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时期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阶段性研究报告一、问题提出世界进入21世纪,我们面临的科技、知识、经济等方面的竞争与挑战日益激烈。而众多竞争的核心是人的竞争,决定竞争胜负的关键将是国民综合素质。人的综合素质之核心是健全的人格,而健全人格的形成有赖于一系列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就少年儿童而言,最重要的基本习惯主要包括做人的习惯、做事的习惯、生活的习惯和学习的习惯,而做人的习惯又是最重要的习惯。“要成才,先成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反观我国当代少年儿童,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倍受家人、社会等方面无微不至的关爱,不少家庭缺乏正确的育人理念,无论大小事情,一概包办代替,长期严重的“关爱过度”,
2、导致孩子独立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被剥夺。孩子在成长的初始阶段,就事事处于被动地位,这对他们良好习惯的培养和形成是极其不利的。如何彻底扭转上述严峻的局面,帮助少年儿童从小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关乎到我国未来国民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实力,决定国家能否不断强盛,影响到中华民族能否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大课题。二、研究假设“播种一个行为,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习惯决定命运”已经成为人们普遍的共识。而人的行为习惯首先取决于能做出什么样的行为,因此“导行”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根据青少年行为发生理论,“导行”的关键又在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此,我们假
3、设:通过有效的宣传教育,让学生充分了解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大意义,激发他们为塑造完美幸福的人生而从小注重培养自己的好习惯、从小事做起以培养自己的好习惯的激情,组成一个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参与的培养良好习惯的强大“教育场”,采取与学生生活密切结合的行之有效的培养手段,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研究和实践,学生一定能多方面地培养出较强的行为动力水平的好习惯,并逐渐把这些好习惯内化为他们的内在素质,从而促进学生健康、积极、和谐地成长。三、研究设计与实施第一阶段(2006年5月至2006年9月)(一)广泛动员提高认识这一阶段是课题充分准备,奠定基础,初步启动的阶段。 我们对全体教师、学生及家长进行深入、系统的
4、关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宣传教育,让“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命运”的理念深入人心。为了增强家校互联,争取全体家长积极参与,我们为每个学生的家长订了少年儿童研究杂志,作为家长学校指定教材,帮助家长们提高认识。充分利用家长学校这一渠道,向家长宣传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深远意义。 充分、系统、深入的宣传鼓动工作,使我校师生及家长达成了高度共识,为开展课题研究营造了浓厚的氛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理论武装健全结构达成共识后,进入实质性研究阶段。召开全校教工大会,使全校教职工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课题核心组。核心组成员包括教导主任、各年级组长和班主任及部分家长代表。课题组成立后的第
5、一件事就是发动大家广泛查阅搜集有关资料,组织深入学习总课题组提供的课题实施手册,尽快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理论水平,深入了解国内外研究动态,为进入实质性研究做好相应理论储备。这一阶段,我们安排了前测。给学生、家长发放问卷,广泛开展问卷调查,对问卷进行认真分析。根据分析得出的第一手资料,制定研究干预措施。(三)全员参与加强训练我们采用教育行动研究方法,结合学校教育教学整体要求,拟定阶段培养学生行为习惯指导性方案,老师们有选择地有所侧重地创造性地加以补充和实施。研究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我校努力构建的“群环场”育人体系的作用,强调全员育人,教育环节间的相互衔接,高度协同。特别重视榜样的示范作用,响亮地提出“
6、教师、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培养良好习惯”的口号,要求教师和家长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原则,一边深入进行理论研究,努力探讨习惯养成与人格形成之间的规律,一边摸索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具体操作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对学生具体进行训练培养习惯的操作中,充分利用少年儿童研究杂志,组织学生学习培养108个好习惯。精心设计学生良好习惯训练达标评比卡,引导学生拟定学期良好习惯培养训练计划,定期让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家长也定期对学生达标良好习惯培养进行评价,及时鼓励,让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具有可持续性。为了促进学生知行统一,我们在强调严格训练的同时,也特别注意帮助学生创造实
7、践的机会,组织系列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将良好习惯内化,促进其健全人格的形成。为了吸引学生自觉自主地参与,我们将行为习惯的培养达标与“三好生”、“文明标兵”、“文明班级”的评选有机结合起来。第二阶段(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一)系列活动,促进内化在对前阶段实验总结与反思的基础上,课题组针对前一阶段培养训练存在知行脱节的问题进行了战略调整,努力为学生营造培养习惯的平台,提供训练的载体,设计组织了若干系列活动,让孩子们在活生生的生活实践中培养习惯,让他们在生活的沃土中内化习惯。如:引导学生做自我的主人,培养对自己的责任心,课题组设计组织进行了“整理书包大赛”、“自查作业大赛”
8、、“自我服务技能大赛”等系列活动,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引导学生做家庭的主人,培养对家庭的责任心,设计组织进行了“今天我当家”、“假期好孩子评比”等系列活动,帮助学生进入家庭“子女”角色,培养主动承担力所能及家务劳动的习惯。引导学生做班级和学校的主人,培养学生对班级、学校的责任心,设计组织进行了“爱校如家人人有责”系列活动,人人承包小岗位,天天进行保洁工作,在活动中体验做主人的责任与快乐。引导学生做社会的主人,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设计组织进行了“手拉手”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关心帮助同龄人的过程中,获得触动与感悟。引导学生做国家的小主人,培养其做国家公民的责任心,设计组织进行了“为祖国
9、航天科技成就喝彩”等系列活动,发动学生给发射神舟试验飞船的航天专家写贺信,鼓励孩子们上互联网下载有关资料,举行主题队会,组织学生参加“中国航天夏令营”,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激励他们努力学习,引导他们从小立志成才将来报效祖国。(二)学习榜样,熏陶培养我校五(1)班学生张静,放学路上看见一个女孩被飞驶的出租车撞倒在马路上,一只脚被轧伤,张静赶忙请路人帮忙,将受伤女孩送进就近诊所。她搀扶着伤者就诊,在诊所安慰伤者,直到受伤女孩的母亲赶到诊所救助被撞女孩后,张静没有向任何人提起这件事。直到校长收到被救女孩母亲热情洋溢的感谢信,学校才得知张静见义勇为的感人事迹。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身边涌现出的榜样
10、更具有感召力。张静毫不犹豫向素不相识的受伤女孩伸出援助之手的消息传到学校后,学校授予张静“爱心小天使”称号,号召全校学生向张静学习。我们又因势利导,发动学生和家长一起对这件事情大讨论;少先队组织主题队会,引导学生谈感想,向身边的榜样学习。我们又号召全体学生向张静学习,学习她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从小事做起,注重培养良好的做人、做事、学习的好习惯,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关键的时候能表现出一个少年应有的精神风貌。一时间,全校掀起了“学习张静同学,争做优秀少年”的热潮。第三阶段(2007年11月至2008年7月)整体融合,全面渗透为了将习惯培养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机融合,课题组进一步
11、调整了实验部署,运用心理学正强化“代币制”相关理论及多元智能理论,以促进学生上进心为宗旨,制定学生成功计划,将学生的综合素质分解为赤色(习惯培养)系列、橙色(一日常规)系列、黄色(学习)系列、绿色(卫生环保)系列、青色(体育锻炼)系列、蓝色(艺术修养)系列、紫色(科技创造)系列、金色(特殊贡献)系列,共八个系列。引导学生制定个人成长计划,教师、家长对学生通过努力取得的每一点进步给予及时的肯定,并及时给他们颁发相应的标记物(“代币”),激励他们不懈地从一个成功向另一个成功攀登。将良好习惯的培养纳入到提高少年儿童综合素质中去。为了让学生直观地感觉到自己的每一点进步,课题组还确定各系列中每个子项的权
12、重。为了促使学生高度重视并自觉培养良好习惯,我们将橙色(习惯培养)系列中每一子项的权重订得很高,并且要求每个学生每学期至少达到橙色系列中的三个以上子项的要求,才能取得其它各系列达标的资格,我们称其为习惯先决原则。为了引导激励学生积小成功为大成功,不断向新的高度攀登,课题组将学生成功计划评价体系分为五个等级:第一级(红星级)凡达到任何系列中的其中一项要求,可获红星一枚。第二级(红花级)凡获得十枚红星者,可兑换一朵红花。第三级(红旗级)凡获得十枚红花者,可兑换一面红旗。第四级(金章级)凡获得十面红旗者,可兑换一枚金章。第五级(金杯级)凡获得十枚金章者,可兑换一座“成功杯”。每周,班级评比,颁发红星
13、;每月,年级评比,颁发红花;学校少先大队部颁发红旗和金章,学期末,校长给获得金杯的学生颁发“成功杯”。及时对学生取得的点滴成功给予肯定,激励他们不断走向新的成功,帮助他们养成积极进取永不放弃的习惯,为孩子们将来走向更大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四、研究结果的分析和讨论为了科学地进行研究结果的统计分析,我们选取若干核心习惯,编印了测量问卷,于2006年10月以三年级为测量评估年级,对全年级185人进行了前测;于2007年11月又对已经读四年级上学期的这一届学生进行了中测。前测和中测的试卷完全相同,因为已经过了一年多的时间,基本上不影响测评效果。因为中测时有插班生,所以样本容量增至192人。为了便于统计
14、分析,我们分别从前测和中测问卷中各抽取105份同名有效问卷,对每一项测评指标级差分别赋值为2、4、6、8、10分。60项指标中剔除控制指标,实质性有效指标为34项,其中关于做人习惯的指标16项,关于做事习惯的指标11项,关于学习习惯的指标7项。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前测结果和中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并进行了Z检验。如下表:核心习惯指标项平均分前 中测 测样本数Z值参考P值分析结果做人习惯16681052.130.05干预成效显著做事习惯114.5 81052.140.05干预成效显著学习习惯75.5 91052.470.05干预成效显著由此可知,经过一年半的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实践,学生做人、做事、
15、学习习惯有了明显的改变,主要表现为核心习惯的行为动力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我们认为,这些成效的取得,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采用教育行动研究的方法,使研究实践与教师常规教育教学工作密切结合,使干预措施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并且根据研究过程可以适时调整研究方案,做到边研究边行动,边行动边调控。这使研究有了较好的可操作性。2、积极引导,培训先行;全员参与,全面实施。这使研究工作不致于盲目,参与研究的人员研究行为规范,全校能形成良好的培养好习惯的氛围。3、培养学生好习惯做到了层层推进,注重养成教育。在研究设计中明确规划了各阶段研究的重点和目标,各个阶段环环相扣、有机联系,由外到内,逐步实现教育行为由“他
16、律”向“自律”转变;好习惯的培养不停留在口头上,不浮在面上,而是渗透在学生每时每刻的生活和学习当中,以养成为主。这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得以形成和巩固的重要条件。4、榜样示范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在研究过程中,注意发挥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让学生看到好习惯的楷模就在身边,对大家是一种很好的激励和教育,同时也有效地调动了大家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主动性。5、以培养好习惯为核心,组织的一系列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锻炼情境,一方面丰富了教育手段,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生活。只有生活化的教育才能润物细无声地使学生的好习惯内化为他们的素质。然而,我们也看到这第一第二阶段研究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对于学生核心习惯的培养
17、研究得很多,而对于其他方面的习惯培养研究得还很不够,不利于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培养方式虽然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但刻意的成分太多,生活化的程度还不高;家长参与还主要停留在态度上,对于学生家庭生活、家庭学习等方面的习惯培养还不得力,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学生集体对于学生好习惯的形成具有巨大的作用,如何充分发挥集体的教育功能?如何引导学生互相教育、互相激励,还需要进一步探讨。这些问题,我们将在第三阶段的研究实践中充分考虑,适当调整研究方案,努力取得更大的成功。五、研究预期我们的研究将在2008年7月结题。根据前面两个阶段的研究和探索,以及对后一阶段研究规划的调整,我们的课题研究将会取得预期的成果:学生整体表现出良好的综合素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有明显的提高,学校办学效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充分肯定;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专业理论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高,涌现出一批较高质量的研究论文和研究案例,课题组完成一篇较高水准的结题报告,努力出版一本有一定影响的“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研究”专集;研究成果通过省以上级别的专家鉴定,并在一定范围内推广,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