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3册第8课《生活中的图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内容是统计表和示意图的结合。
从人类可记录的历史开始,图表在人类的生活中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信息高速传播的今天,生活中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图表,大到地图、路标、站牌,小到公式、钟表,图表已经成为人们相互交流与沟通的重要视觉语言形式,与文字语言相比,图表更形象、更直观、更具体,同时也更富有世界性意义。
图表设计的三个特性:准确性、可读性和艺术性。
图表的设计制作既有理性的数据统计分析,又有感性的视觉审美,学生通过留意生活中的各种图表,丰富知识,开阔眼界。
结合运用数学学科的一些知识做数据统计,利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的图表既美观又实用,不仅美化了生活,同时提高了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
1、学会从实用、美观的角度来评价设计,体现出设计形式美。
2、采用一种新颖的方法设计课程表等,表现独特的创意。
3、深入生活,在收集统计数据、观察记录事物变化的过程中养成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图表设计方法。
【教学难点】:图表的个性设计、制作。
【教学准备】:相关多媒体课件、绘画工具等
【教学方式】:情境法、观察法、探究法、比较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设计】
一、 欣赏导入
教师展示一段天气预报的视频短片,学生观看后,请学生想一想:如果没有主持人的解说,我们能不能一目了然地了解全国各地的天气状况呢?
学生思考后回答(可以通过气象图表了解到全国各地的天气情况)
师:生活中的每一天,我们都在和各种各样的图表打交道,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和学习生活中的图表。
教师揭示课题——《生活中的图表》
二、探究活动一:图表的特点
1、图表从古到今都是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首先请学生思考:古代有什么样的图表?
(在文字发明前,古人用结绳记事的方法来记录和传递信息,这是最早的图表形态。)
2、图表以不同的形式广泛的应用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谈一谈:在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图表?
学生思考后举出实例:公交线路图、公园的平面图、课程表、心电图等。
3、教师用图片的形式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图表给学生欣赏,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表有什么特点?
学生交流后回答,教师归纳:简洁、直观、生动地传递着信息,具有准确性、可读性、艺术性。
三、探究活动二:图表的设计
1、教师展示各种样式的图表给学生欣赏,请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表的表现样式是相同的吗?如果不同,那都有哪些样式呢?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归纳图表的样式:
a积木式:用搭积木的方式来表达不同的数字概念。
b折线式:用折线来表示事物的变化与运动发展。
c注入式:在同样大小的图形中注入不同量的色彩,以表示不同的数字。
d分割式:像分割一块蛋糕一样,按不同的比例,从中心分割,以表示不同的百分比。
e树形式:用树形结构中的枝干来表示事物间的从属关系。
f列表式:用表格的方式来排列相关信息
g解剖式:用解剖图的方式来表示物体的内部结构。
2、在我们设计图表前,先来欣赏一下同龄人的作品,看看从中能得到些什么启发。
(1)教师展示《一日生活图表》,提问:这个图表有什么独特之处吗?
(用了背心的整体造型后,中间用了时钟的造型巧妙地表示每一个时间段,又用具体的形象来表现了一天每个时段的安排,很形象,而且有趣)
(2)展示鱼形课程表与班级普通课程表的图片,对比欣赏。
思考:a.两张课程表哪张更美观?表现在哪些方面?
b.把课表中的鱼鳞都换成黄颜色的好不好?
(造型新颖,用鱼的外形来表现,不同颜色的鱼鳞即色彩丰富,又使内容更易认读。)
c.想一想:课程表还可以用那些造型来表现?你还有什么方法能让普通的课程表变得更有创意、造型更加的新颖?
(3)讨论:想让我们设计的图表在具有准确可读性的同时,又美观生动我们在设计的时候还必须注意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要设计一个好的图表除了要考虑到准确性和可读性外,还要注意图表外形变化、颜色搭配、数据与材料的统一。
四、明确作业要求,学生设计创作
教师出示一张普通表格式的班级课程表,同学们看看这张课程表,是否觉得太单调了呢?大家能不能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将这张课程表变得美观更具吸引力呢?
要求:开拓思路,注重创意,造型生动,色彩协调。
五、学生作品展示交流与评价
评价要点:图表的功能、创意、装饰等几个方面评价。
评价形式:a自我评价:说一说作品的创意在哪?
b学生互相评价:对同学的作品有什么样的见解?好在哪?不足的地方如何来进行改进?
c教师总结性的评价。
六、课后拓展
今天同学们用了绘画的形式设计了直观、生动、美观的课程表,大家想想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来制作图表呢?(手工制作更具立体感)最近我们学校来了一些客人,他们对我们学校还不是很熟悉,那我们能不能帮助这些客人制作一张我们学校的校园地图呢?使我们今天所学的图表设计知识运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同时美化我们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