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身心健康辅导方案近年来,随着职业压力的增强, 许多教师缺乏对自己身心健康调节与保护,一直处于亚健康的状态,教师身心健康问题已经不容回避。而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发展教育事业的关键所在。教师的身心健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要素,更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与保障。所以,必须让广大教师提高职业幸福指数,永葆生命的春天,特制定以下方案:一、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学校以校本培训为主要形式,对全体教师进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并结合评优课、优秀班集体评比、评教评学等活动,检查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并努力为教师成长搭建相互交流、展示成功的平台。二、加强尊师爱生教育。通过各种有效的方
2、式教育教师热爱学生,教育学生热爱教师,这样,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密切师生感情。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大有裨益,学生热爱教师,对教师良好心理的形成同样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三、关心教师生活。学校领导要了解教师的所盼、所需、所难,把解决教师的心理困惑与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结合起来。除了政治上的关心爱护外,对教师学习中的困难,工作上的失误,生活中的苦恼,人际关系上的摩擦加以理解和关心,为教师工作创造良好、和谐、宽松的环境。四、丰富教师的业余文化生活。想方设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尽可能多地组织教师进行文体娱乐活动,使教师的紧张情绪得到缓解,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化解种种不良情绪,保持健康良好的心理
3、状态。五、提高工作效率。制定相应措施重视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效率,避免随意延长教师工作时间,还应多关心骨干教师以及其他教学任务重的老师,让他们也有松弛、休闲的时间调节身心,消除疲劳。 六、为教师创设和谐的心理时空。 努力改革教师管理模式,变程式化、事务化的管理为人性化的管理,以教师为本,努力为教师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使管理更贴近教师的心灵世界,更贴近教师的职业心态。同时,要努力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扬名和扬长的各种机会,不断满足他们的成就需要使他们时时体验到被尊重、被关心的情感,从而保持舒畅平和的心情,轻松愉快地投人工作。总之,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提高全体教师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才能更好地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适应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