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ARC2010气道吸引指南(翻译版)AARC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吸引(2010)Endotracheal Suctioning of Mechanically Ventilated PatientsWith Artificial Airways 2010翻译:北京朝阳医院西区ICU 杨磊 孙崇祥校对: 杨磊10 项推荐操作标准: (1) 推荐发现气道内分泌物时按需吸引,而不是按时吸引。 (2) 吸引过程影响氧合状况时,建议预给氧。 (3) 建议机械通气患者不断开呼吸机连接进行吸引操作。(4) 建议浅度吸引代替深度吸引,尤其在给婴幼儿患
2、者做吸引操作时。(5) 建议吸引操作前不要进行气道内滴注生理盐水。(6) 建议在高吸氧浓度或高PEEP,有肺泡萎陷风险,婴儿患者采用密闭吸引方式。 (7) 婴儿采用密闭式吸引。 (8) 急性肺损伤患者如果气道吸引导致肺萎陷,建议避免断开呼吸机,使用肺复张手法。(9) 儿童和成人患者使用小于气管内导管内径50%的吸引管,而婴儿患者应使用小于气管内导管内径70%的吸引管。(10) 建议气道内吸引时间小于15 秒。Respir Care 2010;55(6):758764. 2010 Daedalus Enterprises1.0 简介气道内吸引是人工气道患者比较普遍的一项操作程序。是气道分泌物清除
3、治疗和预防机械通气患者气道阻塞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气道吸引程序包含患者准备、气道吸引和吸引后护理三个步骤。吸引技术包含开放式吸引和密闭式吸引两种,开放式吸引需断开呼吸机与人工气道的连接。密闭式吸引技术包含一个无菌辅助装置,内置式吸引管进行气道吸引,无需断开呼吸机连接。有两种吸引深度方法进行吸引,包含浅度吸引和深度吸引,深度吸引是指吸引管插入人工气道直至遇到阻力,再回抽吸引管1cm;浅度吸引指吸引管插入一定预设深度,通常为人工气道长度加上辅助装置的长度。2.0 患者准备推荐尽可能使用更小的吸引管,因为吸引压力对潮气量的影响比吸引管型号小。吸引管型号和吸引压力的选择需要联合考虑,大直径的吸引管型号
4、,通过气道内的吸引压力小。2.1 成人患者,吸引管不超过气管内导管内径的50%,儿童和婴儿50%-66%,不超过70%。2.2吸引前给予成人患者30-60秒的100%吸氧浓度,婴儿患者给予提高原吸氧浓度的10%。通过以下方式完成操作:2.2.1 呼吸机调节吸氧浓度。2.2.2 呼吸机临时高浓度吸氧功能。2.2.3 不推荐手动通气来提高吸氧浓度。如没有前两项提高氧浓度技术,操作者需要确认维持PEEP。2.3 每次吸引前应检查负压,压力应在有效清除分泌前提下越小越好。推荐儿童负压在80100mmHg ,成人小于150mmHg。2.4 密闭式吸引方式可以在吸引过程中维持机械通气和氧供。2.4.1 预
5、防肺泡萎陷。2.4.2 高吸氧浓度和PEEP时。2.4.3既不增加也不减低VAP的发生危险。2.4.4 每日更换密闭式吸引管并不能减低VAP的发生风险,也不节省成本。2.5患者须有脉搏血氧监测仪进行氧合状况监测。3.0 操作步骤3.1 为避免气道粘膜损伤,推荐浅度吸引。3.2 深度吸引的相关损伤比浅度吸引大。3.3 每次吸引时间不要超过15秒。3.4 开放式吸引时,遵循无菌操作原则。3.5 气道内生理盐水滴注:经人工气道滴注生理盐水,认为可以稀释气道内分泌物,便于粘稠分泌物的清除,但是,支持这个假设的循证资料很少。生理盐水的滴注可以引起刺激性咳嗽从而增加分泌物的清除。近期研究提示吸引前滴注生理
6、盐水可以增加VAP的发生率。大量的研究文献提示生理盐水的滴注没有益处。不建议每次吸引前例行滴注。4.0 吸引后护理4.1 吸引操作后应给予至少1分钟的高浓度氧,尤其患者在吸引前和或吸引中并发低氧血症。4.2 不例行给予过度通气。4.2.1 有明显肺泡萎陷证据时可以尝试肺复张手法。4.3 监测患者的不良反应。5.0 环境气道内吸引操作需有经过培训的人员在包含并不限于以下的环境进行:5.1 医院5.2 其他护理机构5.3 家庭5.4 门诊5.5 诊所5.6 医疗救护转运车6.0 适应征6.1 需要维持人工气道的通畅。6.2 需要清除气道内积聚的分泌物,有以下指征之一时:6.2.1 V-P曲线环有锯
7、齿状改变和或气道内明显的大水泡音。6.2.2 容量控制模式时气道峰压增加或压力控制模式时潮气量减少。6.2.3 氧合和或血气值的恶化。6.2.4 气道内明显有分泌物。6.2.5 患者没有有效地自主咳嗽能力。6.2.6 急性呼吸窘迫。6.2.7 怀疑胃内容物或上气道分泌物的误吸。6.3 需要获取痰液标本进行化验检查时。7.0 禁忌症气道内吸引是人工气道患者所必需的一个操作。无绝对禁忌症。8.0 并发症8.1 减小肺的动态顺应性和功能残气量。8.2 肺不张8.3 缺氧、低氧血症。8.4 气管和或支气管粘膜损伤。8.5 气道狭窄/气管痉挛。8.6 增加下气道细菌定植。8.7 改变颅内血流灌注和增加颅
8、内压。8.8 高血压。8.9 低血压。8.10 心律失常。8.11 生理盐水例行滴入相关并发症:8.11.1 过度咳嗽。8.11.2 氧合状况恶化。8.11.3 支气管痉挛。8.11.4 气管内导管内壁细菌生物膜下移至下气道。8.11.5 疼痛、焦虑、呼吸困难。8.11.6 心动过速。8.11.7 增加颅内压。9.0 方法的局限性气道内吸引并不是一个良性的操作,操作者必需保持警惕相关损害和并发症,采取所有必需的预防措施保证患者安全。气道内吸引无法清除外周气道内分泌物。10.0 评估吸引需要操作者需要常规评估患者吸引适应征。11.0 吸引效果评估11.1 机械通气波形和呼吸音改善。11.2 最高
9、吸气平台压缩小并气道峰压降低。降低气道阻力或增加动态顺应性。压力控制模式时增加送气潮气量。11.3 改善血气分析指标或氧合状况(脉搏血氧饱和度)。11.4 清除肺内分泌物。12.0 吸引所需物资12.1 设备12.1.1 负压12.1.2 负压调节器12.1.3 液体收集瓶和连接管12.1.4 一次性无菌手套(开放式吸引);一次性清洁手套(密闭式吸引)。12.1.5 无菌吸引管12.1.6 无菌水和水杯12.1.7 护目镜,口罩和其他标准防护设备12.1.8 可调节的氧供装置12.1.9 脉氧监测仪12.1.10 连接氧气设备的简易呼吸器备用12.1.11 听诊器12.2 附加装置12.2.1
10、 心电图仪12.2.2 无菌痰液收集器12.3 操作者受过相关培训,可以正确进行需要吸引评估、正确执行操作和操作后评估的执业医生、护士和呼吸治疗师。13.0 监测 (操作前、中、后)13.1 呼吸音13.2 氧合状况13.2.1 皮肤颜色13.2.2 脉氧13.3 呼吸频率和节律13.4 血流动力学13.4.1 脉率13.4.2 血压13.4.3 心电图13.5 痰液特征13.5.1 颜色13.5.2 量13.5.3 粘稠度13.5.4 气味13.6 咳嗽特征13.7 颅内压13.8 呼吸机参数13.8.1 气道峰压和平台压13.8.2 潮气量13.8.3 压力、流速、容量曲线13.8.4 氧
11、浓度14.0 频率临床提示有吸引适应征时进行气道吸引。15.0 感染控制15.1 遵循CDC标准防护措施15.1.1 手动通气时,避免污染气道15.1.2 整个吸引过程保持无菌15.2 所有设备应进行适当的处置或消毒。16.0 推荐操作标准循证级别16.1 推荐不常规例行进行气道内吸引,当有气道分泌物指征的时进行吸引。 (1C)16.2 吸引前进行预给氧。(2B)16.3 推荐吸引操作时避免断开呼吸机. (2B)16.4 基于婴儿和儿童相关的研究,推荐浅度吸引代替深度吸引。 (2B)16.5 吸引操作前,推荐不例行给予气道内滴注生理盐水。(2C)16.6 婴儿,合并肺萎陷风险、高吸氧浓度和PEEP成人患者采用密闭式吸引。 (2C).16.7 婴儿患者采用密闭式吸引。 (2B)16.8 吸引操作可以导致肺泡萎陷并急性肺损伤患者,应避免断开呼吸机,可以采用肺复张手法(2B)16.9儿童和成人患者使用小于气管内导管内径50%的吸引管,而婴儿患者应使用小于气管内导管内径70%的吸引管(2C)。