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课改的深入,许多教师都把新课标倡导的新理念、新精神融入教学之中,特别是在课堂教学方法上推陈出新,教学效果明显增强。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与新课改的前所未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一些教师对新课标理念的认识和操作上还存在一定的偏差,盲目地追求所谓的“新”,而忽视了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从而影响到了教学质量。如在构建生活化的课堂中,把生活化等同于上课多举例,不管需不需要,合不合适,一味摆出很多例子,让学生应接不暇。有的教师让学生想方设法去收集资料,并花大量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交流展示,而课本却被冷落在一边。由于举例内容过多过滥,每个例子只能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所以不能
2、真正构建生活化的政治课堂,反而连基本的课堂教学目标也不能实现。那么如何构建生活化的课堂呢?我们应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知识、感悟知识、理解知识,让学生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知识,回到生活中去。第一,教师要备“生活”,即搜集信息,积淀生活素材以往,教师课前花在教材教参上的时间相当多,比如认真分析,全面掌握每个知识点,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是关注教材知识,关注如何突出重难点,而往往忽视了学生生活的实际,忽视了社会生活实际。面对新形势,教师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即备“学生生活”。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今天学生不再深居“象牙塔”,而是放眼全世界,他们不仅仅关心课本知识,
3、更关注社会生活,作为教师更应开阔自己的眼界,了解更多的外部世界的信息,即备“社会生活”。把一些符合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和接受能力的事件整合到教学中来,使教学内容充满鲜活的生活气息,从而保证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同步,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第二,要善于赋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思想品德教育的意义,促使学生的生活是健康的、积极的。学生在进入课堂之前,并不是白板一块,而是有着相当丰富的生活经验。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学就是对学生进行价值上的引导,促使学生已有的经验得以朝着积极的方向转化、发展,过健康、有意义的生活。这就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把握其思想动态的基础上,努力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回模拟
4、化的生活,引导学生观察、辩认、讨论、分析生活现象,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如在讲授“珍惜和爱护我们的生命”一课时,通过设置情境,进行社会安全常识竞赛,让学生在生活中分析、讨论,从而增强其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第三,强化生活实践环节,增进生活体验实践性也是政治课所追求的目标。因为思想品德本质上不只是一套知识体系,而是一个人的思想倾向和言行的表现。思想品德必须在实际生活的环境中,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得以体验和内化,达到思想的提升和品德的形成。可见,缺少实践环节,思想政治课教学就成了“空中楼阁”。所以教师应认识实践的重要性,针对每课内容,创造性地组织学生走进社会生活世界,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经风雨、见世面,体验生活,体验社会,从而促进知行统一,造就学生的生活本领。第四,教师要适时适量呈现“生活”,即对收集整理的信息、实例要运用得当。在课堂上,生活实例呈现适时,会起到画龙点睛,事半功倍的作用。相反,若呈现不适,不仅不会达到预期效果,反而扰乱学生思维。另外适量呈现也很重要。在教学中,我们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我们所传授的知识更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