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7T5234-2022超高程泵送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docx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610237 上传时间:2024-01-15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290.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7T5234-2022超高程泵送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DB37T5234-2022超高程泵送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DB37T5234-2022超高程泵送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DB37T5234-2022超高程泵送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DB37T5234-2022超高程泵送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山 东 省 工 程 建 设 标 准DB37/T *2022*超高程泵送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Application of Ultra-high Range Pumping Concrete(报批稿)2022-*-* 发布2022-*-*实施山 东 省 住 房 和 城 乡 建 设 厅山 东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联合发布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超高程泵送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Application of Ultra-high RangePumping ConcreteDB37

2、/T *2022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主编单位:山东建筑大学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批准部门: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施行日期:2022 年*月 *日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22 年 济 南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发布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超高程泵送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的通知鲁建标字2022*号各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场监管局,各有关单位:由山东建筑大学、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主编的超高程泵送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业经审定通过,批准为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编号为DB37/T *2022,现予以发布,自 2022 年*月*日起施行。本标准由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

3、责管理,由山东建筑大学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2 年*月*日2前 言根据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2019 年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鲁建标字201911 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工程应用实践经验,参考国内有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程。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原材料;5混凝土性 能要求;6配合比;7制备与运输;8生产组织;9施工;10质量检验。本规程由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山东建筑大学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各相关单位在实

4、施过程中,注意积累资料和数据,总结经验,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及时将问题和建议反馈给山东建筑大学 (地址:济南市历城区凤鸣路 1000 号,邮政编码:250101,联系方式: 0531-86367072,E-mail:1306855329)以便修订时参考。主 编 单 位:山东建筑大学参 编 单 位: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济南四建集团建材有限责任公司济南鸿旺混凝土有限公司山东三箭资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中建西部建设山东建泽混凝土有限公司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员: 逄鲁峰郭 强李海波牛彦磊房海波李霖霖沈玉婷张云松朱旭城张 冬牛成功张从凯董全文娄德利王 帅杨冠杰房桂芹

5、马志超多晓梅杨凤利张海霞史 平宋瑞旭张 振王兰芹仪登宇尹聚民常青山常 建戴国欣杨昊林季英瑞刘思远孙乐明徐 建赵 琦李 超屈云锋许荣水张海峰胡 博刘学岭杨庆东吴 勇唐俊栋槐衍廷张 琦王新磊宁永生张 磊高 原陈敬文朱旭城孙晓波于庆华于建增王 华周 超王常春霍建涛3李广银矫艳军刘桂红任晓亚周胜新申京鹏矫立明许 磊 郑晓芳 贾文文高维革曾伟业曹先广张玲玲王 真 曹树胜 程 龙艾兆卿孙仁东程 鹏展晶晶(排名不分先后)主要审查人员:宋少民王彦明袁惠星张毅张秀芝王健王龙志崔忠英朱学军4目 次1 总则12 术语和符号22. 1 术语22. 2 符号33 基本规定54 原材料64.1 水 泥64.2 矿物掺合料

6、64.3 骨 料64.4 外加剂74.5 水74.6 其它材料75 混凝土性能要求85.1 拌合物性能85.2 力学性能95.3 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96 配合比107 制备与运输117.1 原材料控制117.2 计量117.3 搅拌127.4 运输128 生产组织139 施工149.1 基本规定149.2 混凝土泵选型和布置149.3 混凝土泵管选型和布置1459.4 布料设备的选型和布置159.5 混凝土的泵送和浇筑159.6 养护1610 质量检验1810.1 质量检验1810.2 检验评定18附录 A 混凝土泵送总泵程换算19附录 B 混凝土拌合物粘聚性试验和评价方法21附录 C 混凝土

7、拌合物压力扩展度损失值检测方法26附录 D 倒置坍落度筒排空时间 20min 经时增加值检测方法29本规程用词说明30引用标准名录316Contents1 General Provisions12 Terms and Symbols22.1 Terms22.2 Symbols33 Basic Requirements54 Raw Materials64.1 Cement64.2 Mineral Admixture64.3 Aggregates64.4 Chemical Admixture74.5 Water74.6 Other Materials75 Specification for Tec

8、hnical Properties of Concrete85.1 Mixture Properties85.2 Mechanical Properties95.3 Long-term Properties and Durability Properties96 Mix Proportion107 Preparation and Transportation117.1 Quality Control of Raw Materials117.2 Metering117.3 Mixing127.4 Transportation128 Production Organization139 Const

9、ruction149.1 Basic Requirements149.2 Selection and Layout of Concrete Pump149.3 Selection and Layout of Concrete Pump Pipe149.4 Selection and Layout of Placing Equipment1579.5 Pumping and Pouring of Concrete1589.6 Curing1610 Quality Inspection1810.1 Quality Inspection1810.2 Inspection and Evaluation

10、18Appendix A Conversion of Total Pump Range of Concrete Pumping19Appendix BViscidity Test and Evaluation Method of Concrete Mixture21Appendix CTest Method of Pressure Slump-flow Losses of ConcreteMixture26Appendix DTest Method of Flow Time Increase ofthe Inverted Slump Cone after 20min29Explanation

11、of Wording in This Code30List of Quoted Standards3191 总 则1.0.1 为规范超高程泵送混凝土的应用,保证工程质量,做到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制定本规程。1.0.2 本规程适用于超高程泵送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原材料控制、配合比设计、制备与运输、生产组织、 施工、质量检验和验收。1.0.3 超高程泵送混凝土应用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512 术语和符号2. 1 术语2.1.1 总泵程 total pumping range各类布置状态下混凝土输送管路系统的累计水平换算距离。2.1.2 超高程泵送 ultra-h

12、igh range pumping采用混凝土泵送机械设备将混凝土泵送垂直高度大于 100m 或水平换算距离泵程大于 350m 的施工方式。2.1.3 超高程泵送混凝土 ultra-high range pumping concrete满足超高程泵送施工技术要求的混凝土。2.1.4 粘聚性 cohension混凝土拌合物各组成材料之间具有一定的粘聚力,使骨料在浆体中均匀分布,而不致产生分层和离析的性能。混凝土拌合物在自重力作用和相互作用状态下浇筑、振捣后各组成材料保持均匀分布的性能。2.1.6 流动性 fluidity混凝土拌合物在本身自重或机械振捣作用下能产生流动,并均匀密实的填充满模板内空间

13、的性能。2.1.7 保水性 water retention混凝土拌合物在施工过程中具有一定保持水份不易析出的能力,不致产生严重的泌水的性能。2.1.8 浆料体积 paste volume配合比计算得出的 1m3 混凝土拌合物中胶凝材料和拌合水的总体积。2.1.9 体积砂率 volume sand percentage配合比计算得出的 1m3 混凝土拌合物中砂子体积占砂子和石子体积总和的百分比。2.1.10 倒置坍落度筒排空时间 20min 经时变化量 emptying time increase of inverted slump cone after 20min混凝土拌合物静置 20min

14、测定的与初始测定的倒置坍落度筒排空时间差值。2.1.11 含气量 1h 经时变化量 air content variation after 1h混凝土拌合物静置 1h 测定的含气量与初始测定的含气量差值。2.1.5 匀质性 homogeneity2. 2 符号d1向上垂直管的总长度; d2倾斜向上管的总长度;d3垂直向下及倾斜向下管的总长度; H坍落度筒的高度;L混凝土拌合物泵送总泵程; L1向上垂直管的水平换算距离; L2倾斜向上管的水平换算距离;L3垂直向下及倾斜向下管的水平换算距离; L4锥形管的水平换算距离;L5弯管的水平换算距离; L6胶管的水平换算距离;n锥形管的数量;n5弯管的数

15、量; n6胶管的数量;tp0 初始混凝土拌合物倒置坍落度筒排空时间;tp1 静置 20 分钟混凝土拌合物倒置坍落度筒排空时间;tsf0 混凝土拌合物初始倒置坍落度筒排空时间;tsf1 静置 20 分钟混凝土拌合物倒置坍落度筒排空时间;Tj 扩展度实测值 Ki 所对应的混凝土拌合物各个粘聚性等级相应的坍落度界限值;V 坍落度筒的体积;Ki 扩展度实测值;k0b 未加压的混凝土拌合物半坍落度筒扩展度; km 加压后混凝土拌合物半坍落度筒扩展度; 1 向上垂直管的水平换算系数;2 倾斜向上管的水平换算系数;3 垂直向下及倾斜向下管的水平换算系数;4 锥形管的水平换算系数;5 弯管的水平换算系数; 6

16、 胶管的水平换算系数。 圆周率;i 混凝土拌合物粘聚性系数; i混凝土拌合物粘聚性指标值k 折算系数;y 混凝土拌合物压力扩展度损失率;k 混凝土拌合物压力扩展度损失值;kb 加压后混凝土拌合物半坍落度筒压力扩展度损失值;tp 混凝土拌合物倒置坍落度筒排空时间 20min 经时变化量。3 基本规定3.0.1 超高程泵送混凝土的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应满足设计和施工及有关规范标准要求。3.0.2 超高程泵送混凝土应采用预拌混凝土,预拌混凝土标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拌混凝土GB/T 14902的规定。3.0.3 超高程泵送混凝土生产和施工前应进行方案策划、试验验证和技术交底,宜进

17、行专家论证和实体模拟试验。3.0.4 超高程泵送混凝土输送管路系统的总泵程按照附录 A 的规定计算得出。4 原材料4.1 水 泥4.1.1 配制超高程泵送混凝土宜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其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 用硅酸盐水泥GB l75 的规定。4.1.2 配制 C60 及以上强度等级的超高程泵送混凝土时,应选用强度等级不低于 42.5 级的水泥。4.1.3 外加剂应与水泥进行相容性试验,并满足施工技术要求。4.1.4 生产超高程泵送混凝土时,水泥温度不宜高于 60。4.1.5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不宜大于 28%。4.1.6 硅酸盐水泥比表面积不宜大于 380m2/Kg,普通硅酸

18、盐水泥 45m 筛筛余不宜小于 7%。4.2 矿物掺合料4.2.1 矿物掺合料宜选用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及硅灰。粉煤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 1596 的规定;粒化高炉矿渣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 18046 的规定;硅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砂浆和混凝土用硅灰GB/T 27690 的规定。当选用其他矿物掺合料时,应通过试验进行验证,确定混凝土性能满足工程应用要求后再使用。4.2.2 当掺加粉煤灰时,宜选用级及以上的 F 类粉煤灰,烧失量不宜大于 4%,需水量比不宜大于 100%;当掺加粒化高炉矿渣粉时,规格等级不宜低于 S95

19、 级,流动度比不宜小于 100%。4.2.3 当混凝土泵送垂直高度大于 250m 时,宜掺加硅灰或功能性外加剂。4.2.4 对于民用建筑工程,应检测矿物掺合料的放射性,放射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 的规定。4.2.5 矿物掺合料使用时温度不宜高于 60,不得采用已结块的矿物掺合料。4.3 骨 料4.3.1 粗骨料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或 2 个以上单粒径级配搭配使用, 最大公称粒径不应大于 25mm,当泵送高度大于 300m 时,最大公称粒径不应大于 20mm;含泥量不应大于 1%,泥块含量不应大于 0.5%,针片状含量不应大于 8%

20、,不规则颗粒含量不应大于 10%,空隙率不宜大于 45%;不得混入风化颗粒,压碎值指标不宜大于 20% ;吸水率不宜大于 2%。4.3.2 细骨料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宜符合现行国家标标准建设用砂GB/T14684类要求;细骨料宜选用细度模数为 2.33.0 的区中砂,空隙率不宜大于 40%,压碎值指标不宜大于 18%, 吸水率不宜大于 3%。4.4 外加剂4.4.1 外加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 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的规定。4.4.2 配制超高程泵送混凝土宜采用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配制 C60 及以上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时,减水率不应小于 2

21、5%,应具有降黏效果。4.4.3 夏季施工时,应采用缓凝型泵送剂;冬期施工时,宜采用防冻剂或复合类防冻剂,并应符合国家、 行业现行相关标准。4.4.4 外加剂应经试验确定其最佳掺量,所选用的外加剂应与其他混凝土材料有良好的相容性,并满足施工技术要求。4.4.5 外加剂储存和使用应符合国家、省、市有关环保要求;液态外加剂应储存在密闭容器内,并应防晒和防冻,当有沉淀、絮状物等异常现象时,应经搅拌均匀、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4.4.6 当采用的外加剂出现颜色、气味变化等性状变化时,应进行试验验证,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4.5 水4.5.1 超高程泵送混凝土拌合用水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22、63 的规定。4.5.2 冬期施工搅拌混凝土时,如需加热拌合水,拌合水温度不得高于 60。4.6 其它材料4.6.1 当设计要求掺加纤维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纤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 221 及其他现行相关标准规定;合成纤维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水泥混凝土和砂浆用合成纤维GB/T 21120 的规定。4.6.2 其他材料应符合国家、行业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5.1.3 超高程泵送混凝土拌合物中氯离子含量和碱总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 的规定和设计要求;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溶性氯离子含量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检测技术规程JGJ/T 322或按水运工程混

23、凝土试验规程JTJ 270中混凝土拌合物氯离子含量快速测定方法进行测定。5.1.4 超高程泵送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应满足施工要求。5.1.5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0的规定。5 混凝土性能要求5.1 拌合物性能5.1.1 超高程泵送混凝土拌合物应具有良好的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和匀质性,满足施工技术要求。5.1.2 超高程泵送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要求应满足表 5.1.2。表 5.1.2超高程泵送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要求技术要求性能指标类类类试验方法泵送高度(m): 100H200或总泵程 L(m): 350L650泵送高度(m): 200H

24、300或总泵程 L(m): 650L950泵送高度(m): H300或总泵程 L(m): L950扩展度(mm)550600650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0倒置坍落度筒排空时间(s)975压力泌水率(%)302520粘聚性指标值粘聚性指标等级合格良优见附录 B当快速法与基准法评价的结论不一致时,以基准法为准基准法i60 且i75i75 且i90i90快速法TiT3 且 TiT2TiT2压力扩展度损失率(%)15见附录 C倒置坍落度筒排空时间 20min 经时变化量(s)2见附录 D坍落度(mm)230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0含气量 1h 经

25、时变化量(%)-1.5 +1.5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5.2 力学性能5.2.1 超高程泵送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应满足设计和施工的要求。5.2.2 超高程泵送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试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 的规定。5.3 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5.3.1 超高程泵送混凝土的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必须满足设计要求。5.3.2 超高程泵送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2 的规定。6 配合比6.0.1 超高程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符合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 的规定,当配制的超高程

26、泵送混凝土具有其他特殊性能要求和用途时,尚应符合国家相关现行标准的规定。6.0.2 超高程泵送混凝土配合比的水胶比、可溶性氯离子含量和碱含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现行标准的规定,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结构特点,按照 5.1.2 条的规定,确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的规格类别及技术要求;超高程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应按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 规定的方法进行, 确定计算配合比;每立方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不宜低于 360kg/m3,浆料体积量宜满足表 6.0.2 要求, 配合比设计计算砂率宜采用体积砂率,砂率确定应综合考虑强度等级、水胶比、浆料体积、扩展度、砂子级配和石子最大粒径等因素。表 6.0

27、.2每立方超高程泵送混凝土中浆料体积量最小限值规格类别类类类每立方混凝土中浆料体积量(m3)0.320.330.346.0.3 配合比试配时应采用工程实际使用的原材料,保持水胶比不变,通过调整配合比使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满足 5.1.2 条的规定要求,确定试拌配合比。6.0.4 在试配过程中,按照同一批材料,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进行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当试拌配合比水胶比小于 0.34 时,宜较试拌配合比分别增加或减少 0.02,砂率可相应增加或减少 1%;按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 规定的方法确定设计配合比,并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6.0.5 按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

28、规定的方法确定设计配合比后,尚应进行不少于三盘混凝土的重复试验,每盘制作的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应满足 5.1.2 条的规定要求和施工技术要求,抗压强度不应低于配制强度。6.0.6 设计配合比应在生产和施工前进行适应性试验,应以调整后的配合比作为施工配合比,首次生产时应进行开盘鉴定。6.0.7 超高程泵送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应及时检测粗、细骨料的含水率,并应根据其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7 制备与运输7.1 原材料控制7.1.1 各种原材料应分仓储存,并有明确的标识;材料进场时,除天然砂、石骨料外,应提供质量证明文件;质量证明文件应包括型式检验报告、出厂检验报告与合格证等,外加剂还应提供使用说明书

29、。原 材料进场需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贮存。7.1.2 水泥应按品种、强度等级、生产厂家分别标识和储存;进场水泥宜进行与外加剂的相容性试验, 并满足相应技术要求;应防止受潮及污染,不应使用结块的水泥;水泥出厂超过 3 个月应进行复检,合格方可使用。7.1.3 骨料堆场应为能排水的硬质地面,并应有防尘和遮雨设施;不同品种、规格的骨料应分别储存, 避免混杂或污染。7.1.4 泵送剂进场后应采用工程实际使用的原材料和配合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 进行相容性、减水率和坍落度(扩展度)1h 经时变化值试验,满足要求方可使用。外加剂应按品种和生产厂家分别标识和储存,粉状外加

30、剂应防止受潮结块,如有结块,应进行检验,合格者应经粉碎至全部通过 300m 方孔筛筛孔后方可使用;液态外加剂应储存在密闭容器内,并应采取防晒和防冻措施,如有沉淀异常现象,应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7.1.5 矿物掺合料应按品种、规格等级和产地分别标识和储存,不应与水泥等其他粉状料混杂,并应防 潮、防雨。7.1.6 纤维应按品种、规格及生产厂家分别标识和储存。7.2 计量7.2.1 原材料计量宜采用电子计量设备。其精度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 混凝土搅拌站(楼)GB/T 10171 的有关规定;计量设备应定期校验,涉及合同结算的计量设备应具有法定计量部门签发的有效检定证书;混凝土生产单

31、位每月应对计量设备自检一次;每一工作班开始前,应对计量 设备进行零点校准。7.2.2 混凝土原材料计量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7.2.2 的规定,原材料计量偏差应每班检查 1 次。表 7.2.2各种原材料计量的允许偏差原材料种类粉状材料粗、细骨料拌合用水外加剂累计计量允许偏差(按质量计%)1211每盘计量允许偏差(按质量计%)23117.3 搅拌7.3.1 混凝土搅拌机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 混凝土搅拌机GB/T 9142 的规定。混凝土搅拌宜采用强制式搅拌机。7.3.2 原材料投料方式应满足混凝土搅拌技术及混凝土拌合物质量的要求。搅拌应保证预拌混凝土拌合物质量均匀;同一 盘混凝土搅拌

32、匀质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 的规定。7.3.3 预拌混凝土搅拌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2 当制备特制品或掺用引气剂、膨胀剂和粉状外加剂的混凝土时,应延长搅拌时间。7.4 运输7.4.1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搅拌运输车GB/T 26408 的规定;当遇寒冷、严寒或炎热的天气时,搅拌运输车搅拌罐应有保温或隔热措施。7.4.2 搅拌运输车装料前,搅拌罐内应无积水或积浆,应定期清理搅拌罐内和管口的混凝土残渣,防止落入搅拌罐内;在运输过程中,应控制混凝土拌合物均匀并不产生分层离析。7.4.3 搅拌运输车装料后,严禁向搅拌罐内的混凝土拌合物中加水。7.4.4

33、 当卸料前需在混凝土拌合物中掺入外加剂时,应在外加剂掺入后采用快档旋转搅拌;外加剂掺量和搅拌时间应有经试验确定的预案。7.4.5 从搅拌机卸料至工程浇筑地点卸料时间不宜大于 90min,超过 90min,应采取有效措施,并通过试验验证。7.4.6 混凝土的运输供应保证混凝土的连续泵送施工,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的有关规定。1 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 的规定,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系指全部材料装入搅拌筒中起,到开始卸料止的时间;对于双卧轴强制式搅拌机,可在保 证搅拌均匀的情况下适当缩短搅拌时间,且不宜小于 60s;混

34、凝土搅拌时间应每班检查 2 次。8 生产组织8.0.1 浇筑混凝土前,施工单位应制定混凝土施工浇筑方案及突发问题应急预案。8.0.2 确定混凝土浇筑时间后,施工单位应将浇筑计划和浇筑方案告知混凝土生产单位,混凝土生产单位以此确定混凝土生产供应方案并进行生产供应准备。8.0.3 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将浇筑部位、施工速度、混凝土强度等级交替浇筑节点、环保管控等方面的施工动态变化情况及时告知混凝土生产单位,混凝土生产单位作出相应的调整,保证混凝土 浇筑施工质量。8.0.4 混凝土生产单位应将材料储备、搅拌生产、运输交通、环保管控等方面的生产供应动态变化情况告知施工单位,施工单位作出相应的施工

35、调整,保证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8.0.5 当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时,应按照应急预案处理,保证施工质量及符合安全环保要求。9 施工9.1 基本规定9.1.1 超高程泵送混凝土施工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 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6、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 的规定。9.1.2 超高程泵送混凝土施工应符合相关环保规定和要求。9.1.3 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并保证模板、钢筋、预埋件和保护层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 的规定。9.2 混凝土泵选型和布置9.2.1 混凝土泵的选型应根据混

36、凝土泵程、泵送垂直高度、泵管布置、浇筑的工程量、最大输送距离、单位时间最大输出量、浇筑进度要求、施工计划及施工方案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9.2.2 混凝土泵的额定最大输出压力和型号,按照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 10估算出的泵送压力确定,当最大泵送垂直高度大于 250m 时,混凝土泵的额定工作压力不宜低于 20MPa。9.3 混凝土泵管选型和布置9.3.1 混凝土泵管强度应与泵送条件相适应,应能承受混凝土泵的输送压力,混凝土泵管不应有龟裂、孔洞、凹凸损伤和弯折等缺陷,管道内应无残渣杂物;当最大泵送垂直高度大于 150m 时,混凝土泵管的选型应采用高压耐磨泵管;当新旧管配合

37、使用时,应将新管布置在泵送压力较大处,宜应根据最大泵 送压力计算出最小壁厚值,宜设置一套备用泵管。9.3.2 混凝土泵管的连接方式应满足输送的密闭性,且能承受混凝土泵的输送压力;当最大泵送高度大于 250m 时,混凝土泵管的连接方式宜采用法兰盘螺栓连接方式。9.3.3 混凝泵管内径不应小于 125mm;当最大泵送高度大于 300m 时,混凝泵管内径宜采用 150mm。9.3.4 地面及缓冲段水平管折算长度不宜小于竖向管长度的 1/5,且不宜小于 15m;除终端出口处采用软管外,其余部位均不宜采用软管。9.3.5 混凝土泵管的连接应牢固可靠;当最大泵送垂直高度大于 250m 时,泵口处不宜设置弯

38、管;混凝土泵出口处水平管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固,并应采取可靠措施固定牢固;混凝土泵管不得直接支承在钢筋、 模板、预埋件及脚手架上,当现场条件受限时,宜另搭设专用支承架;水平管的固定支撑宜具有离地高度,宜为 400 mm500mm;每条竖向管应有 2 个以上固定点;竖向管宜设钢支撑承受竖向管重量,竖向管下端的弯管不应作为支承点使用。9.3.6 相邻竖管或水平管的连接应保持平直且在同一轴线上。9.3.7 垂直泵送高度超过 100m 时,在混凝土泵出口端附近或垂直管底端应设置截止阀,截止阀宜采用液压油缸驱动;控制阀操作,插板宜采用浮动密封环结构。9.3.8 泵管应合理布置,弯管数量不宜大于 5 处,相临

39、弯管的间距不宜小于 10m。9.3.9 除泵机出料口处,同一管路中应采用相同管径的输送管。9.4 布料设备的选型和布置9.4.1 布料设备的选型和布置宜保证浇筑面全覆盖。9.4.2 布料机出口与浇筑面的高差不应大于 2m,否则应采取措施防止混凝土离析。9.5 混凝土的泵送和浇筑9.5.1 浇筑混凝土前,应清除浇筑工作面上的杂物,木模板应喷水湿润,但不得留有积水。9.5.2 混凝土输送泵应安装牢固,启动前应进行全面检查。9.5.3 混凝土泵启动后,应先泵送适量清水以湿润混凝土泵的料斗、活塞及输送管的内壁等直接与混凝 土接触部位;泵送时,应保证水箱或活塞清洗室中水量充足;泵管连接部件应密封良好且牢

40、固,当泵送 过程中泵管接头出现喷水或脱落现象时,应重新安装;泵送完毕后,应清除泵内积水。9.5.4 经泵送清水检查,确认混凝土泵和输送管中无异物后,应选用下列浆液中的一种润滑混凝土泵和 输送管内壁:1 水泥净浆;2 1:2水泥砂浆;3 与混凝土内除粗骨料外的其他成分相同配合比的水泥砂浆;4 专用润管浆液。润滑用浆料泵出后应妥善回收,不得作为结构混凝土使用。9.5.5 混凝土泵进料斗应安置网筛,筛孔不宜大于 50mm,防止异物入泵堵塞,及时清理堆积异物。9.5.6 混凝土拌合物应经检测或监测和易性合格后方可入泵,当卸料过程中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出现明显变化时,应停止卸料,并采取有效措施使入泵的混凝

41、土满足泵送施工技术要求;混凝土搅拌车罐内或 混凝土泵斗内严禁任意加水和外加剂。因运距过远、交通或现场等问题造成坍落度损失较大而卸料困难 时,可采用在混凝土拌合物中掺人适量减水剂并快档旋转搅拌罐的措施,减水剂掺量应有经试验确定的 预案。9.5.7 混凝土拌合物入泵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应高速反向旋转搅拌罐体,使混凝土拌合均匀后方可卸料;卸料时应配合泵送速度均匀进行,混凝土泵料斗内的混凝土拌合物宜保持在料斗高度标志线以上; 中断卸料时,应保持搅拌罐体反向低速转动;卸料完毕后,应清洗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罐体内部并排净积水。9.5.8 开始泵送混凝土拌合物时,应控制混凝土输送泵处于匀速缓慢运行并随时可反泵的状态;泵送速度宜先慢后快,逐步加速,同时应观察混凝土泵的压力和各系统的工作情况,待各系统运转正常后,方 可以正常速度进行泵送。9.5.9 浇筑时,应先浇筑高强度等级混凝土,后浇筑低强度等级混凝土;当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交替浇 筑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低强度等级混凝土混入高强度等级混凝土结构中,保证结构安全。9.5.10 混凝土泵送应连续进行;当非堵塞性短暂停泵时,混凝土泵斗内的混凝土应保持搅拌状态,宜进 行慢速间歇泵送,每隔 4min5min 进行两个行程反泵,再进行两个行程正泵;因故必须中断时,中断时间不应超过 30min,否则应采取有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