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虚怀若谷的故事范文(通用 3 篇)第 1 篇:虚怀若谷的故事 柴潮生,字禹门,仁和(今浙江杭州市)人。雍正二年(1724年)举人,授内阁中书,充军机处章京(清军机处军机大臣属下官吏,负责处理文书)。乾隆七年(1742 年),考山西道(省、府之间一级的官员,分道管辖,督察地方)监察御史。柴潮生上奏说:“我读皇帝指示有这样的话:你们九卿(清代有大、小九卿之分,官职无明文规定,小九卿一说指太常、太仆、大理、鸿胪、光禄寺卿、通政使、国子监祭酒、翰林院掌院学士、都察院左都御史)当中能够指责非难于君主皇帝的有什么人?陈述好的施政方针、闭塞邪门歪道的有哪些事?这实在是我皇帝的谦虚胸怀好像山谷那样宽广,听从直
2、言规劝不以违逆论罪的深厚心意”。第 2 篇:虚怀若谷的故事 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圉,聪敏好学,十分谦善。孔圉后,卫国国君为了让后人学习和发扬他的好学精力,特别赐给他一个文的称谓。孔子有个学生名叫子贡,也是卫国人,他以为孔圉并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好,不该得到那么高的点评。所以去问孔子:凭什么赐给孔圉文的称谓?孔子说:孔圉十分勤奋好学,聪明灵敏,并且经常向比自己位置低下的人讨教,一点儿也不感到羞耻。虚怀若谷:指不以向学识或职位较低的人讨教为耻。第 3 篇:虚怀若谷的故事 老子:“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又:“上德若谷。”王弼注:“不德其德,无所怀也。”后因以“虚怀若谷”形容非常虚心,心胸开阔。所谓“大盈若缺,大智若愚。”最大的声音反而听不见,最白的东西反而有污点。整天穿金戴银的人恐怕不一定真有钱;柔弱的人不一定胆小;糊涂的人不一定真傻。圣人的胸怀空虚得好像天地间的风箱,又好似山间的低谷,无边无际。所以他对自己从没有过自满。因为低谷容易充满,而高岭容易失去。只有汇小溪、纳百川才能成为江海湖泊。这才是道德经中“虚怀若谷”的真缔!虚怀若谷,典自道德经“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