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自媒体时代重大疫情中谣言大量传播的危害、原因及对策_王勇.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09041 上传时间:2024-01-1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36.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媒体时代重大疫情中谣言大量传播的危害、原因及对策_王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自媒体时代重大疫情中谣言大量传播的危害、原因及对策_王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自媒体时代重大疫情中谣言大量传播的危害、原因及对策_王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 年 6 月第 3 期 第 23 卷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Jun.2023No.3,Vol.23收稿日期:2023 04 22基金项目:云南省委网信办项目“网络传播态势及新生代受众研究”(YNWX2017006)第一作者:王勇(1968),男,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传播理论与实务研究。通信作者:张建国(1974),男,讲师,主要从事环境设计艺术、网络文化研究。doi:10.16112/ki.53 1160/c.2023.03.261自媒体

2、时代重大疫情中谣言大量传播的危害、原因及对策王勇,何柔萱,张建国(昆明理工大学 艺术与传媒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摘要:在当今自媒体时代,重大疫情暴发常伴随着谣言大量滋生,大量传播。在重大疫情中,谣言大量传播会误导公众,危害公众的身体健康;制造恐慌,影响社会安定;扰乱视听,干扰疫情防控。为此,必须高度重视重大疫情中的谣言治理。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运用克罗斯的谣言传播公式以及当前的媒介背景分析,疫情对公众具有重要性、模糊性以及公众对疫情信息真假的判断力低,是重大疫情中谣言大量传播的重要原因,而自媒体为谣言传播提供的便利条件以及公众网络媒介素养缺失也是自媒体时代重大疫情中谣言大量传播的重要

3、原因之一。防止重大疫情中的谣言大量传播,需要及时充分传播疫情信息,消除公众对疫情的模糊性,需要提高公众的科技文化素养和网络媒介素养,提高公众对真假信息的判断力、对谣言的甄别能力和文明用网、理性用网意识,使其能自觉抵制网络谣言的传播。关键词:自媒体时代;重大疫情;谣言;信息透明;媒介素养中图分类号:C912.63;G20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 1254(2023)03 0143 08Harm,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Massive Spread of umorsin Major Epidemic in the Age of Self MediaWA

4、NG Yong,HE ouxuan,ZHANG Jianguo(Faculty of Art and Communication,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Kunming 650500,Yunnan,China)Abstract:In the age of self media,major epidemic outbreaks are often accompanied by a large number ofwidely spreading rumors In a major epidemic,the wide spreadin

5、g of rumors can mislead the public and endangertheir physical health,create panic and affect social stability,only to disrupt audio and visual and interfere with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attach greater importance to the management of ru-mors in major epidemics Taki

6、ng the COVID 19 as an example,using Kroosrumor spreading formula and thecurrent media background analysis,the importance and ambiguity of the epidemic to the public and the poor judg-ment of the public on the truth and falsehood of the epidemic information are the important causes for the massspread

7、 of rumors during major epidemics The convenience provided by self media for the spreading of rumors andthe absence of public internet media literacy are also important reasons for the wide spreading of rumors during themajor epidemic in the age of self media To prevent the wide spreading of rumors

8、during major epidemics,it isnecessary to promptly and fully disseminate epidemic information,eliminate public ambiguous ideas about the epi-demic,improve people s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literacy and network media literacy,enhance their judgment oftrue and false information,their ability to distingu

9、ish rumors from the truth,and their awareness of using the in-ternet in a clear and rational manner,so that they can consciously resist the spread of online rumorsKey words:the age of self media,major epidemic,rumor,information transparency,media literacy谣言,是指“凭空捏造的消息或信息”1。谣言虽然是没有事实依据的虚假信息,但谣言的传播却贯穿

10、整个人类历史,是社会的一种常见现象。特别是进入自媒体时代以来,重大疫情发生时,谣言传播尤其猖獗,甚至可以用“谣言四起”“此起彼伏”“层出不穷”来形容。例如,自 2019 年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暴发以来,谣言就不断出现并大量传播,“网络上充斥的各种虚假信息和谣言一直未停息。”2 据统计,仅2020 年1 月20 日至3 月底,我国互联网平台上非重合谣言的数量就达 2 498 条,日均辟谣高达 67条 3。重大疫情中的谣言大量传播,混淆视听,误导公众,扰乱人心,严重影响社会秩序和社会安定,同时给疫情防控造成严重干扰。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重大疫情中的谣言治理。美国学者卡斯桑斯坦(Cas

11、s.Sun-stein)认为,防止谣言传播最根本的方法在于“摸清散布谣言者的心理机制和谣言的传播机制”4。而关于谣言的传播机制,荷兰学者克罗斯(A.Chorus)于 1953 年提出了一个谣言传播公式:“谣言的传播量=事件的重要性 事件的模糊性/受众的判断能力(umor=Importance Ambiguous/Critical)”5,即谣言的传播量与事件的重要性、模糊性成正比,与受众的判断能力成反比。“该公式自提出后一直被 学 界 奉 为 圭臬”6。本文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在分析重大疫情中谣言大量传播危害的基础上,重点运用克罗斯的谣言传播公式并结合当前的媒介背景分析自媒体时代重大疫情中谣言大

12、量传播的原因及对策。一、谣言大量传播的危害表现在重大疫情中,谣言大量传播会带来一系列的危害。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世界卫生组织就将新冠肺炎疫情谣言称为“信息疫情”,因为它们像病毒一样快速传播并造成较大社会危害7。如果说重大疫情是原生灾害,谣言大量传播则会引发一系列次生灾害。在重大疫情中,谣言传播带来的危害主要取决于谣言的内容。对“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新冠感染疫情防控辟谣专区”2022 年 10 月 29 日至 2023 年 3 月 29 日收集的 168 条谣言的内容进行分析,发现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有关传染病性质、症状、危害方面的谣言,如“新 冠 病 毒 是 小 号 艾 滋”“感 染XB

13、B1.5 会失禁”“新冠阳性患者康复洗澡后死亡”等。这类谣言有9 条,占比5.3%。二是有关传染病预防、治疗方法方面的谣言,如“蘸盐水捅鼻子防治新冠”“多种药一起吃恢复得快”“病毒一直变异,打疫苗无用”等。这类谣言有27 条,占比 16%。三是有关各地防控疫情方面的谣言,如“北京地坛医院封了”“江苏丹阳临时静态管控”“广东有人被封控在公厕内”等。这类谣言有 105 条,占比 62.5%。四是有关疫情发展变化方面的谣言,如“宜宾一上午确诊 250个”“北京自来水阳了”“2020 年病毒株、德尔塔又来了”等。这类谣言有 18 条,占比 10.7%。此外,还有其他方面的谣言 9 条,占比 5.3%。

14、由上可知,重大疫情中的谣言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谣言大量传播带来的危害也是多方面的。(一)误导公众,危害公众健康事物的信息是人们对事物做出判断以及采取行动抉择的主要依据。真实的信息有利于人们对事物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正确的行动抉择,虚假的信息则会导致人们对事物做出错误的判断以及错误的行动抉择。在重大疫情中,一些有关传染病性质、症状、危害方面的谣言可能误导公众,使一些轻信谣言的群众做出错误的判断和抉择,不能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对待传染病,从而给他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例如,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间,一些人相信有关“新冠疫情就是大号流感”“新冠病毒还没流感严重”等谣言,对新冠病毒的传染性、致病性重视不够,有

15、的没有根据新冠病毒的传染特征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导致一些原本可以避免感染的人感染了,还有的感染441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 23 卷除特殊注明外,本文所列举的有关新冠疫情方面的谣言都来自“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新冠感染疫情防控辟谣专区”所收集的谣言。“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新冠感染疫情防控辟谣专区”的网址为:https:/ 2020 年前三个月,“社交媒体上有关新冠病毒的不实信息就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导致至少 800 人死亡,约5 800 人住院治疗。”8 正因为如此,世界卫生组织曾表示,“围绕新冠病毒产生的 信息疫情和病毒一样,同样是致人死伤的元凶。”8 总之,在重大疫情中,谣

16、言大量传播可能误导公众,给公众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二)制造恐慌,影响社会安定人们通常依靠事物的信息来认知事物,但虚假的信息可能导致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发生扭曲。特别是夸大事物的危险性、危害性的虚假信息,不但会扭曲人们的认知,而且会导致人们产生恐慌情绪和群体性行为,影响社会安定,破坏社会稳定。在重大疫情中,传染病的高传染性、高致死性本来就容易导致人们产生恐慌心理,政府采取的封闭、隔离、阻断等物理防控措施以及大面积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等医学防控措施也容易营造紧张、恐慌气氛。而夸大、渲染传染病的危险性、危害性的谣言则会加剧社会的紧张气氛,刺激人们的惊恐情绪,制造社会恐慌。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有夸大传染病

17、危害性的谣言,如“北京自来水阳了”“上海出现传播力更强的新冠变异毒株”“河北一景区 阳康游客心衰死亡 6 人”等;有杜撰的疫情急速发展特别是传染病感染病例和死亡病例大量增加方面的谣言,如“石家庄查出白肺了”“甘肃兰州城关区截止昨天确诊 20 万七里河 26 万人阳性”“宜宾一上午确诊 250 个”等;有编造的政府防控措施突然变化方面的谣言,如“北京将全城封城”“东莞大朗突发疫情,工厂被封”“成都市成华区全区域将实行静态管理”等。这些谣言传播了恐惧,制造了紧张气氛,加剧了人们的恐慌心理,导致人们产生强烈的恐慌、焦虑情绪,使整个社会变得人心惶惶,有些人甚至患上了“新冠病毒恐惧症”:有的人变得“紧张

18、、焦虑、不安”,“总担心自己感染上了新冠病毒”;有的人“天天在家里喷酒精、84 消毒液,导致咽喉不适”;有的人“经常往医院跑,做各种检查,总疑心自己哪里有问题没有被检查出来”;有的人“只是普通感冒,却怀疑自己是被新冠病毒感染,要求住院治疗”9 这些人不但自己的正常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而且他们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宝贵的医疗资源更加紧张。在紧张和恐慌的氛围中,谣言还容易导致人们集体做出不理性行为,引发群体性事件。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多地就曾发生过因谣言引发的药品及医用物资抢购、囤积风潮,生活物资抢购、囤积风潮。例如,2022 年4 月23 日,唐山市某人在微信聊天群发布某小区出现阳性病例、正在

19、封楼的虚假信息,谣言在网上快速、大量传播,“引起市民恐慌性抢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10。总之,在重大疫情中,谣言大量传播可能激起人们的恐慌情绪,制造社会恐慌,影响社会安定。(三)扰乱视听,干扰疫情防控现代社会,城镇化程度、人口聚集程度进一步加深,人口密度高,流动性大,重大疫情的防控,需要政府的有效动员和强有力组织,需要整个社会力量的大力支持和全体社会成员的积极配合。而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政府发布的疫情防控措施、社会管理规定等信息能够快速、准确、清晰地传达到公众,并得到公众的认可和执行。但重大疫情中的谣言大量传播却可能扰乱视听,对公众获得真实准确的疫情防控信息造成严重干扰,影响公众对政府发布

20、的疫情防控措施和541第 3 期王勇,何柔萱,张建国:自媒体时代重大疫情中谣言大量传播的危害、原因及对策社会管理规定的认同与执行,从而干扰疫情防控。从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来看,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谣言对疫情防控干扰特别大:一是有关传染病医学防控措施如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等方面的谣言。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政府通过动员和组织民众进行核酸检测,及时发现病毒携带者并进行隔离,从而有效切断病毒的传播;同时,通过采取动员和组织民众接种疫苗,提高民众对病毒的免疫力的方式控制疫情的发展。但是,“核酸采样棉签有毒”“核酸采样拭子含有致癌荧光剂”“接种新冠疫苗会引起白血病和糖尿病”“世卫组织举白旗承认现有疫苗无效”等

21、有关疫情检测和预防方面的谣言混淆视听,扰乱人心,使一些民众对政府采取的要求民众进行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等疫情防控措施产生了疑虑和担忧。有的不愿意配合甚至故意逃避、抵触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给疫情防控增加了难度。二是有关传染病物理防控措施,如对病毒携带者进行隔离、对疫区进行封闭,阻断疫区与安全区之间的人员流通等防控措施方面的谣言。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们党和政府坚持生命至上、人民至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甚至不惜以牺牲经济发展为代价,对疫情严重地区采取封闭疫区、切断疫区与安全区的人员往来等果断措施,遏制疫情的发展。但是,一些谣言却抹黑政府形象,制造公众与政府之间的对立,严重影响公众对政府采取的防控

22、措施的认可。这些谣言主要包括:一是渲染防控人员工作简单粗暴、态度冷酷横蛮的谣言,如“八十岁无症状感染者,被防疫人员抬走强制隔离”“上海有 大白强行破门而入”“楼里阴性被拉走,没交钥匙被撬门”“未做核酸进不了医院,四川一女子当街产子”“广东有人被封控在公厕内”等;二是渲染防控保障不到位,造成严重后果的谣言,如“兰州独居老人疫时没吃的跳楼”“老人因疫情在家中饿死”“海花岛隔离女童生病无人问津”“江苏一孕妇在核酸检测点生产”等。这些杜撰的谣言大多以老人、儿童、孕妇为受害者,骇人听闻,非常煽情,特别容易吸引网民的眼球,也非常容易误导舆论,严重损害政府的形象、公信力和号召力,也容易导致公众对政府采取的防

23、控措施心生反感和抵触,严重影响公众对政府采取的防控措施的认同和配合,影响疫情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落实。总之,在重大疫情中,谣言大量传播还可能扰乱视听,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制造公众与政府的对立,干扰疫情防控工作。二、谣言大量传播的原因分析从克罗斯的谣言传播公式来看,事件对公众越重要、越模糊,公众对事件信息真伪的判断能力越低下,就越有可能导致谣言大量传播。而在重大疫情中,疫情对于公众来说恰恰具有重要性、模糊性,同时公众对重大疫情中信息真伪的判断力通常又比较低,这是重大疫情中谣言大量传播的重要原因。此外,当今自媒体时代日益普及的自媒体在为公众提供极其便捷的信息传播渠道的同时也为谣言传播敞开了

24、方便之门,而一些公众由于网络媒介素养欠缺而滥用这种传播便利,随意发布或转发谣言,这也是自媒体时代重大疫情中谣言泛滥的重要原因之一。(一)疫情的重要性、模糊性与公众较低的判断力1.重大疫情对于公众非常重要,导致公众对其关注度非常高。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这些基本需要对人来说就好像盐、钙和维生素,人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匮乏感,就会出现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疾病。这些基本需要是驱使人类活动的动机基础11。重大疫情中的传染病通常传染性强,致死率高,对人们的生命健康威胁性大。因此,重大疫情直接关系到公众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

25、。对于广大公众来说,是事关生死安危的大事,其对公众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公众出于安全需要,自然非常关注。例如,2019 年底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据世卫组织称,仅从 2020年1 月1 日至2021 年12 月31 日,就导致全球约1 490 万人死亡12。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其高传染性、高致死率对公众的生命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导致人们非常关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社会议论的热点。而且对重大疫情的防控政府通常采取封闭、隔离、阻断等物理手段,这无疑会对公众的工作、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公众也不能不关注。641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 23 卷2.重大疫情事件对于公众具有模

26、糊性,公众容易产生信息焦虑。重大疫情对于公众极其重要,公众关注度高,但同时,重大疫情本身对于公众来说又具有模糊性。当重大传染病疫情发生时,绝大多数人通常并不了解传染病致病的原因、传染的方式、预防的措施、感染后的症状、治疗的方法及效果等等。特别是一些疫情,如“非典”疫情、新冠肺炎疫情,刚发生时甚至连医学专家、防疫专家都茫然无知,束手无策,更不用说普通民众了。由于人们虽感受到了重大传染病疫情严重而紧迫的威胁,但通常又对重大传染病疫情毫不了解,这就导致人们产生“信息饥渴”“信息焦虑”,人们就会出于恐惧和趋利避害心理,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去打听、搜寻有关信息,“需求刺激生产”。于是,有些人便将一些主观臆

27、测、凭空想像或道听途说、捕风捉影的信息进行传播,甚至有些人故意编造一些虚假信息进行传播,导致谣言满天飞。3.公众对于重大疫情信息真假的判断能力低下,容易以讹传讹。由于绝大多数公众科学文化素质并不高,特别是有关重大疫情方面的知识非常缺乏,对重大疫情发展变化方面的情况也了解不多,对各地政府防控疫情的对策措施变化掌握不及时或不全面,因此,对有关重大疫情方面的信息的真伪的判断能力就比较低,对流传的一些谣言难以甄别真伪。有学者对新冠肺炎流行期间的一些典型谣言进行调查发现,“有少部分公众无法正确甄别典型的谣言”,甚至“尽管谣言已被公开驳斥,但是,仍有部分谣言公众无法正确地识别。”13 1704 1710尽

28、管不能甄别真假,但人们常抱着“宁信其有”的心理相信这些谣言,通过转发分享给亲戚朋友的方式传播这些谣言,导致谣言大量传播。例如,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饮高度酒可以对抗新冠病毒”“吃黄桃罐头可以预防新冠病毒”“喝茶能消灭新冠病毒”等防治新冠病毒的谣言,尽管没有任何科学依据,有些甚至违反基本科学常识,但人们却在自媒体上大量传播,主要就是出于以上原因。总之,在重大疫情中,疫情对公众具有重要性、模糊性,容易导致谣言滋生;加之公众科学文化素养不高,对疫情信息真伪的判断能力较低,容易信谣传谣,这是重大疫情中谣言大量传播的重要原因。(二)自媒体便利的传播渠道与公众网络媒介素养的缺失自 21 世纪初以来,随着微

29、博、微信、百家号、抖音、快手、今日头条、小红书等自媒体平台不断诞生并快速推广,“我们已经进入到自媒体时代”,“各种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百家号等自媒体平台为人们耳熟能详。”14 随着自媒体平台不断丰富和普及,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进驻自媒体平台,开通自媒体账号,成为自媒体用户。据报道,2020 年,我国腾讯微信及 WeChat 月活跃用户达12.1 亿,腾讯 QQ 智能终端月活跃账户数为6.17 亿;截至2020 年底,我国网络直播主播账号累计超 1.3 亿(根据 23 家平台汇总数据),差不多每10 个人中就有1 个网络直播主播 15。自媒体(we media),又称个人媒体、公民媒体、自主媒体

30、,美国新闻学会的媒体中心副主任戴尔帕斯金(DalePeskin)曾将其定义为“通过数字技术链接全球知识,从而提供一种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和分享自身经历和新闻的途径。”16 自媒体传播具有低门槛、低成本、个人化、普适化、平民化、自主化等特征,为普通民众向特定或不特定的个人或群体传播信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因而“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发布更加便捷与快速,人人都可以充当图片、文字或视频的第一发布者,也可以通过转发或分享链接间接成为信息的传递者。”17 人们通过微博、微信、百家号、抖音、今日头条、小红书等自媒体能非常方便地传播信息,使我国进入了“人人都是传播者”的全民传播时代。同样,自媒体也

31、为重大疫情中的谣言传播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加之自媒体传播通常缺乏传统媒体那种严密的把关机制,其传播行为通常取决于传播主体的媒介素养,而由于自媒体产生时间短,发展迅猛,如微博从 2010 年正式推广至今仅 13 年时间,微信从 2011 年正式发布至今只有12 年时间,抖音从 2016 年正式上线至今只有 7年时间,与之相配套的公众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发展滞后,许多人缺乏基本的网络媒介素养,网络传播的法律法规意识、伦理道德意识比较淡薄,不考虑或不知道哪些可以传播,哪些不应该传播,哪些可以转发,哪些不应该转发。他们往往741第 3 期王勇,何柔萱,张建国:自媒体时代重大疫情中谣言大量传播的危害、原因

32、及对策将道听途说、捕风捉影甚至凭空想象的内容随手发到微博、微信、抖音、今日头条、小红书等自媒体上,还有一些人为了吸引眼球、扩大影响、引起关注、赚取流量或商业利益,故意编造虚假的信息上传到自媒体上,而看到信息的许多网民不对信息进行辨析和批判性思考就随手进行转发,导致谣言二度传播、三度传播“网民转发网民”“大家告诉大家”,谣言就像核裂变一样呈几何级数地快速扩散,很快泛滥整个网络。例如,在“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新冠感染疫情防控辟谣专区”中汇集的近万条谣言,追根溯源,基本上都是网民通过微博、微信、抖音、小红书等自媒体传播的。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疫情课题组在新冠肺炎疫情初期调查,约 70%的受访者认为

33、网上与疫情相关的谣言是通过自媒体传播的18。特别是微信,作为当今人们最常用的通讯联络、社交聊天和信息沟通工具,更是绝大多数谣言传播的主要源头和渠道。许多谣言都是造谣者首先发到微信群,随后,网民纷纷在朋友圈转发,导致泛滥整个网络。总之,在当今自媒体时代,自媒体为谣言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而一些公众的网络媒介素养比较欠缺,随意利用自媒体传播谣言,也是重大疫情中谣言大量传播的重要原因。三、防止谣言大量传播的对策措施在重大疫情中,谣言大量传播和病毒传播一样会给社会带来严重危害。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赛阿达诺姆(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就指出,“假新闻比这一病毒传播得更快、

34、更容易,但同样危险”“大量谣言和错误信息阻碍了应对行动,我们对此感到担忧”“我们抗击的不 只 是 流 行 病,我 们 还 要 抗 击 谣 言 疫情。”19 防止谣言大量传播对于战胜重大疫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克罗斯的“谣言的传播量=事件的重要性 事件的模糊性/受众判断能力”的谣言传播公式来看,事件的模糊性和受众判断能力是两个影响谣言传播量的重要变量。因此,防止重大疫情中的谣言大量传播,必须减少或消除疫情的模糊性、提高公众的判断力。同时,在自媒体时代,还需要提高公众的网络媒介素养,使公众自觉抵制网络谣言的传播。(一)及时充分传播信息,消减疫情的模糊性事件对公众非常重要,公众对事件非常关注,但公

35、众对事件却不了解,对事件的真实信息获取有限,就会导致有关事件的虚假信息滋生,并被大量传播。因此,及时充分传播有关事件的真实信息,让公众及时充分地获取有关事件的真实信息,减少或消除公众对事件的模糊性,就能效地减少或消除谣言产生和传播的几率,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谣言止于透明”。“信息公开透明是对付网络谣言病毒式传播的最好杀毒剂。”20 因此,在重大疫情中,要防止谣言大量传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及时充分地传播疫情的有关真实信息,减少或消除公众对疫情的模糊性。从对“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新冠感染疫情防控辟谣专区”2022 年 10 月 29 日至 2023 年3 月29 日收集的 168 条谣言来看

36、,疫情谣言主要有关传染病性质、症状、危害方面,有关传染病预防、治疗方法方面,有关各地防控疫情方面,有关疫情发展变化方面等四类。因此,在重大疫情中,必须要及时充分地将有关传染病性质、症状、危害以及预防、治疗方法等方面的信息、有关疫情发展变化及疫情防控方面的信息及时充分地传达给公众,让公众知晓。其中,特别是有关疫情防控方面的谣言占比 62.5%,数量最多,这与各地疫情防控信息传播不够及时、不够充分有很大关系。因此,要防止重大疫情中的谣言大量传播,必须充分重视疫情防控信息的及时充分传播,消减公众与政府之间的信息差,防止信息不对称。1.要做到及时传播,将有关疫情防控方面的信息在第一时间传播给公众,防止

37、“谣言跑在真相的前面”这种现象发生;同时,要对谣言进行监测,及时发现谣言,及时进行辟谣,揭穿和驳斥虚假信息,发布真实信息,及时遏制谣言的传播。2.要做到充分传播,将疫情防控信息通过各种传播渠道进行传播,尽最大限度地让所有民众知晓。特别是在当今媒体日益丰富,人们的媒介接触和信息接受渠道日益分化的背景下,要重视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进行传播;同时,要高度重视通过网站、微信、抖音等自媒体进行传播,还要重视通过户外通知栏、流动喇叭、入户宣讲等我国村寨、社区过去长期使用的传统信息传播方式进行传播,以确保具有不同文841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 23 卷化程度、不同职业、不同信息接受渠道偏好

38、的群体都能获知疫情防控方面的信息;要根据需要扩大传播范围,加大传播频次,提高信息到达率,在疫情严重时期,要针对公众心理持续不断地发布信息,以持续不断的信息供给缓解公众的“信息饥渴”“信息焦虑”,用真实的信息占领媒体平台,挤压谣言滋生的土壤和传播的空间。(二)加强科技文化素质教育,提高公众的判断力在重大疫情中,谣言大量传播与民众对有关疫情信息的真假的判断能力比较低有很大关系。“部分民众传播错误信息的原因之一是自身缺乏鉴别谣言的能力”21。而民众对谣言的判断能力低又与其文化素质不高,特别是科学知识比较欠缺有很大关系。“谣言止于智者”,民众科技文化素质高,对谣言的辨别能力强,就不会轻易信谣传谣,从而

39、能有效防止谣言大量传播。因此,要防止重大疫情中的谣言大量传播,从长远来看,就是要培“智”,即加强公众的科技文化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公众的科技文化素养,提高公众对信息真假的判断力和对谣言的甄别能力。1.加强国民教育,提高公众的文化素质。有学者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公众对典型谣言的正确甄别率的调查发现,“文化程度是正确辨析谣言的影响因素”“较高的文化程度是正确甄别谣言的有利因素”“较高文化水平的群体能够更好地辨析谣言”13 1704 1710。因此,要防止重大疫情中的谣言大量传播,需要加强国民教育,不断提高公众的文化素质;要高度重视基础教育,不断增加教育投资,改善教育条件;要全面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狠抓

40、入学率和巩固率,确保人人都接受比较完整的基础教育;同时,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确保国民的整体文化素质不断得到提高。2.加强科学知识普及,不断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吸烟可以预防新冠”“饮高度白酒能杀死病毒”“接种新冠疫苗会引起糖尿病”“接种 mNA 疫苗会变转基因人”等违背基本科学常识的谣言之所以有人相信,并被大量转发传播,与一些人的科学素养欠缺有很大关系。因此,防止重大疫情中的谣言大量传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大科学知识的普及,特别是医疗卫生知识的普及,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提高公众对涉及传染病防治方法方面的谣言的判断力和辨别能力。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科学知识的

41、普及工作,要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站、微信公众号、短视频、黑板报、宣传栏、小册子等各种媒体平台,采用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科技知识。在重大疫情期间,要大力传播、普及传染病的传播、预防和治疗方面的知识,使公众不但能运用有关知识科学预防传染病,采取科学的方法治疗传染病,而且能够辨别有关传染病方面的信息的真假,甄别有关疫情方面的谣言,不信谣不传谣。(三)提高公众的网络媒介素养,抵制网络谣言传播自媒体时代重大疫情中谣言大量传播,与一些公众的网络媒介素养欠缺,随意利用自媒体的便利传播渠道发布虚假信息、转发虚假信息有很大关系。因此,“提升网民的网络媒介素养有利于从根本上遏制网络谣言的传播”22。

42、媒介素养是是公众接触、解读、使用媒介的素质和修养23。提高公众的网络媒介素养,就是要提高公众正确认识网络媒体,批判性理解和恰当地运用网络媒体上的信息内容的能力以及文明使用网络媒体的品质。对于防止自媒体时代重大疫情中谣言的大量传播来说,要特别注意从以下两方面提高公众的网络媒介素养:1.通过宣传教育,使公众正确认识自媒体,文明使用自媒体,不滥用自媒体发布虚假信息。要通过将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开展国民教育以及通过各种媒体各种渠道进行广泛宣传的方式,使公众认识到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自媒体虽然是私人化、自主化媒体,但绝对“不是我的地盘我做主”,可以为所欲为;要使公众认识到通过自媒体传播是一种社

43、会行为,具有社会效果,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在重大疫情中自觉文明使用网络,不通过自媒体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从源头上消减谣言的传播。2.通过宣传教育,使公众具有批判性地理解网络信息,理性地接受和运用网络信息的意识,不滥用自媒体转发虚假信息。要通过将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开展国民教育以及通941第 3 期王勇,何柔萱,张建国:自媒体时代重大疫情中谣言大量传播的危害、原因及对策过各种媒体各种渠道进行广泛宣传的方式,使公众认识到网络是个开放性媒体,网上信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要批判性地理解网上的信息内容,理性地接受和使用网上信息。在重大疫情中,要对网上的信息进行甄别,

44、接受和采纳真实有用的信息,不轻信不盲从未经核实的信息,特别是不通过自媒体转发未经核实的信息,阻断谣言的传播。总之,“谣言止于透明”“谣言止于智者”,防止自媒体时代重大疫情情中的谣言大量传播,需要及时充分传播疫情信息,消除公众对疫情的模糊性,需要提高公众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网络媒介素养,提高公众对真假信息的判断力、对谣言的甄别能力和文明用网意识,自觉抵制网络谣言的传播。参考文献:1 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 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99 2 黄鑫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社交媒体虚假信息治理的规制路径 J 决策与信息,2023(4):68 78 3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疫情谣言数据报告:80 天里

45、我们是怎么被封城被开学被治百病的 EB/OL (2020 04 10)2022 11 27 https:/www sohu com/a/386750338_161795 4 卡斯桑斯坦谣言 M 张楠,迪扬,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47 5 CHOUS,A The basic law of rumor J Journal of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1953,48:313 314 6 王倩,于风 奥尔波特和波斯特曼谣言传播公式的改进及其验证 基于东北虎致游客伤亡事件的新浪微博谣言分析 J 国际新闻界,2017(11):47 67 7 ZAOCOSTAS

46、 J How to fight an infodemic J Lan-cet,2020,395(10225):676 8 王雅林,林容 警惕“信息疫情”:全球数百人因不实信息死亡 EB/OL (2020 08 13)2022 12 28 https:/ 9 鄂州政府网 紧张焦虑 过度消毒 过度就医 莫让“新冠病毒恐惧症”影响正常生活 EB/OL (2020 04 17)2022 01 21 http:/www ezhou gov cn/zt/zdzt/fzyqmy/lflk/202004/t20200417_334067 html 10 人民号唐山二人发布涉疫谣言,造成恐慌性抢购,已被刑拘 E

47、B/OL (2022 05 02)2023 02 12 https:/rmh pdnews cn/Pc/ArtInfoApi/arti-cle?id=28369441 11 马斯洛 人性能达的境界 M 林方,译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28 12 新浪网 世卫组织: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约 1490 万人超额死亡 EB/OL (2022 05 05)2023 02 24 https:/finance sina com cn/jjxw/2022 05 05/docimcwiwst5768652 shtml?finpagefr=p_115 13 郑铭,李婕,成佩霞,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公

48、众对典型谣言正确甄别率的调查 J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47(12)14 王利明自媒体时代的回应权 J 东方法学,2023(4):4 17 15 财股网 现在微信用户数量多少亿?2020 腾讯三季度财报公布新数据 EB/OL (2020 11 13)2023 03 25 https:/www caiguu com/caijing/shangye/205545 16 BOWMAN S,WILLIS C We media:how audiences areshaping the future of news and information M eston:The Media Cente

49、r at the American Press Institute,2003:1 65 17 王艳玲,王洁 自媒体时代舆论倒逼现象的有效引导 J 现代传播,2015(1):61 65 18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 疫情下社会心态18 天的演变 EB/OL (2020 02 18)2023 03 26 http:/www sociology2010 cass cn/shxsw/swx_kycg/swx_yjbg/202002/t20200218_5090128 html 19 中国绿发会百家号 谭德塞博士撰文谈 WHO 引领社交媒体抗击“谣言疫情”EB/OL (2020 02 24)2

50、023 03 25 https:/baijiahao baidu com/s?id=1659398367916821753wfr=spiderfor=pc 20 孟鸿,何燕芝 比较与借鉴:网络谣言治理的路径探索 J 前沿,2012(20):103 105 21 DONG W,TAO J,XIA X,et al Public emotions andrumors spread during the COVID 19 epidemic in Chi-na:web based correlation study J/OL (2022 11 30)2023 2 26 https:/pubmed ncb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