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楼初中信息技术提升能力工作简报教研时间:2017年6月28日上午教研地点:张楼镇初级中学会议室一、 教研主题:谈一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引导作用二、 参加人员:中学信息技术教研组全体成员三、 活动过程简述:本次教研活动在我镇中心教研员王老师的带领下,按照具体分工要求,各年级的中心发言人分别对自己的看法进行了阐述。 中学教研员王老师安排此次联片教研步骤,首先让主备教师阐述自己的观点,然后让教师们针对观点进行讨论,并提出修改意见。中学张翠云老师对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引导作用进行分析:我认为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又不能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发
2、挥学生的主体性,不等于不要教师的主导作用。新课程标准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指导者,要使学生自主地、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关键在于教师的指导作用的发挥。(1)学生主体自主活动缺乏。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都比较注重自己的主体作用,对怎样控制课堂、把握教学及怎样讲课都积累了丰富经验。但是在教师主体作用得以发挥的背后,却是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发展和主体思维活动。对过去的课进行总结时发现,学生在课堂中的语言交流仅限于回答教师的提问,而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非常少。这说明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语言交往行为基本上只是一个“听从师命”的过程,学生缺乏自主性活动。(2)学生主体之间交往缺乏。课堂中的交往对
3、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状态,课堂上的交往形式主要是教师与全班学生的交流,而教师与学生个体、学生个体之间的交流就严重缺乏,由于学生主体性得不到重视,使本来能给学生带来快乐启迪、探索乐趣的课堂变得严肃和沉闷,压抑了学生活泼的个性和求知的渴望,使他们觉得体育课枯燥、呆板。(3)良好的课堂气氛缺乏。传统课堂里往往是“教师指挥一切”、“听教师讲解、看教师示范、跟教师练习”,据有关调查表明:在传统课堂里有2/3的学生与老师缺乏交流,有1/3的学生认为老师很少与他们交换意见,沉闷的课堂氛围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多数采用了类似工
4、业生产的管理模式,课堂教学就好像是机械化生产,什么环节、怎样做、容易出什么问题、怎么预防等都预先设置好。试图“制造”标准零件学生。这种精雕细刻,机械化的教学模式是与新课程改革格格不入的。 2学生的主体性关键一点是课堂上学生是否活跃好的课堂氛围的最大特点应该是和谐,课堂气氛活跃有显性和隐性的表现,显性表现为课堂上学生发言积极,互动良好,隐性表现为学生心情愉快,思维活跃。新课程实验至今,从表面看我们许多课堂气氛确实活跃了,有些教师在课堂上设计出许多问题,表面上看有问有答,你来我往,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参与教学并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其实学生只有回答问题的义务,是自觉不自觉地按
5、照教师设计的问题、模式、计划和步骤去学习,学生只是完全在教师“导引”下围着我们转的陀螺而已,教学过程的主角还是教师,学生充其量是“配角”,就是参与课堂教育也总是那么几个所谓的“尖子”,其它学生则处于被动地接受状态,因此,看似热闹的课,其实与学生何干?就学生思维而言,整个课堂是“一潭死水”。 3要有正确的教育方式 在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而教师能否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关键在于教师持怎样的学生观,采取怎样的方式。4、要创设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以民主、平等的态度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格及其选择,使每个学生都成为社会有用的劳动者和
6、建设者。5、要充分发挥学生主动能动性与主导性 教师和学生活动的定向、内容、方式、方法及结果的评价,都受到教学目标的制约。只有把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纳入教学目标和教学程序,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主体的全面发展。阚店中学黄福旺老师对消息技术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行了分析: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表现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得到确认,他们能够根据自身的认知水平和需要,主动利用所提供的学习时空,自主确立学习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自觉调控学习状态,并能作出有效自我评价。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发挥主体性作用,科学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也使其本身的主体性得到不断的发展。分析原因:现代信息技术是一种运
7、用现代技术手段的教学形式,它能使形、声、色、动、静发生变化,向学生展现具体、形象、直观、声情并茂的视听材料,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觉器官参与学习。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必要前提。兴趣是人们对事物的选择性态度,是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参加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学生积极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动力。在学生即将学习新知识的时候,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创设新奇的学习情境,能使抽象的、枯燥的教学知识变得具体性、生动性,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识的心理
8、和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有效途径。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体现在学生能自觉主动地学习,体现在学生能独立自主地参加学习的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保证让全体学生直接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运用投影、录像、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有利于反映事物变化的过程,更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供有效的途径。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突出教学的重点。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还可突破教学难点。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变静为动。三、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学习氛围,
9、是发挥学生创造性的动力。充分发挥主体性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性。现代创造性理论告诉我们: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这种潜能是可以开发和培养的。只是每个人所展现的形态、程度、质量不同而已。教师要在平等的人格关系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和实践,爱护、激励学生的创造性,让他们大胆、主动地设想、质疑,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有了强烈的追求欲望,他就想去探索、想去挑战,寻求新的起点高的目标。因此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提供各种让学生创造的机会,教师在其中的责任就是要创造条件,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将起到推动作用。 总之,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发挥它的优势和特
10、长,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学习活动中保持一种积极主动的心态,而且有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一、 教研主题:针对联片教研的内容上传一篇教学设计和一篇教后反思,参与一次集体备课及论坛跟帖。二、 优秀论述: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正以其前所未有的迅猛态势渗透于社会的方方面面,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空间和生活方式。信息技术教育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显得越来越紧迫。信息技术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学科,理应顺应时代的需要和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但是,由于目前初中信息技术课大多采用我讲你听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学生被动接受,容易丧失兴趣,使得信息技术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而信息技术课
11、程是一门技能性很强的学科,强调的是培养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针对信息课的特点探索信息技术教学的规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表现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得到确认,他们能够根据自身的认知水平和需要,主动利用所提供的学习时空,自主确立学习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自觉调控学习状态,并能作出有效自我评价。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发挥主体性作用,科学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也使其本身的主体性得到不断的发展。那么,如何在中学信息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下面浅谈一下看法。(一)、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主
12、体性”意识教学目标是我们教学的方向,是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是教学活动过程中师生活动的共同指向。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在确立教学目标的时候要从三个方面考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信息技术教学目标的确立必须综合考虑,确立三维教学目标,使之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由于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学科在中中学中普及的时间不长,并受到各地区各学校条件的限制,使得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及操作水平参差不齐。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在制定课时计划时,不仅要对知识与技能的训练作出合理的安排,还要对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态度、方法的指导作出规划。设计教学步骤时,要考虑避免学生被动参与教学过
13、程,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意识。(二)、营造和谐氛围,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消除学生的顾虑,敞开学生的思维,去营造一个民主、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我们可以通过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尊重个体差异、促进师生互动来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巧设问题情境,要求教师要精心分析教学目标,将目标巧妙地融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之中。采用生动活泼的故事、游戏等任务形式,使学生积极、大胆参与实践。任务方面要表现出不同的风格,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他们的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着手,为自主探索学习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景,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学生一旦有了参与问题的意识,就会对问题
14、的解决产生浓厚的兴趣。而学生的学习在较大程度上是受兴趣驱动的。在课程资源中富含大量具有童趣的题材,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利用这些资源设置教学情境,去强化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分析、思维等能力的培养。由于每个学生个性、能力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在课堂教学中应立足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新型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仅仅是“教”和“学”的关系。有效利用问题研究进行的互动,可以增加学生的思考时间,开阔学生的思维空间,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增强。师生互动方式的转变实际上是师生关系转变的表现,信息技术使师生由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变为
15、平等、和谐的关系,从而促进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三)、创新教学方式,发展学生“主体性”能力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勇于创新,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艺术,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力求准确而精练,这样才能更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同样,只有流畅的师生交流,才能使学生更好的参与到学习中来,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能力。例如我们可以使用:(1)演示操作法、(2)任务驱动法、(3)作品展示法、(4)分组教学法、(5)实践活动法。(四)、改进评价方式,
16、挖掘学生“主体性”空间传统课程的评价模式是远远不能满足信息技术课程的要求的,必须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用新的方式取而代之。目前比较流行的评价模式有“无纸化”考试和作品考试。所谓的“无纸化”考试就是利用计算机编制一个大型的试题库,每次考试从中随机抽取试题,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在计算机上答题,然后由计算机自动评分。而所谓的作品考试即是要求学生使用多媒体计算机创作一个多媒体作品的考试方式。已推行多年的天门市信息技术中考就是采用“无纸化”考试。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上机操作能力考核两大部分。它对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计算机操作技能做出了比较客观的评价。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这种考试方式虽然保证了考试的公
17、平性,但仍旧没有跳出传统模式的框架,枯燥无味的标准化操作,统一的考题、唯一的答案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妨碍了学生创造潜能的发挥。而作品考试方式的优点显而易见: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它只限定范围和评分标准使学生感到自己是考试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给了学生充分发挥自己个人特长的余地,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造潜能被充分展示出来。但它不易把握考试的公平性。但分析对比两种考试方式的优缺点,我们不难发现两者刚好能够互补。因此,笔者认为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是一种既适合信息技术课的特点,又能检验教学目标是否完成,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发挥学生创造力。另一方面, 评价不
18、仅仅是教师的专利,更应是同伴、自我主动参与的过程。要充分调动不同的评价主体开展评价活动,而且也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不同意见,鼓励学生有创见的思想。在整个课堂教学评价过程中,做到“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学生在评价中学会欣赏同伴的优点,乐于接纳同伴的建议,通过各项评价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挖掘学生“主体性”空间。 当然,强调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并不是说可以忽视老师主导作用的发挥,相反,这对教师“主导作用”的要求更高:教师并不仅仅是简单地带领学生学习,而是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内在的需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同时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采用合理的评价方式,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科学地进行自主、能动和创造性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学会“怎样学习”,真正做学习的主人,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