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全县财政、劳动保障及劳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财政、劳动保障及劳务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2005年工作,兑现和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表彰先进单位和个人,安排部署2006年工作,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确保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不断开创财政和劳动保障、劳务工作的新局面。会上,xx县长还要做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主要讲四个方面: 一、发扬成绩,寻找差距,切实增强做好财政、劳动保障及劳务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2005年,全县财政和劳动保障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各有关部门以先进性教育为契机,以保运转、保稳
2、定、促发展为目标,按照“实干攻坚抓突破”的要求,开源节流、壮大实力、优化支出、强化监管,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许多单项工作走在了全市、全省的前列,有力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突出表现在: 1、财源建设成果丰硕,财政收入高速增长。全年共实施重点项目93项,完成投资10.7亿元。随着华砚煤矿1000万吨矿井改扩建、华亭煤矸石电厂、60万吨煤制甲醇等一批骨干项目的建成投用或开工建设,进一步夯实了财源基础,增强了创税能力。止2005年底,全县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4.2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2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6%和48%,实现了五年翻一番,增速居全市七县(区)之首。 2、支
3、出结构不断优化,收支平衡顺利实现。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在项目建设、以工哺农、城市建设、政策性增资等刚性支出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坚决压缩人、车、会、话等一般性支出,足额保证社会保障、扶贫救灾以及科技、教育、农业等重点支出需要,确保了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的有效落实和机关单位的正常运转,有力地促进了财政经济的健康发展。2005年,通过争取上级无偿投资、转移支付、经营财政等方式,自有财力达到了2.65亿元,累计支出2.5亿元,确保了保运转和促发展两不误、两促进。 3、财税改革不断深化,经营财政成效显著。按照构建公共型财政体制的要求,规范完善了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稳步推进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
4、等财政综合改革,全面取消农业税,切实加强政府集中采购和预算外资金管理,按时足额发放粮食直补、退耕还林等各类资金,有效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坚持运用市场的手段,积极化解保运转与促发展之间的矛盾,参股组建了中煦煤化工公司,通过争取资金、贴息贷款、盘活资产等方式,千方百计增加财政总量,取得国家、省、市无偿资金5818万元;实现财政经营收入2020万元,有效缓解了收支矛盾。 4、劳动保障全面加强,社会就业不断扩大。稳步推进养老、医疗、工伤保险制度改革,保障覆盖面达到了98%以上,四项基金规范运行,“两个确保”全面落实。大力开发就业岗位,不断加强失业调控,新开发就业岗位1040个,对2000多人落实了
5、优惠政策,为1681名符合条件的国企失业人员及时足额发放了失业金,全县有1610名失业人员通过享受再就业优惠政策,自谋职业,自主创业,顺利实现了就业和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了3.5%以内。 5、坚持输出转移并举,劳务经济快速发展。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措施,成立了驻深圳(劳务)办事处和劳动力市场,新开辟劳务输转基地24处,输转劳动力3.1万人(次),创收1.31亿元,劳务收入占到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1%。特别是向新疆组织输出摘棉工、深圳输转技工4批966人,为组织化输转劳力积累了经验、开辟了新路。当前,全县经济社会全面步入了“推动转型、和谐发展”的新时期,新农
6、村建设、煤电化运一体化综合开发、城镇化发展、道路交通等方面给财政增收、社会就业、劳动保障带来诸多发展机遇的同时,我们也面临着公共财政建设、扩大社会就业、壮大劳务经济等方面的巨大压力和困难。在财政方面:一是财源结构单一。2005年,煤炭对财政的贡献率高达76%,典型的“煤财政”特征,使财政持续增收的不稳定因素增加、市场风险增大,加之一些骨干项目正在建设,效益尚未显现,调整财源结构任重道远。二是财政增收缺口较大。2006年,我县财政增收主要依靠煤炭产量增加、建设工程增多等方面。减收因素主要有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提高,重点煤炭企业享受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等方面,加之政策性增支等刚性支出,全年大口径财政收
7、入缺口高达4500万元,地方财政收入高达2000万元,确保完成市上下达的47572万元大口径、13761万元的地方财政收入任务,实现收支平衡目标困难较大、任务艰巨。三是保运转、促发展的矛盾突出。2006年,全县“611”计划需财政投入资金1.38亿元,财政预算仅能安排2885万元,实现收支平衡压力很大。四是乡镇财力较弱,发展不够平衡。全县乡镇级财政收入仅占地方财政收入的7%,每年县级对乡级财政的补贴高达826万元。经济强乡与经济薄弱乡镇的差距较大,部分乡镇财源不丰、人多债重、运转困难,财政风险有向县级财政转嫁的趋势。五是一些单位财务管理不严,资金使用效益不高,浪费严重。在社会和劳动保障方面,一
8、是就业和再就业压力较大。止目前,全县仍有540多名失业人员没有实现或完全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劳动就业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高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就业渠道狭窄,就业压力十分集中。二是劳务经济组织化程度较低。我县有组织地劳务输转仅占输出总量的18%,农民工技能培训比较滞后,外出务工人员大多数从事苦力工种,收入低且不稳定。三是扩大社会保险面任务艰巨。今年,华煤集团养老保险上划省级征缴统筹,失业、工伤保险上划市级征缴统筹,全年社保基金征缴总额比去年减少900万元,基金支付缺口进一步增大,部分民营企业参保意识不强,参保率低,“两个确保”形势十分严峻。增加财政收入、扩大社会就业是政府工作的永恒主题,是
9、执政为民的根本保障和具体体现。各级各部门务必要正视困难问题,抢抓各类机遇,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强化措施,积极应对,扎实工作,攻坚破难,努力为全县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坚强有力地财力支持和社会保障。 二、开源节流,强化监管,努力打造全省财政第一县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推动转型、和谐发展的关键一年。全县财政工作要围绕“十字”思路,紧扣发展转型,以打造“全省财政第一县”为目标,以延伸产业,夯实增收基础;反哺农业,建设公共财政;经营资产,扩大资金总量;创新机制,提高使用效益为重点,加大财源建设,强化税收征管,优化支出结构,深化财税改革,确保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2.75%,达到1.3
10、8亿元,力争突破1.4亿元,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财力支持。重点要抓好四个方面: 1、以打造“全省财政第一县”为重点,延伸产业链条,加快财源建设。各级各部门要紧扣“发展转型”,切实抓好项目建设,积极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切实夯实财源基础。一要围绕煤电化运一体化综合开发,壮大工业主体财源。全力支持华亭煤业集团做大做强,促进华砚1000万吨矿井达标达产、山寨煤矿240万吨改扩建建成投产,加快大柳煤矿新建、陈家沟煤矿、东峡煤矿改扩建和砚北600万吨选煤厂建设进度。积极推进煤电联营发展,支持华亭煤矸石电厂加快进度,年内实现并网发电;加快华亭电厂二期前期工作进程,实施热电联营项目。全力抓好60万吨甲
11、醇项目建设,抓好二甲醚、聚丙烯、合成氨等甲醇下游产品项目前期工作。大力发展以煤炭为主、以建材、工业原料、生产资料为补充的运输业,不断延伸煤电产业链条。改造提升陶瓷、电瓷、建材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换代。通过产业延伸、转型发展,全县工业生产总值增长18%,达到10.9亿元,进一步提高工业对财政的贡献份额。二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培育特色后续财源。加大以工哺农力度,扶持组建药材、草畜、核桃和烤烟等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兴办药材、核桃、肉牛深加工型龙头企业,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努力培育后续财源。三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培强三产补充财源。全面放开民营经济准入领域,积极推进银
12、政、银企合作,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落实民营经济扶持政策,促进民营企业快速发展。深入挖掘县域陇山文化、煤陶文化资源,加大莲花台景区开发力度,加快发展旅游业。创新经营城市土地、道路等各种资产,加快房地产业开发,推进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培育一批商贸服务龙头企业,带动财政收入快速增长。 2、以支持新农村建设为重点,强力反哺农业,建设公共财政。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公共财政要满足公共需求的基本特征,加快推进财政工作由“城市型”财政向服务“三农”型财政转变,由吃饭型财政向经营型财政转变。要严格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优化支出保重点”的要求,全力确保职工工资发放,
13、确保机构正常运转,确保社会保障、救助、抚恤以及农业、教育、科技、卫生等重点支出的需要,推动社会事业和谐发展。要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继续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力度,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加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大力实施以培育新产业、建设新设施、建设新村镇、培养新型农民等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攻坚战,切实加大对乡村道路、西水东调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药材基地、核桃基地等特色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严格落实“两免一补”政策,认真抓好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退耕还林粮食补贴,确保各项补贴及时足额落实到户,做到惠农政策不变,惠农投入不减。要在明确界定公共财政服
14、务领域和范围的基础上,科学制定财政逐步退出非公共服务领域的目标任务,使财政资金逐步退出经营性和竞争性领域,真正转入公共服务领域,提高财政在政权建设、文化教育、科学事业、社会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保障能力。123、以强化税收征管为重点,加大经营力度,多方筹集发展资金。各有关部门要坚定信心,强化措施,严格按照“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惩治腐败、清缴欠税”的工作方针,切实加大执法力度,规范执法程序,真正做到据实征收、应收尽收,确保完成财政收入工作任务。要在税源管理上下功夫,紧抓当前煤炭市场活跃等有利时机,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协作配合,对重点行业、重点税源实施监控,对纳税大户指定专人跟踪管理,督促企业如实
15、申报,保证已实现的税款及时足额入库。要切实加强税收征管,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大建安营业税、商品零散税等税收稽查力度,严厉打击偷、逃、骗、抗税行为,确保应收尽收。要进一步优化完善财政收入增长机制,加快建立健全以地方税收收入为主,以行政事业性收费、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罚没收入以及政府财政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等所有非税收入为辅的财政收入体系,确保财政收入稳中有增。要厉行节约,建立健全规范的资金管理使用程序,坚决杜绝损失浪费行为,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实现以节支促增收。要加大经营力度,对县城商业繁华地段机关事业单位资产进行公开拍卖,筹集建设资金;对入组企业的资本,通过股权置换、转让等
16、形式,使其增值变现,扩大资金总量。 4、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为重点,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提高资金运行质量。要继续实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超收全留、超支不补”的财政管理体制,合理划分财政收支范围,调动各级各部门生财聚财的积极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资金保障。一要实行部门预算制度改革。在编制预算时实行一个部门一本预算,将所有收入纳入综合预算管理,核定所有支出,减少预算执行的随意性,改变部门向财政伸手要钱的做法。二要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建立财政单一账户体系,将所有财政性资金纳入国库集中管理,增加财政国库的资金拥有量,为政府调度和使用资金提供保障。三要积极争取“省直管县”财政体制试点改革,
17、使省级财政与县级财政直接对接,实现转移支付、专项资金由省直接下达、监管到县的方式,获取更多的项目资金支持和财力支持。四要逐步实行“乡财县管乡用”制度改革,规范乡镇财政管理,加强财政运行情况监督,规范乡镇收支行为,缓解县乡财政困难。五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拔千斤”的作用,采取贴息贷款、盘活资产等方式,整合各项资金,壮大资金总量。要推行“切块”预算,由六个突破性工作领导小组调度,调动各级各部门跑项目、争资金的积极性,全面提高资金运行质量。 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提升劳动和社会保障能力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务院连续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等
18、重要文件,省政府也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这些文件内容丰富、含金量高,是指导全县“十一五”时期劳动保障工作的重要政策文件,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1、想方设法拓宽就业渠道,全面加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推进和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就业再就业工作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大力开发就业岗位,通过发展第三产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就业一批;在机关事业单位、街道社区开发公益性岗位,通过安置解决一批;通过发展钟点工、季节工以及劳务输出,实现转移一批,有效缓解就业压力。要切实强化就业服务,进一步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发挥基层劳动保障事务站所的职
19、能作用,全面推行就业培训、职业咨询、职业介绍、社会保障等“一站式”、“一条龙”服务,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或通过临时性、季节性、弹性工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实现就业。要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制定的政策措施,结合我县实际,尽快制定出台相关配套政策,特别在资金管理使用、社保补贴、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等配套政策落实上要有大的突破,切实把下岗失业人员享受的各项税费减免优惠政策落到实处,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迈上新台阶。 2、深入推进养老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切实增强社会保障能力。社会保障工作是社会的“稳定器”,经济运行的“减震器”和实现社会公平的“调节器”,各级各有关部门务必要高度重视。一要全力巩固“两个确保”。严格执行
20、社会保障登记和缴费申报制度,强化社会保险稽核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加大企业欠费追缴力度,努力提高征缴率,确保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应收尽收。要进一步强化保发放责任,按规定及时为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工伤职工和医保患者支付各项社保待遇,确保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二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依据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要及时调整个人帐户规模,积极稳妥地做好基本养老金计发新老办法过渡衔接,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要加强“金保工程”和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完善企业退休人员基础数据库,做好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开展老年护理服务等工作,提高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三要
21、努力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继续加大劳动监察力度,规范劳动用工单位合同管理,扩大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四项社会保险覆盖面。今年市上把华亭确定为养老保险扩面的重点,按照市上安排,煤业集团所属各企业农民工都要积极参加养老保险和工伤保险,并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各煤矿、建筑、建材企业必须优先参加工伤保险,化解企业风险。同时,各职能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在做好国有困难企业、破产改制企业解除劳动关系人员社会保险关系接续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动员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和各类非公企业参保,努力扩大保障覆盖面。 3、认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各级各部门要把劳务输转作为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从根本上
22、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战略举措来抓,切实加强技能培训,不断提高组织化输转程度,全力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积极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促进劳务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要坚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多元办学培训相结合,整合县内各类培训资源,成立“xx县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中心”,采取受训者交一点、县上补一点、学校垫一点和上不了岗退培训费的“三点一退”办法,建立“不掏钱就上学,培训完能就业”的激励机制,打造劳务培训“绿色通道”。要积极实施“666”转移培训工程,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每村每年要培训60名以上具有自主创业、善于经商的新型农民工,各乡镇每年培训单项实用技术和具有初级以上专业技术技能的农民工600名以上
23、,全县统筹组织城乡剩余劳动力开展实用性、技能型培训6000名以上,不断提高农民工素质。要全面开展劳务经济普查,将劳动力资源分布、年龄结构、培训情况、务工去向、收入状况以及权益保障情况摸底掌握清楚,建立统一的劳动力资源数据库,不断提高劳务输转质量和效益。要在巩固现有劳务输转基地的基础上,不断联系和发展新基地,加强与用工单位和输入地区的劳动力管理部门的沟通协作,抓住东南沿海一些地区出现“民工荒”的有利时机,有计划、有组织地将文化素质好、经过技能培训、有技术专长的劳动力输送出去。要借助驻深(劳务)办事处这一有效平台,放宽眼界,积极向长三角、珠三角地带规模性输送技能劳务工,占领市场,扩大影响力。要坚持
24、“企业用工本地化”,大力实施能人带动输出工程,支持和鼓励农村劳务经纪人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要进一步强化管理服务,全面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不合理收费,督促用人单位与农民工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引导和教育农民工依法保护自已的合法权益。要激励和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全面落实信贷担保、注册登记等各类优惠政策,提供优质服务,加强典型宣传,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四、突出重点,实干攻坚,确保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今年财政、社会保障和劳务经济发展任务艰巨,困难较大,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十字”思路,自觉服从服务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开拓创新,扎实工
25、作,确保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一要加强领导,靠实责任。财政和劳动保障工作是改革、发展和稳定的矛盾集中点,也是保障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点。全县上下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各级“一把手”要切实履行好、发挥好工作职责,把各项目标任务量化分解、层层靠实,切实做到人人肩上有指标、有担子、有压力,确保把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把“两个确保”的目标实现好、发展好。二要强化督查,严格考核。财政工作要实行旬督查、月通报、季调度、半年考核、年终奖罚制度,严格落实“三保一挂”目标责任制,实行财政收入和收支平衡“一票否决”制,重奖重罚,调动各级培植财源、增收节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把各级向上争项目、争资金纳入年度
26、考核,鞭策后进、推动工作。劳动保障工作要建立督查通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突出基金征缴和再就业两个指标,实行分类管理,分层考评,推行单项否决考核,切实以考核促落实。三要建好队伍,提高素质。各有关部门要把财税和劳动保障干部队伍建设摆在突出的重要位置,切实增强干部职工的奉献意识、责任意识和廉洁守法意识,塑造良好的干部队伍形象。要建立健全干部学习考评制度,形成自我加压学习、争创一流工作的激励约束机制,切实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财政、金融、社保及相关法律法规和市场经济知识水平,保障财政和劳动保障工作高效运转。四要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下功夫解决当前工作中划转抵顶、数据不实、工作漂浮等问题,切实把各项工作做细、做实、做扎实、做到位。要心系群众,想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盼,以优质、高效的服务,切实把农民、职工、下岗失业人员和离退休人员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要树立甘于奉献、苦干实干的精神,发扬雷厉风行的作风,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圆满落实。同志们,今年财政和劳动保障工作任务十分艰巨。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十字”思路,紧扣全县发展大局,真抓实干,扎实工作,努力开创财政和劳动保障工作新局面,全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谢谢。 12第14页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