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入改革,我们幼儿教育也从灌输式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这就需要教师参与到幼儿活动中,更多地和幼儿产生互动,使幼儿在认识、情感、意志、个性等方面更全面的发展。根据自身几年的教学实践及日常观察,在与幼儿互动过程中我们还存在很多不足,而这些不足当然需要我们老师不断地改进、克服。 首先摆脱教条式观念,树立科学儿童观,建立平等和谐的师幼关系。自古以来人们就提倡尊师,相反的,老师也应该尊重幼儿、爱护幼儿,尊重他们的人格,才能建立和谐、平等、相互信赖的师幼关系,进而帮助幼儿建立安全感、归属感,促进他们与老师、与同伴正常交往,这样才能启动更多更有效的师幼互动,实现保教目标态度,有利于教师树立科学的儿童观,与幼儿建立平等、和谐的师幼关系,更有效地开展师幼互动的活动,从而实现幼儿园的保教目标。其次,不断提高自身对幼儿行为的观察及个别教育。之所以强调对幼儿的观察,其实目的很简单,无非就是要教师深入理解并了解幼儿,要善于观察幼儿的某一个独立行为,更要结合幼儿的个性特征及其所处的场景对他们的行为做出全面认识,这就包括对于幼儿某一行为客观原因的了解,还涉及对他们行为理由的理解。不仅要善于洞察幼儿行为发生,更要从中感悟幼儿行为发生的原因,只有这样,教师才有可能深入了解幼儿,才能融入幼儿这个大集体中。如果教师对幼儿没有进行仔细观察,只根据表面现象去判断幼儿行为,就很可能对幼儿造成极大伤害,甚至会影响幼儿的一生,在教育上,我始终坚持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角色与幼儿互动、交往,而不是他们的“主导者”。只有在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基础上有的放失地对幼儿进行指导,才能更好地做到师幼互动。最后,持有一种开放心态为幼儿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 所谓开放的心态,指的是教师在对幼儿的教育上思想要放得开,并不要自以为是的帮幼儿想问题,而是要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幼儿,欣赏幼儿,努力地去读懂幼儿这本书,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