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智能化进阶:区块链技术赋能新闻传播的可行性探究_史鑫鑫.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11053 上传时间:2024-01-15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6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能化进阶:区块链技术赋能新闻传播的可行性探究_史鑫鑫.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智能化进阶:区块链技术赋能新闻传播的可行性探究_史鑫鑫.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智能化进阶:区块链技术赋能新闻传播的可行性探究_史鑫鑫.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1东南传播 2023 年第 5 期(总第 225 期)2023年第五期智能化进阶:区块链技术赋能新闻传播的可行性探究史鑫鑫 杨宇璐 生奇志(东北大学文法学院 辽宁沈阳 110169)一、区块链技术的概念与特点区块链技术源于比特币的发展,它是一种特殊的分布式数据库,在每一个区块中都存储着一定的信息,每个区块按照产生的先后顺序连接成链条,以密码学的方式确保数据访问与传输的安全性。各个区块节点之间的随机交流促进着区块之间联系的扩大化与区块链的延伸。1如果想要篡改信息,必须要经过半数节点的同意并修改所有由不同主体掌握的节点中的信息,因此篡改区块链中的信息是困难的。如果要摧毁整条区块链,就必须摧毁所有

2、节点。系统中但凡有一台服务器是可以正常运行的,整条区块链的安全便不会受到威胁。同时,任何一个节点都可以写入或读取数据,为保证每个节点的一致性,所有节点最后都会同步,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整体上来看,区块链技术呈现出了去中心化、开放性、独立性、安全性、匿名性等特点。2二、区块链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更新迭代,新闻传媒业逐渐适应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并尝试与新兴技术融合。艾瑞咨询关于2020年中国新型主流媒体发展研究报告、mUserTracker(数据用户行为监测系统)、摘 要:随着互联网与新媒体技术的嬗变,新闻传播走进了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转型在取得诸多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一

3、些困扰与挑战。而区块链作为一种新兴的涉及计算机、互联网、密码学等多个领域的高端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也体现出了较大的应用价值,为新闻媒体的运营开辟了新的道路。从区块链的概念特点入手,结合当下区块链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实例,基于区块链技术对于新闻传播的影响与应用困境,对区块链技术赋能新闻传播的可行性进行探究分析。关键词:区块链 新闻传播 新闻媒体变革本文微信网页版传播视点 媒介融合前沿和理论 本栏目与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合办DOI:10.13556/35-1274/j.2023.05.032东南传播 2023 年第 5 期(总第 225 期)12iUserTracker(网民网络行为连续性

4、研究系统)的数据显示,新闻资讯用户持续从PC端向移动端流动。新闻资讯移动端月均独立设备数在2019年第一季度有782百万台,在2020年第三季度进一步上升至861百万台;新闻资讯PC端在2019年第一季度月均覆盖354百万人,在2020年第三季度下降至327百万人。新闻资讯用户移动端渗透率持续停留在了较高位置且保持稳定的趋势,同时用户整体规模所表现出的是整体向移动端迁移。相比于传统媒体,社交媒体更少地体现出了被政治势力与商业势力控制的特点,因而被人们视作能够提供新鲜的,多元化的新闻资讯的平台。但是,随着大数据技术与算法机制在社交媒体平台和新闻客户端中的普遍应用,社交媒体与新闻客户端的传播能力虽

5、然有所提升,但新闻的全面性和真实性受到了冲击。因算法机制造成的“过滤气泡”现象与“回声室效应”,使得传播效果大打折扣。同时,社交媒体信息传播的便捷性与自由性导致了大量谣言与虚假新闻的泛滥。在通过社交媒体和新闻客户端获取新闻逐渐成为主流的背景下,新闻的真实性受到了政治因素、商业因素和虚假消息的影响,而区块链自身具备的特点可以帮助新闻业摆脱这些困难。(一)新闻生产在传统的新闻生产方式中,新闻信息需要经过专业新闻工作者进行发布,随着社交媒体和互联网的渗透,新闻提供者的界限变得模糊,一些由社交平台用户提供的新闻的真实性遭到质疑,新闻质量变得良莠不齐。然而,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和难以篡改等特征,新闻

6、工作者可以在媒体平台进行新闻信息的采集开源和众筹,从而实现新闻生产主体的变革。由于没有第三方干预,媒体平台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从海量信息中筛选出真实的数据信息作为内容储备,从而实现新闻生产与用户需求的关联匹配。也可以通过打造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新闻生产平台,为受众参与新闻生产提供平台。由于区块链打造的基于共识的,不可篡改的信任机制,加之区块链技术的高透明度,谣言与虚假新闻的产生将大幅度减少。3在区块链技术的保障下,新闻生产主体扩大,新闻行业的活力将大大焕发,新闻内容生产者的积极性也会得到提升。同时,新闻媒体在新闻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记者和编辑的个人判断很容易影响到最终的新闻呈现。通过数据存储利用将新

7、闻生产的每一步视作不同的区块进行信息存储,交易验证各区块之间的连接,由后面的区块来验证前一个区块的正确性,和信息传输任意区块之间都可以进行信息的传输与交流。通过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特点,这三个环节共同实现新闻生产的去中心化以及高透明度。此外,区块链技术也包含了逆向追踪技术,可以从单向的新闻生产中实现信源追溯。2020年我国两会期间,16家省级媒体联合成立了我国首个区块链新闻编辑部。在遵循区块链运行理念的前提下,提倡“策划众筹”“机会均等”“传播去核”的核心价值观和运行理念4,实现共商主题,共推热词,众筹新闻,共采共制,共创热话。区块链技术也能够通过数字签名技术和哈希算法5对传媒作品版权进行精准地

8、追踪,有利于打击洗稿侵权等违法行为。这一成功的案例使得“区块链+新闻”的概念引发了业界权威媒体的重点关注。(二)新闻传播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容易出现信息碎片化传播,信息失真,错误解读,谣言等问题,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对于传播内容的保护并抑制虚假信息。区块链上的每一个区块节点中都存在着完整的数据记录,这些记录不可篡改,会被永久性保留而且可以随时查阅。区块链技术运用到新闻传播中后,可以充当媒体数据管理中心的角色,通过对任意节点上的新闻信息进行查阅和信源追溯,进行信息内容的核查鉴别,能够实现对于原创新闻内容的保护以及任意信息的核查,有利于更好地保护传播内容。区块链技术能够发挥抑制虚假信息的作用。一方面,

9、如上文所述,通过打造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新闻生产平台,通过审查打赏机制来抑制虚假新闻的产生。另一种方式是利用分布式记账机制进行信用积分记录。通过智能合约,依据用户发言的真实性进行信用积分记录,此后用户发言的ID旁会显示其信用积分,帮助其他用户对于用户的发言真实性产生基本的判断。无论是针对用户发布的信息还是针对用户自身,区块链都能够实现任意区块之间的信息交流,使得数据记录同步到其他的节点,使用户对于信息真伪的判断标准保持一致,为新闻信息免受虚假信息和谣言的干扰提供了保护作用。(三)隐私保护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信息流动的频繁性使得信息安全在各个传播环节都具有一定风险。尤其是网络媒体时代,信息交易十分普遍

10、,个人信息很容易被泄露,隐私遭到暴露后,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会遭到威胁。在区块链技术下,交易会被记录且不可删改,一些信息数据交易会形成完整的记录。一些区块链媒体可以利用点对点交流的优势直接与用户交流,并对于用户的信息进行分级加密,由用户选择掌握自己重要的隐私。(四)媒介运营在新媒体的运营中,推送内容的数量、质量,涨粉数量,阅读量常常作为考核指标,对于新闻媒体的运营,区块链系统采用虚拟货币的方式来衡量新闻媒介平台的运营质量。区2020 年互联网接入设备使用情况(单位%)资料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传播视点媒介融合前沿和理论本栏目与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合办13东南传播 202

11、3 年第 5 期(总第 225 期)2023年第五期块链技术产生于比特币,由于其去中心化、安全性、独立性等特点,可以实现点对点的虚拟货币高效便捷交易。用户通过使用虚拟货币进行阅读和打赏,当获得虚拟货币达到设定多的值时,文章会自动发表。同时,如上文所述,平台通过信用积分机制为用户进行信用积分,信息发布者的信用积分影响着用户的阅读与打赏。三、区块链对于新闻传播的影响(一)区块链技术提供了一种更高效的“把关”方式随着互联网媒介的发展,受众与信源发布者的边界逐渐模糊,“把关人”的角色效用难以发挥出来。但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以其可溯源、去中心化等特点,大大减少了新闻内容生产过程中的被操纵的可能性以及一些不

12、必要的错误出现的几率,大大增加了新闻生产与传播过程中的透明度,任何可疑的或者对已发布信息真实性有威胁的信息都可以立马遭到质疑,传统“把关人”的效能虽然难以发挥出来,但区块链提供的是一种更优于传统“把关人”的高效把关方式,有利于维护受众视角下新闻媒体的权威性。(二)区块链技术促进了新的媒体平台的出现在“区块链+新闻传播”的模式下,引发了新型媒体平台的出现。这种社交媒体对于用户隐私保密性高,因此无法对用户进行大数据与算法推送,也不能交易用户的信息,具有安全性,并且难以形成信息茧房,新闻理念受商业模式的冲击大大减少。对于信息的真实性也有所保障,建立起了媒介平台与用户之间的信任。在该平台上任何人都可以

13、提供新闻报道,但必须先使用代币来购买写作权,用户对所看到的新闻内容进行虚拟货币打赏。当用户提交的新闻文章内容被审查、确定了真实性并且得到发表以后,才能够收回自己的用来购买写作权的代币,并且将根据自己写的文章所产生的点击量来获取更多代币的奖励。例如美国的Civil平台,作为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而打造的发行出版新闻的媒体平台,其目的是为了新闻业创建一个能够“维持自我”的市场,也就是说,能够摆脱虚假新闻、广告和其他的一些来自外部的影响。(三)区块链技术促进了新闻价值的回归新闻价值,是指新闻事实能够引起受众关注的程度以及其传递价值观的能力,为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主体判断,选取新闻事实提供依据。长期以来,新闻

14、传播受到了政治、商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部分新闻的真实性遭受到了冲击,受众对媒体平台的信任度也有所下降。然而,在“区块链+新闻”模式中,去中心化的新闻生产平台上,每个用户既可以是读者也可以是新闻生产者,由于区块链打造的基于共识的,不可篡改的信任机制,加之区块链技术的高透明度,谣言与虚假新闻的产生将大幅度减少,用户通过发布高质量的新闻可以获取到收益,更加激励着高质量新闻的产生与新闻价值的回归。6同时也有利于打击新闻传播过程中扰乱公共秩序及相关违法犯罪行为。四、区块链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困境目前看来,在新闻传播和区块链技术的融合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阻力。对于新闻的真实性,实时性以及专业性来说,区块链

15、技术还存在着诸多不足。由于区块链技术的反应速度和计算能力存在着瓶颈,在大量节点存在的情况下其处理速度会大大减慢,那么对于新闻传播的时效性是很难达成的;同时,对于专业的新闻报道,不同的受众具有不同的看法,站在新闻规律的角度上来看,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具备新闻专业知识,并不是每个读者都具备站在专业的立场上审核文章的能力。同时,基于不同受众秉持的价值观有所不同,在受众群体没有形成一致价值观的前提下,对于新闻内容价值层面的判断势必会存在分歧,按照根据代币打赏量发布的规则,会导致许多不良新闻的发布,影响整个新闻价值体系的构建。五、结语综上来看,区块链技术以其特有的去中心化、分布式记账、安全性、匿名性等特征,

16、基于时间的链式分布,基于共识机制的分布式节点,智能合约,打赏激励机制,哈希算法等先进的技术在应用到新闻传播中时,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对于新闻传播领域的革新具有先进的引领作用。然而,由于区块链技术诞生时间短,且基于比特币而诞生,其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难度极大。此外,新闻传播涉及人文社会的诸多因素,与区块链技术的融合也存在着颇多其他的因素需要考虑。因此,对于区块链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还需要更长时间的检验与探索。注 释:1赵楠.区块链技术对新闻传播的影响分析J.电视技术,2022,46(01):93-95+125.2黄文军.区块链技术重塑数字时代新闻传播要素的可行性J.中国传媒科技,2022,No

17、.352(07):78-81.DOI:10.19483/ki.11-4653/n.2022.07.017.3杨丹丹,臧志彭.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新闻生产模式创新建构J.新闻论坛,2021,35(06):65-68.4邓国辉.湖北广电:首创全国区块链云上编辑部,增强两会报道合力效应J.传媒,2020(14):26-28.5哈希算法(Hash)又称摘要算法(Digest),它的作用是:对任意一组输入数据进行计算,得到一个固定长度的输出摘要。哈希算法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相同的输入一定得到相同的输出;不同的输入大概率得到不同的输出。6涂凌波,贾雨心.区块链新闻:新闻业危机话语下媒介技术的想象与批判J.中国编辑,2021(02):22-28.作者简介:史鑫鑫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新闻学学生;杨宇璐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新闻学学生;生奇志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传播学研究。【责任编辑:黄雪敏】传播视点 媒介融合前沿和理论 本栏目与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合办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