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国吉祥图案鹿图像的传承与演变_李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08174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5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吉祥图案鹿图像的传承与演变_李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国吉祥图案鹿图像的传承与演变_李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国吉祥图案鹿图像的传承与演变_李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学科聚焦 24鹿图像,是以自然界中的鹿这种动物为描绘对象,运用点、线、面和色块,以写实描绘或变形夸张等艺术手法创造出的视觉形象。其依存的物质载体为岩石、砖石、陶器、瓷器、纸绢、木板等。最早的鹿图像出现在史前岩画中,此时的岩画带有原始图腾崇拜和渔猎民族生活方式记述的痕迹,至有文字记载以后,因为鹿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鹿的线条优美,较猪马牛羊狗等动物形象更为秀丽、小巧,先民对鹿多有喜爱。说文中记载:“鹿,兽也。象头角四足之形。”1在历朝历代,人们都十分关注鹿图像,作为一种祥瑞之物,鹿图像也在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不断被阐释和利用,由原始时期单纯的图腾崇拜,演变成为祈求福寿禄,带有民俗韵味的吉祥图案。一

2、、蕴含符号寓意的鹿图形时代一切的艺术都源于生活,绘画作为一种艺术,是追寻文明记忆最早的证据,并且这种艺术形式也直接来源于人的生活实践。岩画是原始先民在岩石上所描绘的图案,它对事或物记录的功用大于审美装饰的功能,这种具有强烈符号寓意的鹿图像,从新石器彩陶一直延续到殷商甲骨、商周青铜器,直至先秦时代都有广泛影响。考古学家在山西芮城西侯度遗址中就发现过距今180 万年前人工切割过的鹿角骨,贾兰坡、王建认为这是人与鹿关联的最早证据。2刘锡城也在中国原始艺术一书中指出,最早的鹿图像可以追溯到距今万年以前的史前时期创作的岩画,其中阴山岩画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数量最多,也是最古老的岩画群。3阴山岩画题材十分广

3、泛,涉及最多的便是野生动物形象,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阿贵沟就有一幅描绘摘要:鹿自古就是人们心中的瑞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成为传统文化中重要的表现对象。传统的鹿图像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载体上的表现方式有所差异,根据其图形特点可以大致分成蕴含符号寓意的鹿图形时代、具有审美意识和叙事性的鹿画像时代、具有吉祥寓意的鹿图像时代。本文主要以宏观概括的方式,对鹿图像产生以及变化的过程进行了梳理,以期探究中国吉祥图案的发展规律。关键词:古代图像;鹿图像;演变中国吉祥图案鹿图像的传承与演变文/李洋 刘旭旭SHANDONG&ART 25大角鹿的阴山岩画(图 1),鹿角被刻画成树枝状,鹿头是点,鹿身体

4、是块面,鹿的后腿微屈,前腿做 S状弯屈,尾巴短小朝下,一副典型的静态卧鹿形象。在另一组刻画着鸵鸟、人面、鹿等元素的岩画(图 2)中,鹿的后腿微屈,前腿伸直,尾巴上扬,呈现出奔跑状态。阴山岩画的鹿图像基本都呈现着体型健硕的特点,如果是一组动物图像,鹿往往被刻画得比其他动物的身体都要庞大,常常被安排于图画中心的位置,以体现出王者之风。我们可以对鹿图像进行符号式解读,甚至可以将其理解为早期先民的一种语言。人们绘制鹿图像的目的与其他众多的原始艺术一样,是狩猎后喜悦的即兴之作,或是部落的图腾象征,或是巫术行为的结果。图像绘制的主要手法也在于表现鹿最突出的特征,所以在描绘时,对其最显著的特点即鹿角进行夸张

5、地表现。在阴山岩画中鹿角被刻画成单一竖直的树枝状,在一条主干的基础上向外散发出七八个不等的小枝条,而在贺兰山岩画(图 3、4)中,鹿角被绘画成向外舒展的树枝状,鹿角也由单一鹿角变成两个鹿角。鹿角在整个构图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大,整个鹿头都有失重之感。先民夸张鹿的角,主要的目的就是区别鹿与牛、羊等其他相似动物的区别,鹿这种动物最具攻击性的地方便在于鹿角,作为氏族图腾,夸张的鹿角也是一种力量的展示。岩画中的鹿图像基本上都是侧面刻画的雄鹿,相比而言,雌鹿、幼鹿较雄鹿可辨识度低一些,在绘画技巧不高的人类童年期,只要凸显雄鹿的鹿角便可以轻而易举地辨识出鹿与其他动物。但对于母鹿或小鹿的刻画多体现其小巧的一面,

6、这种形式的绘画就带有装饰性。在仰韶文化时期出土的彩陶盆(图 5、6)上图 1 阴山岩画大角鹿图 3 贺兰山岩画中的鹿纹图 2 阴山岩画鸵鸟和人面像图 4 贺兰山岩画中的鹿纹学科聚焦 26刻画了罕见的幼鹿形态,四只小鹿位于陶盆底部,两两对称,整体造型简单,却富于韵律感,这是目前为止发现比较早期的具有装饰性的幼鹿图。为了突出幼鹿活泼好动的特点,绘制者有意翘起鹿的前肢,营造出奔跑状态。鹿作为器物上的装饰纹案在商周时期也有体现。在妇好墓出土的商周时期青铜器鹿方鼎中的鹿图像(图7、8)也突出和夸张鹿的角用以增强辨识度。鹿图像已经脱离了写实的鹿形象,是一种鹿化的装饰纹样。青铜器在商周时期主要是作为祭祀的礼

7、器存在,要符合贵族礼制的要求,青铜器上的纹样要塑造一种将人置于恐惧与威严之下的严肃静穆、诡秘阴森的气氛。即使性情温顺的鹿也要刻画成巨睛凝视、鹿脸狰狞的形态。鹿头呈中轴线对称,这与此前常规的鹿图像不同,深受饕餮纹的影响,呈现出庄重、浑厚、典雅的风格。西周的玉佩鹿造型也非常注重头部的雕刻,这种对鹿的刻画又回归到史前岩画中的鹿形象,不同的是这一时期的鹿角刻画随意而自然,虽然整个鹿头仍呈现出失重之感,但是形体上的比例已经协调,已比较接近现实中鹿的形象。西周妇好墓出土的鹿玉佩(图9)鹿做回首状,后腿微屈高于腹、背部,获得了一定的体量感,鹿角的刻画已经是现实中麋鹿的造型。目前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西周鹿玉佩

8、(图 10),已经运用镂空和写实的手法塑造动态的鹿,鹿头后倾呈欲图 5 仰韶文化时期鹿纹彩陶盆图 7 河南妇好墓出土商晚时期鹿方鼎图 6 仰韶文化时期鹿纹彩陶盆中的鹿图像图 8 河南妇好墓出土商晚时期鹿方鼎上的鹿纹SHANDONG&ART 27奔跑状,体现出健硕的力量。但西周时期的鹿形玉佩呈现出程式化现象,体型较小,腿部粗壮,多为双角,或对称或不对称,并且鹿造型的不同多体现在鹿角上,通过现存完好的一些鹿玉佩(图 9、10、11)对比发现,除了鹿角的造型不同外,整体上几乎没有太多变化。鹿图像与古代文字“鹿”的起源也有很大的渊源,在河南安阳小屯村发现的刻字兽骨和龟甲中,能够辨认出的有关动物的文字

9、130 多个,其中“鹿”字是最多的。可以说“鹿”字是一种简化古朴的鹿图像。文字是抽象化的符号,拥有的信息记录功能大于审美的功能,但象形文字又体现出独特的审美意义。“鹿”字头戴两个树枝形的鹿角,头部中间长着独眼,依稀可以辨认出脚和尾巴。在甲骨文中“鹿”字千变万化,突出的双角都是最显著的特征,一般还包括上述的眼睛和蹄子(图 12)。古人又根据鹿的不同种类形态创造出不同的甲骨文字,例如长着大角的雄鹿(图 13)和未长角的鹿仔(图 14),这些都是通过鹿角做出的准确解读,可见鹿角的辨识在鹿图像中具有重要地位。鹿图像在这一时期带有写实的模仿性,图形的具象性很强,是一种模拟艺术,鹿是狩猎民族捕获的对象,史

10、前岩画的大部分创作都属于对生活的记述。这一时期的鹿图像,不遵守比例和透视关系,强烈突出鹿角的比重,鹿角成为辨识鹿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识。受绘画技术的限制,图像又呈现出稚拙、朴实、自然的图 9 河南妇好墓出土的鹿玉佩图 12 甲骨文中的鹿文字图 13 甲骨文中的鹿文字图 14 甲骨文中寓意为鹿仔的鹿文字图 11 河南妇好墓出土的鹿玉佩图 10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西周时期的玉佩学科聚焦 28风格。鹿的形象附着在某些载体上也显现出一定的象征性,鹿图像逐渐由追求写实的形似向表达的意象化、程式化甚至符号化转变,以致在鹿图像的基础上诞生了“鹿”文字。二、具有审美装饰性的鹿画像时代秦汉时期社会存在厚葬之风,

11、大量的墓室中的画像石、画像砖上雕刻有吉祥图案。当时贵族统治者崇尚不老成仙,百姓也迷信道教,希望不死成道,鹿在此时又具有通神职能,能引人升天,所以大量吉祥图像在此出现,鹿也成为成仙通灵主题的表现对象。在出土的秦代瓦当中,我们能发现很多造型各异的鹿图像。瓦当是中国古代房屋建造的重要构件,是檐头筒瓦前端的遮挡物。秦瓦当上的鹿图像不仅刻画精美,形象也逼真,体现出典型的审美属性。在秦瓦当(图15)中,圆形的瓦当面上刻画出一头雄鹿的形象,着重表现出雄鹿的健硕身躯以及力量的代表鹿角。这样的鹿图像以线面构成,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写实性。鹿整体上似做奔驰状,昂首挺胸,体态健硕,前腿向前弯屈,鹿尾翘立颇具有动态,并且

12、将雄鹿的枝角刻画得尤为精细、分明,准确地将鹿的动态特征表现出图 15 出土于陕西凤翔县的秦瓦当图 16 秦鹿纹瓦当图 18 东汉绥德墓门楣画像图 19 东汉绥德墓门门楣画像图 17 西汉画像石猎鹿图SHANDONG&ART 29来。曹明檀等对陕西凤翔雍城铁钩遗址出土的鹿纹瓦当研究表明,鹿图像在秦朝瓦当中还常常和其他动物纹样一同出现,并且鹿在画面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大。4在秦代鹿纹瓦当(图 16)中,就有雄鹿、幼鹿、狗和蟾蜍五种动物纹样。雄鹿占据中心位置,形象突出,超过整个画面一半,其余动物体积较小,围绕雄鹿周边,成为鹿图像的辅助图案。辅助图案的出现,增强了画面的叙事性和装饰性。鹿作为瓦当上的装饰图

13、案而存在,审美的需求往往放在第一位,雄健的鹿往往成为主要表现对象。汉代鹿图像主要依附在画像石和画像砖上,目前中国存世的汉画像石大约有一万多块,鹿作为古代的一种瑞兽,在画像石上得到充分地展现。与先秦时期的鹿图像对比,汉画像石中的鹿图像的画面叙事性很强。此时的鹿图像主要内涵意义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表现现实生活中的鹿,另一方面更多地表现祥瑞和神话故事。现实生活中鹿的表现以汉画像中的猎鹿图为代表(图 17),这些图像中鹿一般呈现为奔跑或跳跃状态,所展现的是一种雄性美或力量美。表现祥瑞和神话故事的鹿在汉代出现得最多,鹿在汉代还成为仙人的坐骑,成为可以沟通天地的神灵。在表现此题材的鹿图像中加入了人的夸

14、张想象,在鹿的躯体图 20 东汉画像石鹿拉车图 21 东汉画像砖中的仙人骑鹿图像图 22 北魏莫高窟敦煌壁画(局部)图 23 唐代银器鹿盘图 24 唐代银器鹿与石榴盘学科聚焦 30上大多出现像麒麟一样的斑点花纹(图 18),或是在躯体上刻画简单的飞翼(图 19)。作为先民得道成仙的辅助,鹿图像还往往和车搭配,形成汉朝独特的文化现象,例如在鹿拉车(图 20)、仙人骑鹿(图 21)等题材中,仙人模样的人骑鹿、架鹿车遨游于太空之中,表现出世人乘鹿升仙的吉祥寓意。秦汉时期的鹿图像主要体现出将鹿作为装饰物品来刻画的倾向,同时体现出强烈的神秘意味。鹿图像的艺术审美功能强化,图像更加注重整体的美,画面表现的

15、不仅仅是鹿作为动物的特征,人或其他动物开始出现,随着辅助图像的增多,整个图像的故事性或叙述性被表现出来。鹿图像在内容上主要包括对现实生活的描述和寄托精神诉求两个方面,并且对鹿图像的描绘刻画开始注重运用写实的手法。三、世俗化和吉祥寓意的鹿图画时代秦汉之后,中国的鹿文化逐渐世俗化和平民化,与民间信仰和民俗产生密切的关联。魏晋时期,佛庙寺窟中的宗教壁画中出现鹿,从辽代开始,磁州窑出现鹿瓷画,唐宋之后,鹿图像依附的形态主要有瓷器和织锦,明、清时期民俗化的年画为鹿图像提供了更广的表现空间。此时的图像体现出“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特点。将鹿作为祥瑞、神灵之物刻画在日常图 25 唐代联珠鹿纹锦图 27 唐代

16、剪纸对鹿拜塔图 26 敦煌莫高窟对鹿壁画图 28 宋代鹿衔灵芝图画砖SHANDONG&ART 31生活的各种器具之上,产生了很强的装饰意味。魏晋时期,佛教壁画大量存在,鹿与佛教有着很深的渊源。鹿是温和的动物,代表着慈悲、友谊。这一时期壁画中的鹿体态更加轻盈,鹿脖颈变长,逐渐脱离两汉健硕和肥美的造型,多以现实中充满灵性的梅花鹿为原型,追求更加灵巧的比例造型,四肢刻画得更加纤细,善于跳跃和飞奔,即便是没有翅膀,也能飞跃空中。此时对于鹿形象的表达更加自由,鹿角的刻画脱离了写实,为将鹿刻画成为出世的不俗之物服务。在北魏莫高窟佛教壁画(图 22)中,鹿身小巧而匀称,脖颈细长,腿部被处理成纤长的线,鹿角被

17、处理成火苗摇曳的旗帜状,具有浓厚的宗教神秘色彩。隋唐时期是中国艺术发展的又一个高峰,鹿图案也逐渐流行起来;同时唐代又是一个文化开放的朝代,在文化交流中,鹿图像自然受到外来文化影响,形成了与前代不同的风格。唐代出现的鹿角不仅仅局限于枝状,开始出现灵芝状或蘑菇状。鹿图像所依附的载体也主要为金银器和瓷器,此时的鹿多以静态的形象面世,分为立鹿和卧鹿,周围多装扮有花纹样式,非常典雅、大气。唐代银器鹿盘(图 23)中的鹿为站式,鹿角被异化为灵芝状,在鹿周围装饰有果叶图案。唐代银器鹿与石榴盘(图 24)刻画了一只静卧的鹿图案,鹿角也为扇形,呈灵芝状。不管是站立着的鹿还是卧鹿,图 29 宋代墓葬出土的瑞鹿衔灵

18、芝彩绘壁画图 31 宋瓷器中鹿纹图 30 北宋瓷枕鹿衔灵芝纹图 32 元代鹿纹瓷盘学科聚焦 32鹿除了异化的鹿角外,其他部分已经具象化和写实化。在唐代除写实的鹿图像外,还有极具装饰性的鹿图像,如唐代联珠鹿纹锦(图 25)中鹿的形象夸张、洗练,相同图案重复出现,极具节奏感。唐及后来的五代由于受佛教影响,鹿图像更多地表现出宗教意味,双鹿图案成为一种日常纹样。与秦代瓦当和汉画像石中的鹿图像不同,此时图像中的鹿一般为雌雄双鹿。敦煌莫高窟第 17 号窟的鹿壁画中,身上涂满斑点的双鹿一左一右并排而立,鹿角和鹿头呈现出优美的比例,最主要的是双鹿及整个图像呈现对称(图26)。出土于晚唐时期的 对鹿拜塔 剪纸(

19、图27),也属于轴对称图像。5到宋代,鹿图案依然受世俗青睐。在庆阳北石窟第 165 窟中,宋代重修坛基东壁花砖纹样,正是一只瑞鹿衔灵芝图案(图 28)。在宋代民俗中,有鹿出现的地方常常被称为福地,尤其是中原殡葬习俗中,亡者的墓穴如果能选择在鹿踏过或卧过的地方,常常有福佑子孙的寓意,因此鹿图像被广泛地运用到墓葬中。甘肃天水市秦州区中梁乡师家湾村发现宋代墓葬曾出土瑞鹿衔灵芝彩绘壁画(图 29)正是此时期的代表。鹿图像发展至宋代因与“禄”字同音,也谐音指俸禄,而灵芝在民间被传说成食之不老的仙草,在追求吉祥如意的心理影响下,鹿和灵芝的组合常常出现。北宋瓷枕鹿衔灵芝纹(图 30)左右对称构图,两鹿相对,

20、各衔一枝灵芝昂首而立,中间有一花山,顶端有对称花枝纹,表现出浓厚的吉祥寓意。在宋代日常所用的玉器和瓷器上鹿也多有表现,鹿也不再夸张其角,写实性更强(图 31),并且从宋元时期,鹿身上的斑点刻画越来越细密。到了元朝的鹿图像为了装饰的需要又脱离了写实性,鹿斑点遍布全身呈鳞片状,与麒麟身上的鳞片相似,此时的鹿也最接近传统麒麟的形象(图 32),瑞祥的寓意可见一斑。明清之后,鹿图像题材虽然丰富多彩,但主要还是围绕在吉祥文化符号的表达上,其中以表现小巧可爱观赏性为主,呈现出鹿的阴柔之美。这一时期,以戴角梅花鹿形象出现较多。戴角梅花鹿是对现实中鹿的极度美化,并且辅助图案表达,繁复而细致。明清时期年画开始在

21、民间逐渐流传起来,鹿作为一种寄托着吉祥寓意的图像成为年画的重要题材,更加细致、丰富和饱满的鹿图像多与仙鹤、蝙蝠、松柏共同构图,形成“鹿鹤同春”“寿星与鹿”“加官受禄”等主题,取其吉祥寓意。在“加官受禄”(图 33)题材的年画中,身穿官服的人物形象与梅花鹿组合在一起,通俗而直白地表达着世俗追求加官晋爵的美好寓意。与“加官受禄”同样的还有“鹿鹤同春”题材的年画,将鹿和鹤画在同一幅画面中,以“鹿鹤”谐音“六合”,表示天地四方与人同沐春晖。但是在多样化的表达下,寄托美好愿望的年画中的鹿基本固定了样式,成为民俗文化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代表长寿的瑞兽。这一时期,鹿图像表达得更加世俗化,随着艺术表达技巧的提升

22、,鹿图像更加逼真和细腻。鹿作为一图 33 年画加官受禄线描图SHANDONG&ART 33种艺术母题,多被民间的通俗艺术样式所接受,却处于文人艺术的边缘境地。作为民间的吉祥图案纹样,鹿图像在这一时期也呈现出一些共同的特征,呈对称形态的双鹿纹案样式大量出现,所依附的物质载体也多种多样。鹿与仙草的组合被运用,当然人们对于鹿角的刻画仍没有停止,鹿角的刻画或为逼真现实,或被灵芝仙草取代。结语先民对鹿图像的艺术表达从原始社会延续到近代,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蕴含符号寓意的鹿图形时代,具有审美装饰性的鹿画像时代,以及世俗化和吉祥寓意的鹿图画时代。在史前社会至秦朝时期,鹿图像被视为狩猎或图腾崇拜的对象,形象简

23、朴粗犷而不失优雅,主要以符号形式出现,具有一定的神秘主义和仪式性。随着社会的进步,鹿图像的表现形式逐渐丰富和多样化。在秦汉时期,鹿图像的表现形式更加栩栩如生,传递出更多情感和故事,先民将其刻画在房屋的瓦当和墓室的画像石、砖上,既具有审美属性又满足社会心理需求。在这一时期,人们开始逐渐将鹿图像赋予审美意识和叙事性的特质,不再仅仅视为一种符号。魏晋至明清时期,鹿图像被广泛应用于宗教壁画、瓷器、民间年画等题材中,图像表达细致生动,寓意丰富。在这一阶段,鹿图像被赋予了更加世俗化的属性,成为一种生活中常见的文化符号和艺术表现形式。作为中国吉祥图案的代表之一,鹿图像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象征意义,具有强烈的文

24、化认同和情感价值,其演变发展也是中国吉祥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注释:1 汉 许慎:注音版说文解字,中华书局,2015 年,第 201 页。2贾兰坡、王建:西侯度山西更新世早期古人类遗址,文物出版社,1978 年,第 67 页。3刘锡城:中国原始艺术,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 年,第 259 页。4曹明檀、赵丛苍、王保平:凤翔雍城出土的秦汉瓦当,载 考古与文物 1985年第4期,第3页。5张玉平:藏经洞出土对鹿拜塔剪纸图像考释兼与高启安先生商榷,载西北美术2014 年第 1 期,第 108110 页。作者简介:李洋,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京剧表演专业。现就职于淄博市张店区文化馆,群众文化馆员。刘旭旭,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艺术学理论专业。现就职于淄博市张店区文化馆,群众文化馆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