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狼文学常识1.本文选自:聊斋志异2.作者:蒲松龄,清代文学家,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他的代表作聊斋志异3.体裁:小说文章思路1.故事情节屠户遇狼惧狼御狼杀狼2.最后一段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作者对这个故事有什么议论?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1)议论 (2)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3) 点明主题,即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为人的勇敢机智所战胜。3.这篇文章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告诉我们什么样的道理)启发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和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退让,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4.文章主旨:本文写了屠夫从遇狼、
2、惧狼、御狼到毙狼的经过,生动地揭示了狼的凶残、狡猾、贪婪、愚蠢的本质,赞扬了屠夫的机智、勇敢、果断、细心。启发了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和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5.积累狼的成语或谚语成语; 狼吞虎咽 狼心狗肺 如狼似虎 狼狈为奸 谚语:(1)前怕狼,后怕虎(2)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3)不开猎枪,打不住狼。6.文中是怎样写狼的狡猾的?文中表现狼的狡猾的语句:“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不敢前,眈眈相向”“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意暇甚”“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等。7.屠户的机智表现在哪些地方?
3、文章写出屠户的机智,主要是通过他的动作表现出来的。“顾野有麦场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巩固练习1.课文开篇向我们交代了几大要素?分别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时间:晚 地点:途中 人物:一屠,两狼 起因:一屠晚归,两狼缀行甚远2.从“投、复投”等词看,由此可以看出这时屠户对“狼”的心态是怎样的?妥协退让3.“麦场”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什么作用?推动故事情节进一步发展,为后文屠户杀狼作了铺垫。4. 请试着从文中找出交待时间变化的词语。晚、少时、久之、顷刻5.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
4、化?屠户开始很害怕,存有侥幸心理,给狼扔骨头,但未能阻止狼的追赶;后来丢掉幻想主动出击,直到杀死狼。6.“止增笑耳”的仅仅是恶狼吗?作者嘲讽的仅仅是恶狼吗?不是,狼在此实际上是恶人的化身,代表的是那种凶狠、狡猾、贪婪、愚蠢的恶人和恶势力。7蒲松龄的狼,通篇写“狼”,最后归结到“禽兽”上,请你说一说作者这样写的深刻含义。答:作者由“狼”写到“禽兽”,是由点到面,由小到大更深广地揭示了本文的主题思想。8蒲松龄如何看待狼?你怎样看待狼?答:(1)蒲松龄笔下的狼是凶狠、狡猾、贪婪、愚蠢,他是以嘲讽态度看待狼的。(2)我认为狼值得人们去赞颂,因为它聪明、团结、富有爱心。或我与蒲松龄一样认为狼是凶狠、狡猾
5、、贪婪、愚蠢,是可恶的。9你认为应该保护狼还是猎捕狼?为什么?(理由不少于两点)我认为应该保护狼。理由:(1)狼扑食病弱个体,客观上对维持生态平衡有一定作用;(2)泰肯等人认为,人类在与狼共同生活中,会从狼群那里学到许多知识。10如果要保护狼,你有什么样的建议?1)开展科学研究,对全国狼的种群数量、分布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并进行科学评估,从而制定一系列保护和控制措施。2)加强法制管理,应考虑禁止任意捕杀狼。在确有狼群危害严重的地区,必须在专家评估的基础上,有领导有组织地采取必要措施对狼的种群数量加以控制。3)加强国际合作,特别加强与我国毗邻的独联体、蒙古、印度、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的协作。11我们从小接受的是做个“好孩子”的教育,这种“好孩子”往往被定位成像羔羊一样温驯,像小牛一样憨厚,像兔子一样谨慎,像小鸟一样依人。如果现在我们以强悍的姿态去做一匹狼,你是赞成还是反对?请阐明你的观点。(不少于两点)赞成:如果你不甘做一名弱者,苟且偷生,随遇而安,如果你不想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被淘汰,你就必须汲取狼的智慧,以积极、顽强的心态去面对社会人生。记住:物竞天择,适者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