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记叙文阅读的知识与技能.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098231 上传时间:2024-11-2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叙文阅读的知识与技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记叙文阅读的知识与技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记叙文阅读的知识与技能记叙文,是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反映社会生活中真人真事的文章。记叙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记叙文既包括记叙性的文学作品,如散文、小说等,又包括一般的记叙性文章。狭义的记叙文是指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进行叙述和描写的一类文章,常见的如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游记、日记、参观记、回忆录等。这里,我们着重向大家介绍狭义记叙文(包括叙事性的散文)的阅读要领。1.怎样把握记叙的要素?记叙文是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来表达主题的一种文体。按表达方式归类,我们课本中所选的通讯、传记、回忆录、散文、小说等都属于记叙文

2、。记叙文一般都要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六个基本要素。当然,这并不是说,每一篇记叙文,对这六个要素都务必写明,在有的文章中,如果六要素中的某些要素是读者熟知的,只要不影响表达效果就不必非写出来。把握记叙要素的难点有二。一是在复杂的记叙文中,作者着墨较多的人物往往不止一个,我们要根据文章表达的中心,弄清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各自在文章中的作用。二是有些复杂的记叙文并非只写一件事,而是写了多件事,对于这类文章,我们就需要先概括每一件事的内容,然后事事相连,看看作者通过多件事表现了怎样的中心思想。2.怎样分析记叙的人称?记叙的人称有三种。常见的是第一人称(以“我”或“我们”的口

3、吻叙述)和第三人称(以“他”或“他们”的口吻叙述),少数(如书信)为了表达的特殊需要才使用第二人称(用“你”或“你们”的口吻叙述)。用第一人称记叙,因为“我”是事件的目击者、亲历者,所以读起来备感真实、亲切。用第三人称记叙,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束缚,反映现实比较自由、灵活。用第二人称,表达感情最为强烈。3.怎样分析贯穿全文的线索?记叙文的线索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以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为线索,以人物为线索,以事件为线索,以行踪为线索,以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或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等。分析线索有助于把握行文的思路和全文的结构。4.怎样分析记叙的顺序?记叙文的三种基本顺序是:(1)顺叙:按照事情发

4、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也就是叙述的顺序和事件实际发生、发展的顺序是一致的。顺叙的长处是由头至尾,层次井然。(2)倒叙:就是先把情节发展的结局或者矛盾冲突中最尖锐、最突出的部分展示出来,然后再回过头来写事件的起因、经过或发生在先的情节。倒叙的作用是制造悬念,吸引读者。(3)插叙:在记叙的过程中,插入在时间、地点上与原记叙顺序不一致的相关情节,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事情。插叙的好处是,在突出叙述主线的同时,顺便叙述一些次要的事件,使叙述容量加大,行文起伏跌宕。5.怎样分析记叙文的结构层次?根据题材内容,分析结构层次,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以写事为主的文章:按事情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分析;按事情发

5、生发展的地点转换分析;按事情发展的阶段分析。以写人为主的文章:按人物成长的阶段分析;按人物所在的不同地点分析;按材料的不同性质分析。6.如何迅速而准确地把握记叙文的主要内容?一是抓关键语句,即寻找文中起总领、过渡、总结作用的句子;二是用要素串句,即提炼记叙的时间、地点、人物、中心事件等因素,合理地进行组合,使之通顺;三是用分块组合法,即分别概括出文章各部分内容,再组合起来。7.如何迅速而准确地领会文章主旨、归纳文章中心?最常用的三种方法:找、并、联。“找”,找文中直接告诉读者中心意思的语句,找文章开头、结尾段中提示中心意思的点题句、关键句、议论抒情句;“并”,把文章各部分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

6、合概括,然后指出作者借以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等;“联”,联系时代背景,不少文章都具有明显的时代烙印,能折射出特定时期特定的社会内容所包含的深刻含义。最后,可以采用“通过记叙(描绘)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句式来归纳。8.如何分析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对表情达意的作用?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但还常常辅以描写、议论、抒情,从而使文章文情并茂,所记叙的人物血肉丰满、栩栩如生,所写事件细致生动,文章的思想感情更鲜明突出。描写的目的在于绘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给读者以形象鲜明的印象。议论和抒情表达了作者的思想倾向,透露着作者的写作意图,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认真领会作者的议论、抒情,是把握文章中心

7、思想的一条途径。9.如何品味词语、句子在文中的表达效果?品味词语、句子(包括文章标题)的表达效果,要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入手。就内容分析,要注意三个“联系”:联系所描绘的人与物的特征,联系文章所表达的主旨,联系隐含在字里行间的作者的情感态度。就形式而言,主要应着眼于用词特点及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课标”要求掌握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作用大致可以归结为四个方面:生动形象(适用于比喻、比拟、借代);加强语气(适用于反问、排比、反复);引人思考(适用于设问);音韵和谐(适用于对偶)。10.如何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其主要作用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