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课程标准下我对上好体育与健康课的几点认识.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077453 上传时间:2024-11-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标准下我对上好体育与健康课的几点认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课程标准下我对上好体育与健康课的几点认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程标准下我对上好体育与健康课的几点认识 新课程改革是新中国成立至今力度最大、最全面、要求最高的一次教育改革。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和深入之际,教师们所遇到的问题、困惑也越来越多,因此,我们必须把握方向,树立信心,以人为本,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将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入开展并推广。对新课标下上好体育课的几点认识与同仁们一起探讨。 一、     如何理解“新课程”与“新课标的课”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2)改革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努力体现课程的时代性。(3)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4)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 新课标课应该是:(1)目标统领教学内容。(2)淡化竞技体育技术教学体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创新精神。(3)寓生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于技术、技能学习之中。(4)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方式。(5)主题教学不要为了主题而刻意去表现主题,要以目标是否达成来衡量课标课成功与否。 二、“一堂好课”的新内涵 一堂好课的标准在于教师从多方面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教得有效、学得愉快,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体育运动。教得有效就是说一堂课有一堂课的目标,这节课你的目标没有完成,无论你教法多好,教态多么美丽动人,采取了怎样先进的、生动有趣的多媒体教学,这节课一定是失败的。一堂课上完后,学生学会了什么,有多少人基本学会,老师一定要心中有底。本质上来说体育教学当然要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技能、技巧、锻炼的方法等,只不过由传统的教师包教,改为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合作学习。其次,学得愉快就是说学生在这节课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是愉快的,是充满兴趣的。这里要避免几个误区:一是片面追求热闹的场面,以为学生笑了、运动了、气氛热烈了就是好课。二是单纯的兴趣观。学习的有趣与学生的思考、探究应有机结合,毕竟体育课不仅仅是玩,它还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的问题。 三、    教学内容的选择 新课标教学内容的变化更多表现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更新上,对传统教材的更新与改造,使学习内容贴近了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有了亲近感,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怎样选择学习内容呢?(1)目标统领学习内容。(2)学习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3)学习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一堂课后学生学到了什么?传统体育教学重视竞技性的技能、技巧教学,而在新课标下也必须要教学一定的技巧、技能。运动项目成百上千,不过所选内容要求结合学生的兴趣、生活、生存需要,不能脱离学生生活实际。要对学生终身有益,使学生获得终身体育所必备的基本技能和体能条件。因此,理应因地制宜选择学生喜欢,感兴趣,爱好的体育运动内容和民间体育运动。 四、    教学方法的创新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目标的达成来统领教学内容和教法的选择的。同一教学内容如果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所达成的学习目标是不同的。传统的教学方法不适应《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维度完成中小学体育教学任务,因而教法的改进与创新能为学生提出各种练习方法供其参与,使其择优而行。 (1)以适应学生因身高、体重、智能、能力等造成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的运动,在生理上获得快感,在心理上得到满足,学到新知识,运动技术和社会适应能力得到提高。 (2)重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展,满足学生的创新欲。 (3)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为学生创造生动、主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4)教学方法的创新应与学法创新相结合。对于学生“会学”与“学会”更重要;对于教师,教会学生锻炼比带着学生锻炼更为重要。 (5)注重学生良好情感体验与获得,艺术地创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在运动中与老师同伴相处和睦快乐,使学生学有所得,乐在其中。 五、有效执行课堂常规 俗话说: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为保证一堂课能在和谐、愉快的气氛中进行教与学。符合学生安全、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常规还是要坚持。如对服装的要求,上课下课的整队、集合等要求。队列、队形练习也是不可缺的,它不仅有助于健身,对组织纪律的教育和精神面貌都大有益处。当然队列、队形练习的内容,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要求来选择,不是说实行新课标了,这些传统的东西就都过时了,都必须抛弃,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我认为,必要的课堂常规是新课标下上好体育课的保证。 六、教师的指导作用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双向活动,教师既是指导者又是参与者。教师的指导作用,就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要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去思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要紧密结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时要充满激情,有活力,要突出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学生是身心发育尚未成熟的处于发展中的主体,他们的体育知识和经验是有限的,运动兴趣和爱好需要教师去激发和培养,体育需求需要教师去启发和引导。因此,在体育课程教学中不能一切围着学生“兴趣”转,一切都由着他们的“天性”和“本能”来,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七、体育课的运动量和强度 新体育课程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身心投入体育活动中去,而传统课要求的运动量、密度、强度检查是为了掌握学生运动情况,提高学生的技能和技术水平。新课标课中的运动量和强度,没有不行,过大也不行,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人而异来安排,这样学生的体质才能增强。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促进学生全身心投入体育活动中去,使学生生理、心理得到健康全面地发展,运动量自然达到。 八、 场地器材、多媒体等的运用 新《课标》体育改革,灵活性大,约束力减小,这给体育教学改革指出了一个重要的方向。无论是公开课、研讨课还是日常课都要有一定的场地器材,而场地、器材是搞好体育教学的物质基础之一,农村中学的运动场地、设施、器材赶不上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配置,我们必须因地制宜,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能动性,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利用适宜的体育场地器材,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是一种趋势,但不是所有的课都要用,所有的学校都能用。对于体育课来说,多媒体更多的是让学生课后、课余时间去借鉴,去操作,去查找锻炼方法、体育知识、健康知识和正确动作等。音乐在体育课中的运用对组织教学、活跃气氛、陶冶性情、放松整理有很好的辅助作用,但要根据运动内容选择适当的音乐。 九、体育课中的思想教育 体育课思想教育要自然,不要牵强附会,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与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并不矛盾,“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有的教学内容本身就可以进行思想教育,如篮球运动,它就将吃苦耐劳、协作意识、团队精神、集体主义等意志品质教育渗透在运动中。还有很多民族传统体育、地方教材都是这样。 体育的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贯彻和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有效地促进和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要按照目标来进行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是衡量体育课成功与否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