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智能工程主要质量通病防治手册
一、
周界报警系统质量通病及防治
质量通病1 、系统误报频繁或不报
原因分析
1、绿化影响
2、终端电压不稳定
3、接线外漏水导致短路
防治措施
1、检查误报处有无绿化情况,协调相关部门进行修剪
2、考虑线路压降,提高控制电压或现场取电进行变压
3、加强前端接线处防水措施,保证施工工艺达标
质量通病2 实际防护效果达不到国家规范要求
原因分析
1、安装不规范
2、围墙设计存在问题
防治措施
1、严格按国家规范进行设计及施工
2、在围墙建设前与甲方进行沟通,使围墙形状能达到防范效果
质量通病3 安装效果不美观
原因分析
1、安装位置设计不合理
2、加工件做工不精细
防治措施
1、设计定位时充分考虑围墙特点,提前介入
2、加工件设计要注意各段围墙不同特点,同时加工要精致
二、家庭报警系统质量通病及防治
质量通病1 系统误报频繁
原因分析
1、产品质量有问题
2、系统设计有缺陷
3、接线施工不规范
防治措施
1、设计时应考虑成熟、稳定产品
2、设计应考虑选用成熟、稳定的系统,同时合理进行系统设计
3、加强管理,严格按图纸、按安装说明书进行施工
质量通病2 收不到报警信号
原因分析
1、编码错误
2、线路不通
防治措施
1、有大量编码工作,应严格一一对应,全部进行测试
2、严格按安装手册接线,保证线路畅通
质量通病3 调试不通
原因分析
1、安装存在问题
防治措施
1、施工人员事先参与系统安装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
质量通病4 系统调试不稳定
原因分析
1、系统质量可能有问题
2、施工工艺可能有问题
防治措施
1、设计时选用成熟、稳定产品
2、接线、防水等工艺要求严格按照规范进行
三、视频监控系统质量通病及防治
质量通病1 夜间效果不好
原因分析
1、摄像机功能定位问题
2、因无灯光摄像效果不好
防治措施
1、可考虑采用红外摄像机,但白天效果差,远程传输有压降和
干扰问题
2、事先与甲方协调,摄像机处加强灯光照射
质量通病2 图像指标达不到规范要求
原因分析
1、线路过长
2、调试不合理
3、摄像机或镜头选用有问题
防治措施
1、如果摄像点与监控中心距离过远,应考虑采用光纤传输
2、摄像机调试应达到最佳效果
3、设计时应考虑成熟、稳定产品,同时杜绝假货
质量通病3 图像晃动厉害
原因分析
1、立杆底座不牢
2、立杆、支架过细、过轻
防治措施
1、立杆底座浇铸水泥墩,并用与立杆底部用膨胀镙丝固定
2、设计加工是要注意避免以上因素
质量通病4 图像看不清车牌
原因分析
1、摄像机角度问题
2、镜头选用问题
防治措施
1、安装时需注意摄像机角度,保证有效画面合理
2、应根据现场情况选用合适的镜头
四、楼宇对讲系统质量通病及防治
质量通病1 声音、图像干扰
原因分析
1、系统附近有大的强电源
2、其他系统不符合规范标准
防治措施
1、设计施工时尽量避开强电源,特别是配置房,同时应避免电梯三方通话设备接入对讲系统
2、设计时选用符合规范的系统
质量通病2 图像指标达不到规范要求
原因分析
1、线路过长
2、施工工艺问题
防治措施
1、如果与监控中心距离过远,应考虑采用光纤传输
2、加强现场施工管理,按规范施工
质量通病3 门口机、分机安装过高或过低
原因分析
1、预埋不到位
防治措施
1、预埋阶段应加强现场管理,严格按规范和图纸施工
质量通病4 分机容易烧坏
原因分析
1、调使用过程电压不稳定,冲击电流过大
防治措施
1、在各分机前加装隔离保护设备
五、预埋管路质量通病及防治
质量通病1 管路大小及位置与图纸有出入
原因分析
1、未按图施工,现场随意变更
防治措施
1、加强预埋过程管理,对未按图施工情况要进行处罚
质量通病2 管路不通
原因分析
1、土建影响
2、保护不到位
防治措施
1、加强预埋过程管理,同时尽量在内墙粉刷前完成穿线,以便整改
2、预埋完成后应对管口做好保护工作,以防泥沙进入
质量通病3 设计管路不够或过细
原因分析
1、图纸设计时依据的是初步方案,引起问题
防治措施
1、在今后工程中未确定最后方案而要进行图纸设计时,应做好充分的预留
六、线路质量通病及防治
质量通病1 室外线路传输质量不好
原因分析
1、接头过多
2、线路质量不符合要求
防治措施
1、尽可能的不接线,实在避免不了的要充分做好防护措施
2、设计时考虑采用带有一定防护功能的线缆
质量通病2 室外线路传输质量不好
原因分析
1、接线质量有问题
防治措施
1、接头要全部采用焊锡加固,避免直接线
质量通病3 接线部分易氧化
原因分析
1、接头防护没做好
防治措施
1、接头处要严格按施工工艺来做,避免偷工减料
七、机房工程系统质量通病及防治
质量通病1 各系统不稳定
原因分析
1、接地未做好
防治措施
1、严格按国家标准做好单独接地或联合接地,并保证接地质量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2014年5月26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