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6-2017学年度高一政治学案 编制人尹军涛 审核人赵峰 审批人高宁 班级: 小组: 姓名: 评价:A B C 编号:政治生活03第二课 第一框题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课程标准】课标解读重点难点1.评述具体事例,比较不同选举方式的特点2.表达公民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权利的正确态度 重点:不同选举方式的优缺点难点:制约选举方式选择的因素【温故.知新】【默写】要求:结合自主探究问题,通读教材P16-18,划出关键句,框出关键词,初步理解重点知识,并写出探究问题答案。【自主学习】1. 比较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的优缺点:(1) 直接选举的含义、优点、局限性?(2) 间接选举的
2、含义、优点、局限性?(3) 等额选举的含义、优点、局限性?(4) 差额选举的含义、优点、局限性?2. 选举方式的选择依据有有哪些?3. 为什么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怎样投出自己理性的一票?【合作精讲】 要求:小组讨论,合作解决探究问题,写出答案,准备展示、点评补充。合作探究材料一某村在“两委”换届选举过程中,村民热情非常高,一大早就来到投票站,第一次参加由他们直接选举村民委员会主任的投票。此前,3名候选人已经进行了13场演讲和答辩,面对面地回答村民提出的有关问题。材料二某县在正式选举县长前,以竞选的方式对县长候选人进行民意测验。在候选人竞选演说大会上,5名候选人分别就各自的治县方案发表演说。演说
3、结束时,他们回答了选民提出的各种问题。随后,全县各户代表对候选人进行无记名投票。(1) 材料一和材料二的选举方式有哪些异同?(4分)(1) 相同点:都采用了差额选举的方式。选村委会主任有3名候选人,选县长有5名候选人,而都要求只选1人,正式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符合差额选举的特征。不同点:材料一选举村委会主任为直接选举方式,由村民直接投票选举;材料二选举县长为间接选举方式,由各户选出代表对候选人进行投票。(2)请你谈谈这几种选举方式的优缺点?(8分)(2)直接选举是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被选举人的方式。使用这种方式,能使每个选民都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投票的积极性比较高,选择自己心目中最值得信赖
4、的当家人。但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不宜使用。间接选举是由选民选出自己的代表,再由他们代表选民选举产生上一级代表机关的代表或政府领导成员。这种选举方式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使用,但不是每个选民都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差额选举是正式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的选举,能给选民提供较多的选择余地,在被选举人之间也形成了相应的竞争。但要注意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对候选人的竞争也要加以有效规范。【当堂达标】1.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中,首次提出:“发展基层民主,扩大乡镇直选试点面,普遍实行乡镇政府副职差额选举,支持有条件的乡镇开展正职差额选举试点。”差额选举的优点在于(
5、)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选举人之间形成了相应的竞争 促进候选人与选民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了解ABCD2某乡人大换届选举中,个别人用“小恩小惠”拉选票的行为()危害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败坏了社会风气妨碍了选民正确行使民主权利违反了选举法的有关规定破坏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ABCD3某乡人大换届选举中少数选民贪图“小恩小惠”而“卖掉”选票的事实警示我们()要严格执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有关规定要切实提高广大选民对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重要意义的认识要引导选民正确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要统一实行等额选举,加强选举工作的领导ABCD4.2016年,滨州市、县人大进行人
6、大代表换届选举工作,全市300多万名选民投票选举产生了500多名新一届区县人大代表。我国市、县人大代表的选举方式是()A.等额选举B直接选举C间接选举D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5.由于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因素的制约,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选举方式不同。影响选举方式的客观因素是()选民的文化水平 选民的民主意识选民的物质生活条件 社会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BCD6.某村的村委会进行换届选举,没有按照程序逐户进行无记名投票,绝大部分选票都是原村干部及其家属代填的。村民认为,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任何人都不能剥夺他们的权利,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了这一情况,并要
7、求重新选举。县人大表示,该村这次选举违反了选举法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责令重新选举。结果,在上次选举中落选的原村委会主任再次当选。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1)村民的行为说明了什么政治现象“(2)作为公民,应该怎样珍惜自己的权利?(3)我国是如何保障村民的民主权利的?解答:(1)说明我国公民的主人翁意识、民主参与意识在不断提高;我国公民珍惜自己的民主权利,认真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2)公民珍惜自己的民主权利,一要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行使好民主选举的权利。第二要提高公民的民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积极参加选举。第三要公民行使选举权应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审慎投票。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