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引言 炭 索 技 术 _=一=一=儿种活性炭表面酸性基 团的测定及其 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邱介山 王艳 邓 盼 钏 p 舸 c j 太 连:7(太 连 理 工 二 艺 二 研 究 所太 连I 1 6 0 1:)二 厂 ,f u摘要考察了剐定祷性 表面酸 基团古法的影响园素,定 了几种活往擞表 菠性基团的数最 初步研究了苹酚稻苹甲酸在语让嵌上的吸尉与话性炭表面酸让 基团的数 量、种类之问的关系 结果表明:苹酚和苹甲酸在活性袋上的吸附在相 当程度上受皤性炭表面酸性基田的数量与种类的影响;苹酚的强 附量 随栝性炭 单位表面上酚羟基和数基数叠 的 增 口 而降低:而荦 甲酸a 0 吸甜则与炭表面的酸性 墓嗣总最有关。关 键 词 遁 堡 苤 崔 亘 垒 墨 苎 望。哩 堕 监 活性炭 在气体 与液体的精 制、溶 剂 的 脱 色、催 化反应 及环境保 护等众多领域 应 用 广 泛。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千 催化性能取决于其孔 隙结构和表面化学特性,后者主要决定于闻碳 表面呈 化学结合的氧基圈,即表面氧化物。表 面氧化物赋予活性炭弱傲性,增强或扩大了活 性炭的僵化性能,改变 炭对有机物、无机物 和吸 附选择性。而且 活性 炭的表 面氧基 团与碳 黑、石 墨 电极等 碳禁 制 晶以及 原料煤 上的表面 氧 基团相 同或相类似。有鉴 于此,话性炭表 面 氧基 团 的测定 及其对活 性炭 的催 化性能和吸 附 性 能影 响的研究 在 国际 上 日益受 到众多科研人 员 的重视“我 国 在活 性炭表 面氧基 团这 一领域的研究相 当薄弱,很多 研究 人员 在研究 活性炭 的吸附性能和催 化性能 时仅 仅关注活性 炭的孔称结构,而忽 略 了对 活性嵌 表面化学特 性 的研究。活 性炭 的表 面氧基 团可分为酸性和碱性 州 类。目前,袭 面酸性氧基 团的结 构形 式 已基本 搞清,并提出了许多洌定方 法。但表面碱性氧 基 团的结构形式 尚无 定论“。率文 用联碱中和 法测定 了 5种 活性炭及其 高温处理 样 品的裘面 酸性 氧基 团,并 考察 了苯 附和苯 甲酸 在活性炭 上的吸 附与活性 炭表面酸 性基 团的数量与 种类 之问的 关系。2实 验 2 1活 性 炭 样 品 实验用 活性擞样 品共 5利,分别记为 A,B,C,D,E,其 中样品A 为煤质插性炭,其余样 品为木 质炭,除样 品 B 为 粉状炭 外,其余 样品 均 为条 型粒 状敬(直 径2 4 mm)。用亚 甲 基 兰 法测定活性炭样品的嵌面积。假设亚 甲基兰 分 子在 活性炭上 的 吸附为 端基单层 吸甜,每毫 克亚 甲基 兰的覆盘 面积按2 4 j m:计。活性炭 样:在使 用前用去离 于永 反复 洗涤 数执,直 至洗涤过滤水 的P l i 值 与_土离 子 水 的 p H值 相 同,然后在6 0 8 0 的 I 箱 f 干燥 2 h 年 B g;1 J1 _ _ 维普资讯 http:/ 放于干燥器中备用。瘦 鬻 技 术 1 9 9 6 年 4 2 2活性炭样 品 的高温 处理 活性炭 样品在惰 性气 氛下高温热 处理 后,其 表面氧基 团将发生 变化。为 考察 表 面氧基 团 数量对 活性炭 吸 附性能的影 响,我们对 5种 活 性炭 样品进行 了高温热处理。步骤如 下:将放 有8 1 0 g 活性炭样 品的带盖小坩 埚放入 高温炭 化炉 中,首先用 氮气欢扫炉膛3 0 rai n,之 后 在 氮 气保 护 下以 1 4*C rai n的升温速 度 加 热 到 8 0 0,在此温度 下恒温6 0 mi n 后,冷却 到 1 8 0 取 出。取 出的炭 样置 于空气中,使 其 充 分 吸 湿 高温处理 后的 活性炭 样 品分别记 为 AHT,B HT,CHT,DHT和 E HT。这些样 品的洗 涤 干燥处理后步骤 同原 活性 炭样品。2 5化学试剂 实 验 用 化 学 试 剂 为 分 析 纯 Na OI t,Na 2 C O 3,Na HC O3,和 化 学 纯 Na OC 2 H 将 Na OH,Na 2 C O。和Na HC O3 溶于 去离 子 水 配 成0 1 N的 溶液。将 Na OC H 溶 于分折纯无 水 乙醇配成0 I N的溶 液 以上碱 溶液均用0 I N 的盐酸标准 溶液标定。实验用 吸附质苯 酚、苯 甲酸均 为分析纯试 剂,使 用前没有 经过预处理。2 4 活 性炭 表面 酸性基 团 的测定 2 4 1活性炭的 表面酸性基 团 活性炭 的 表面酸性 基团多年来 一直是 许多 研究 课题 的 目标。圈 1所 示为 活性 炭 表面酸性 基 团的可能 结构形式-t=人 们 已用 经典 的 化 学检 测方 法证实 了这些 基团 的存 在。羧 酐 基 f 1(b)是 相 邻的羧基(a)脱水 后形成 的。内酯基(c)或 乳酸基(d)则是 羰基与相 邻的羟基 或羧基 缩 台而成。酚羟基(e)独立地处 于芳 香层 面 的 边缘 上 人 们对 于羰基 的存在形式 一 直 有 争 议,羰基(f)既可 以独 立存 在,也可 以重 排 后 以醌型羰 基(g)的形 式存 在。对 于醌型基 团 还 可 以设想其 它重排方式。最 后一类氧 基阅是 醚 氧键(h)或夹氧杂蒽型,这是 氧取代边缘 的 碳 分子形成 的,非 常难 于检 测。上 述氧基 团的碳 性从羧基(a)到羰 基(f)依次减弱。活性炭表面酸性氧基团的测定方法很多。分为仪器法和化学法两大类。仪器法有红外光 谱 法 和 电子 能谱 法。化学 法有 联碱中和法、重 氮 甲烷 法及无 机还原剂 法等多 种。本文采用 联 碱 中和 法颟 9 定活性炭 的 表面酸 性基团。2 4 2 联碱 中和 法的理论基 础 联碱中和法是在1 9 6 2 年 由德 国学者 H P B o e la m 教 授 提 出 的,此 法 用 以 下 4种 碱 Na HC O,Na i C Ol,Na OH的Na O C z H-的 稀 溶液中和活性炭的表面酸性氧基团 4 种碱的强 弱顺序可由相应的共轭酸电离常数 K a 看出t c0oT f r 、c co c一0 OH 姆 1 西 琏炭表面酸性基 团的可能结构形式 ,维普资讯 http:/ 1 9 9 g 年M4 炭 素 技 术 碱 N a H CO N a 2 CO 3 N a OH Na OC 2 H 电离平衔 H z CO 3 差=;H+HCo;HCO 鸳H+Co H 2 o=葶H +O H C!H,Ot t=;I +C2 H 5 O 共 轭酸 的 强 度 依 Na HC O Na C O Na OH和Na OC:I 的 顺序递 减。蹦Na HC O 溶 液 中和 值表 示羧基,以Na!C O。中和值 表 示 羧 基和 内酯基,以Na OH中和值衷示 羧基、内 酯 基 和酚羟基,以 Na OC H 中和值表示前三 种 基 团加上羰基。单个基 团 的数 量分别用上 述碱 中和值的差值表 示。2 4 3袭面 酸性 基 团的测 定 分别称取 i 0 g 左右均炭 样 品放入 4只带塞 的 锥 形 瓶 中,再 分 别 加 入 2 5 ml,O 1 N的 Na OC 2 H ,Na OHNa:C O 3,Na HC O 3 溶液 其 中加 Na OC H 的锥形 瓶必须 彻 底干燥 将 锥形瓶放在康氏振荡器上振荡 1 h后取下于 室 温静置 2 ,过 滤,用 适量 去离子水洗 涤 滤 纸 及活性炭以将袁面游离的过量碱洗入滤渡。向 滤液 中加 入5 0 ml,0 1 N的盐酸溶 液。Na:C O,Na HC O,的滤液加入 盐酸后需加热3 0 rai n以 除 去其 中的CO 。用酚酸作 指示剂,用 0 I N的 标 准Na OH溶液反滴 定过 量酸至 溶液微 红。用 下式 计算 碱耗量:。=(C 。L+2 5C 0 5 0 C 眦 1)式 中,。为碱耗量(毫克 当 垦 g);V 为用 来滴定过量酸所耗用的N a O H标准溶液的体 积(m1),C 。为用 来湔定过量 酸所 用Na OH标 准溶 液 的浓度(克 当量 1);2 5 为所用碱 液 的 体积(m1);C 为所 用碱液的浓度(克 当量 升);5 0 为所加 入过量 盐酸的 体积(m1)t C 为所用 盐 酸溶 液的 浓度(克 当量 1);M 为活 性 炭 样-的质量(g)。活性炭 的羧基数量用 碱Na HC O。的消耗量 d N H o 表示(raN g);内酯罄 数量用 Na 2 C O 和 Na HC O3 的 消耗量 之 差 a ,一口 。表 示(mN g);酚羟基 数量用Na OI l 和Na C O 的 电离 常数 4 3】0 一 5 6 i 0 一 0 一 4 5 1 0 一。消耗置 之 差 d K r-H d 。表示(mN g)羰 基 数量 用 Na OC H 和 Na OH 的 消 耗 量 之 差d N (c,一 0 N n H 表 示(mN g)。2 5 苯酚和苯 甲酸 吸附 等温 线的 测定 本文 采用 吸附等温 线 法评价活性炭对 苯 酚 和苯 甲酸的 吸附能力。步骤如 下:用去离子水 配 制一 组浓度 为0 5 1 0 mmo l L左右 的苯 酚或 苯 甲酸 的水 溶 液 精确 称量0 5 g 炭样 :5 0 0 ml 圆 底烧瓶中,加入5 0 0 m l 不同浓度的苯酚或 苯 甲 艘 的水 溶液,在3 O 恒温水 浴中搅 拌 5 h后 过 滤。每一 点测 两次,取平 均值,平 行误差 小 于 0 1 。考虑封有机 水溶 液 的p H 值直 接影 响活 性炭 的吸 附,实 验中用 稀 HC I 或Na OH 溶 液 将 苯酚或 苯 甲酸水 溶液 的p H值 调控在6 0 左右。用UV-2 6 0 型 可见光 紫外光度 计分 别 于 2 6 9 n m 和2 7 2 n m波长下测定 吸 器 f 前后苯酚 和苯 甲酸 水 溶液的 吸光度 泓定时 苯酚 和苯 甲酸的水 溶液 均 需稀释 1 0 俦 山预先 测定 的吸光 与 苯酚及 苯 甲酸水 溶液浓度 间的工作 曲线求得 吸 附前后 苯酚和苯 甲醴水溶液的浓度。由测定结果绘出 苯 酚和苯 甲酸 在活性炭 上的吸 附等温线 5结 果 与 讨论 5 1 研磨对活 性炭表面酸 性的 影 响 由于研 磨 瞬闽温度较高,逸无 疑会 导致 活 性炭样品的表面氧基团发生变化。我们以样品 C为原料详细研究 了研磨对活性炭表面性的影 响,结 果如 图 2所示。由图 2可见,在活性炭 研磨 至8 O 目之前,其 总酸 量基 本不变 而在 研 鹿 至8 O 目之后,活性炭的 总酸 量则 急剧减少。活 性炭 经研磨后,粒度 在2 0 8 0 月之间 时其 羰基 的数量略有 增加,但在 研磨 至8 O 目之后,酒 性 嵌表面的羰基数量与总酸量一样急剧减少。其 维普资讯 http:/ 炭 素 技 术 1 9 9 B 年 4 它三种酸性基 团则 呈现不规 则 的变 化规律。显 然研磨 造成的活性炭表 面氧基 团的变 化 很 复 杂。F 囝T l 舅 目 l;0 图 2 活性炭样 品C 在不同粒度时的表面酸性 陈仁辉“在 以新 华活性炭厂 的 DX-1 5活 性炭为样品考察研磨对活性炭表面酸性的影响 时则发现,研磨时间分别为2,4,6 rai n 时,在 6 0 8 0 目情 况下,羧基 和醌型羧基均 随研磨 时 间的增长而增多,内酯基以4 r a i n 时的值最大,而酚羟 基刚 以2 rai n 时 的值最大。他认为这些变 化是 出研席 时的瞬问 高温所 引起 的。我们 在实验 过程 中发 现,样 品的粒度并 不 影 响测定 表 面酸性所 需要 的反 应平衡 时闻,在 本实验 条件下振 荡l m 时后 静置 2 4 h 所 有样 品 均 可以达 到较好 的平衡 因此,在 实际 鲫定 活 性炭表面酸性时,试样 以不 研磨 为宜。综 上所述,采 用联碱中和法 以室温 下振 荡 的方式 蜊定活性炭 表面酸性简单 易行,是 一 个 成熟的方法。对表面酸性高的样品,此 法所得 结 果平 行误差 小。5 2回流 法 采用 联碱 中和 法以室温 下振荡的方式 测定 活性炭表 面酸性 的缺点是:振 荡所 需要的时间 太长“。因此建 议 以回流法 代替室温 振荡,认 为回流 法可 以缩 短试验周期,同时改善试验结 果 的重 复性。我 们 以活性炭 B为祥出,采用 回流 法测定其表 面酸性,并与室温振荡法 加 以 比 较,但未 能得 到理 想的效果。首先,按文 献所载“,称取O 0 2 g 炭样 j 锥形 瓶 中,加 入2 5 m1 0 1 N的 Na OH,1=1 0 0 下旧流2 h,用 厦浦定 法测定 碱敞度 筻化。同时 做 空 白实验,空 白实验 的相 对平行 误 差 小 于”2。两 次(每 次 三组)平 行实 验 结果 分别为 5 5 r a mo l g,6 2 0 r a t a o l g,9 9 4 mo l g和 57 6 mmo l g,4 2 6 r a o l g,6 9 9 mmo l g,显 然重 复性很差。认为是 吐【于样 品的用量 太 少,实验误罄被放 大所致。为考察样品月 j量 的 影 响,我 们进 而分 剐在炭样用 量为 0 2 g,0 8 g,9 g,和1 1 g 的条忭下,重复 上述 测定 实验 结果发 现在 炭祥用 量为 0 8 g,0 9 g 和 1 1 g 的条 件下,回流不 完 全;在炭 样用 量为0 2 g 的条件 下,结果 的重 复性比较理 想,但 达到平衡 的时 间需5 h 以上。可见,采用 回流 法首先必须 选择 台适 的炭 样用 量,炭 样用 量过 少 引入较大 实验 误差 j 炭样用 冕过 多则 回漉不 完全,虽然延 长反 应时间可 以最终 达 到平衡,1 与缩 短试验周 期 的月标相悖。我们的实验 结果表 明,回流 法的实 验工 作 量 较大,用回流 法 代替 室温振荡既 不能 缩短试 验周期,亦不 能显 著改善试验 结果 的重 复性。因此,用联碱 中和 法测定 活 炭 表耐酸性肘 还 是 以室温下 振荡 的方 式为宜。5 5热 处 理 前 后 活 性炭 的 表面 酸 性 实验用 5种括 性炭 及其 高泓处 理样品 的表 面酸性基 团测量结果 示 袁 1。裘 l在列出各 酸性 基团 量和 总酸量的列时,列 出酚羟基 和 羧基 之和,因为 这两个基 团可 以形成 较 弱的氢 键。从表 1可以看出,经高温热处理后,所有 活性炭样品的表 酸基团均发生了一起程度的 变 化。煤基炭 A经 高温热处理后,其丧伯f 总 酸 量及酚羟基 和羧基之和均 增加。术 制炭 _u、C和E 经 高温热处理后,其 表 商总酸量及酚 羟基和羧 基之 和则均 减少。术 制炭 D经 高潞热处 理后,其表 面总酸量增大,但其 酚羟基 和羧 基之和减 少。高温热处理后。不 同活性炭样 品的表面氧 韭 团 现 不同的变化趋 势,这可能与生产 活 维普资讯 http:/ 1 9 6 6 年 4 炭 素 技 木 袁1 热处理前后活性 嵌的表面t性 样品 一毒 皂 兰 苎 旦(m 一 一 一一 一 C=O -OH-C OOR -C OOH 总致量-OH+一C0 0H j 塑 皿z 3 一 总酸量 0 H+一c 00 I 炭所用的原料和生产条件有关。另外,活性炭 中灰分的影响也值得高度重视“,如术 制 炭 多含碱性灰分,含量少,多在1 0 以下,煤基 炭的灰分一般较高,其中钠、钾,钙、铁,锕 等都会 影响炭的表面氧基团。5 4 热处 理前后活性炭对 苯酚 和苯 甲酸 的 吸 附等温线 图 3所示为3 O 下苯酚在活性炭上的吸附 等温线。显然,经高温处理后,括性炭对苯酚 的吸附量发生了显著变化。参照表 1,从圈 3 可以看 出,苯酚吸附量与活性炭的表面积及 总 酸量之间不存在规律性的关系,但与活性炭单 位 表面上 的酚羟基 和羧基的数 量密 切相 关。活 性炭单位表面上的酚羟基和羧基的数量减少,l 苯酚的吸附量增加J反之亦反,例如,样品 A !经高温处理后,其单位表面上的酚羟基和羧基 的数量增加,导致A HT 对苯酚的吸附量减少。样品 B经 高温处理后,其单位表面上的酚羟基 和 羧基的数量减少8 7 ,B HT对苯酚的 吸 附 量 剜 显著增加。样品 D 经高温处理后,其比表面 积基本不 变,总酸量增加,但酚羟基和羧基 的 数量减少,相应 地DE 1 苯酚的 吸附 量 有 所 增加。因此,单位表面上酚羟基和羧基数量的 增减趋势可以在一定程度 上较好地解释 苯酚在 括性炭 上的吸 附量变 化趋势。图4 所示为3 O 下苯 甲酸在活 性炭D、I=及 其 高温处理 物 DHT和EHT 上 的吸附等温 线。0 4 6 8 I o 衔 限 度 mmo l L h 图 3 苯酚 在 活性炭上的吸附等 温线 从 图 4可以看 出活性炭 的表面 总酸 性 对 苯 q T 酸 吸 附量的 影响。样品D和 E的 表 面 积 分 别 为4 9 0 m g 和6 9 1 m g,表 面总 酸 量 分 别 为 0 2 0 mN g 和O 6【mN,g 但 苯 甲酸的吸 附量 却 相差不犬。样品 D和E经高温处理后所得 样品 勰 埔 如 舱 儿 H O 0 0 0 O O 0 0 0 0 札 柚 玷 0 1 1 0 0 0 0 0 O 0 卯 勰 柏 札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O 0 0 0 毗 吐 啦 口0 0 0 0 0 0 O 0 0 札 0 0 0 0 0 0 0 0 0 Q A 8 c D E耵肌m 盯 A B C D 一 一 一 维普资讯 http:/ 1 6 炭 素 技 术 DHT 和 EHT的表面 积 分 别 为 5 1 6 m g和 6 70 m g,可见 高温处 理基 本上 不 影响样 品 D 和E 的 表 面积;但样 品DHT E HT的 表 面总酸 量却基本 相 同,分别 为0 4 0 mN g 和0 4】mN g。相对于 样品D来说,样 品Df t T对 苯 甲 酸 的 吸 附量增加,而 相对 于除样品 E来说,样 牖EHT对 苯 甲酸的 吸附量却减少。显 然,在活性炭 袭 搿 积 基本 不变 的情 况下,苯 甲酸 吸附量 的 增 加(减少)对 应于活 性炭表 面总酸性 的增加(减 少),即在同等条件下,活性鼗表面总酸性愈 大,其对 苯 甲酸的 吸 附量就 愈大。另 外,在研究 中发现样除 样品 B 外,苯 酸 在活性炭 上 的吸附量与 样品的 表面积成正 比,炭样的表面积愈大,相应 的苯 甲酸的 吸附量就 愈大。样品 B 的例外 可能是 因 为它是 粉状 炭的 缘 故。平葡淮度帅。卫 图4 苯甲酸在活性炭上的吸附 昔握线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炭的表面酸性氧基团 对苯酚和苯甲酸的吸附均有影响。苯酚和苯 甲 酸是 分子 大小 相近 的芳 香性 化台物,苯酚的分 子半 径(0 3 S n m)和苯 甲酸(0 3 7 n m)相近。苯 酚的 吸跗与炭表 面 上酚羟 基和羧基 之和 密切相 关,而苯 甲酸 的吸 附则与 炭表面 的酸性 基 团总 1 9 9 e 卑 4 量有 关。当然,这些 实验现象 的差 别 可能 也与 苯酚 和苯 甲酸 及水 的偶极矩,p Ka值等方 面 的 差 异有 关,确 切的影 响因素仍需进一 步探 讨。4结 论 联碱中和 法是 测定 活性炭表 面酸性 基 团敛 量的可靠方 法。测定 时活 性炭 的颗粒大小 不 影 响反应平衡的实现。研磨过程影响活性炭表面 酸性基 圃的数 量,在8 O 目以前,研磨基 本 上不 影 响活f 1 炭表面酸性基团的数量,在8 O 目以后,活性炭的表面酸性变化明显。因此,具体测定 活惟炭表面酸性基团数量时不宜对样品进行研 磨。活性 炭的表 面酸性基 团对 活性炭 的 吸附性 能有显 著影响。苯 酚在 活性炭上 的 吸 附量 随 活 性炭单 位表 面积上 的酚羟 基和羧基数 量的 增加 而减少,苯 甲酸 的吸 附量 则与活性炭 表面上 的 酸性基团 总量 有关。参 考 文 献 1 l P B c c t m I D C i (【fi n f 1 31 f 6I 6 1 7 9 27 4Ae a de mi c Pre s s ew Yo r k Loa don 2 I B Do Dn e t Ca r b0 口1 9 8 86:1 6 1 3 C A Le D 口,Le oR a n d L R Ra d o v i c I n Ch e m i M r y a n d p h y s i c 5 ol Ca r bo a 1 9 9 2 2 4 2 1 3 3 1 0 Mar c el Dek ke rN ew Yor k H P Boe h mCa r bi)z 1、1 9 9 4 3 2(5)7 5 9 7 6 9 5 琼挥 薪 趣 碳材料 1 9 8 7 1:1 4 2 1 6 M 0 Co r p c l og l u a ad C P H a a ngCa r b o 1 9 8 7 2 5“):5 6 9 5 7 8 7 I Ba at i s t a-Tol e dot t a l、Ca r bo n1 9 9 4、3 2(1):93 1 0 0 8 H Od ae t a l Ca r bo n 1 9 8 1 1 9:2 4 3 9 H Od a e t a 1 Ca r bo z 1 1 9 8 32 1:8 5 1 0 H 1 n n k 0w s k ae t B I Ca r b 0 口1 9 8 3 2 1(2):1 1 7 l 2 0 维普资讯 http:/ -I 1 9 9 6 卑 4 炭 蠹 技 术 M EA SUREMENT OF THE ACI DI C GROUPS I N CTI VATED CARBON S URFACE AND THEI R EFFECT ON ADS ORPTI ON BEHA VI OURS 口 i e s a n I f a n 9 ya n b l n D B”口 Yi zh a o (1)a 1 i an U 口i ve l s i t Y of Te e ha ol ogy,Dal i all I 0 0 1 2)h b s t r a ct Ef f c e t o f 11 e a s ur e r o e n t o f t he a c i d:c g r o u p s j n a cl i v a l e d c a r b o n s s u r f a c e o n t h e i r a d s e r pt i o n b e h a v i o ur s we r e s t u d i e d The q u a nt i t y i n a ci d i c f u n c t i O il g r o u ps we r e x n e a s u r e d Th e r e l a t i o n h i p o f a d s o r pt i o n f o r p h c ne l a n d b e n z o i c e c i d 0 12 a c t l r a t e d c a r b o ns b e t we e n t he q ua n t i t y a n d k i n d B o f t he a c i di c g r o u p s o n a c t i va l e d a c i d s u r f a t e w e r e s t u di e d I t i s p o i n t e d O U t t ha t t he a d s o r p t i c n f e r p h o ne l a n d b e nz o i c a c i d O n a c t i v a t e d c a r b o ns i s e l f e c t e d b y t he q u a n t i t y a nd k i n ds o f a c i d l e g r o u p s o n a c t i v a t e d c a r b o n s u r f a t e Th e r e s u 1 t s a 1 s o s h o w t h a t a d s o r p t i o n o f be n z o i c a c i d i a r e l at e d t o t h e l o l a l a c i d i t y o n t h e c a r h e n s s u r f a c e Th e a mo u n t o f p h e n o l a d s o r b e d O n c a r b o n s u r f a c 12 i n c r e a s e S a l o n g Wj t h t h e i n c r e a s e s o f t he a n l o Ht o f e a r b o xy l i c a n d h y d r o o x y l g r o u p s P e r u n i 1 0 c a r b o n s u r f a c e a r e a Ke ywo r d s a c t i va t e d ca r b o n,o x y g e n-c o n t a i n i n g f u n cl i o n g r o u t:s,a d o s o r p t i o n per or m a nc e 维普资讯 http:/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