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个小板凳教学设计 一小 杨琴教材分析第三个小板凳主要讲了爱因斯坦小时候经过努力制作出第三个小板凳,改变了老师和同学对他的态度,肯定了爱因斯坦做事不断努力,遇到挫折不放弃的品质。课文没有正面叙述爱因斯坦如何努力,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要想理解他的毅力,朗读和想象是非常重要的。设计理念教学分两课时,我教学的是第一课时,教学时,结合学生实际和平时课堂训练情况,主要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以识字读文为主要目标进行设计,识字采用从课文到词语再到生字的方式,共分三场比赛:比读书,比记生字,比感知课文内容,在每次比赛前都安排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自学,然后进行扎实的、多形式的后教,适时地
2、进行训练和测评,力争让每位学生都能完成学习目标。同时,教学中教师尽量用精炼的过渡语组织学生参与,为学生高效学习做好引路人。教学目标1、学会认读13个生字,会写“品、此、些”三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1、能够认识13个生字,正确书写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目标1、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第五单元学习了一篇课文苹果落地,认识了一位著名的科学家是谁吗?(生:牛顿)师:是呀,牛顿因为对大家习以为常的事物感到好奇,又经过认真地研究,最后才发现了地球有吸引力这个秘密。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
3、一个同样伟大的科学家,他就是?(生:爱因斯坦。)师:第三个小板凳讲的就是爱因斯坦小时候的一个故事。齐读课题两遍。认识生字“凳”(拼音、结构、部首)(一) 揭示课题 2、出示学习目标。 课件出示学习目标,教师口述目标,并激励学生进行参与。二、第一次比赛:比读课文。1、请学生打开书第71页,按要求进行朗读2、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不认识的字用圆圈标出来,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3、听老师读课文,注意听清字音,并进行评价。3、同桌用一本书读课文两遍,比谁合作的好,教师适时评价。4、指名参加朗读比赛,并提出要求:读的同学声音响亮,吐字清楚,听的同学用手指,当好小法官。 5、读重点句,评一评,选出
4、朗读之星。6、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对全班学生进行评价,并进行评价。【设计意图:读是阅读教学的根本,这一环节中教师有层次地让学生多形式朗读,帮学生感知课文内容,激发对这一儿歌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让学生合作学习,相互评价,学会反思,正确地认识自己,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三、第二次比赛:比记生字出示词语,请学生认读。板凳 不笨 一大堆 泥鸭子 木制品 糟糕 强一些 冷却 从此 态度 像样 您好 好吗 1、第一关:我会读 (多形式读词语,并选择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理解糟糕的意思) 2、第二关:我会认(1)出示生字,多形式认读。(2)选择喜欢的字进行扩词比赛。(3)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
5、3、第三关:我会用。(小练习)1、变魔术 堆-土+()()-()+()()2、组词 笨( )此( )品( )像( )v 本( )些( )晶( )象( )4、识字小游戏。(1)请小神仙上天梯(读词语)(2)请学生夺红旗(认字并组词语)5、第四关:我会写。()指导学生观察每个字的占位及压线笔,并说一说怎么才能写好。()教师范写,学生书空。()学生在写字书上进行书写,教师展示并评比。(4)学生同桌互评,并进行改正。5、对识字写字表现好的进行表扬。【设计意图:识字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中把握好层层深入的原则,由注音词语到无音词语,再到生字,由词语的认读到说话,再到生字的识记方法交流,扩词比赛等,在每个环节中各有侧重,这样就克服了识字的复杂性。同时,注意变换各种形式去引导学生参与,如识字时开展开火车、摘星星、上天梯等游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再者将识字检查以闯关的形式进行,孩子们的比拼心理被充分调动,使课堂充满了乐趣。】四、第三次比赛:比感知课文内容。、自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试着填空。课文写的是( )小时候做了三个很不像样的( )的故事。五、总结:同学和老师是怎么评价他的小板凳的呢?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