大本小说类分为旧小说之属、传奇之属、通俗小说之属。对比四库全书总目小说家类与国会图书馆藏中国善本书录小说类收录的书籍,可以看出北大本收录了四库全书总目中不收录的通俗小说,并改“小说家类”为“小说类”,并没有参考四库全书总目的分类方式,而是依据书籍体裁重新分类。而袁本不涉及三级分类,故再改为“小说家类”,与四库全书总目保持一致。3.三级分类北大本子部三级分类与四库全书总目的区别主要集中在医家类、艺术类和谱录类之下。其余三级类目,均是根据书籍的收录情况进行了类别的删减,无本质变化。下对医家类、艺术类和谱录类的三

27、级分类变化分别论述。北大本医家类下设医书之属、本草之属。北大本医书下的书籍在中国善本书提要中归入医经中,可见“医书”与“医经”本质上无异。王重民应是结合四库全书总目的分类,将医家类细分为医书之属与本草之属。北大本艺术类在书画之属、琴谱之属、篆刻之属、杂技之属外增加食谱之属。谱录类分为器物之属与草木鸟兽虫鱼之属。北大本的“艺术类食谱之属”位于该书谱录类最末,其中收录茶董一书。四库全书总目也已指出,食谱应归入谱录类下:案:齐民要术备载饮食烹饪之法,故后之类于是者,悉入农家,其实贾002中美两版国会图书馆藏中国善本书录的分类与体例研究思勰所言,闾阎日用之常耳。至于天厨珍膳,方州贡品,连而入之,则非农

28、家所有事矣。故诸书有可连类及者,书仪可附礼之类是也;有不可连类及者,曲韵不可附小学之类是也。今于近似农家者并改隶谱录,俾均不失其实焉。72980且中国善本书提要食谱之属亦在谱录类下,袁本也将北大本食谱之属下的书籍归入谱录类,故推测可能是北大本本身的疏误,将“谱录类食谱之属”误作“艺术类食谱之属”。以上分析了中美两版国会图书馆藏中国善本书录的分类。总体来看,国会图书馆藏中国善本书录的分类承袭四库全书总目,但在三级分类上有一定的调整。为人所熟知的袁本国会图书馆藏中国善本书录却省略三级分类,未能充分反映王重民的本意。三、中美两版国会图书馆藏中国善本书录的体例北大本与袁本国会图书馆藏中国善本书录的著录

29、体例也有所不同。北大本和袁本均无凡例,于此可参考中国善本书提要著录规则中对提要撰写的说明:本书提要重在版本记述,故多录校刻者或刻书故实。所据底本与各本之同异,刻本之优缺点,以及刻工姓名、刻书地方及收藏印记等;有时亦兼述著者事迹和图书内容。11可知,王重民撰写的提要更加侧重书籍版本,而非特别关注书籍内容、学术观点,涉及书籍内容的文字也多为揭示书籍的版本信息。下面以国会图书馆藏中国善本书录经部易类周易本义四卷为例,揭示北大本与袁本提要撰写的差异。北大本作:明嘉靖间刻本十一行二十三字(16.811.4)3/3a V A132.72 C42 明成矩编。矩字叔度,长洲人,永乐十八年举人,官奉化教谕。其书

30、即编于是时,为明代士子所习用。四库全书于朱子本义,既依宋刻十二卷本著录,复附矩书四卷于后,则以清代仍沿用故也。已详提要。文溯阁于成氏本义另撰一提要,次朱本后。朱彝尊经义考卷三十一云:“”后遂无闻。沿至今日,今是书原刻本久佚,即明刻亦已不易得。此本卷末有“嘉靖甲午孟冬崇仁书堂新刊”牌记,卷端有洪常序,盖即从洪序本出也。兹录洪序于后:62102古籍保护研究第十辑袁本作(内容相同处省略):明嘉靖间刻本十一行二十三字明成矩编。沿至今日,是书原刻本久佚,即明刻亦不易得。此本卷末有“嘉靖甲午孟冬崇仁书堂新刊”牌记,卷端有洪常序,盖即从洪序本出也。12通过对比,可知王重民注重与版本相关信息的记录,包括题名、

31、卷数、行款、版框、作者、印记、序跋。这一点为后续出版的中国善本书提要所继承。而袁同礼对王重民的原初著录格式有所简化,删去书籍的版框尺寸、提要辑录的前人题记、序跋及书籍在国会图书馆的索书号。此外,北大本与袁本的提要内容虽有个别字词不同,但文义基本一致。再者,四库全书总目从本质上可以视作丛书的提要目录,故不涉及书籍的不同版本问题。而国会图书馆藏中国善本书录是馆藏目录,必然涉及同一书的不同版本。王重民的处理方式是,将不同的版本全部列出,第一部提要较为详细,后续的从简。一般情况下仅仅记录版本、作者、序跋。对于不同版本之间的差异,则作额外的说明。四、结语本文讨论了中美两种版本的国会图书馆藏中国善本书录的

32、分类与体例。总体来看,袁同礼的校订对王重民的原稿都有一定程度的简化。国会图书馆藏中国善本书录对于海外古籍的整理与保护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美国国会图书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同时是海外中文古籍收藏规模最大的机构之一。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中文善本书续录的作者范邦瑾指出:“王重民编著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中国善本书录乃是对美国国会图书馆截至 1947年所藏中文善本古籍的一次总结,经多次重印翻印,对我国古籍版本目录学影响颇大,居功甚伟。”13同时,王重民整理研究国会图书馆藏的中国古籍善本,也为早期海外古籍保护做出了贡献。向辉指出:“王重民夜以继日,全力以赴对这些古籍逐一展卷调查,并一一著录在案,撰写古籍提要 1

33、600 余篇,拟题美国国会图书馆所藏善本书录,为此后该馆出版善本书录打下了基础。”143-54目前学界对于国会图书馆藏中国善本书录的认识多以袁同礼的校订本为主。本文主要关注北京大学出版组印行的清样,力求揭示国会图书馆藏中国善本书录的原初样貌,希望能对今后的研究有所帮助。(王子怡,天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助理馆员;王泽丰,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古籍修复与出版方向硕士研究生)202中美两版国会图书馆藏中国善本书录的分类与体例研究参考文献:1向辉.王重民先生 19391949 年的古籍保护实践G/古籍保护研究编委会.古籍保护研究:第 4 辑.郑州:大象出版社,2019.2王泽丰.浅析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中

34、国善本书目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21:2.3李墨.王重民年谱D.保定:河北大学,2008:53.4姚伯岳.北京大学图书馆新发现的三部王重民先生原藏线装书G/沈乃文.版本目录学研究:第5 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03-112.5王重民.论四库全书总目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4(2):74.6王重民.国会图书馆藏中国善本书目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组,1948.7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8祁承.澹生堂藏书目M.商丘.宋氏漫堂抄本.9张之洞.书目答问补正M.北京:中华书局,2018:267.10叶德辉.书林清话外二种M.漆永祥,点校.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272.11王重民.中国善本书提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编辑说明 1.12王重民.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中国善本书录M.袁同礼,校.台北:文海出版社,1983:2-3.13范邦瑾.世界最大图书馆的中文善本书J.博览群书,2012(8):42-45.3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