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多形性腺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效果分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10592 上传时间:2024-01-1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3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多形性腺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效果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多形性腺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效果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多形性腺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效果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7月 第37卷 第7期 193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多形性腺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效果分析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天津 300211李海东【摘要】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干预对多形性腺瘤患者行手术切除围术期内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 2022 年 2 月至 2023年 2 月口腔科的多形性腺瘤患者 50 例分为两组,每组患者各 25 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术后随机分组,分别实施优质护理与常规护理。比较疼痛强度、睡眠质量、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天数等。结果 优质护理组的疼痛程度低于常规护理组,睡眠质量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优质护理干预后共有

2、 3 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12.00%;常规护理组共有 9 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3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优质护理干预后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5.120.32)d,而常规护理组为(6.080.27)d。结论 在多形性腺瘤患者围术期实施优质护理,可以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并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减少疼痛感,对患者的康复产生正面作用。【关键词】优质护理;干预;多形性腺瘤;围手术期;预后;效果分析【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6763(2023)07-0193-04doi:10.3969/j.issn.1004

3、-6763.2023.07.049多形性腺瘤是最常发生的唾液腺肿瘤之一,这种肿瘤是良性的,但在不完全切除的情况下可能会复发,并可能转变成恶性肿瘤1。多形性腺瘤是一种有包膜的肿瘤,但包膜可能不完整或受到一定的浸润2。在临床上,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和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用于多形性腺瘤的影像学诊断,但是明确诊断则与其他肿瘤性病变相同,首选穿刺活检,由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其病理学特征是上皮组织、肌上皮组织和间充质成分混合出现,间充质成分可能包括有黏液样组织和软骨样组织。先前的多项亚显微分析和免疫组织化

4、学研究均表明,间充质成分可能起源于上皮组织细胞3。在如今的现代化时代中,科技的快速发展也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护理学等诸多学科的结合和协作4。在当前的科技的协助下,医护人员可以改进护理服务,并对最新的研究结果、临床护理经验、患者的需求和护理资源进行学习,从而形成了高质量护理的概念。优质护理就是将真实的护理服务工作与每一位患者的具体状况进行匹配,以每天需要的护理服务工作为前提,形成一个适合患者的个体化的医疗护理服务系统,让这种科学的医疗护理模式能够在医院里以多种形式连续、顺利、和谐地运作5。这样的照护方法能够弥补传统照护方法的缺陷,同时也能满足每个患者最基本的照护需要。而本文的意图就是希望研究优质护理

5、这种新型干预方式对于多形性腺瘤患者的围术期内焦虑程度、睡眠质量、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天数等的影响,并尝试以此类护理方法来改善预后结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于 2022 年 2 月至 2023 年 2 月,从口腔科住院的多形性腺瘤患者中选择 50 例,根据不同的护理模式,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 25 例。两组分别是优质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均为男性 12 名,女性 13 名,优质护理组患者的年龄为 36 50 岁,平均年龄(40.683.37)岁;常规护理组患者的年龄为 36 46 岁,平均年龄(40.722.76)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可以进行有关的调查

6、分析。患者的入选条件:1)所有患者都根据病理检查结果确诊为多形性腺瘤;2)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每一个小组的护理内容都有详尽的了解,全部表示愿意参加此次研究;3)已排除重度出血性疾病患者、有全身合并症的患者,例如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严重慢性并发症的患者,以及不适宜做手术以及有手术治疗与药物治疗禁忌证的患者;4)已排除不能或不愿合作本试验的患者和有心理障碍的患者。1.2 方法50 例多形性腺瘤患者分成两组,每组 25 例,研究组的多形性腺瘤患者行优质护理干预,而对照组的多形性腺瘤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两组患者的护理流程大致如下。1.2.1 优质护理优质护理的具体流程是:为患者提供术前优质护理、

7、术中优质护理以及术后优质护理。下面将更为具体地介绍这 3 个主要步骤。1)术前优质护理:在患者做好住院治疗的准备后,医护人员要对其和家属正确引导,并向他们详细介绍有关科室的情况,以减少患者及家属对医院的陌生感和恐惧感,为以后的顺利交流和协调打下基础。同时,建立由头颈外科、麻醉科和口腔科等多学科医护人员构成的围术期医护小组,研究多形性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总结归纳,进而制订出最佳的术前检查、手术方式及路径。194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July 2023,Vol.37,No.7在患者真正入院之后,医护人员需要根据之前指定的方案对其进行一次完整、系统的术

8、前检查。在进行这些检查之前,要对患者详细说明各项注意事项,并对患者和患者家属的真实感受和患者家庭的经济条件进行全面了解,这样才能保证患者在做术前相关系统的全面检查时不会出现不配合的现象,增加患者对医护的信任度。在患者要做体检时,应由一位医护陪伴并解答患者和家属的疑问。在住院后,医务人员要及时建立患者的相应档案,包括患者住院之后的全面体检和身体状况的跟踪,并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系统的评价,以便对患者的病情有一个更为准确的了解。在确定手术时间后,医护人员应第一时间通知患者及患者家属,并对患者及患者家属展开相应的护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并将手术相关的流程详细地告诉患者及患者家属。在手术之前,应该充

9、分告知患者及家属手术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于这些问题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在患者及陪同家属已经知晓的前提下,签署一份书面合同。同时,要强化医护人员与患者及陪同家属的沟通与配合,耐心、细心地解答患者及其家属的各种问题,并针对患者手术后所表现的可能并发症、心理状况和多种情绪进行系统的分析和处理;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服用相应的药物来减轻症状,从而减轻患者及家属的焦虑和不安。术前1 d 对患者进行清洗和备皮处理,并要求患者清洁口腔。2)术中优质护理:在患者进行多形性腺瘤切除手术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必须随时关注患者的病情,比如:血压、脉搏、呼吸等,以便在突发状况时,医护人员能够快速、高效地进行处理,并密切贴合

10、现实的需要,确保患者的治疗能够顺利进行。3)术后优质护理:要定时监测患者的身体状况,比如血压、脉搏等有无异常,是否发生面瘫、面部感染等合并症,如果发生了以上问题,患者及家属需向医生报告,然后立即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患者每天要行 1 次换药,医护人员要对手术切口位置细致观察,注意红肿或渗出的情况。如果发生了红肿或渗出的情况,应该尽快应用抗生素。患者从麻醉状态下恢复正常意识之后,护士要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以患者的职业和年龄为依据,对其使用尊称,让患者感觉到一种亲切感,从而缩短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并将手术结果告诉患者。在手术结束之后,护士应嘱咐患者采取健侧卧位,禁止患者患侧卧位和进行较大幅度和较快速度

11、的转动和翻身;鼓励患者积极地提出自己的不适感和自身需要,并告诉患者,医生和护士会一直在他们的身边,这种方式可以让患者感觉到自己被关怀,从而让患者得到情绪上的帮助,让患者平静地接受治疗和护理。在进行医疗护理时,医务人员要尊重和保护患者的隐私,不能伤害患者的自尊,在做好患者的起居工作、维护患者的健康的同时,也要了解和尊重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患者的风俗和宗教。术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康复病例的解释,提高患者克服疾病的信心,为患者带来希望,同时还可以采用视频、现场演示等方法,引导患者逐步进行康复功能训练,让患者在训练和康复的过程中,真正地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此外,为了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医护人员还可以在患者

12、住院时,组织几个简单的娱乐项目,让患者能够更好地与病友进行交流。1.2.2 常规护理1)术前常规护理:在患者入院后,在外科治疗前对患者行全身检查。确定手术时间后,将相关信息尽快告诉患者及家属,并对其宣传相应的护理健康知识。手术前第 1天对患者进行备皮处理。2)术中常规护理:在进行多形性腺瘤切除手术的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的重要指标,并保证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3)术后常规护理:对患者的生命指标进行监测,一旦发现异常,要第一时间向主管医生报告,在手术结束之后,要求患者采取健侧卧位,每天进行 1 次换药,同时要对手术切口的位置进行细致的观察,观察是否有红肿或渗出的情况。如果发生了以上情况,应立

13、即进行抗生素治疗。1.3 观察指标1.3.1 疼痛强度使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强度进行评价,其分值范围为 0 10 分,得分越高,表明程度越重。1.3.2 睡眠质量使 用 匹 兹 堡 睡 眠 质 量 指 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对两组患者术后 2 d 的睡眠情况评估,分值为 0 21 分,得分高表明睡眠质量差。1.3.3 并发症发生率本文中统计了出现的面神经麻痹、涎瘘和感染等严重的急性并发症的病例个数,并且进行了发生率的对比分析。1.3.4 患者住院时间记录两组患者从入院直

14、到康复出院的总计时间并进行比较。1.4 统计学方法所有的统计资料都是利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P 0.05 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两组多形性腺瘤患者疼痛强度比较优质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之间术后 24 h 内的视觉模拟量表疼痛评分比较,发现 24 h 内的常规护理组评分值全部大于优质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 1)。2.2 两组多形性腺瘤患者术后睡眠质量比较优质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的术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之间相比较,优质护理组患者的术后睡眠质量更优,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7

15、月 第37卷 第7期 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 2)。2.3 两组多形性腺瘤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优质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12.00%,常规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3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3.947,P 0.047),见(表 3),提示优质护理可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对预后产生积极影响。2.4 两组多形性腺瘤患者住院时间比较优质护理组 25 例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5.120.32)d,而常规护理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6.080.27)d。所以,优质护理组的患者的平均住院期相对缩短,而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1.110,P 0.05),提示了优质护

16、理干预对加快康复速度具有积极影响。3 讨论多形性腺瘤是最常见的唾液腺肿瘤之一,占所有唾液腺肿瘤的 2/3,也被称为混合瘤6。它最常发生在腮腺(85%),其次是小唾液腺(10%)和颌下腺(5%)7。世界卫生组织将多形性腺瘤定义为一种局限性肿瘤,表现为上皮来源的多形性或混合性特征,并与黏液样组织和软骨样肿块并存8。虽然多形性腺瘤最常出现在腮腺中,但其也可以位于上唇、面颊、舌头和口底的硬腭和软腭以及唾液腺中9。多形性腺瘤的组织学来源复杂,通常有 3 个组成部分:上皮细胞、肌上皮细胞和间充质细胞。在组织学上,多形性腺瘤表现为松散纤维黏液样、软骨样等多种模式,其中的肌上皮细胞呈多边形,细胞质呈淡嗜酸性,

17、相对易于辨别10。CT 和 MRI 均可以用于确认多形性腺瘤的存在,而通常的临床工作中首选 MRI,因为 MRI 可以更好地描绘肿瘤边缘及其与周围组织相关的位置11。虽然影像学可以对多形性腺瘤的诊断提供支持,但明确多形性腺瘤的诊断依然需要病理学检测。而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多形性腺瘤的发病率在辐射暴露后 15 20 年明显增加12。然而,多形性腺瘤确切的病因至今不明,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之前的一些研究报告了多形性腺瘤和猿猴病毒 40(simian virus 40,SV40)之间的关联13-15。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多形性腺瘤发病与 8q12 和 12q 的染色体畸变有关16。此外,烟草的使用、接

18、触危险化学品和遗传易感性被认为在该病的病因学中发挥作用17。多形性腺瘤通常表现为具有不规则结节性病变18。小唾液腺中的多形性腺瘤最常发生在上颚、上唇和颊黏膜,通常无症状、无痛且不累及面神经。如果在早期阶段不采取干预措施,多形性腺瘤会发展到较大体积,并可能发展为恶性肿瘤19。在组织切片中,多形性腺瘤表现为边界清楚的不规则卵圆形肿块,可能被不完整的纤维包膜覆盖20。临床工作中,手术切除是最常见的多形性腺瘤治疗方法,而在术后通常不需要进一步的治疗。但是,多形性腺瘤切除术具有一定的破坏性,可能会导致面神经麻痹、涎瘘和感染等多种并发症,所以对多形性腺瘤患者的围术期内进行优质护理是较为重要的21。优质护理

19、既能使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病情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又能提高医护人员与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之间的交流效率,强化对患者病情的认识,同时也能改正患者的生活习惯,从而规范患者的生活方式22。在本研究中,与传统的常规护理组比较,优质护理组的多形性腺瘤患者的住院时间有所减少,说明优质护理在加速多形性腺瘤患者的康复过程中,有一定程度上的正面作用,可以显著地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与常规护理相比,优质护理可以降低面神经麻痹、涎瘘和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表明优质护理可以降低多形性腺瘤患者的多种并发症发生率。此外,通过优质护理可以显著地提升多形性腺瘤患者在医院中的睡眠质量,减轻患者的疼痛感,重新树立起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也

20、有利于更多医疗服务行表 1 两组患者各时间段术后疼痛评分比较(分,x-s)组别0 6 h 疼痛评分6 12 h 疼痛评分12 24 h 疼痛评分优质护理组(n=25)2.160.373.040.341.880.32常规护理组(n=25)3.920.273.960.202.560.50t值18.90511.3825.615P值 0.001 0.001 0.001表 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例(%)组别例数无并发症例数有并发症例数优质护理组2522(88.00)3(12.00)常规护理组2516(64.00)9(36.00)2 值-3.947P值-0.047表 2 两组患者各时间段术后睡眠

21、质量比较(分,x-s)组别第 1 天评分第 2 天评分优质护理组(n=25)13.160.5410.880.32常规护理组(n=25)17.120.5214.240.59t值25.92424.593P值 0.001 0.001196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July 2023,Vol.37,No.7参考文献1 MATSUMIYA-MATSUMOTO Y,MORITA Y,UZAWA N.Pleomorphic adenoma of the salivary glands and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J.J Clin

22、 Med,2022,11(14):4210.2 GUBOD E R,RAMANATHAN A,CHONG MEI YEE S,et al.Bone formation in pleomorphic adenoma:a case reportJ.Cureus,2022,14(3):e22868.3 UMEMORI K,ONO K,KANEMOTO H,et al.Lip pleomorphic adenomas:case series and literature reviewJ.Gland Surg,2022,11(10):1730-1740.4 HARERIMANA A,WICKING K,

23、BIEDERMANN N,et al.Nursing informatics in undergraduate nursing education in Australia before COVID-19:a scoping reviewJ.Collegian,2022,29(4):527-539.5 JIN L,PAN R,HUANG L,et al.Family nursing with the assistance of network improves clinical outcome and life quality in patients underwent coronary ar

24、tery bypass graftingJ.Medicine(Baltimore),2020,99(50):e23488.6 SYRNIOTI G,SYRNIOTI A,ABDULLAH A,et al.Myoepithelial carcinoma Ex pleomorphic adenoma of the submandibular gland:a case reportJ.Cureus,2023,15(3):e35722.7 OTHMAN B,ATMANE Z,MOHAMMED C,et al.Degeneration of a huge pleomorphic adenoma in t

25、he nasal cavity extended to the hard palate: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Indian J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22,74(3):4780-4783.8 MORITA Y,KASHIMA K,SUZUKI M,et al.Differential diagnosis between oral metastasis of renal cell carcinoma and salivary gland cancerJ.Diagnostics(Basel),20

26、21,11(3):506.9 AUGUSTINE D,RAO R S,PATIL S.Hyalinization as a histomorphological risk predictor in oral pathological lesionsJ.J Oral Biol Craniofac Res,2021,11(3):415-422.10 LIU X,LIAO X,ZHANG D.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x pleomorphic adenoma of the parotid gland:unusual entity and diagnostic pitfall

27、sJ.Cancer Diagn Progn,2021,1(4):279-283.11 AKUTSU A,HORIKOSHI T,YOKOTA H,et al.MR imaging findings of carcinoma Ex pleomorphic adenoma 为的高效开展。总而言之,实施优质护理工作能够明显提升多形性腺瘤患者及患者家属的满意度,从而可以有效地降低多形性腺瘤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还能对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产生一定的正面作用。related to extracapsular invasion and prognosisJ.AJNR Am J Neuroradiol,2022,

28、43(11):1639-1645.12 EMERICK C,MARIANO F V,VARGAS P A,et al.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from the salivary and lacrimal glands and the breast:different clinical outcomes to the same tumorJ.Crit Rev Oncol Hematol,2022,179:103792.13 MICHAELIDES I,KNZEL J,ETTL T,et al.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of the salivar

29、y glands:a pilot study of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immunological tumor environment and angiogenesisJ.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2023,280(6):2937-2944.14 MANI S,DAS S,THOMAS R,et al.Metastasizing pleomporphic adenoma-case reports and review of literatureJ.South Asian J

30、 Cancer,2019,8(2):126.15 COLIZZA A,DI STADIO A,RALLI M,et al.Systematic review of parotid gland sarcomas: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clinicopathologic findings,therapeutic approaches and oncological outcomes that affect survival rateJ.Cancers(Basel),2022,14(19):4862.16 ZHANG Z,LI J,JIAO S,et al.Functi

31、onal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ocal adhesion kinases in cancer progressionJ.Front Cell Dev Biol,2022,10:1040311.17 FANG Y,PENG Z,WANG Y,et al.Current opinions 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J.Oral Oncol,2022,130:105945.18 LIU Y,PAN M,LU T,et al.RBM24 mediates lymph node

32、 metastasis and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in human hypoph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by regulating twist1J.J Oncol,2022,2022:1205353.19 NOLL B D,GRDZELISHVILI A,BRENNAN M T,et al.Immortalization of salivary gland epithelial cells of xerostomic patients:establishment and characterization

33、 of novel cell linesJ.J Clin Med,2020,9(12):3820.20 ADWANI A,KHEUR S,KHEUR M,et al.Immunohistochemical expression of podoplanin as a myoepithelial cell marker in pleomorphic adenomaJ.J Oral Maxillofac Pathol,2020,24(3):579.21 ALZUMAILI B,XU B,SALIBA M,et al.Clinicopathologic characteristics and prog

34、nostic factors of primary and recurrent pleomorphic adenoma:a single institution retrospective study of 705 casesJ.Am J Surg Pathol,2022,46(6):854-862.22 YI C,FENG X,YUAN Y.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PDCA cycle nursing based on network service on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nutritional status of hypertension patients in home careJ.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2021,2021:6068876.收稿日期:2023-06-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