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读《蜘蛛和蚕》有感.docx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6063267 上传时间:2024-11-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蜘蛛和蚕》有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读《蜘蛛和蚕》有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读《蜘蛛和蚕》有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读《蜘蛛和蚕》有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读《蜘蛛和蚕》有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读蜘蛛和蚕有感 最近我读了蜘蛛和蚕这个故事后,感悟良多。 蜘蛛每天兢兢业业地织网,捕捉昆虫,而蚕结上一个茧,便在里面“呼呼大睡”。可是,蜘蛛的辛勤劳动得不到回报,蚕的“懒惰”人们却称赞不已,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是蚕对人类的贡献大。 蜘蛛虽然经常辛勤地织网,但它是为了网住更多的昆虫方便自已吃饱,这便是自私自利的行为。蚕与蜘蛛不同,它能结茧吐丝。有句谚语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蚕用它的生命换来了丝。而它的丝可以做成许多对人类有用的东西,所以人们十分喜欢它。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乐于助人,舍己为人。如清洁工人为了给大家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不辞劳苦地工作,白衣天使尽心尽力地为病人解除

2、痛苦,挽救生命,边防战士为了保卫祖国而离开亲人.啊。他们不正是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蚕吗。然而,也有些人自私自利,贪脏枉法,只为自已不为他人,如贪官利用公款大吃大喝,小偷危害社会,而他们就是一只只可耻的蜘蛛。相对于蚕,难道这种行为不卑鄙吗。 在人们的生活中,需要有这样无私奉献的“蚕”,这些“蚕”为人类能生活得更好,不惜付出汗水甚至生命,他们的伟大,他们的高尚,我们应永远记在心中。对于蜘蛛,他们的卑鄙龌龊,令人们难以启齿。 我决心向蚕学习,为祖国献出一份力量。同时我呼吁。蜘蛛们醒醒吧。 第二篇:读蚕和蜘蛛的后感读蚕和蜘蛛的后感 三(11)张浩 蚕和蜘蛛这篇文章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 蚕的一生是短暂的,也

3、是不平凡的。伴随着吃桑叶的“沙沙”声,幼蚕一天天长大。长大后,它就一丝不苟地吐司,心灵手巧的姑娘们用蚕吐出的丝织成了五彩斑斓的丝绸。“春蚕到死丝方尽”,这不正是蚕儿无私奉献精神的写照吗。 蜘蛛也是纺织能手,它吐的丝织就的网又密又细,丝丝相扣,解释耐久。你知道它为什么吐丝吗。它吐丝织网的目的是为了捕捉昆虫,填饱自己的肚子。 我欣赏蚕儿无私奉献的精神,批评蜘蛛自私自利的生活作风。我们要用勤劳的双手,为社会服务,创造美好的生活。 第三篇:读将军和蜘蛛有感读将军和蜘蛛有感 在去年的寒假,我读了将军和蜘蛛这篇文章。我很敬佩将军,敬佩将军坚持不放弃的精神。 这篇文章讲的是英国的威灵顿将军率领军队与比自己人

4、数多、武器好的拿破仑军队交战,六次都失败了,威灵顿垂头丧气,躲到了深山的一间简陋的棚子里,看见一只蜘蛛在织网,网被风雨打破了好多次,但它好像不知道气馁,最终结网成功。威灵顿将军被蜘蛛感动了。他第七次进攻,终于打败了拿破仑。读了这篇文章,我明白了坚持就是胜利,失败是成功之母,要仔细观察就可以获得好多启迪。 于是,我将感悟应用到实践中去。我有一道题不会,遇到了困难,我把这类题多做一些,就可以做出来。还有一次,我去走山路,山路很陡,我走了好长时间,脚也磨出了泡,就耍脾气。妈妈告诉我,山上的风景很美,我于是坚持下去了。终于来到了山顶,看见成群的蝴蝶翩翩起舞,山羊悠闲地吃着嫩绿的青草,树木沐浴在一览无云

5、的蓝天下。我激动地叫着,喊着,妈妈兴奋地说:你真是好样的。我明白了坚持就是胜利。我就是那个威灵顿。 这个故事给了我很多启迪,我希望更多的小朋友去读,相信也同样会有收获 新疆乌鲁木齐实验小学(122小)三 (五)班三年级:陈钰皓 第四篇:读神奇的蜘蛛有感读神奇的蜘蛛有感 这本神奇的蜘蛛是女儿的同学米奇的,我们交换来的书,女儿还是挺喜欢看的。 记得女儿小时候的时候看见家里有那种小小的蜘蛛都会吓得大叫,现在大了也不怎么怕了。看了这本书对蜘蛛的了解还真是多了不少。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琳达。格拉泽/着,盖伊。w.霍兰/绘,胡梦迪/译,是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的。 蜘蛛有8条细长的腿,每一天腿上都有纤细的绒

6、毛,可以感知飞虫在空中挥动翅膀时产生的气流。一只苍蝇站在了黏糊糊的网上。蜘蛛的腿就好像我们的手指,能灵活的随意弯曲、伸展,配合吐丝的节奏,蜘蛛依靠他的腿把猎物缠绕,包裹起来。 蛛丝是从哪里来的呢。原来蜘蛛的身体里能产生一种液体,这种液体从蜘蛛尾部的一个小洞里排出来,形成蛛丝。 当蜘蛛宝宝孵出来的时候,它们就会吐出细细的丝,然后借助风力离开妈妈的网,落到其他地方,开始独立的新生活。 这本书的最后还有很多蜘蛛的知识问答,真是很全面,让我们对蜘蛛的各种特性了解了很多。我们最关心的就是蜘蛛有没有毒,大部分的蜘蛛都是有益的,只有少数是危险的。一只蜘蛛一天吃一只昆虫,这样蜘蛛每天就会吃掉成千上万的昆虫。如

7、果没有蜘蛛这些昆虫会毁坏植物,农作物。因为蜘蛛分布广泛,所以所有吃害虫的动物加起来都没有蜘蛛吃掉的害虫多。尽管蜘蛛很小,它们却对于维持地球上昆虫的平衡很有帮助,它们同时也是地球上植物,农作物的卫士。 这本书对蜘蛛的介绍真是太全面了,真是一本难得的好书。现在对俄孩子天天窝在家里看电视上网,和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时间都比较少了,家长还是在空闲的时间多多的带孩子走出去,走到大自然中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孩子会得到书本上得不到的知识和快乐。 第五篇:读蜘蛛子丝有感读蜘蛛之丝有感 蜘蛛之丝是日本小说家芥川龙之介写的一则寓言,在这则不短不长的小故事中,写的是一个名叫犍陀多的故事。 犍陀多是一个大盗,他的一生不知

8、杀了多少人,放过多少火,可以说做了太多太多的恶事,他死后下了第十八层地狱也是应该的。他在地狱地饱受折磨,可谓是死了也没下场。就在犍陀多苦苦挣扎的时候,身在极乐世界的佛祖发现了他,佛祖是以慈悲为怀的,看着他苦苦挣扎的情景,佛祖不忍,这时佛祖又记起了这个犍陀多身平唯一一件所做过的好事,也给了自己一个救他的理由。 原来这个犍陀多在他生前的一天,当他穿过一片繁密的森林时,见到路边有一只爬行的小蜘蛛,生性残暴的他抬起脚来就要把这只可怜的蜘蛛踩死。忽然他转念一想:“不可,不可,蜘蛛虽小,到底也是一条性命。随便害死,无论如何,总怪可怜的。”因为犍陀多突然发了善心,放了蜘蛛一命。总算做了一件好事。因为这件事,

9、佛祖决定救他,怎么救呢。正巧旁边的净土里有一只蜘蛛。于是乎佛祖取了一缕蛛丝,垂下到了第十八层地狱中,正好落在了犍陀多的面前,在苦海中挣扎的犍陀多喜出望外,他想着自己能借着这条蛛丝爬到他令人神往的极乐世界中去,想着他就拼命的向上爬,直到累得实在是爬不动了。停下来休息一会时,往下一看,无数的和他一样的罪人都和他一样抓紧蛛丝在向上爬,由于蛛丝太细,犍陀多害怕这么多人会把它弄断,到时自己就再也无法再逃离这苦海了。他急了,于是乎他大声呐喊,谓,罪人们,这条蛛丝是我的,谁要你们上来的呀。快下去。下去。他刚说完这些话,蛛丝就突然断了,于是他又掉下了地狱最底层去了。想必这是因为佛祖听见了他说的话,并且觉得这个

10、人依然死不悔改就又把他放到地狱里受苦受难去了。 这是一个简单的故事,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犍陀多为什么会在死后进入到十八层地狱中呢。原因是他一辈子做恶,所以他进入了十八层地狱中,而佛祖又是因为什么而决定给他一次脱离苦海的机会呢。那是因为他做过一件好事,又是因为什么犍陀多最后又回到了地狱中呢。那是因为他死性不改,直到最后都不懂得慈悲为怀,去拥有一颗善良的心。这则寓言很好的说明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那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犍陀多的经历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上天是公平的,你做了什么就会得到怎样的回报。 对于犍陀多最后不能脱离苦海的结局是慈悲的佛祖所不愿看到的,因为寓言的最后写到:佛世尊伫立在宝莲池畔,

11、始终凝视着事情的经过。当犍陀多倏忽之间便石头般沉入血池之底,世尊面露悲悯之色,又重新踱起步来。犍陀多只顾自己脱离苦海,毫无慈悲心肠,于是收到应得的报应,又落进原先的地狱。其实,对于犍陀多这种十恶不赦的人,佛祖救他也只是试试罢了。如果真能有幸把他救了出来,那当然在好不过了。如若不能,那也紧紧只是有一点点的失望而已。也许有一天,当佛祖心情好的时候,他又会找一个给自己做一次实验的机会。要知道,像犍陀多这种坏事做尽的人都能有救他的理由。那么还有谁佛祖不能给他这样的一个或多个的救他脱离苦海的理由。 通过读这篇寓意深刻的寓言,以及对犍陀多的经历的了解,我明白了在这个世界上即不存在绝对的好人,也不存在绝对的

12、坏人。既然像犍陀多这样的坏人都存在善良的一面,那么每个人都有着他好的一面了。同样,这个世界也不存在绝对的好人,好人也有着他坏的一面,只是他没有把他坏的一面表现在众人的面前罢 了。 犍陀多是个很坏的人,然而他所做的好事依然得到的回报,只是他自己不懂得珍惜。在这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得到了很好的诠释。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多做好事,与人为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时刻保持一颗博大的心,不能只顾自己的个人利益而不顾他人利益。在日常生活中,乐于助人,能帮别人就尽量帮助别人,这样我们的生活会充满和谐,这也是我们现在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须的。同时,我也知道了,我们无论做什么都应该持之以恒。犍陀多的例子

13、就给了你我一个很好的教训,犍陀多因为当初的一点善念而有了一个通过爬蛛丝而脱离苦海的机会,也正是因为他善念的消失,而使蛛丝突然断了,导致前面所付出的努力都功亏一匮。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时刻保持一颗善心,让它不因自己的私欲而消失。而且我们应该把这种精神延伸到我们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这样,我相信在我们抓着我们在困境中所突然掉下的蜘蛛之丝向上爬时,我相信我们的丝是不会断的。我们也最终能到达那向往中的极乐世界。 在这则寓言中,佛祖无疑是这所有一切的操控者,他才是真正的掌握着犍陀多和那些个罪人的命运的人。其实这根蛛丝就掌握在这个人的手里。想必蛛丝的突然断开,就是他一手造成的。 佛世尊也就好比是我们

14、这个世界的少数掌权者。其实即使我们抓住了蛛丝,而没有让掌权人的意思做,那么掌握权力的人随便一个理由,就能让你的蛛丝断裂,你又会回到地狱的苦海。所以我认为,无论犍陀多怎么做,其结局也是悲残的,就算犍陀多运气好,爬进了极乐世界,难道佛世尊就不会再把他给扔回来吗。这一点谁也无法确定。犍陀多由刚开始的充满希望到其间的害怕担心蛛丝会断再到最后的绝望的掉下了原先的地狱。这一切都是掌权者佛世尊酝酿好的。这好像就是佛世尊自己导演给自己看的一出戏一般。地狱里的那些人就好想是佛祖操控的玩偶。 可以说,犍陀多本身就是一个悲剧,蛛丝两端连接的是极乐世界和第十八层地狱两个地方。而这两个地方却生活着两种截然不同的人。一种

15、是像佛世尊这样的极善之人;而另一种却是像犍陀多这样的极恶之人,这意味着在这样的情况下,只存在这两种人两种极端的人。于是,犍陀多不能成为极善的人,他就只能是恶人。也就拥有了他那样悲惨的结局。 其实,善与恶是相对而言的,有了恶就有了善。善与可谓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不可分割。既然是相对而言的,那么谁又能给善与恶下一个绝对的定义呢。既然没有绝对的定义,那么谁善谁恶谁又能分的清呢。既然分不清,那么我们又怎么能说佛祖是善的,而说犍陀多是恶的呢。所以正入鲁迅笔下的阿q所说,这是一个很妈妈的问题。 犍陀多因为一己私欲,终受到如此惩罚,回到了痛苦的地狱。难道这么做对犍陀多真的就公平吗。我不想说,我也说不好。但是我

16、知道,在如今的社会中,有一己私欲的人太多太多。基本上每个人都有私欲,有私欲是错事吗。这能够怪某一个人吗。这是由整个社会所慢慢形成的。其责任在社会,而不在个人。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佛祖对犍陀多的所做所为显得就不那么公平了。 在这则寓言中,作者芥川龙之介还大大对地狱和极乐世界的环境进行了描绘。极乐世界里的宝莲池中的莲花盛开,朵朵都晶白如玉。花心之中金蕊送香,其香胜妙殊绝,普熏十方。而地狱里却是“三恶道上之冥河与刀山剑树的诸般景象”。这就是地狱与极乐世界的区别。作者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既突出了极乐世界的 好,又突出了地狱的条件之坚苦。 上文已经说到,在现实生活中像犍陀多有一己私欲的人很多,但是像犍陀多十恶不赦的人很少,但愿有一天,我们这个社会能看懂这一点,可以用博大心怀来感化这些如此多的人,给他们更多的生存空间。毕竟,只要人过的好了,他们就不会再因为一己私欲干坏事了。 做善事,保持一颗善良的心,我们的生活会更美好,他人的生活也会因为我们的存在也变得好起来。一起努力。第10页 共10页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心得体会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