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知识社会学视角下我国当代家庭教育观念的传播与建构_高原.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08175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2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识社会学视角下我国当代家庭教育观念的传播与建构_高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知识社会学视角下我国当代家庭教育观念的传播与建构_高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知识社会学视角下我国当代家庭教育观念的传播与建构_高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育发展研究2023.6一、作为社会议题的家庭教育及其观念塑造(一)我国对于家庭教育的重视与家庭教育观念研究的不足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家庭、家教和家风建设进行过论述,其中有关“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的观点鲜明地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在政策导向方面,2010年颁布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 教育规划纲要)便开始在指导家庭教育工作上,作出了调研、制定、颁布“家庭教育法”的突破性、标志性决策;经过10年的酝酿,2021年10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并于2022年1月起施行,这意味着家庭教育以立法的形式受到了前所未

2、有的重视。对于家庭教育质量保障,家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现实中,父母与子女之间关系紧张、家庭教育失败屡见不鲜,并往往被归结为家长教育行为及其背后观念的失当。那么何为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这种正确的观念又是如何获得认同并深入家长内心的呢?目前,大多相关研究遵循一条学理化的路径,基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探讨了家长教育观念应然的“专业化”内涵。比如有研究回溯古代家庭教育智慧,认为其中“家国一体”“德教为先”“崇尚人格”“尚学”“早教”的传统内容和“慈严相济”“以身示范”“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注重环境”的教育方法对我们当今教育子女具有重要借鉴意义;1有研究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基础进行阐释,认

3、为当前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核心和内容为统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家庭教育文化,树立新时代的家庭教育价值观;2有研究通过实证方法讨论了诸如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家长教育期望对于家庭教育成效的相关性,并提出了优化策略;3还有研究以实验的方法探索了家长教育观念转变的影响因素和路径。4但此类研究却忽视了观念塑造更为宽广深远的社会环境,对于在实践当中家庭教育知识从何而来、如何传播、通过何种方式影响家长观念的形成、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效果等问题均缺乏相应高原/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副教授浙江外国语学院德国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杭州310023)知识社会学视角下我国当代家庭教育观念的传播与建构高原摘要:当前

4、,我国对于家庭教育愈发重视,但有关家庭教育观念的研究却忽视了其塑造的社会环境,对于在实践当中家庭教育知识从何而来、如何传播、通过何种方式影响家长观念的形成、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效果等问题均缺乏相应的关注。基于“知识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可以将家庭教育观念看作是经由社会建构的结果。大众媒体、科普读物、社会公益、文艺作品是当代我国家庭教育知识传播的主要途径,并随之在意识、方法、心态三个方面建构出家长对于家庭教育的理解。为了更好地传播家庭教育知识,帮助家长形成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应注意完善家庭教育知识传播过程中的内容转化机制、平台融合机制以及专业指导和危机干预机制。关键词:家庭教育观念;知识社会学;知识

5、传播;话语建构专题 家庭教育研究-45DOI:10.14121/ki.1008-3855.2023.06.011的关注。也正是由于现有研究缺乏针对从观念塑造到实践认同转化环节的考察,因此仅凭应然的“专业化”内涵审视和规训父母的家庭教育观念和行为的问题及原因、简单地批评父母的某种家庭教育观念落后、不科学,主张根据标准化的原则提供指导建议对于优化家庭教育实践和提升家庭教育成效,其作用是有限的。(二)知识社会学作为研究家庭教育观念的新视角为了突破现有研究的不足,本文注意到产生于上世纪20年代的“知识社会学”理论的发展和应用。这里的“知识”一词的含义包括思想、意识形态、法学观念、伦理观念、哲学、艺术、

6、科学和技术等观念,知识社会学主要就是研究思想、意识形态与社会群体、文化制度、历史情境、时代精神、民族文化心理等社会文化之间的联系,或者说是研究这些社会文化因素如何影响思想和意识形态的产生和发展。实际上,“观念塑造”作为一个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自20世纪以来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为了描述和解释观念的形成与变迁,源于知识社会学的“社会建构”理论经由涂尔干、韦伯、舍勒、伯格和卢克曼等学者逐步完善而得以运用,其具体机制大致可以概括为两种类型“自然演变”和“人为塑造”。所谓“自然演变”,意指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背景的变化,价值观的内涵会潜移默化地自然发生变化。例如,涂尔干与韦伯曾尝试分别

7、从西欧新教教义的扩散和资本主义发展的角度分析了职业伦理价值观的变迁;56而舍勒则明确了知识或观念都是社会生活的产物的观点。7国内同样有类似研究,比如有学者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社会结构的变迁和经济体制的转轨、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开放和文化碰撞以及主体意识的觉醒等因素,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内涵及其表现发生了一定变化;8又如有研究发现在社会意识形态的相互影响下,美国基础教育政策最终形成以“公平”为价值目标、“效率”为价值手段的“全面优质教育”理念。9所谓“人为塑造”,意指相关群体并非自然而然地形成价值观的共识,而是需要通过外在的行动主体(如国家、政党、企业家、知识阶层等)有意地塑造和灌输特定的价值观。

8、这种解释尤其体现在有关各国、各党派对于特定公民、人民的构建以及新的价值观塑造的研究当中。比如,文化社会学的研究表明国家文化观念是由诸多文化机制作用而成,包括宗教的领土化、印刷文化生产、国语统一等;10与此类似的研究还包括有关“英国人”“美国人”观念形成的分析。1112此外,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有“塑造”新民的意图,早在根据地时期,中共便开始了改造人民的价值观的征程;而到了新中国之后,这种改造就显得更加必要、迫切和明显。13时至今日,其深度和广度更是前所未有,特别是很多研究集中考察了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观念塑造和认同实践。14通过以上梳理可以发现,作为“社会建构”的具体机制,“自然演变

9、”与“人为塑造”并无本质区别,以此考察当代我国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既有可能也有必要。受此启发,本文将从知识社会学的视角切入,将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看作是经由社会建构的结果,认为现实中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来自于特定时期诸多社会因素的共同塑造,通过这种知识传播的过程最终建构了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二、家庭教育观念的知识传播“科学话语的传播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过程,个别科学家的工作并不能直接给社会提供普遍认可的科学概念,他们的成果必须有一定的传播手段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15家庭教育知识的传播路径也是多层次多方面的。从传播方式来看,大众媒体、科普读物、社会公益、文艺作品等均成为当代我国家庭教育知识传播的重要途径

10、。(一)大众媒体传播途径我国已有不少学者关注到了教育与大众媒体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大众媒体的舆论制造对于教育改革的影响作用,比如有学者指出作为重要的软力量教育发展舆论环境的建设,理应受到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关注;16有学者从公众参与教育改革角度指出,“随着传媒技术的不断发展,公民社会的渐趋形成,公民参与教育改革的热情持续增加,社会舆论对教育发展的影响正在加大”。17然而不仅仅是通过舆论制造的方式对教育改革起到影响作用,大众媒体从一开始就起着教育知识传播的功能,特别是随着当代媒介技术的发展,其“可供的物质性基础知识社会学视角下我国当代家庭教育观念的传播与建构-46成为社会化媒体中知识的重要成因”。1

11、8在一项针对全国12个城市3000余名家长的调查中,当被问及最喜欢的获取家庭教育指导的渠道时,79.6%的家长选择了“电视”“广播”,65.2%的家长选择了“报刊书籍”;而喜欢“家长学校老师指导”“与同事、朋友讨论”“专家咨询”的分别为33.8%、50.3%、10.1%,从整体上看明显低于对媒体的青睐。19尽管时过境迁,但是大众媒体仍然是传播家庭教育知识的重要途径。上个世纪末,由于网络媒体还没有今天这样普及,传统的报刊、杂志、电视、广播成为传播家庭教育知识的主要媒体形式。在纸质传媒中,一类是专门以“家庭教育”为主题的报刊,比如南京报业传媒集团于1993年创办了 家教周报,上海市教委直属上海教育

12、报刊总社于2000年主管、主办了上海地区唯一一张为优化家庭教育服务的报纸 家庭教育报等;另一类则是诸如 中国教育报 教育周报 等教育类报纸、杂志以及 人民日报 参考消息 等综合类报纸、杂志中有关家庭教育知识的撰文。在视听传媒中,中国教育电视台于1986称为国内第一个教育电视频道,后续各地方卫视的教育频道也陆续开播,其中便不乏家庭教育的相关内容。此外,一些电视台也会开设家庭教育专题栏目,比如上海电视台少儿频道 教子有方、东方卫视 教导有方 会邀请权威教育专家、儿童心理学家,直面时下最受家长关注的亲子教育话题,共同探讨家庭教育的有效方法和正确理念。进入新世纪之后,随着互联网和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传播

13、家庭教育知识的媒体形式更为多元。首先,很多传统媒体开通了网络平台,丰富传播途径。比如,早期的中国教育电视台在进入新千年后拓展了中国教育网络电视台,其中便有 家庭教育公开课 专题节目。此外,一些教育专家学者、一线教育工作者和教育机构组织也利用自媒体资源,通过开通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抖音账号等传播家庭教育的知识。(二)科普读物传播途径随着我国出版市场的发展,有关家庭教育的科普读物的发行数量显著增长,尤其自改革开放以来,涨势更是急剧攀升。有研究表明,在新中国建立以来出版和翻译的家庭教育方面的著作中,将近94%的著作是在改革开放后出版的。20由此可见,科普读物已成为当代我国家庭教育知识传播的重要途径

14、。借助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网站进行检索,以“家庭教育”作为主题词共查询到21777种著作,题名共查询到881种著作。为了更精确地统计,本文就题名中带有“家庭教育”的著作进行了数据分析,发现最早的一本为1923年杭州光华印书局出版的 家庭教育合璧(四卷本),出版量在最近15年内出现高潮,且总体呈现出稳中有增的趋势,其中2017年出版量达到峰值,为118种。2007-2021年间我国以“家庭教育”为主题的著作出版情况在所有21777种主题为“家庭教育”的著作中多以实际操作为主。其中有海内外名家学者有关家庭教育的经典文论,如陈鹤琴的的作品以 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与父母教育 陈鹤琴“家庭教育”家长使用手册

15、等为题名从改革开放以来至今多次反复出版;国外翻译编写的 蒙台梭利幼儿家庭教育法 家庭和儿童教育(马卡连柯)孩子的世界(池田大作)家庭学校(洛克)等等。也有现当代有关家庭教育实践的经验方法总结,比如 家庭教育的力量:十位麻省理工学生家长的教育手记 家是另一个学校:给父母的12种家庭教育能力 用最好的方法教育孩子 等等。此外,还有官方组织策划的专业指导性系列丛书,如2009年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开发、教育科学出版社与教育科学电子出版社联合出版,并由教育部关工委审查并向各级各类家长学校推荐使用的第一套家长学校系列教材家庭教育手册 出版,从幼儿园小班到初中三年级分12册编写,每册教材的课程

16、内容由课程名称、案例、了解孩子、案例分析、建议、大作业等组成;再如,教育部把加强家庭教育工作作为 2019 年“奋进之知识社会学视角下我国当代家庭教育观念的传播与建构-47笔”攻坚计划,研究制定家长、学校指导手册,开展家庭教育主题宣传活动,推广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和中国教育学会也邀请相关专家组织开展 家庭教育指导手册 编制工作并于2020年出版发行,其中包括学校卷1册以及覆盖从幼儿园到高中各学段的家长卷5册。(三)社会公益传播途径为加强家庭教育知识的传播广度,在政府的组织带动下,以专业人士为依托,社会公益团体、个人还积极运用展会、讲座、工作坊等活

17、动。这种传播方式能够将家庭教育的知识以简单实用的形式推广开来,渗透到民众的日常生活。这些活动多以专题讲座为主、以家庭教育个案咨询为辅,能够让参与者的个性化问题得到针对性解答;而一些线下的工作坊,更是能够让参与者沉浸式地学习和实践相关的知识技能。教育部等官方机构在有关家庭教育知识传播的社会公益活动方面率先表现出兴趣,比如在2010年颁布的 教育规划纲要 提出“倡导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推广成功的家庭教育经验,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和家庭教育水平,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之后,由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指导,中国教育学会主办,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卓越未来教育集团爱的教育研究院承办的“中国家庭教育知

18、识传播激励计划”应运而生,该计划包括征集优秀家庭教育案例、组织家庭教育思辨和讨论、开展家庭教育知识讲座、表彰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优秀家长等活动。2012年5月,中国家庭教育知识传播激励计划暨潍坊市第三届“家庭教育农村行”巡回报告活动启动仪式在山东省潍坊市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教育学会与潍坊市教育局共同主办,以“增进亲子关系,共建美好未来”为主题,包括124场家庭教育巡回报告会和 10 场亲子艺术团公益演出活动。21当年 8月,活动组委会在北京举行媒体见面会,向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 中国教育报 等10余家媒体通报了目前该计划实施进展和成果。与此同时,该计划还在新浪微博开通了账号,持续分享家

19、庭教育的经验。22除了由官方机构组织举办的公益活动外,一些行业专家和民间机构也会举办此类公益活动。比如,借助于此前教育官员的经历和教育研究者的身份,原杭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浙江外国语学院副教授蒋莉老师在退休之后开始兼职浙江省第一家民办教育科学研究院浙江省新思维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并积极投身于家庭教育知识传播的公益事业。比如,在“双减”政策实施不久,她便撰文梳理了“双减”背景下,家长普遍存在的15种困惑,包括校外学科培训消失后学校教育能否让孩子继续保持“优秀”、双减后孩子的竞争赛道和之前有什么不同、如何看待我们自身和孩子的关系等等,并组织了杭州范围内的近60位家长、教育从业者和专家学者在线下相聚一

20、堂展开讨论。23(四)文艺作品传播途径教育叙事因对日常教育“真相”的接近,故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成为教育理论和实践领域的热门话题。24有学者将教育叙事分成了“教育文学叙事”“教育电影叙事”“教育科学叙事”三种类型,25除了主要面向教育专家学者和实践工作者的作为学术研究的“教育科学叙事”之外,“教育文学叙事”“教育电影叙事”则是以文艺作品的形式更多地走向大众的寻常百姓家。随着民生问题逐渐被重视,青少年成长和家庭生活的主题成为文艺作品的选题重点。一方面,青少年的成长是在各种激烈的冲突中完成的,他们遭遇和化解诸多冲突时所要经历的迷茫、痛楚、执着、狂乱、顿悟,为文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26另一方面,

21、青少年成长、亲子关系已经成为当代大多数家庭的核心话题,这些也天然地构成了文艺作品的情节主线。在上个世纪末,一批以大中小学生青春少年的生活与学习为主题的小说称为畅销作品,比如 花季 雨季 十六岁的花季 十七岁不哭 男生贾里女生贾梅 等等,其中也不乏被改编成了电影或者电视剧版上了荧幕,其中的情节都会涉及到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的问题。进入新世纪之后,最先引起广泛关注的当属 家有儿女,直至今天,这部轻喜剧在家庭教育方面起到的作用仍旧被人们称道;27甚至在 家庭教育促进法之后,更是有人再次提及其重要作用,将其视为家庭教育、育儿带娃的“范本”。28而随着近年来考试升学压力所造成的教育焦虑不断膨胀,一系列以此

22、为背景的小说和影视剧也在短时间内数量激增。比如 虎妈猫爸 小欢喜 小离别知识社会学视角下我国当代家庭教育观念的传播与建构-48小舍得 少年派 等等,都是通过文艺叙事的方式描述和探讨此情此景中的家庭教育问题。除了国产文艺作品之外,也大有诸如 海蒂和爷爷 音乐之声 小孩不笨 天才少女 伦敦一家人 等国外译制片,同样是以家庭教育为叙述主题。除了小说和影视剧之外,其它形式的文艺表演也是传播家庭教育知识的载体。最具代表性的要数从1983年开始至今已有40年历程的春节联欢晚,尤其是其中的语言类节目就经常会涉及到家庭教育的问题,使观众从他者的生命叙事中触发对家庭教育观念的建构。从早些年牛群、冯巩的相声 瞧这

23、俩爹,到近些年金霏、陈曦的相声 如此家长 和沈腾等人的小品 占位子 等均是对其时引人关注的家庭教育热点问题的戏剧表现,在嬉笑怒骂的背后蕴涵着深刻的内涵道理。三、家庭教育观念的话语建构随着当代对于包括家庭教育在内的教育问题的全民重视,以及多元化媒介途径的丰富与普及,各种有关家庭教育的知识与信息在被不断地大量生产和广泛传播,随之建构出家长观念中有关家庭教育的理解话语。这其中既有积极方面的优化,同时也有消极方面的异化,比较明显地大致体现在有关家庭教育的意识、方法、心态三个方面。(一)意识层面:“父母是家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习总书记2016年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时曾说到“广大家庭都要重

24、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这在强调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背后,实际上也同时反衬了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家庭教育一度受到忽视。虽然我国自古以来有着悠久的家庭教育传统,也有着“养不教,父之过”的说法,但是受到近现代以来社会巨变带来的影响,经历了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从缓慢恢复到突飞猛进以及家庭结构的变迁,六十年代左右出生的一批父母要么忙于工作而无暇教育子女,要么由于个人知识文化水平较低而无力教育子女,很多时候在把孩子送到学校的时候,常常会跟老师说“老师,我把孩子就全交给你了”此类的话。尤其是对于流动儿童或者留守儿童来说,这种情

25、况更为常见,平时和父母交流的机会都少之又少,家庭教育更是极度缺失。随着当代有关家庭教育观念的迅速传播,七十年代之后出生的年轻父母开始越来越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特别是在经历了八十年代初“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每家每户只有一个独生子女,父母对于对于孩子的成长成才越来越关注,也尽可能地通过各种资源和途径主动获取家庭教育的知识经验。越来越多的父母逐渐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家庭所起到的作用也非常关键。同时,随着各种社会传播渠道有关“丧偶式家教”的探讨,父母们也了解到父母双方在良好的家庭教育中同等重要,两者缺一不可。尤其是随着一些影视作品的艺术化演绎,对于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理应起到的作用引发了全社会

26、的思考。(二)方法层面:“父母要尊重和平等地对待孩子”我国传统社会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观念在家庭关系中的复制造成了“家长主义”的盛行,导致在家庭教育目的方面要求孩子对于父母的绝对服从,在教育手段和方法上表现出专制和强硬的特点,这些不仅无益于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同时也抑制了个体创造性的培养,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这种现象直到七、八十年代的家庭教育中仍旧常见,乃至于在今天的社会中也不乏存在。也正是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新型民主观念的提出与推广,以及西方民主型家庭教育模式在国内的落地,社会各方面开始了对于传统亲子关系的重新审视。一批“指南”“漫谈”“随笔”类的文章、书籍随处可见,纷纷讨

27、论家庭教育的艺术、家庭关系与子女教育的问题。进入新世纪之后,新中国第八次基础教育改革非常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教育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尊重,这种理念伴随着学校教育也在家庭教育中开始普及。不仅仅是停留于理念层面,近年来有关如何在家庭教育中理解孩子、尊重孩子以及处理亲子关系成为具体技术层面的热点。其中比较典型的要数2009年在我国首次出版的 正面管教 和 非暴力沟通,其中前者更是在出版30多年的时间当中已经成为管教孩子的“黄金准则”,与两本著作相匹配的公益培训、讲座也在此之后风靡全国。与此同时,各知识社会学视角下我国当代家庭教育观念的传播与建构-49类自媒体平台也在近年来大量分享有关这一主题的科普短

28、文和视频,这既起到了意识强化的作用也提供了操作性指导。(三)心态层面:“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当代家长对于家庭教育越来越重视以及具体的家庭教育方法和亲子沟通技巧越来越高级确实是相关知识的传播所产生的积极效果,那么在家长与此同时所产生的教育焦虑感则是随之而来的消极影响。当代中国不少父母在经营家庭教育时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最早的出处已难以考证,但被经常提到的引起较大影响的事件是世纪之初时任教育部副部长韦钰院士感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基于脑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而紧急调整儿童早期发展政策时的呼吁。此话原意的核心是“神经教育学、脑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等研究发现,0-3

29、岁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期,但儿童发展不等于儿童教育,不等于幼儿园教育,更不等于提前教小学的课程,而是由父母用爱和陪伴来完成的”;2002年出版的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书,也同样用“起跑线”隐喻强调了家长不要落后在家庭教育理念上的观点。但如今的现实情况却是父母生怕自己的孩子学得不够早、不够多、不够全面,进而造成社会上的“鸡娃”比比皆是,父母拼尽全力,绝不让孩子落于人后。三四十年前,“分分分,家长的命根”是有关家长教育焦虑较早的描述;这种现象时至今日非但没有得到明显的改观,反倒是在文化课考试分数之外家长的“命根”有增无减。不难发现,近年来,家长在基于孩子意愿而选择性发展多方面兴趣当中的投入越来越多

30、,几近陷入疯狂的“内卷”。在家庭教育中,“虎妈狼爸”越来越多,反映了现实当中家长焦虑的教育心态。四、家庭教育观念传播与建构的机制创新不难发现,对于未接受过专门培养和专业训练的家长而言,他们获得教育知识、形成家庭教育观念的主要途径来自于社会传播。因此,为了在新时期更好地帮助家长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观念,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知识传播和观念建构的机制。(一)打通“学术下移”的内容转化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 飞入寻常百姓家”。实际上,无论何种理论,只有“入乡随俗”、转化成群众语言,才能与群众同频共振、为百姓所接受。理论和群众之间通过大众化、通俗化工作去搭建

31、桥梁,就是打通理论宣传宣讲的“最后一公里”。29家长教育观念的优化需要建立在理性认知的基础之上,理性认知的产生从其本源而言来自于有关家庭教育的严谨学术研究,但是在传播与应用的过程中必须做好“学术下移”的工作。打破理论的壁垒边界,进而实现“学术下移”的典型莫过于历史学领域,甚至因此而创生出了“公众史学”的概念,意旨于“让历史写作走出象牙塔,引向大众阅读”,并“使史学成为每个人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对每个人都有用”。进而使得一批非常有地位的历史学家愿意为民众书写历史,也在传统精英史学经典之外,产生出一大批与寻常百姓接轨的作品,无一例外都是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去再现日常人家喜闻乐见的故事。同样地,为了实

32、现家庭教育观念更好地在家长群体中传播和建构,其关键在于呈现方式的合理选择。无论在任何一种社会传播途径中,传播主体都要注意将广大的家长群众作为对象,将有关家庭教育的科学理据以通俗生动的文字、图片、视频、活动呈现出来。比如在相关书籍和公益活动中,更多地选择当下现实中的真实案例以平实晓畅的方式进行分析和解读、组织家长开展参与式体验活动,将“基本原理”解析成“常识常理”。此外,还应当充分发挥文艺作品的价值和功能,将理论和文艺相结合,创生出更多关照家庭教育现实的文学、影视作品。用小切口呈现大主题、用小故事讲清大道理,让家长群体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受到感染,提升家庭教育观念。(二)形成传播渠道多元协同的平台

33、融合机制伴随着人类传播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获取信息、建立观念的形式和效果也在不断丰富和优化。“从远古的口耳相传到今天的信息社会,人类不断地创造出新的传播媒介,每一次传播媒介技术的变迁无不体现出人类渴望冲破自身交流困境的努力,并且实质性地改变了人们的心智结构、日常生活以及整个社会的认知模式”。30目前看来,家长教育观念的社会传播路径主要包括了上述四种方式,这也是知识社会学视角下我国当代家庭教育观念的传播与建构-50现如今大多社会知识传播影响观念建构的主要路径。在新旧传播形式共存的今天,需要取长补短形成合力,发挥最大的传播效力。近几十年来,传播学领域中也应运而生了“媒介融合”概念,其广义层面的内涵

34、包括一切媒介及其有关要素的结合、汇聚甚至融合,不仅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还包括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在全球化媒介融合形势的催逼下,大规模的媒介融合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以此助力于资源共享和集中处理,进而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平台传播给受众。因此,家庭教育观念的传播主体应丰富传播途径,形成多元有机的传播体系。在传统媒体时代,报纸、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相对单一传播模式也较为程式化。但在如今融媒体背景下,传播主体可以充分利用多元资源和平台提升传播效果。比如对于热点的家庭教育话题或者政策,除了传统的书刊出版和新闻报道途径之外,还可以利用社会公益的方式组织相关

35、的讲座沙龙,基于“两微一端”以及短视频等方式及时分享和传播相关的案例和新闻。同时,传播方向的互动取向要求适时关注家长群体的反馈。应当注意到在融媒体时代,传播的方向已经逐渐由单向传播转变为双向传播。用户不仅可以甄选新闻,还可以对传播信息进行评价。此时,媒体引导舆论、取得话语权就显得尤其重要。比如,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 颁布之后,微博中用户的态度会走向两个极端,即“乐观积极”和“悲观消极”,从用户转评赞的情况来看同样出现两级分化的现象。为此,媒体应当捕捉用户的反馈信息,有针对性地引导家长的认知。(三)加强专业指导和危机干预机制鉴于家庭教育观念传播途径和传播主体多元化的现实,家长受此信息

36、爆炸的影响往往会变得手足无措,并更容易受到负面信息和情绪的影响。不置可否,当下的教育焦虑问题就是家长在处于各种教育现实和教育观念鱼龙混杂之中的心态写照。不难发现,近年来在人民群众对于“美好教育”憧憬与追求的过程中,家长的“教育焦虑”随之产生并且愈演愈烈。2018年的 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调查报告 显示,68%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感到“比较焦虑”或“非常焦虑”。然而,很多焦虑情绪都是由于受到一系列局限的、偏激的、甚至是错误信息和观念而产生的。正如有研究所表明,社交媒体通过大众传播及人际传播形成波及社会的放大效果,传播技术正在成为群体心态建构和扩散的隐性强动因。各种媒介通过文字、图片、符号、视频等方

37、式引导个体在广泛的、具象的社会比较中形成主题焦虑,并通过群体真实体验为负面情感的传播提供场域基础,进而在暗示性群体情感氛围的作用下推动焦虑的群体性扩散,进而从个体水平弥散为群体心态。31为此,家庭教育观念的传播过程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融入专业化的元素。传播主体应当有意识地运用专业人士的专业知识制造传播内容,帮助家长形成正确且积极的家庭教育观念。特别是在家长群体中出现诸如焦虑心态等观念危机的时候,需要运用专业权威的观点进行干预和指导。比如在媒体传播和社会公益传播中,借助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公共知识分子或者学者针对家长们关心的或者感到迷茫的话题进行解读和建议。此外,相关机构和政府部门应强化自身的传播能力,

38、积极引导家长家庭教育观念的形成。特别应注意对于相关政策和制度的精准解读和宣传、对于重要数据的公布和分析、对于虚假信息的抵制以正视听以及对于家长消极情绪进行正向引导和纾解等工作。比如,诸如“双减”“民转公”等触动家长敏感神经政策公布之时,应由专门的机构针对公众进行解读和宣讲,避免家长在面对纷繁甚至掺假信息时而产生的质疑和焦虑。本文系202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公共传播视域下教育焦虑的形成与纾解研究(21YJC880021)”;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十四五”教学改革项目“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师范生课堂教学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g20220445)的部分成果。(责任编辑陈霞)参考文献

39、1佘双好.我国古代家庭教育优良传统和方法探析从家训看我国古代家庭教育传统和方法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16-122.2翟博.树立新时代的家庭教育价值观J.教育研究,2016(3):92-98.知识社会学视角下我国当代家庭教育观念的传播与建构-51The Dissemin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Family Education Concep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Knowledge SociologyGAO Yuan(College of Education,Zhejiang

40、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Hangzhou 310023)Abstract:At present,our country has paid more attention to family education,but the research on the concept of familyeducation has ignored the social environment molded by the concept.In practice,knowledge of family education where comes from,how to

41、spread,how to shape the concept of parents and what kind of impact it has not yet been focused.Based on the theoreticalperspective of sociology of knowledge,parents concept of family education can be regarded as the result of social construction.Mass media,popular science reading material,social pub

42、lic welfare and literature and art works are important ways to spreadknowledge about family educ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and construct understanding discourse about family education in theconcept of parents in three aspects:consciousness,method and mentality.In order to better spread family educa

43、tion knowledge andhelp parents form the correct concept of family education,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improving the content transformationmechanism,platform integration mechanism,professional guidance and crisis intervention mechanism in the process of familyeducation knowledge spread.Keywords:fam

44、ily education concept,sociology of knowledge,knowledge spread,discourse construction3刘保中,张月云,李建新.社会经济地位、文化观念与家庭教育期望J.青年研究,2014(6):46-55+92.4“家长教育观念更新的实验研究”课题组.促进家长教育观念转变的实验探索J.教育研究,2002(4):67-73.5法涂尔干.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M.渠敬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6德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苏国勋,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7Scheler.Problems of Socio

45、logy.Translated by Manfred Frings.London:Routledge,1980.8廖小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价值观变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原因J.科学社会主义,2006(2):64-67.9王瑜,陈静.社会意识形态变迁下美国基础教育价值观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13(10):14-20.10Anderson,B.R.Imagined Communities: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London:Verso,1991.11Carringtona,B.et al.What Makes a P

46、erson British?Education Studies,Vol.21,No.2,1995.12美亨廷顿.谁是美国人?美国国民特性面临的挑战M.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13应星.村庄审判史中的道德与政治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14韩震,王临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时代新人的历史演进与现实路径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22-28.15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M.北京: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2007.16何春兰.关注我国教育舆论环境建设J.教育科学研究,2010(6):16-19.17骆正林.社会舆论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支持现状J.教育发展研究,2014(6):46-52.18朱婧雯.建构主义视域下媒介化知识传播与社会认知J.中州学刊,2022(1):166-172.19关颖.大众传媒对家庭教育的误导J.新闻记者,2005(8):74-76.20邹强.中国当代家庭教育变迁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21崔若峰.中国家庭教育知识传播激励计划启动J.中国教育学刊,2012(6):24.22人民网.“中国家庭教育知识传播激励计划”倡导科学家庭教育EB/OL.http:/ 一部有着教育意义的家庭情景喜剧,温馨搞笑的一家人EB/OL.https:/ 家有儿女 学家庭教育促进法EB/OL.https:/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