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操作方案申报单位:内江三小课题组申报时间:2010年11月4日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操 作 方 案一、课题研究目标:1、理论目标:构建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策略。2、实践目标:(1)发展性目标:面向全体学生,通过一定的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学习、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喜欢学习,促使其心理健康发展。(2)矫治性目标: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适当的矫治、使其恢复心理健康。二、课题研究方法:1、观察法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对学生的言语、行为、面部表情等外部特征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观察、
2、记录、以收集资料、了解他们的心理行为变化。2、访谈法与学生面对面地促膝谈心,对学生进行启发、疏导。3、教育实践法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如:游戏、小竞赛、与学生生活、经验息息相关的课文等进行心理健康教育。4、经验总结法教师及时对自己前期进行的研究进行阶段性总结,以发扬优点、改进不足,同时得到阶段性研究成果。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在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的前提下,把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与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所含的有关因素,自然地、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渗透式的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格,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使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健康的发展。具体将从以下几方面展开研究
3、:(1)挖掘小学语文教材,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小学语文教材是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是小学语文教师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小学语文教材涵盖的内容广泛,既有语言文字训练的内容,也有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将心理健康教育因素从众多的教育内容中提取出来,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师对小学语文教材的理解,进一步提高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2)在对学生学法指导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小学语文学法指导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它的内容不仅仅是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而且还包括指导学生掌握对所有影响学习的因素进行有效调控的方法。特别是心理调节方法,它对学法指导有着特殊的意义,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这
4、是因为心理因素(非智力因素)对学习起着启动、维持、强化作用,是影响学习的动力部分。本课题将通过对学生兴趣、动机、毅力和创造性思维的提高度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确定学法指导中各要素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联程度,从而探索出在学法指导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3)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优化学生性格针对少年儿童的可塑性的特点,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开展对学生的性格优化的渗透。注意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随时抓住问题作为教育契机,开展生动、直观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努力探索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性格教育的途径与模式。(4)在语文课外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语文课外活动具有开放性、愉悦性、自主性和活动性的特征,它是语文课堂教学
5、的延伸。它的开展,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拓展了新的渠道。在小学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让学生在语文课外实践中体验所学的心理健康知识,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同时,通过这些语文课外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来源于生活,实践于生活的基本道理。(5)正确评价学生,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通过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实施正确的评价,开展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着重研究评价体系中教师积极的期望和理想的集体氛围,与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关联程度。四、课题研究对象、研究时间、:课题研究对象:2010级、2006级的全体学生课题研究的时间为2010年2月到2013年4月,为期3年。课题组成员:课题负责:张礼强课题组组员
6、:刘丽华、许自君、张海燕、隆昌明四、课题研究原则:(1)适度性 在具体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应“适时有度”。所谓“适时”,就是在一节课的有限时间内,花在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只能利用35分钟时间),如果一节课40分钟的学科课有20分钟集中渗透,该叫心理健康教育课了。所谓“有度”,一是要注意渗透程度,二是要注意渗透梯度,即在了解学生个性心理及个别差异的基础上,尽量考虑各层次学生的可接受性及渗透的循序渐进;三是注意渗透效度,即教师要经常搜集学生的有关动态信息,适时调整渗透的策略,把握渗透的最佳时机。(2)灵活性 我们常说:教无定法。从教学设计取向看,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学生
7、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人格塑造,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可以问题为中心,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也可以活动为中心,加强心理训练,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从渗透形式上看,有分散式与集中式,集体式与个别式,讨论式与写作式等。从具体渗透方法来看,有移情体验法、角色扮演法、认知矫正法、游戏法等。在不同取向指导下,各种不同渗透形式和渗透方法的灵活运用便构成了不同的渗透策略。(3)随机性 要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和这些内容所蕴含的可利用资源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合理渗透点。虽然学科课程中蕴含有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但并非任何内容、任何时候都可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即便是语文学科也不是每篇课文每节课都能进行心理
8、健康教育的内部渗透。学科教学中的内部渗透贵在自然、贴切,“该出手时就(才)出手”,应尽量避免生硬渗透。五、课题研究步骤和措施:研究步骤:本研究课题预计在三年内完成,时间进展作如下安排:准备阶段2010.22010.4完成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申报工作,确定课题组成员及分工,进行理论资料的准备。调查分析,收集资料,起草课题实施方案及实施执行计划,对方案进行论证。实施阶段2010.52012.9根据实施执行计划进研究,分期举办各类教学研讨活动,广泛交流,收集第一手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等。总结阶段2012.92013.2对本课题研究的过程及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形成实验报告和课题总结报
9、告,并将专题论文汇编成集,为做好推广工作和开展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撰写结题报告,上好汇报课。完成一份结题报告,一份鉴定申请表和申请报告。教案、案例、反思、论文汇总。研究措施:(一)健全课题组织机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学校聘请了专家作为顾问,专门成立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实验小组。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搞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首先,我校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学校常派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研讨会流活动。其次,学校通过组织课题组成员教师订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等心育书刊、定期学习理论知识和经验交流、分发心育学习材料、观看专家讲座录像等途径,加强
10、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与业务能力。(二)确立研究课题,制订课题研究方案。为了使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工作进一步深入开展,课题组在专家的指导下,经过共同研究讨论,制订了课题实验方案。实验方案确立了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实验工作的原则、目标、措施、方法等一方面对实验工作提出了整体要求,统一认识,规范内容。另一方面,对实验目标进行分解、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层层落实,使课题实验工作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效地开展。(三)规范的课题管理机制 为了使课题的研究出成果,规范课题管理制度,完善并建立课题研究责任制,完善课题研究工作监督机制。(四)研究小学语文教材,充分挖掘蕴藏着心
11、理健康渗透因素的课文,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版)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悟性、灵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审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对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小学语文教材是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是小学语文教师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小学语文教材涵盖的内容广泛,既有语言文字训练的内容,也有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将心理健康教育因素从众多的教育内容中提取出来,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师对小学语文教材的理解,进一步提高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本课题组为了充分挖掘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心理健
12、康因素,帮助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科学的、系统的、有的放矢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做以下研究:1、挖掘,寻找渗透点。在教材挖掘心理渗透点,是语文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字、思想兼美的课文。其中有不少课文蕴藏着心理健康渗透因素。如:帮助学生克服依赖心理的课文有自己去吧、两只小狮子、小白兔和小灰兔;帮助学生排遣嫉妒情绪的课文,低年级有校园里的画,中年级有争吵,高年级有将相和等;如小鹿的减法爱发脾气的孩子我能行再来一次我是最弱小的吗掌声等课文,渗透了健康的心理品质教育,让学生学会关爱,培养学生的意志力,以及培养学生在现代社会中待人处事、与人交往的道德观念和能力。只要把握住这些
13、文章的人文性质,就能很好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2、把握契机,开展渗透。在语文课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上心理健康课。培养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仍是语文课的主要内容。那么何时巧妙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便成为语文教学的难点。我们不仅从课文中挖掘心理健康因素,还从“口语交际教学”、“作文教学以及读写例话教学”中有新的发现,例如一年级口语交际有趣的游戏的渗透目标是:体验无助和受助,培养学生合作精神。这一课的教学过程是组织学生做贴鼻子的游戏,进行生生、师生双向语文活动,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把渗透契机设在游戏过程中,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游戏,一组在没有同学帮助下,独自贴;一组在同学的帮助下去贴。当做完两组对比游戏之后,学生可真切地体验到无助时的无奈和受助时的愉快。3、设计活动,固强化。在语文课中向学生渗透了心理健康教育,就应有强化巩固。那么强化的形式主要是根据课文、根据学生设计一些精巧的活动。如:游戏活动、角色扮演、讨论活动、警言提示等。设计活动应遵循“少而精”注重实效,切不可加重学生负担。例如,在教学课文争吵,帮助学生排遣嫉妒心理的时候,设计了这样一个强化活动:讨论“当别人成功时,你对自己怎样说,可以避免嫉妒心理的产生?”让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实际上道出了排遣嫉妒心理的一些主要方法:友好竞争,学习欣赏,自我安慰等。这样学生在一种轻松民主的氛围下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强化,实现了自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