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真实的课堂,成功的体验观李平老师所授触龙说赵太后有感从教十几年,我听了许多同行的课,其中不乏一些优质课,从中也学到了许多新观念、新思维、新方法,提升了自己,发展了自己。但近两年,虽每听每有所获,却每听每有所憾。遗憾的是课堂精彩背后的虚假、学生热闹之后的低效、师生成功体验的缺失。看了李平老师所授触龙说赵太后的视频直录之后,终恍然大悟:师生成功的体验和快乐源自课堂的真实,即真实的参与、真正的互动、真情的倾入。唯有真实,才能成功,我们的课堂来不得半点虚假和作秀。“课堂的真实”的源泉在哪?源于人的性情,也源自于超前的课堂理念。我到过山东杜郎口中学,感动于山东人的自率;到过上海的建平,仰视他们的教学理念
2、,所以杜郎口可以成功,建平可以成功。我不知道李平老师是不是山东人,但这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我从课堂视频直录和半天的拜师学习中感受了她的直爽和睿智。触龙说赵太后一课中,师生“成功的体验”体现在哪里?一是设计流程的合理性:学生课前再预习2分钟,教师课堂导入,学习目标板书在黑板上,七个小组各自讨论,组与组间PK,老师适时点拨,优秀团队评比,朗读精彩片段,最后教师进行小结。二是“教”与“学”的完美“联姻”:从教师教的角度考虑,教师在课堂上主要任务是创设情境,为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搭桥铺路;从学生学的角度看,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自主探究,让学生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积累,进行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体验,并
3、对文本做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将自学的知识得以精确再现、精彩再现。教师既是学习的参与者,也是学习的监控者和指导者。在目标设计中,从学生角度出发进行学习定位,通过学习的材料的准备和学习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提供交际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从而使语言学习摆脱单纯的语言项目练习,成为有语境的、有意义的、有交际目的的语言实践。三是学生自主活动和展示的精彩程度:在问题的引领下,老师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解决问题,完成了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与整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在讨论中,学生成为了真正的学习主体,学生自主活动和自我展示让学习的兴趣和互助合作的精神得到提高,学生的特长得到发展。学生的简述很真实,因为
4、我们从他那层次感不清,逻辑性不是很强的分析中知道了学生应该能理解进谏艺术。如果逻辑感太强,就要小心其身后是否有参考书的影子或老师背后的“功劳”。四是学生思维得到充分发展:活动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以问题为引领,通过讨论,让学生感知,自行发现,在讨论、思考中,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目标得以落实,特长得到展示,思维得到发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提升。如学生在总结“触龙劝谏艺术”的时候如是说:第一个就是他迂回前进,层层深入;第二个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考虑、思考,尽量尊重、体谅别人;第三个他在说话时注意了拉近距离,注意了自己的口气,才能达到说话效果的最大化!当然,个人认为,还可以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文
5、化价值美,激发学生热爱文言文的情感。文言文作为中华文明最主要的载体之一,本身就是具有丰厚的文化性的,我们如果不向学生展示这些内容,就失去了文言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作用。触龙说赵太后一文所蕴含的劝谏的艺术性,不是一种个体行为,在很多中国古代士大夫的身上,我们都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因而这种劝谏的艺术性就成了一种文化内涵。所以,要讲劝谏艺术,个人觉得不能局限在这样的个例身上,我们要深入一点,既然是文言文课堂,我们可以让我们的课堂厚重一些,可以介绍点古代的经典劝谏、劝说故事,不仅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找准切点,换位思考,层层推理,推心置腹”的劝说艺术,还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文言文中的文化价值,激发热爱文言文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