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非正式约束何以激发企业家精神.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10597 上传时间:2024-01-15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4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非正式约束何以激发企业家精神.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非正式约束何以激发企业家精神.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非正式约束何以激发企业家精神.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企业家精神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是生产力爆发式增长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企业家扮演着重要角色。重读这段历史不难发现,企业家精神得以发挥作用,很大程度归因于良好的制度环境,尤其是非正式约束,不论是工业革命前夕新教伦理释放的商业精神,还是工业革命期间接近自由放任的社会环境以及绅士-企业家的声誉机制和社会网络,更不必说企业家良好的自我期许带来的社会回报,均为企业家精神的生发提供了必要条件。今天,中国经济正经历新一轮工业革命,为更好地唤醒企业家精神,有益的启示或许在于坚守诚信精神、承担社会责任和优化营商环境,充分发挥非正式约束对企业家精神的激励作用。关键词:企业家精神;非正式约束;工业革

2、命;绅士-企业家中图分类号:F091.34;K56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110(2023)04-0111-10经济增长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福祉之一,企业家精神是经济增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驱动因素。18世纪以来,快速的经济增长造就了经济社会惊人的改变。为此,有必要重新审视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何以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真正的企业家精神内涵是什么,它如何成为发动经济增长的引擎,或者说企业家精神的培养环境是什么,如何创造适合企业家精神生发的条件,未来的企业家精神向何处去,等等。考虑到有关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的研究文献已为数不少,本文旨在从非正式制度角度探究企业家精神的诱发和激励机制

3、,思考何种环境适合企业家精神的弘扬,而发现问题本质的方式莫过于追根溯源。在漫长的经济增长历程中,为解释企业家精神所发挥的关键作用,在经济增长的爆发时期寻找原因一定最具说服力,而迄今为止,这一典型代表时期非工业革命莫属。在那个生产率增长“大到用百分比形容已毫无意义”的时代,奇迹产生的驱动力是什么?它从何而来,当时的制度环境是否以及如何为之提供了有效的激励?研究显示,工业革命期间存在确定的企业家精神,而且是熊彼特式的企业家精神,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了经济增长,这样的成就很大程度得益于当时良好的制度环境,其中正式制度如专利、产权、金融等制度创新的意义自不待言,而非正式约束如文化、惯例、行为规范等同样不可

4、或缺,共同构成诺思所言的制度矩阵。本文聚焦于非正式约束,探究当时的社会文化何以使欧洲人冲破中世纪神权和王权统治的双重精神枷锁,实现思想解放?企业家作为一个新兴的群体,如何与英国社会传统的绅士精神结合在一起,形成独具特色的“绅士-企业家”阶层?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环境,企业家群体如何进行自我突破实现自我价值,财富之外的自我期许是否带来丰厚的作者简介:高歌,女,河南郑州人,经济学博士,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西方经济学研究。112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 年第 4 期社会回报?无疑,对这些问题的探究和可能获得的答案都具有明确的现实意义。当前正值新一轮工业革命,也是

5、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增长方式从斯密型增长转向熊彼特型增长,驱动力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在这样的历史机遇中,研究企业家精神得以激发的制度环境和社会文化,助力中国经济抓住窗口期实现成功追赶,可谓恰逢其时。一、企业家精神与非正式约束的含义伴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企业家、企业家精神和(非正式)制度的概念都经历了各自的演进且日臻完善,为企业家精神的研究奠定了基石。(一)企业家精神的含义历史上,古罗马、中古时期的中国、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均出现过为企业家的各种活动提供相对报酬的制度安排,尽管方式和目的各有不同。a企业家一词源于 16 世纪的法语文献,起初带有冒险家的意思,1755 年首次出

6、现在爱尔兰经济学家理查德坎蒂隆(Richard Cantillon)的法语版著作 商业性质概论 中,主要含义是强调企业家经营过程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19 世纪早期,法国经济学家萨伊(Jean-Baptiste Say)在 政治经济学概论 中提出企业家的职能在于将土地、劳动、资本等各种生产要素组合起来并付诸实践。1890 年,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Alfred Marshall)在 经济学原理 中将理想的工业家所需的才能概括为“必须具有他自己行业中的物的透彻知识,能谨慎地判断和大胆地承担风险,同时必须是人的天生的领导者,以发挥他们内在的进取心和创造力”。b这样的解释在熊彼特(Joseph A.Sc

7、humpeter)看来,只是将企业家职能看作是最广义的“管理”,并“没有把我们认为的主要之点表达出来,而这是使企业家活动与其它活动具体分开的唯一要点”,即“实现新组合”。c1934 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的著作 经济发展理论 英译本出版,从书名可以看出,作者意欲探索经济发展的奥义,从社会运行方式层层深入,像剥洋葱一样将企业家精神从其它生产要素中抽离出来,彰显其在经济增长中无可替代的功能。同时,借用生物学术语,熊彼特提出创新像一种基因突变,产生于关键性的技术突破。自此,创新成为企业家内嵌的基因。20 世纪 70 年代,奥地利学派的柯兹纳(Israel M.Kirzner)基于导师米塞斯(L

8、udwig von Mises)的学说构建起奥地利学派的企业家理论,在 竞争与企业家精神 一书中提出企业家精神表现为一种敏锐或警觉(alertness),这种敏锐使得企业家善于发现,创新来自于渐进、连续性的变化,而制度可以改变企业家的报酬结构,因此对于企业家活动的方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d相比熊彼特提出了企业家会打破原有的均衡,柯兹纳则认为企业家有助于恢复均衡重建秩序。20 世纪 90 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威廉鲍莫尔(William J.Baumol)成为研究企业家精神的代表性a BaumolWilliamJ.,Entrepreneurship:Productive,Unproductive,a

9、ndDestructive,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90,98(5):893-921.b 英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朱志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年,第 350 页。c 美 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何畏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年,第 8687 页。d 刘志铭:作为制度经济学的奥地利学派,学术研究 2021年第 7期。113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非正式约束何以激发企业家精神经济学家。从企业家创造利润和收益结构的角度,鲍莫尔将企业家分为复制型与创新型,复制型企业家往往只能建立据他们所知已经存在的企业,而真正的创新型企业家能够生产新产品和劳务,并

10、改变原有的市场状况。其中创新型又可以分为生产性经典案例如瓦特与博尔特的黄金组合以及非生产性(或再分配性),如战争、寻租等,推动经济增长的是生产性企业家,也是柯兹纳式企业家的再现。同时,鲍莫尔认同诺思的观点,相信制度在提升经济效率方面的核心作用,将对企业家精神和创新活动的微观研究放置于历史、制度和文化背景下,认为这正是理解激励机制能够催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关键。a为更好地激发创新活动,制度尤其是非正式约束进入学术界的视野。(二)非正式约束的含义制度是为约束在谋求财富或本人效用最大化中个人行为而制定的一组规章、依循程序和伦理道德行为准则b,包括人类设计出来的、用以型塑人们相互交往的所有约束。这里的制度

11、包含正式规则与非正式约束,其中正式规则包括政治(和司法)规则、经济规则和契约;非正式约束包括行事准则、行为规范、习俗或惯例等c,宪法章程和有关的道德伦理行为准则合为一体,构成制度稳定性的基础,两者共同组成的复杂而相互依存的网络即制度矩阵。制度经济学家诺思(Douglass C.North)深入研究了制度或有效率的组织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提出这是降低交易费用提高生产力的关键变量。对此,鲍莫尔和诺思均认可两种规则之间相互作用,具有双向关系,共同构成激发创新的制度环境。成功激发的要义在于形成稳定的收益结构,保证该项活动实现报酬递增和有利的相对价格变化。这里的报酬递增可以体现出更广泛的语义,而不只是经济

12、报酬,还可以表现为社会地位提升等自我价值实现的方式,后者在下文关于工业革命时期的企业家精神的阐述中将得到印证。在两种规则中,正式规则为社会和经济提供了秩序,然而,即便是在最发达的经济中,正式规则也只是型塑选择的约束中很小一部分(尽管非常重要)。事实上,非正式约束普遍存在,行为规范和惯例界定了人们的绝大多数行为。d企业家精神领域也是如此,作为激发企业家精神的重要前提,非正式约束的行为准则与正式的法律规则同样重要。更重要的是,两者之间相互强化,正式规则将导致一系列非正式约束的产生,非正式约束修正、补充正式规则,并将其延伸至各种具体的应用领域。e非正式约束从何而来?来自于社会传递的信息,并且是文化传

13、承的一部分。这里的文化传承可以包含如社会风尚、道德伦理、习俗惯例等多重背景,人们身处其中深受影响,逐渐形成群体性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下文将通过考察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激发企业家精神的非正式约束,探寻其激发企业家精神的作用机理。诚如诺思所言,历史的意义不仅在于得到启示,更重要的是今天的选择是由过去决定的。a 邢源源、陶怡然、李广宇:威廉鲍莫尔对企业家精神研究的贡献,经济学动态 2017 年第 5 期。b 美 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厉以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年,第 227228 页。c 美 道格拉斯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杭行译,上海:格致出版社,2014 年,第

14、4、56 页。d 美 道格拉斯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杭行译,第 4344 页。e 美 道格拉斯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杭行译,第 112 页。114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 年第 4 期二、英国工业革命前夕的企业家精神工业革命a是经济史上生产力爆发式增长的时期。为完整探究企业家精神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本文将考察时间回溯至工业革命前夕(16401740 年),而非传统的工业革命期间(17601830 年)。那么在这段时期是否已经产生经济增长?是否出现了企业家?他们扮演什么角色?什么样的制度环境帮助企业家成就了自己?这段时期,当时社会的非正式约束主要体现在宗教信

15、仰的演变和开化,教义越来越呈现出世俗化与商业化,教徒追逐财富成为正当行为具有合法地位,加上脱胎于庄园制成功转型的绅士-农业资本家,共同组成推动社会经济进步的主要力量,为后来工业革命的开启提供重要前提。这种推动作用如何产生的?是否得益于宗教改革带来的改变?是否如孟德斯鸠所说,英国“在三件重要事情上远比世上其他民族都要来得先进,那就是信仰、商业与自由”?他们在营利领域上的优越性会不会是和孟德斯鸠所称许他们的那种虔信程度有所关联呢?b本文将尝试从非正式约束的视角来阐述这些问题。(一)新教伦理中的商业精神在非正式约束中,社会文化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工业革命前夕的欧洲文化中,宗教信仰占据主导地位,影响当

16、时人们基本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惯例。韦伯曾经观察过宗教信仰混杂之处的职业统计,发现近代企业里,资本家与企业经营者、连同熟悉的上层劳动阶层,特别是在技术上或商业上受过较高教育训练者,全都带有非常浓重的基督新教的色彩,进而就此提出了一个历史问题:经济上最为发展的地区为何会对宗教革命具有如此强烈的倾向?c因此,研究当时激发企业家精神的非正式约束,新教伦理是符合逻辑的起点。继韦伯之后,经济史学家托尼也认为,宗教改革中卡尔文教派的教义通过对社会心理的影响,最终影响了现代欧洲的资本主义精神。当卡尔文教义中“天职”(calling)d一词的含义演变为信众通过尽其所能地从事各种体面正当的职业以实现力所能

17、及的成功来信奉上帝时,就相当于承认了商人和企业家的合法性,认可他们和工匠、律师一样属于上帝的选民。对于商人而言,从事天职意味着谋取利润,为了成功不断追求利润最大化。随着这一观念的普及,整个社会便开始将这种成功,特别是获得更广泛认可的工商企业经营成功,视为比中世纪乃至中世纪之前任何时候都更合乎社会需求的目标。在这种目标下,如何使用利润就成为一个问题。如果将财富用于挥霍无疑会因过于贪婪而招致谴责,显然,正确的做法莫过于将利润重新投入生产扩大规模,使企业家能够更多地从事创新活动,进而持续增加产能,更好地履行“天职”。e在这种社会心a 囿于篇幅和主题,本文着重讨论第一次工业革命,即 17601830

18、年间率先发生在英国的工业革命。b 德马克斯 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康乐、简惠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122页。c 德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康乐、简惠美译,第 911 页。d 天职一词原意是指教徒的命运生来注定,竭尽一生也无法改变,这样的教义即使最虔诚的卡尔文教徒也难以接受,一个多世纪以后,逐渐演变成从事正当职业就可以表达对上帝的信仰。e 加 约翰芒罗:托尼世纪(15401640 年):现代资本主义企业家精神之源,载 美 戴维兰德斯、乔尔莫克尔、威廉鲍莫尔编著:历史上的企业家精神,姜井勇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21 年,第 147148 页。1

19、15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非正式约束何以激发企业家精神理的驱使下,新教徒以信仰的虔诚来从事俗世里的经营活动,使得信仰与商业这两个看似不相干的领域产生了交集,且极大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在通往商业自由的漫长道路上,利润持续增加不仅带来规模经济,而且产生了资金合理使用和周转的需求,财政改革通过降低法定利率上限实现了这一功能。a13 世纪 20 年代,出于对教会将高利贷视为罪行的恐惧,越来越多的商人宁肯以低得多的回报购买市政府的年金。1251 年,教皇规定长期公债或年金不属于贷款,可以免于高利贷律令的约束。17 世纪,英国议会降低了法定利率上限,明确可永久筹措的国债能够以年金为基础。这样,财政改革在大幅降低

20、借贷成本的同时,也解除了教义对社会价值观念的束缚,尽管这一转变直到 17 世纪中叶才实现。此后,借贷工具创新和金融市场改革为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和商业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企业家精神发挥作用开辟了道路。(二)绅士-农业资本家农业是当时英国社会的主要产业,绅士们管理庄园附属领地已变得非常普遍,并以此获得稳定的租金。事实上,早在都铎王朝和斯图亚特王朝时期,英国确实经历了大量可耕种土地转移到更有可能、更有能力且显然更愿意从事不动产管理的创业行为的人们手里,他们中的大多数均为清教徒。b英国绅士身上已经体现出了创造性和企业家精神,比如践行“新耕作法”、引进以市场为导向的混合畜牧业等新生产方式,这种创业精神

21、和逐利动机迥异于军事导向的传统贵族。上述转变特别是轮作技术的大量普及使农业生产率大幅提升,不止如此,轮作技术的大规模使用需要资本,这也是绅士-农业资本家经营和管理才能的重要体现。伴随大量土地转售,资产抵押成为贵族最常使用也是最为挥霍的财富增值方式,贵族远比普通商人的债券来的安全,土地抵押成为创业资本的主要来源。c绅士们有胆识发现并把握时机,正如萨伊所说,将土地、劳动、资本各种生产要素组合起来并付诸实践,再加上使用新技术,实现了熊彼特创新理论中的新组合。这些曾经生活在封建庄园里的世袭贵族之所以能够顺利转型为商业企业家,也得益于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宗教改革和财政改革使得中世纪欧洲的骑士时代终于过去

22、,取而代之的是绅士-农业资本家和富有新教徒精神的早期企业家,在 16401740 年这一重要世纪,英国确实得天独厚,拥有大量实践创新型、高效多产、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创业企业家。正是这一系列的创新创业最大限度地激发了社会生产力,为即将到来的工业革命奏响了序曲。三、英国工业革命时期企业家精神的非正式约束工业革命通常被视为欧洲现代经济增长的开端,也被经济史学家看作是经济史的分水岭。工业a 财政制度作为正式经济制度,不属于本文着重分析的非正式约束,只是考虑到财政改革成功解决了困扰新教徒多年的生产和商业活动中高利贷的合法化问题,为商业精神的释放起到重要推动作用,这里对此加以阐释,作为新教伦理在经济增长中承

23、担重要角色的补充说明。该部分内容参见 MunroJohnH.,TheMedievalOriginsoftheFinancialRevolution:Usury,Rentes,andNegotiability,TheInternationalHistoryReview,2003(9):505-756.b 加 约翰芒罗:托尼世纪(15401640 年):现代资本主义企业家精神之源,载 美 戴维兰德斯、乔尔莫克尔、威廉鲍莫尔编著:历史上的企业家精神,姜井勇译,第 162 页。c StoneLawrence.,TheAnatomyoftheElizabethanAristocracy,TheEcono

24、micHistoryReview,1948,18(1/2):1-53.116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 年第 4 期革命时期的非正式约束如社会环境、声誉机制、社会网络等均已成为日后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有效地激发了企业家精神。(一)日益开化的社会环境工业革命前夕,文化信念就已经表现出其重要性,大批受绅士精神鼓舞的农业资本家促进了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事实上,在工业革命开启前的 100 多年里,英国制造业和服务部门的进入壁垒和排他性安排就已经被打破,或者因违反这些规则的行为而受到削弱。此外,它是一个凭借可靠信息和可置信承诺能够使彼此互不相识且利益冲突的人们进行交换的社会。a这种陌生人

25、之间的信任机制和交易方式是当时英国社会文化的典型特征之一,有效降低了商人和企业家之间的交易成本。在 18 世纪的英国,制度环境正如诺思所言,日渐成为鼓励创新型企业家精神发展的有利因素。以财政制度为例,彼时英国的税负并不轻松,然而民众并未感到被严苛的政府管理所制约,社会经济越来越接近自由放任的状态。相较于其它国家,英国政府为勇于创新的企业家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撑,以致于经济成功能够带来社会尊重,企业家追求财富的行为得以实现社会地位的跃迁。阶层的流动性和上升的可能性使得整个社会充满活力,结果便是促进了推动工业革命的少数经济精英的成长,而精英们的榜样又深刻影响着追随者的价值观与态度。b这样一来,拥有企业

26、家精神的群体将人力资源和制度环境相互补充,并将整合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当这种优势置于历史的长镜头之下,就可以印证熊彼特的观点,企业家精神总是在特定时期成群涌现,即新组合并非在时间上均匀分布,而是一旦出现,就会成组或成群的不连续出现。(二)绅士-企业家(gentleman-entrepreneur)文化作为一个数量可观的新兴阶层,绅士企业家的兴起背景和交易方式使得彼此之间具有共同特定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足以支持创业活动,为降低交易费用起到关键作用。如果说一个社会健全的伦理道德准则是使社会稳定、经济制度富有活力的黏合剂c,那么“绅士-企业家”文化正可谓当时英国社会经济保持凝聚力的黏合剂。1.行为

27、准则绅士文化可以追溯至封建时代和中世纪贵族阶层,当时的绅士更像是地主乡绅,拥有充足的闲暇,血统高贵且值得信赖。18 世纪初,绅士可以经商的观念日渐普及,阶层与财富之间的界限已不是那么泾渭分明,成为一名成功商人也意味着成为新的绅士类型。绅士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大大丰富了,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人们都能够依靠自身努力跻身这一群体。当然只有财力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要把自己想像成潜在的贵族,按照绅士的行为规范要求自己,自觉遵循一套具有绅士风度的行为准则。这种行为准则包括言行一致、廉洁公正以及恪尽职守。当时,具有绅士声望本身a 美 乔尔莫克尔:企业家精神和英国工业革命,载 美 戴维兰德斯、乔尔莫克尔

28、、威廉鲍莫尔编著:历史上的企业家精神,姜井勇译,第 247 页。b MokyrJoel.,EditorsIntroduction:TheNewEconomicHistoryandtheIndustrialRevolution,1998:26-27.https:/faculty.wcas.northwestern.edu/jmokyr/monster.PDF.c 美 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厉以平译,第 55 页。117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非正式约束何以激发企业家精神就是商人最重要的无形资产,绅士本人必须正直诚实,而且能够泛化为一种行为准则和社会规范。a这种共同的价值观如勤勉、坦诚所蕴

29、含的文化传递能降低交易费用,并促成复杂的、生产性的交换。这种传统又会为支撑这种态度的意识形态所强化。b由此,绅士-企业家文化与社会规范之间形成有效的正反馈机制,两个相互信任的陌生行为人之间的合作能够达成可置信承诺,而且能为所有人创造一种正外部性或社会网络效应。2.社会网络绅士-企业家文化的社会网络效应是如何形成的呢?工业革命时期,真诚作为一种品质越来越受到重视,使得商业和信贷交易的合作均衡得以实现。具备这种品质的绅士之间易于产生信任,还可以将声誉信号从社会交往转移到市场关系,形成相对稳定的合作均衡。随着商品交易持续开展,共同的价值理念和信任纽带仍可以将这种合作维持下去,即使在法律规章临时缺位的

30、情况下,争议也能得到解决。这也验证了诺思的观点,非正式约束的行为准则与正式的法律规则同样重要,非正式约束修正、补充正式规则。合作使得新晋商人们逐渐形成一个庞大的群体,激励他们的社会回报除了财富,还有令人羡慕的社会声望,足以冲破旧日人们之间阶层与金钱的界限,也使人们在经济利益和行为方式之间建立联系,笃信财富很大程度上可以来自于良好的声誉。特殊的成长经历使得绅士-企业家们面对社会报酬会产生不同的偏好,更注重文明行事、信守承诺,而不限于工业革命前夕的逐利行为。在这种交易氛围里,绅士-企业家们预设了对方也会采取守信行为的情境并通过实践加以验证,当足够多的人们遵守这种行为准则时,交易的对象、范围和时间等

31、均已不再构成要素流动和信息沟通的障碍。绅士-企业家精神成为一种特定的非正式约束,它通过社会网络凝聚而成,促进了英国市场的整合以及不久之后全国性市场的形成。尽管这个市场可能未直接催生工业革命,却是工业革命的一个重要补充。c绅士企业家们规范的行为准则和信念模式使得他们的行为在整个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将正直、诚实、守信等个人品质泛化为一种非正式约束,形成英国工业革命时期企业家赖以生存的社会网络。在社会网络的作用下,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企业家更像是一套共同价值体系中的一分子,绅士准则内嵌的信任是有效市场的基本构成要素,营造了企业家精神所需的社会环境。良好的信誉和成为企业家的概率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一个

32、成功的企业家往往更值得信任。d进一步的,信任机制和道德准则在市场经济中不仅形成社会文化,在某种程度上还可以替代法律,使得秩序成为一种维护社会规则的独立存在。3.社会回报企业家精神激励的成功与否与企业家得到的回报直接相关。绅士-企业家的努力是否得到了a 美 乔尔莫克尔:企业家精神和英国工业革命,载 美 戴维兰德斯、乔尔莫克尔、威廉鲍莫尔编著:历史上的企业家精神,姜井勇译,第 251-252 页。b 美 道格拉斯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杭行译,第 164 页。c 美 乔尔莫克尔:企业家精神和英国工业革命,载 美 戴维兰德斯、乔尔莫克尔、威廉鲍莫尔编著:历史上的企业家精神,姜井勇译,第 25

33、6 页。d GuisoLuigi.,SapienzaPaola.,ZingalesLuigi.,DoesCultureAffectEconomicOutcomes?,JournalofEconomicPerspectives,2006,20(2):2348.118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 年第 4 期相应的回报?答案取决于回报的含义。在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随着社会阶层的流动与上升,功成名就与自我实现也被视为精神回报的重要内容,成为绅士-企业家的潜在激励。这种精神回报所带来的社会声望和内心满足无疑具有无法抗拒的吸引力,以至于二百多年前,亚当斯密曾提出这个问题:这个世界上所有的辛

34、苦和劳碌是为了什么呢?贪婪和野心、追求财富、权力和优越地位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改善我们的条件而谋求的利益又是什么呢?吸引我们的,是虚荣而不是舒适或快乐。不过,虚荣总是建立在我们相信自己是被关心和赞赏的对象的基础上。富人因富有而洋洋得意,他成为公众注视的中心人物,并补偿了因追求这种地位而必定要经历的种种辛苦、焦虑和对各种欲望的克制;为了取得它,宁可永远失去一切闲暇、舒适和无忧无虑的保证。a绅士-企业家们作为新兴的社会阶层,迫切需要得到社会的接纳和尊重,如同刚刚挣脱传统教义束缚的新教徒想要获得经商权利的合法性,单纯利润回报显然无法实现这一功能。通过个人努力跻身主流社会赢得社会声望,这在以前的社会制度

35、是无法想象的,工业革命时期的信念模式给予绅士-企业家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愿景,如同一架看不见的梯子,召唤他们全力攀登,无怪乎为之付出的种种奔波、疲惫、焦虑都是值得的。熊彼特曾经分析过企业家精神中非享乐主义的心理动机。企业家普遍怀有这样的梦想和意志,借助事业的成功得以企及最接近于中世纪的封建贵族领主的地位,对于没有其它机会获得社会声望的人而言,这样的诱惑难以抗拒。企业家存在征服的意志,证明自己的冲动,金钱的多少是次要的考虑,成功的炫耀性功能才是更重要的驱动力。b对于整个社会而言,作为一种非正式约束,给予企业家相应的社会回报,形成尊重企业家的文化氛围,将成为企业家成群涌现的理想环境。四、借鉴与启示英国

36、工业革命时代,无论是之前新教伦理中“天职”与财政改革所释放的商业精神,还是后来绅士-企业家的行为准则、社会网络与社会回报所确立的社会规范与习俗惯例,更不必说绅士-农业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和接近自由放任的社会环境,均作为非正式约束为企业家精神提供了有效的激励。新一轮工业革命时期,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企业改革正处于关键时点,企业家对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贡献有目共睹。值此历史时机,重新思考如何更好地激发企业家精神,营建适合企业家精神生长的社会环境,无疑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一)传承诚实守信,恪守行为准则工业革命时期,绅士-企业家诚实、正直的品质成为这个群体默认的行事方式,这种非正式约束有效降低了陌生人之间的交

37、易费用,增进了信息和要素的流动性。绅士-企业家履行经商的职能,他们像鸟类爱惜羽毛一样注重声誉,既严格检视和控制自身言行,又通过共同努力将此泛化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公约,为新兴的企业家阶层赢得令人称许的社会声望。a 英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蒋自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年,第 6062 页。b 美 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何畏等译,第 103104 页。119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非正式约束何以激发企业家精神中国的企业家同样具有独特的精神气质,传统的儒商文化赋予现代企业家“士魂商才”的品格特质,儒家文化作为一种非正式约束对于促进企业发展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a这种影响会随着时间积淀

38、和延续,历史上商业文化传统资源丰富的地区往往也是现代企业家精神和创新创业活动的发源地,形成典型的路径依赖现象。如同绅士-企业家精神的非正式约束在市场活动中起到的促进作用,传统商业文化传递了一种合作意识或观念,使陌生人之间的交易成为可能,有效扩大了商业交往的社会网络。b这种传统商业文化与英国的绅士-企业家精神异曲同工,以特定的行为规范和惯例界定了人们的交易行为,形成有效激发企业家精神的非正式约束。时至今日,企业家群体对诚信精神高度认同。调查显示,从 2003 到 2022 年,在“最喜欢/最不喜欢的企业家特征”中,“信守承诺”和“不守信用”分别高居榜首。c诚信精神成为企业家在商业社会的通行证,诚

39、实正直、恪守契约是企业家精神的重要表现。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信用经济。在数字经济时代无远弗届的商业环境里,诚信已从双方互信拓展为多方信任,形成社会网络效应。遵守承诺不仅是中国古代商人自我约束的训诫,更应该成为新一代企业家秉持的精神守望。唯有如此,作为时代的创新者,企业家才不只是制度逻辑的被动接受者,而是通过企业创新和社会创新活动来传承或重构这些制度逻辑,进而带动全社会道德素养和精神文明的建设者。(二)明确自我定位,履行社会责任工业革命时代的绅士-企业家不同于新古典经济学中假设的经济人,相比财富,他们更在意社会认同,渴望得到社会公众的普遍尊重,即使带有一点虚荣心和炫耀感,为此不惜放弃舒适和闲暇。对于

40、企业家而言,追求社会认同意味着明确自我认知,理解企业家这一角色蕴含的行为规范和社会责任,如同一位 18 世纪的绅士会自觉遵守一套符合声誉的行为规范和行事标准,并以与之匹配的言谈举止发送出可置信的交易信号。真正的企业家在创业伊始已经完成了身份认同,在生产和经营中积极践行与社会角色密切相关的认知和行为准则,并且发自内心的接受并履行该身份角色的社会职责。因此,自我定位清晰的企业家能够因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满足了社会需求而体会到工作的意义,进而完成自我身份建构和自我价值实现。d正如熊彼特所说,他们还受到创造的乐趣、完成工作的成就感和解决问题的胜利感驱使。作为中国社会的重要阶层,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意识在日益提

41、升,而数字经济时代对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也提出了新要求。衡量企业家成功与否的标准更多在于能够为社会带来多少福祉,而不仅仅是可以获得多少投资回报。德鲁克曾将“行善赚钱”(do well by doing good)视为 21 世纪企业社会责任的新内涵,也就是通过创造对社会有益的商业活动实现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社会责任成为当代中国企业家精神的标志性内涵。e企业家需要在社会责任与自我价值之间实现平衡,通过自a 李晓磊、张玉明:儒商特质的企业家精神能“御风而行”吗?亲清政商关系的调节作用,山东社会科学2021 年第 11 期。b 邵传林:中国商业传统对现代企业家精神的影响研究:传承机理与实证检验,浙

42、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6年第 4 期。c 李兰、王锐、彭泗清:企业家成长 30 年:企业家精神引领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中国企业家队伍成长与发展 30年调查综合报告,管理世界 2023 年第 3 期。d 张志学:新时代企业家群像及企业家精神,人民论坛 2021年第 26 期。e 陈春花、尹俊:新发展阶段的中国企业家精神,人民论坛 2021 年第 16 期。120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 年第 4 期我身份建构完成社会身份认同,通过履行社会责任赢得社会尊重。(三)优化营商环境,倡导包容精神如果将宗教改革和财政改革对新教徒精神的解放,使商业活动合法化视为社会规范的优化,工业革命期间接

43、近自由放任的社会氛围更是企业家精神蓬勃生长的适宜土壤。在任何时代,开明包容的创业环境均是激发企业家精神的必要条件。近年来,我国的营商环境逐年得到优化,多元化、包容性的文化氛围对于培育企业家精神有着重要意义。宽松的约束条件使企业家的创新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激励企业家将资源集中在真正具有发展潜力的创新活动上。此时,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改革有助于弱化企业家的寻租动机,逐步形成合理的相对报酬结构,促进企业家更多地投身于生产性活动和研发活动中。a由于创新过程面临的各种文化背景、社会制度等因素的影响,一个社会的知识总量中通常只有一部分能够转化为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其余的则如同被过滤掉而无法被企业家用来实现

44、商业化。b因此,应致力于营造宽容、开明的社会规范,打造适宜企业家生存发展的制度环境,积极发挥非正式约束的作用,为企业家从事生产性活动创造条件。当企业家成群涌现,企业家精神充分释放,来自经济增长的繁荣将会实现。责任编辑:侯德彤Role of Informal Institutions in Inspiring Entrepreneurship During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Gao Ge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Beijing 10002

45、9,ChinaAbstract:Entrepreneurship is a primary driver of economic growth.During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entrepreneurs played a crucial role in promoting productivity growth.In retrospect,it is easy to realize that the achievement of entrepreneurship depended on a good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espe

46、cially informal institutions to a great extent.The commercial spirit coming from protestant ethics on the eve of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the social environment bordering on laisser-faire and the reputation and social network of gentleman-entrepreneurs during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and needless

47、to say,the social returns from the self-expectation of entrepreneurs,are all prerequisites for the formulation of entrepreneurship.Today,Chinas economy is experiencing a new round of industrial revolution,and in order to better encourage the entrepreneurial spirit,a useful lesson from the Industrial

48、 Revolution may be that we should adhere to the spirit of integrity,assum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optimize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incentive role of informal institutions in inspiring entrepreneurship.Key words:entrepreneurship;informal institution;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gentleman-entrepreneura 齐结斌、安同良:企业家精神、寻租活动与企业研发投入,华东经济管理 2014 年第 5 期。b 周大鹏:企业家精神与中国经济的熊彼特型增长转型,学术月刊 2020 年第 7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